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
第二局部 综合测试卷
综合测试(A 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6小题 ,每题3分 ,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有关化学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 .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D .化学不做实验 ,就什么都不知道
2.根据气象台|报道 ,近年每到秋末冬初季节 ,屡次出现大雾天气 ,致使高速公路关闭 ,航班停飞 .雾属于以下分散系中的( )
A .溶液
B .悬浊液
C .乳浊液
D .胶体
3.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根本方法 .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 ,观察到以下现象:银白色――→①变灰暗――→②变白色――→③出现液滴――→④
白色固体(粉末)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由银白色→变灰暗是因为钠转化为过氧化钠
B .①发生了氧化复原反响
C .过程④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D .如果时间够长 ,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是NaOH
4.从人类健康或生活实际的角度考虑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用铝锅炒菜比用铁锅好
B .氯气泄漏后应顺风向低处跑
C .用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 .食用 "加碘〞食盐不利于健康
5.固体储氢材料氨硼烷 ,化学式为NH 3BH 3 ,可用如下反响制取:Ni(NH 3)6Cl 2+2NaBH 4 = = =2NH 3BH 3+4NH 3↑+2NaCl +H 2↑+Ni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NaBH 4中
B 元素化合价为+3价
B . L H 2转移N A 个电子
C .NaBH 4在反响中做氧化剂
D .NH 3BH 3在反响中属于复原产物
6.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 ,该消毒液无色 ,有漂白作用 .它的有效成分是以下物质中的一种 ,这种物质是( )
A .氯水
B .高锰酸钾溶液
C .次氯酸钠溶液
D .硫酸钠溶液 7.分类法是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以下乙中的物质与甲的分类关系匹配的是( )
( ) A .氨气通入水中能得NH 3·H 2O
B .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C .过滤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D .蒸馏法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
9.学生甲和学生乙完成了以下实验 ,其中实验现象完全相同的是( )
A A .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 A 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 .N A 个氧气分子和N A 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C . g 镁变成Mg 2+
时 ,N A
D .17 g NH 3所含的原子数目为4N A ,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0N A
11.氮的某种氧化物和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 ,它们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响 ,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假设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那么这种氮的氧化物是( )
A .N 2O
B .NO
C .NO 2
D .N 2O 5 12.以下四个反响中 ,含氧酸所表达的性质与其他三者有所不同的是( )
A .Cu +2H 2SO 4(浓) = = = = =△
CuSO 4+SO 2↑+2H 2O
B .H 2S +H 2SO 4 = = =S ↓+SO 2↑+2H 2O
C .Ag +2HNO 3(浓) = = =AgNO 3+NO 2↑+H 2O
D .3Fe 3O 4+28HNO 3(稀) = = =9Fe(NO 3)3+NO ↑+14H 2O
13.以下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 )
A .铁与稀硫酸反响:2Fe +6H + = = =2Fe 3++3H 2↑
B.Al(OH)3沉淀中滴加盐酸:Al(OH)3+H+ = = =Al3++3H2O
C.碳酸氢钠溶液中参加氢氧化钠:HCO-3+OH- = = =CO2-3+H2O
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响:CO2-3+2H+ = = =CO2↑+H2O
14. 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为哪一项()
选项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用盐酸除去BaSO4中少量BaCO3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用固体NaCl配制mol·L-1的溶液
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NaI
()
A.Na+、Ca2+、Cl-、SO2-4B.Fe2+、H+、SO2-3、ClO-
C.Mg2+、NH+4、Cl-、SO2-4D.K+、Fe3+、NO-3、SCN-
16.气体X可能含有Cl2、HBr、CO2、NH3、CO中的一种或几种,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假设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却不见沉淀产生,
最||后通过浓NaOH溶液,还剩余少量气体.那么关于气体X的成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一定含有HBr、CO ,可能含有CO2
B.一定不含CO2、NH3
C.一定含Cl2、NH3
D.可能含CO2、Cl2、CO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号
答
案
二、非选择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6分)A、B为常见的金属单质,C为常见的非金属气体单质,甲为常见的化合物,它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红棕色粉末固体.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以下列图所示(局部产物及反响条件没有列出) .
(1)请写出反响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图为实验室进行反响①的装置,点燃镁条,反响过程中看到熔融物落入蒸发皿内的沙子中.有同学认为该熔融物是混合物,其含有A的单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A ,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15分)(Ⅰ)以下列图甲和乙是某学校||王老师制备NH3并进行性质实验时的改进装置:
(A)按图甲把仪器安装好,称取2 g固体氯化铵装入试管B底部,再快速称取2 g氢氧化钠覆盖在氯化铵上方;立即用带有滴管A的塞子塞紧(滴管预先吸入约2 mL浓氨水);烧杯C内盛滴有酚酞试液的水;把浓氨水滴入试管里,可立即观察到试管内发生剧烈反响,有大量气泡.
