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在南半球,海洋性气候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B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7.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民航班机,飞行时 间约3个半小时;该机从乌鲁木齐返航到北京 大约需要3个小时,原因是: ( C )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两地时差的关系 C.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 D.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8.如果在我国南极中山站升起五星红旗,红旗 迎风飘扬的方向一般是 ( B ) A.向东飘扬 B.向西飘扬 C.向南飘扬 D.向北飘扬
北极
----单圈环流
赤道
赤道
此热力是 否能维持?
南极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低纬环流
赤道低压带
东北信风带
2.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中 东
纬 北 信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冬夏 季风 交替 控制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 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 的因素。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 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 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练习:
1.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 ( B ) A.台风 B.大气环流 D.热力环流 D.季风 2.关于低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位于大约纬度0°~ 60°的对流层大气中 B.近地面是东北信风(北半球)和东南信风 (南半球) C.赤道附近为下沉气流 D.30°纬度附近有上升气流 3.关于中纬度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30°N
3、东亚季风
小结: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亚洲 大陆 一 月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 太平洋 北美 大陆 大西洋
阿留申低压 高压 冰岛低压 夏威夷高压 低压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西伯利亚高压 副 蒙古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阿留申 低压
60N
大 西 洋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亚欧大陆
平 洋
夏威夷 高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亚洲(印度)低压
它是重要的气候形成因素。
副热带 高压带
副热带大陆内部和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炎热干旱,是热带沙漠气候。
中纬西风带 40°-60°大陆西岸地带,终年盛行从海洋上吹来 的西风影响,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风和副高
30°-40°大陆西岸地带,交替受西风和副高控 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A.30°附近形成上升气流 B.60°附近形成下沉气流 C.近地面形成西风带 D.高空中形成信风带
4.受季风环流影响的地区气候不具备 ( D ) A.一年之中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特点 B.雨热同期的特点 C.夏季易涝,冬季干旱的特点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文化湿润特点 5.地球上近地面风带的产生,除全球性气温 和气压的差异原因外,还有 ( C ) A.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的影响 B.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影响 C.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 D.地球上各种地形分布的影响
七 月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 低压)
亚速尔高 压
2、东亚季风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冷、干 暖、湿
冷、干
暖、湿
热、干
凉、干
凉、干
热、湿 热、干
暖、湿 冷、干
暖、湿 冷、干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运动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气流辐合上升,对流强烈,终年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对气候有重要的影响, 赤道低压带 高温多雨。
季风环流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环流显著,形成了三种季 风气候,风向和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 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 团控制
距海洋较 远终年受 大陆气团 控制
受极地气团控制
西风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西风 交替控制 副热带高压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与东 北信风交替控制 赤道地区气流上升, 终年高温多雨
赤道低压带
东 中
南 纬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

风(北半球)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小结: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3、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4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9.北纬30°附近高空的风向是: ( D ) A.南风 B.西南风 C.东风 D.西风 10.当地球处在远日点时,控制我国的气压中 心有 ( B ) A.亚洲高压 B.亚洲低压 C.赤道低压 D.极地高压 11、请画出 三圈环流示 意图并标出 气压带和风 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低压 高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亚洲 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副极地低压 高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冰岛 低压
亚洲 高压 阿留申 低压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复习 1.大气垂直分布图 2.近地面的风受哪几个力的作用 3.画图确定A地的风向(北半球)
1010 1015 1020
重点: 1.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及气压带和 风带的形成及对气候的影响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 大气环流。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