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摘要: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儿童阶段正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对学生未来的语言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重视口语交际教学也是语言教学的任务要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应用的体现。

在科技技术支持下的当前课堂,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纸面,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课堂的教学方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巧妙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原本平面的知识变得活灵活现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与主动学习的热情。

从“口语交际”的词面理解,口语交际其实是学生与人交流的最重要的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在小学生语言发展期积极高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走上社会奠定交际的基本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口语交际
引言
在小学语文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该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而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课改下,口语教学面临很大的挑战与很多困难。

对此,必须明确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基本现状,探索全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

一、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现状
(一)不够重视
现阶段,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一些教师并未意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作用,只将重点放在书面语言的表达上,忽视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部分教师对口语教学存在误区,将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当作语法知识的
讲解,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只注重对语言的理解,忽视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教学属于一门辅助性课程,在课程教学中,通常会导致学生缺乏锻炼的机会,
难以对口语教学本质展开探讨,尚未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流程,忽视
了口语交际属于信息交流的全过程,无法培养小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而导致小学
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难以得到贯彻落实。

(二)内容繁杂
在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开展中,该课程教学内容不够清晰明了,难以深入理解
该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导致教学活动单一,将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当作唯一教材,
只通过片面理解,很容易导致教学空间具有局限性,课本内容作为口语课程教学
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注重口语交际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讲述教学内容时,通常只注重口语的训练,忽视情景创设与
口语的基本内涵,导致很多教师尚未真正引导学生从不同语境中学会如何表达,
也尚未让学生形成自我独特的语言风格,进而难以流利进行口语表达,从而对小
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口语交际的训练需要真实的互动情境,但是在固定的教室中要提供适宜的交
际情境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就要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弥补课堂在空间上的有限性。

在创设情境中,要考虑教育目标、内容及学生特点。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利
用一个视频或者声音导入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开始结合自
己的经验进行一定联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在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不同的环节设置不同的情境。

比如,在《红楼春趣》教学后,“我们
都来演一演”的口语交际课堂,如果只是假装扮演,活动氛围是比较单调的,但
是如果可以加上背景音乐或者动态的场景,一个生动具体的场景就建立了起来。

教师可以以大观园作为场景背景图,再加上一些鸟儿鸣叫、树叶摇曳的声音,学
生会很快进入文本的角色,并且有一种与文本交流的感觉。

在这里需要注意,虽
然信息技术是很便利的,但是在使用这个技术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些原则。


先,真实性原则。

由于口语交际一般要运用到真实的生活中,所以教师可以尽量
选择一些真实的生活场景,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更容易也更愿意表达自我。

第二,匹配性原则。

选择的内容不是教师“拍脑袋”所得的,需要和教学内容匹配,和
教学环节匹配,和学生需求匹配。

创设的情境不能为了美而美,不能为了方便而
设置。

最后,可操作性原则。

我们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因为方便并且包容性更强,有的教师为了让自己的课件显得很高级,而花了大量的时间设计和研究,在实际
操作中也“花里胡哨”,这样反而会影响课堂的效果,也违背了使用信息技术的
初衷。

(二)利用信息技术评价、延伸
近年来,教学评价被不断提及和重视。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更多是教师单
方面点评,或者只限于简单的对话,无法真正发挥评价的价值。

口语交际教学评
价一方面是复盘教师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虽然我们总是
说教育面向全部学生,但是在真实的课堂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很难做到关
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个时候,可以利用相机等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记录,录像包括画面及声音,有利于教师在课堂后有针对性地复盘。

同时,教师也
可以通过观察录像中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而提高自己的教
学水平。

由于课堂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还可以利用问卷星、微信群等线上交流
平台在课堂后及时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看法以及仍然存在困惑的地方,这也是
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途径之一。

教学不一定固定在课堂中进行,在信息技术的支
持下,教师可以利用家长群的方式和家长分享课堂内容,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发
展情况,促进家校合作的形成。

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上平台组织线下口语交际活动,比如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学生尝试和小区内的居民进行交流沟通,分享垃
圾分类的好处及注意要点。

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和学
校外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有的学生在学校课堂上会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在家中则更有信心,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利用信息技术演示、示范
在开始教学前,教师可以先把教材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手段拆解、重组,用具
像的课件呈现出较为抽象的内容。

比如,在讲解某一场景下的对话注意点时,如
果教师只是单调用语言说明,冗长的要求及规则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且难以记忆。

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用图画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说明,学生也能比较清晰直观
地了解教师重点在讲的是什么,并通过示范演示产生自己的思考。

例如,口语交
际话题《我想这样做》,残疾人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身是比较陌生的群体,直接和学生说要怎么做,他们因为没有经验很难理解。

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并且残疾人的类型也是比较多的,
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我们可以提供的帮助也是不同的。

在学生对这个群体有了初
步的了解后,再具象情境,用图片的方式呈现不同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
该怎么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意识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与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内化语文课程的重点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得
到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符合新
课改下的教育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沈霄朦.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提升口语交际教学实效的方法与建议[J].考试
周刊,2015(15):38-39.
[2]王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J].天津教育,2022(01):93-95.
[3]张小莉.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J].考试周
刊,2021(72):49-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