(B)将(A)中收集满NH3的圆底烧瓶取下,改装成图乙所示的装置,胶头滴管内事先预吸入2 mL H2O ,此时小气球系在玻璃棒上呈自然松弛状态;将滴管内的水慢慢滴入烧瓶中,轻轻晃动烧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便可以验证NH3的某个性质.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
(1)中学化学教材中是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制取NH3 ,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甲中的NH4Cl与NaOH固体混合能否用CaO固体代替?________(填 "能〞或 "不能〞) .
(3)如何判断图甲中烧瓶已收集满N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乙中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它说明了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向一个铝制易拉罐中充满CO2,然后往罐中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严
封罐口,不一会儿听到罐内 "咔咔〞地响,发现易拉罐变瘪,再过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来.
(1)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17分)以下列图是A~E五种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B、C、D常温下都是气体,B为红棕色气体.
(1)写出A、B、C、D、E五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
(2)各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以下列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答复以下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其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尾气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导学号29010240] 解析:选A .化学仍然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 .
2.[导学号29010241] 解析:选D .雾属于气溶胶 .
3.[导学号29010242] 解析:选B .钠与O 2在常温下反响生成Na 2O ,A 错 ,B 正确 .过程④是Na 2CO 3·10H 2O 失去结晶水生成Na 2CO 3的过程 ,是化学变化 ,C 错 .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是Na 2CO 3 ,D 错 .
4.[导学号29010243] 解析:选C .食醋可以与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响 ,把不溶解的物质转化为可溶物质 .
5.[导学号29010244] 解析:选A .B 选项 ,未指明为标准状况 ,不能计算出氢气的物质的量 ,所以无法计算得失电子数;C 选项 ,NaBH 4中氢元素为-1价 ,生成物H 2中氢为0价 ,故NaBH 4是复原剂 .D 选项 ,NH 3BH 3中元素化合价在反响前后均没有变化 ,所以其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复原产物 .
6.[导学号29010245] 解析:选C .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溶液 .
7.[导学号29010246] 解析:选C .A 中石灰石不属于枯燥剂 .B 中氨属于非电解质 ,食盐水是混合物 .D 中一氧化氮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
8.[导学号29010247] 解析:选A .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过滤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及蒸馏法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均只发生物理变化 .
9.[导学号29010248] 解析:选A .B 中 ,学生甲的实验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而后沉淀消失;学生乙的实验开始时无沉淀生成 ,而后产生白色沉淀 .C 中 ,学生甲的实验开始时溶液无颜色变化 ,后溶液变红;学生乙的实验开始时溶液变黄色 ,后溶液又变红 .D 中 ,学生甲的实验无沉淀生成;学生乙的实验产生白色沉淀 .
10.[导学号29010249] 解析:选C .A 选项正确 ,醋酸的摩尔质量为60 g/mol ,N A 个醋酸分子的质量为60 g ;B 选项正确 ,N A 个氧气分子和N A 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 mol O 2与1 mol H 2的质量比 ,即16∶1;C 选项不正确 ,因为Mg ――→失去2e -Mg 2+
, g mol Mg ,N A 个电子;D 选项正确 ,17 g NH 3是1 mol NH 3 ,1个NH 3分子含有4个原子 ,10个电子 ,故N A 个NH 3分子含有4N A 个原子 ,10N A 个电子 .
11.[导学号29010250] 解析:选B .解答此题可运用原子守恒原理 ,根据题意假设反响后生成氮气x mol ,生成二氧化碳2x mol(其中含氧原子4x mol) ,那么参加反响的CO 为2x mol ,所求氮的氧化物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mol ∶2x mol ,即1∶1 ,故此题
选择B 项 .
12.[导学号29010251] 解析:选B .选项B 中H 2SO 4只表达氧化性 ,其余选项中含氧酸均表达氧化性和酸性 .
13.[导学号29010252] 解析:稀盐酸反响中碳酸钙不能拆开 .
14.[导学号29010253] 解析:选D .蒸发浓缩需要酒精灯 ,A 项错误;过滤需要漏斗 ,B 项错误;称量NaCl 固体需要托盘天平 ,C 项错误 .
15.[导学号29010254] 解析:选C .A 项 ,Ca 2+与SO 2-
4反响生成CaSO 4微溶物 ,不共
存;B 项 ,H +与ClO -不能大量共存 ,SO 2-3和Fe 2+能被ClO -氧化 ,不共存;C 项 ,各离子不反响 ,可共存;D 项 ,Fe 3+与SCN -发生络合反响 ,不共存 .
