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破伤风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9369/ki.2095—9737.2021.03.038
羊破伤风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
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黄福庭
(黑龙江省安达市农畜产品检测服务中心,黑龙江安达151400)
摘要:羊破伤风病也叫做锁口风、强直症,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于感染破伤风梭菌而发生&病菌寄生感染需要创伤环境,且越深的创伤越有利于菌体的繁殖生长,如挫伤、钉伤等深度损伤才可感染发病。
菌体可分泌痉挛毒素和溶血素,导致机体骨骼肌出现强制性痉挛。
羔羊和成年羊都可感染,往往呈散发,且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羊生产,且饲养人员也可感染发病,必须加以重视。
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羊;破伤风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治疗;免疫接种;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26文献标识码:B
1流行病学
1.1病原
1.1.1病原特征
破伤风梭菌是引起该病的病原,是梭菌属中的一种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该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大杆菌,菌体细长,正直或者略弯曲,两端钝圆,大部分菌株生有鞭毛,可自行运动,在动物体内外都能够形成芽抱,此时菌体呈鼓槌状&芽抱位于菌体末端,呈椭圆形或者圆形&
1.1.2抵抗力
该病往往以繁殖体形式存在,具有较弱的抵抗力,但形成芽抱后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力。
在表层土壤中病菌能够生存长达几年,煮沸时经过1〜3h才会被杀死,即使在121f、高压下也需要15sin才会被杀死。
1.1.3抗原性
该菌具有不耐热的鞭毛抗原,通过凝集试验可分成10个血清型,其中第V型在我国最为常见。
该菌可分泌破伤风痉挛毒素和溶血素,其中前者能够导致肌肉痉挛和神经兴奋,后者能够使红细胞溶解&
1.2易感动物
通常是羔羊及产后母羊易发,但主要是单个个体出现发病,只要其他羊健康体表没有出现损伤,则无法感染发病&另外,猪、鼠类、牛等动物也
文章编号2095—9737(2021)03—0072—02
能够感染破伤风梭菌,同时人感染后也可出现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1.3感染途径
该病在自分布%羊在创伤,如刺伤、钉伤、阉割伤、脐带伤以及手术伤时,容易感染发病&一般来说,那些小且深的创伤,且创伤内组织严重受损,存在异物,发生出血,有利于菌体芽抱的发育繁殖,也更易分泌外毒素而引起发病&在现代化养羊场中,普遍对羊群采取圈舍饲养方式,饲料中的各种异物以及各种捆绑铁丝等容易形成以上创伤,从而容易感染发病& 1.4发病机理
当形成芽抱的菌体通过伤口侵入羊体内,芽抱在缺氧环境中即可复苏,并在坏死组织中大量增殖,此时就会分泌大量的毒素代谢产物,并通过组织中的毛细血管网侵入血液,继而扩散至全身各处,当侵害中枢神经系统时,就会结合神经昔酯抑制信息传导介质,导致机体持续出现神经兴奋性,引起强直或者痉挛,并伴有水肿等。
当羊长时间处于强直状态,会损伤循环器官,并影响血液动力学,最终造成死亡&
2
2.1羊
羔羊感染后会较快表现出症状,主要是吮乳困难,牙关紧闭,无法正常开口,面部肌肉震颤痉
收稿日期2020—12—26
作者简介:黄福庭(1990—),男,黑龙江安达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
挛,口角向外牵引,如同苦笑面容,眼缝变小,断脐处发生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流出&病程后期,患病羔羊四肢变得僵硬,全身肌肉僵直,瞬膜外露,角弓反张,并有大量泡沫状物质从口中流出,瘤胃膨胀,伴有剧烈的腹泻。
非常容易受到惊吓,且盲目奔跑中会突然摔倒,倒地后四肢依旧呈现奔跑状,试图快速站起,但无法正常站立,临死前体温明显升高,往往可超过42f&
2.2成年羊
成年羊感染后,初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采食、反刍、饮水、走动等基本正常,也可认为此时处于潜伏期。
随着病程进入中后期,病羊会突然表现出全身强直的症状,且不受控制,全身肌肉震颤,角弓反张,行走时共济失调,步态如同踩高跷样,采食和饮水减少,反刍减弱或者完全停止,并伴有瘤胃醱气,最终会由于全身中毒而死。
3
3.1直接染色镜检
无菌条件下,在病变深部采集内容物,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杆菌,且菌体上存在芽抱&
3.2分离培养
无菌条件下,将病料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放入恒温培养箱内进行48h培养,可见平板上生长形状不规则的菌落,大小超过1mm,菌落边缘疏松,中心密集,如同羽毛状,且在培养基上呈现迁徙扩散。
挑取菌落接种到血液琼脂平板和疱肉培养基上,继续进行48h培养,可见血液琼脂培养基上也长出形状不规则的菌落,且周围出现溶血环;疱肉培养基中的肉汤变得均匀混浊,且部分肉渣被消化,变成灰黑色,生成大量气体,并散发酸臭气味。
33
该菌可使糖类、醇类发酵,可使明胶液化,能够生成硫化氢%引嗥试验呈阳性,硝酸盐还原反应呈阴性,且对蛋白质有微弱的消化作用&
4防控措施
4.1药物治疗
发病早期的病羊要尽快转移到光线较暗的干净地方,铺上一些干燥垫草,尽可能保持环境安静。
然后病羊创口可先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者高l酸钾进行消毒,如果伤口化脓则要使用3%双氧水进行清创消毒,接着取适量青链霉素撒入深部组织中,最后在表面涂擦碘伏溶液,每天1次,直到伤口彻底愈合。
如果病羊进入发病中后期时,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则要立即解除痉挛、保护心脏,避免发生酸中毒等。
4.2免疫预防
对于该病流行的地区,要给羊群定期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种羊需要在第一年进行首免,在第二年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而商品羊需要接种1次就能够保护至出栏。
4.3加强饲养管理
羔羊通常是由于断脐时没有严格消毒感染发病,因此必须对脐部进行消毒。
新生羔羊断脐时,适宜用经过消毒的刀具在距离脐带10〜15cm的地方剪断,确保完全排净脐带内的血液,最后涂抹碘酊&另外,断脐后的头几天要注意观察脐带情况,只要有红肿流脓现象,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成年羊通常是由于外伤感染而引起发病,因此羊群放牧尽可能避免到生长带刺植物的地方,日常经常检查羊体表,发现外伤时要尽快涂抹紫药水或者碘伏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