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研究
赵艳平;陈雯婷;周锦辉;黎德恩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间于广州南方医院和我院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解剖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的各项指标、麻醉效果及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维持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安全、有效,麻醉效果佳,麻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Objective To study between musc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ultrasound ditch the clinical value of brachial plexus block. Methods Selected line of upper limb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64 cases of patients in guangzhou nanfang hospital and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September 2013,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randomly, control group patients between traditional anatomical muscle ditch brachial plexus block,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between muscle under the ditch brachial plexus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und, observe the two groups of indicators, the anesthesia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nesthesi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anesthesia operation time, work time, completely block time, maintai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Ultrasound guided groove between muscle brachial plexus block is safe, effective, good anaesthesia effect, less anesthesia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promotion.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3(000)035
【总页数】2页(P38-39)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
【作者】赵艳平;陈雯婷;周锦辉;黎德恩
【作者单位】东莞市石碣医院麻醉科,广东东莞523290;广州市南方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 510515;东莞市石碣医院麻醉科,广东东莞 523290;东莞市石碣医院手术室,广东东莞 52329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4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常用麻醉方法之一,在上肢手术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该种操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失败率,且无法准确躲避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1]。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超声定位技术
的准确、安全、无创、直观等优势逐渐引起麻醉医师的注意,并逐渐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中[2]。

现就两院应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工作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间于广州南方医院和我院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26例),其中对照组38
例,男24例,女14例,平均年龄(34.82±3.02)岁,体质量(60.42±8.23)kg,身高(166.23±9.20)cm,Ⅰ级23例,Ⅱ级15例,手术部位:上臂16例,前臂桡侧9例,前臂尺侧8例,手掌5例;观察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36.63±3.18)岁,体质量(62.06±7.05)kg,身高(168.93±8.42)cm,Ⅰ级16例,Ⅱ级10例,手术部位:上臂12例,前臂桡侧7例,前臂尺侧
4例,手掌3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解剖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对照组:传统解剖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确定斜角肌肌间沟间隙之后寻找异感或突破感,寻找到后注射20mL利罗合剂局麻药(1.0%利多卡
因+0.375%罗哌卡因);观察组:常规消毒、铺巾,便携式超声仪(Micro Maxx HFL386,探头频率:6~13MHz)探头涂抹耦合剂后覆以无菌手套,然后将其置于锁骨中点依次观察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及臂丛神经,并注意选取肌间沟臂丛神经最佳图像,确定最佳穿刺点作定位标记,采用细长的静脉穿刺针(22号)在超声
引导下进针至臂丛神经处及臂丛神经周围分次推注利罗合剂局麻药(1.0%利多卡
因+0.375%罗哌卡因),共20mL。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并发症。

1.4 评价标准
优:手术过程中无疼痛感,无需额外追加麻醉药物;良: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切皮时偶感轻微疼痛,需追加少许麻醉药物;差: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切皮时疼痛明显,需改行全身麻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上有意义。

2.1 两组患者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阻滞时间与维持时间比较
观察组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阻滞时间与维持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详情见表1。

2.2 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20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优20例、良13例、差5例,优良率为86.84%,观察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并发症
对照组并发症3例,观察组并发症为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上肢手术常用麻醉方法之一,穿刺点可分为肌间沟、腋路、锁骨上、锁骨下等几个主要部位,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最常用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组织效果好等优点,在上肢手术治疗中应用广泛。

然而,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具有一定的盲穿性,不仅不能够保证穿刺部位的准确性,而且麻醉起效慢,易误入血管,造成麻醉药中毒等并发症。

随着超声定位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超声逐渐应用于麻醉领域。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可清楚观察到肌间沟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穿刺麻醉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避免了传统解剖定位的盲穿性,进而减少了神经支配区域阻滞不全情况,提高了麻醉成功率及麻醉效果。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阻滞时间与维持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并发
症发生少,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3]。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安全、有效,在临床手术中麻醉效果佳、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关文献】
[1] 周学兰,谢红,傅志海,等.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J].江苏医
药,2009,35(7):750-751.
[2] 兰飞,王天龙.0.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经臀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5):666-668.
[3] 刘发生,李顺品,黄小玲.超声引导下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12(9):638-6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