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主任在第一期保荐代表人培训班上的讲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任在##第一期保荐代表人培训班上的讲话
一、关于保荐人的情况
截止目前为止,登记在册的共有69家保荐机构、799名保荐代表人。

1、##年新注册保荐机构4家,注销资格9家(原因:合并、清算、合并等)。

2、##年新注册保荐代表人39名,转注册保荐代表人106名(占全部保荐代表人比例13%),被取消资格保荐代表人4名(其中3名未参加##年度后续培训,1名在离开原保荐机构后6个月内未重新注册),因未参加##年度后续培训而自动丧失注册资格的准保荐代表人38名。

799名保荐代表人的分布情况为:拥有20名以上保荐代表人的机构有18家,占全部保荐机构的26%;拥有10-20名保荐代表人的机构有29家,占全部保荐机构的34%;拥有10名以下保荐代表人的机构有22家,占全部保荐机构的30%。

3、##年保荐代表人考试通过人员88名。

截止目前共有准保荐代表人474名,对准保人是否一直执业的标准判断,以及因2005年融资暂停而造成的项目出不来的情况,是个共性问题,将来会做进一步研究,而后通知。

二、关于发行的情况
1、家数
##年4月融资恢复后的8个月内共审核341家,已经发行136家(IPO76家,再融资36家),撤回材料67家(原因包括:新的融资办法出台后企业不符合条件、保荐人对公司核查后认为风险过大、再融资项目改变融资方式),被否决16家,##年底共有在审企业122家(IPO55家,再融资67家)。

##年的审核周期平均79个工作日。

##1-4月,新申报企业124家,已经审核过会56家,否决10家,撤回9家。

截止目前在审171家(IPO106家,再融资65家)。

2、金额
##年发行136家,融资总额2200多亿,其中IPO家数占55%,融资额70%,加上##1-4月的发行企业,##年5月至##4月一年期间共发行192家,累计融资总额超3000亿,较历史最高水平(年募资总额1500亿)翻了一倍,##下半年几个红筹股回归后融资总额将进一步扩大。

三、对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的监管及材料中的问题
1、监管
##年共有2家保荐机构的4名保荐代表人被证监会谈话提醒后上网公示,1家保荐机构的10名保荐代表人被证监会谈话提醒,1家保荐机构因材料疏忽大意被暂停受理3个月,该机构相应2名保荐代表人被暂停资格6个月。

##年11月份已经证监会已召集保荐机构高管开会,通报问题,但目前很多保荐机构仍缺乏尽职调查基础,有规矩不按规矩来。

2、材料制作
文件制作中缺乏整体性、统一性、系统性,很多企业赶在3月31日前报送,问题较为突出,主要有:
1、数据顺序混乱,颠三倒四,使用单位不一致,同一张纸上甚至同一张表上同时出现元、千元、万元,计量单位口径不一致;
2、文字数字之间的前后不能印证,例如前面提到的东西,后面根本看不到有相应的佐证,保荐机构在回复时则以“笔误”来搪塞,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真的笔误还是真有问题讲不清楚;
3、分部信息披露不完整,现在很多公司有涉及多行业情况,例如:制造业公司涉足贸易,收入翻了几倍,而利润没有增加,因行业特点不同,简单的看损益表无法分析;
4、评估问题,尤其是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资产认购或以募
集资金认购大股东资产时,对拟收购的资产都进行了评估,例如:土地、采/探矿权、处于高峰期的行业的股权评估都是用收益现值法进行的,增幅较大,证监会最近在审核过程是调阅过评估机构的工作底稿,发现问题有评估假设不成立、评估报告本身不确切,使用假如的字眼。

保荐机构不能简单引用评估报告,对保荐机构引用有暇疵的评估报告该负什么样的责任,证监会正在研究中;
5、审核过程发生的重大事项,例如:在申报过程中被税务部门处罚、未发行之前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等问题不报告,保荐机构试图蒙混过关,过了会再说;
6、申报公司操纵利润,粉饰报表,为了发行定价,把最后一年的利润提的高高的,保荐机构对利润每年翻一番的情况,若不是新兴行业,应重点关注核查;
7、上市前频繁股权转让,尤其是中小企业,对转让价格是否在对等条件下公平进行,有无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为避免后患,保荐机构应特别关注;
8、保荐代表人,只管签字,不实际核查项目。

若日后发生问题,即便保荐期已经结束,证监会也会向前追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