16.[导学号29010255] 解析:选A .X 通入AgNO 3溶液时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淡黄色沉淀 ,那么X 中必含有HBr ;因Cl 2、NH 3与HBr 不共存 ,故一定不含NH 3、Cl 2;因为有HBr 气体存在 ,故X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沉淀产生 ,无法证明CO 2是否存在;最||后通过浓NaOH 溶液后还剩余少量气体 ,证明一定有CO .
17.[导学号29010256] 解析:A 为能与NaOH 溶液反响的金属单质 ,A 为Al ,Al 和NaOH 溶液反响生成非金属单质H 2(C) ,根据第(2)问知反响①为铝热反响 ,B 为Fe ,铝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Fe 2O 3 = = = = =高温Al 2O 3+2Fe ,假设检验熔融物中是否含铝 ,要排除铁的干扰 ,一般应用铝的特性 ,即与NaOH 溶液反响产生气体 .
答案:(1)3Fe +4H 2O(g) = = = = =高温Fe 3O 4+4H 2
(2)氢氧化钠溶液
2Al +2OH -+6H 2O = = =2[Al(OH)4]-+3H 2↑
18.[导学号29010257] 解析:(Ⅰ)制取氨气的方法有多种 ,但都必须采用加热条件或使反响体系得到很大的热量(如反响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 - -CaO 与H 2O 反响便如此) .
(Ⅱ)CO 2溶于NaOH 溶液 ,罐内气压减小 ,小于外界气压 ,易拉罐被压瘪;之后 ,铝制的易拉罐与NaOH 溶液反响产生H 2 ,罐内压强又增大 ,易拉罐又鼓起来 .
答案:(Ⅰ)(1)Ca(OH)2+2NH 4Cl = = = = =△
CaCl 2+2NH 3↑+2H 2O (2)能 (3)烧杯内的溶液变红 (4)气球逐渐变大 极易溶于水
(Ⅱ)(1)NaOH 溶液吸收CO 2 ,罐内压强减小 ,外界气压将易拉罐压瘪 CO 2+2OH - = = =CO 2-3+H 2O
(2)Al 外表的氧化膜溶解后 ,Al 与NaOH 溶液反响产生H 2 2Al +2OH -+6H 2O = = =2[Al(OH)4]-+3H 2↑
19.[导学号29010258]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氮的几种不同价态物质相互转变的知识 ,题给条件 "A 、B 、C 、D 常温下都是气体〞 , "B 为红棕色气体〞 ,在氮的化合物中只有NO 2才具有这种特征颜色 .再看C ,是A 、B 、C 、D 、E 都能转变的产物 ,显然它在氮化物中氮元
素处在中间价态 ,即在0价的N 2和-3价的NH 3与+5价HNO 3和+4价NO 2之间 ,而C 又是气体 ,这样C 就可能是+2价态的NO .E 在常温下不是气体 ,就是液体 ,即E 为HNO 3 .B →E 就是NO 2溶于水得到HNO 3与NO(C) ,剩下A 和D 这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都生成NO ,而又有A →D 关系 ,因此 ,可判断A 是N 2 ,D 是NH 3 .
答案:(1)N 2 NO 2 NO NH 3 HNO 3
(2)N 2+O 2 = = = = =放电2NO 4NH 3+5O 2 = = = = =催化剂高温
4NO +6H 2O 3NO 2+H 2O = = =2HNO 3+NO 3Cu +8HNO 3(稀) = = =3Cu(NO 3)2+2NO ↑+4H 2O 3NO 2+H 2O = = =2HNO 3+NO N 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
20.[导学号29010259] 解析:(1)A 为生成SO 2的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通常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响 ,两者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Na 2SO 3+H 2SO 4(浓) = = =Na 2SO 4+SO 2↑+H 2O .(2)二氧化硫具有复原性 ,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同时高锰酸钾溶液被复原 ,生成了无色的硫酸锰 ,所以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退色 ,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5SO 2+2MnO -4+2H 2O = = =2Mn 2++5SO 2-4+4H + .二氧化硫又具有氧化性 ,当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硫化钠溶液中时 ,二氧化硫与硫离子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生成了单质硫 ,所以会产生黄色浑浊 .(3)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反响后生成了一种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 ,当受热后发生分解 ,溶液又会变为红色 . 因此 ,当溶液退色后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点燃酒精灯加热 ,溶液恢复红色 ,证明了该反响的可逆性 .(4)二氧化硫有毒 ,泄漏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 ,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
答案:(1)蒸馏烧瓶 Na 2SO 3+H 2SO 4(浓) = = =Na 2SO 4+SO 2↑+H 2O
(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 复原性 氧化性 5SO 2+2MnO -4+2H 2O = = =2Mn 2++5SO 2-4+4H +
(3)品红溶液退色后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点燃酒精灯加热 ,溶液恢复为红色
(4)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