河北专版2024中考历史复习方案阶段测试卷02中国现代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测试卷(二) 中国现代史
(限时45分钟,共45分)
留意事项:
1.本试卷共2页,总分45分,考试时间45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晰。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一二总分总分人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9题,每题2分;10-11题,每题3分,共24分)
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中国共产党和来自全国的民主党派、民主团体及无党派人士共商国是。
材料中的“国是”是指( )
A.筹备新中国成立的重大事宜
B.复原民主党派的地方各级组织
C.商讨出兵朝鲜相关事宜
D.协商制定五年发展规划
2.下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务的结果的历史意义是( )
A.开拓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完成了祖国大陆统一
C.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使农夫成为土地的主子
3.1953年—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安排期间,创建了很多历史上的第一(见下表)。
这反映出“一五”安排的特点是( )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 000千瓦大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4. 1948年,上海成为可口可乐海外首个销量超百万标箱的城市。
然而,之后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
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
1978年12月19日,中美宣布正式建交的其次天,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
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可以用来干脆佐证( )
A.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已经拉开
B.中美关系已起先走向缓和
C.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
D.经济合作完全取决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5. 1979 年 6 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
这一史实最有助于探讨我国的( )
A. 社会生活变迁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经济体制改革
6. 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上述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一五”安排的实施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改革开放的实施
7. “□□□□”刚好深刻地回答了我国改革开放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成为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其次份宣言书,指引了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正确航向。
“□□□□”应是( )
A.改革开放
B.南方谈话
C.国企改革
D.一国两制
8. 下面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历史大事年表。
请你推断,他探讨的主要内容是( )
时间史实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推动依法治国
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誓全面从严治党
A.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
C.中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新时期改革开放历程
9.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
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摸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
这说明( )
A.中美两国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驱除国民党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10.2024年,中国航空工业以“新时代,新作为,铸建航空强国”为主题参与本届珠海航展,聚焦展示航空工业最新发展成就,其中“两型四代”“20系列”“国产大飞机家族”震撼登场;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FTC-2000G等众多明星机型也悉数亮相。
上述成就出现的主要缘由是( )
A.国外技术支持和救济
B.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发挥安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D.“一国两制”政策的推动
11.1972年,尼克松说:“是历史把我们带到了一起”“我们可以实现一个突破,这种突破不仅将有益于美国,而且在今后的岁月中有益于世界,我就是为此目的而来的。
”材料中的“此目的”是指( )
A.改善中美关系
B.遏制中国崛起
C.复原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解决朝鲜斗争的遗留问题
二、非选择题。
(12题9分,13题12分,共21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
然而,这22年又是世界发生深刻改变的22年。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
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并加入了联合国。
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不可思议的。
它们把复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视为自己的事。
它们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
材料二抗美援朝斗争大事记
时间主要史实
1951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坚持侵朝斗争,主动扩军备战
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发动第四次战役,抗击敌人的反扑
中国人民志愿军党委在金化郡上甘岭召开扩大会议,彭德怀在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心关1951年4月
于“斗争打算长期,尽量争取短期”的战略方针
1951年5月中心军委确定成立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
1952年2月中心军委为坚持长期作战,提出轮番作战的方针
中共中心在各阶层人民,特殊是在工农群众中,广泛进行蔑视、鄙视、仇视美国帝国主1952年2月
义与提高民族自信念、自尊心的教化
1952年2月我国外交部周恩来部长发表声明,痛斥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非法通过诬蔑我国的决议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朝鲜斗争结束
(1)据材料一和所学学问,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重返联合国的缘由。
(2分)
(2)据材料二归纳,党和政府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推动抗美援朝斗争不断走向成功的?(4分)
(3)上述材料所示史实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什么?(3分)
13.探究问题。
(12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同舟共济,40年乘风破浪,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汹涌澎湃、气概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在邓小平的推动下,中国起先走上不行逆转的改革开放之路。
我们起先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探究农村包干到户,探究民营经济。
虽然这个过程照旧不是一帆风顺。
因为总有一部分人思想守旧,不但自己裹步不前,还对一些胆大敢为的私营企业主进行阻挠、围攻,甚至“围剿”。
材料三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它首先遇到的是传统经济体制的障碍。
传统经济体制的一大特点是仅仅着眼于国内市场和资源,根据产品经济的思想组织经济建设,其必定对对外开放形成制约。
因此,实行对外开放就必需对原有的经济体制,特殊是涉外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韧不拔的毅力推动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冲突,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1)材料一中提及的“开启新时期”始于哪一重要的历史事务?(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之路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试据材料和所学学问,探究其形成的因素有哪些?(8分)
【参考答案】
1.A [解析] 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49年9月21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筹备新中国成立的事宜,为此正确答案选A。
2.C
3.B [解析] 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53年—1957年,我国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安排,集中主要力气优先发展重工业,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4.A [解析] 从材料中“1978年12月19日,中美宣布正式建交的其次天”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此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为此答案选A。
5.D [解析] 从材料中“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的信息可知,其与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关,为此答案选D。
6.D
7.B [解析] 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是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其次份宣言书,指引了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正确航向,为此答案选B。
8.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实力。
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简称“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再结合表格内容不难看出,它们都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关,为此正确答案选C。
9.B [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目的是爱护蒋介石集团,周恩来总理拒绝,表明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故选B项。
10.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得信息的实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航空工业取得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所奠定的物质基础有关,为此答案选B。
11.A [解析] 从材料中“1972年,尼克松”“有益于世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此目的”涉及尼克松访华,指改善中美关系,为此答案选A。
12.(1)广阔亚非国家的支持;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加和国际地位提高;中国实行正确的外交政策。
(答出随意一点即可)
(2)完善斗争领导机构;依据斗争实际须要,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方针;加大宣扬力度,增加全国人民的必胜信念和民族自尊心;通过外交途径,维护国际形象;等等。
(答出随意两点即可)
(3)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受到各种陈旧思想的束缚;突破传统经济体制的障碍须要艰难的过程;对改革开放思想的相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到各种利益集团和思想固化集团的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