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及作用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盟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及作用路径
制造业在欧洲占据着重要地位。
欧洲制造业涉及25个不同的产业部门,其中多数都由中小企业所主导,对于欧洲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制造业正面临岗位流失、竞争力下降的严峻挑战。
在这一形势下,欧盟急于通过工业复兴,推动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使制造业GDP占比回升至20%,一些相关的战略和政策陆续出台。
一、主要政策
表1:欧盟制定的支持智能制造的相关政策
序号发布时间计划名称主要内容
12010.6欧洲2020:智能、可
持续与包容性的增长
战略
提出要实现智能化的经济增长,重点发展信息、
节能、新能源和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制造,并提
出与智能制造领域直接相关的旗舰计划——“全
球化时代的工业政策”。
22012未来经济复苏与增长
建设一个更强的欧洲
工业
对于2010年的工业政策进行进一步调整
32014为了欧洲的工业复兴对于2010年的工业政策进行进一步调整
42008“未来工厂”行动计划由欧盟第七框架计划资助,旨在帮助欧盟的制造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发展必要的可广泛地在跨领域间应用的关键技术,来应对全球竞争者的挑战,从而帮助欧洲制造业以最少的污染、最佳的资源利用方式满足不断增加的全球消费者对于更环保、更定制化的和更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52014“地平线2020”
62012“火花计划”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
该项目拟大幅推动机器人的科研、项目建设、成果转换等,研发内容涉及制造业、农业、健康、交通、安全和家庭等领域的应用。
二、作用路径
从欧盟出台的智能制造产业相关战略与政策,以及正在进行的两大研发项目——“未来工厂”计划和火花计划,可以看到,欧盟智能制造产业政策的作用路径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组织决策机制——协会与欧委会联合,代表广泛利益、贴近市场需求
欧盟的很多产业政策的决策和推行离不开协会的支持,已形成了欧委会与协会联合组织管理的决策和执行机制。
这些协会有些是为某一主题项目而专门设立的,如欧洲未来工厂研究学会(为“未来工厂”计划专门设立)和欧洲机器人社区协会(专为“火花计划”筹组),也有已经组建多年的专业协会,如欧洲机械工具产业协会。
由于这些协会的成员数量众多,有些会员主体甚至由中小企业构成,因此能较好地反应市场需求,可以较为真实地代表广泛利益。
这些协会负责进行各企业及其他机构的组织协调工作,并向欧委会提供咨询和决策建议,在欧盟的组织决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未来工厂”行动计划中,为推动智能制造等一系列前沿领域的研发和市场前期拓展,欧盟设立了多个公私联合项目(简称PPP项目,即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这些项目的公有方由欧委会为代表,私有方则一般由相应的协会主导。
PPP项目更强调市场参与和应用导向,为此,欧委会专门为每个PPP项目设立一个产业宣传和咨询集团会。
该集团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与各相关方、相关企业及欧委会进行沟通咨询,绘制多年度路线图。
2、金融支持模式——设立长期项目资助,公私共投和领域交叉支持
欧盟通过设立长期项目资金资助方式来推动智能制造战略的研发和市
场化。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未来工厂”行动计划和火花计划,其主要特点如下:(1)公私共同投资
欧盟的许多项目多以公私1:1的资金比例共同筹措。
以“未来工厂”计划为例,公有方在“地平线2020”计划执行期间,每年拨给“未来工厂”计划的资金预算为5亿欧元,而民营部门将配套提供同等量的资金支持。
“火花计划”的民营投资部分预期比重更高,在“地平线2020”计划期间在公有方(Public)将获得总共7亿欧元的预算支持,并期望获得民营机构近3倍、约20亿欧元的资金投入。
(2)领域交叉支持
欧盟所建立的研发项目的资金来源并非是再新划拨一笔经费来进行资助,而是从总项目分领域的拨款中分拨一部分进入所需支持的项目中去。
例如“未来工厂”计划,其公有预算来自欧盟对FP7框架下的两个领域的预算拨款——NMP(纳米材料领域)和ICT(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
(3)时间跨度长
近年来欧盟对于研发项目的资助周期呈现加长的态势,智能制造相关项目的支持年限也随之延长。
为了获得更好的资助效果,使早期研发成果能够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欧盟对智能制造项目的支持时间通常为5-7年。
3、市场推进机制——从整个价值链角度全方位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为使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实现市场化,推进整个欧洲工业的急速发展,欧委会于2010年发布新工业政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政策-在中心舞台加强竞争力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该政策更强调整体性和实效性,力求从整个价值链和供应链的角度来设计产业政策,并每隔两年由欧委会对欧盟和各成员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以使该产业
政策的积极作用最大化。
近期欧盟在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市场推进方面的重点工作包括:
(1)审视市场监管程序,提供健康的行政环境
2010年,欧委会启动了Fitness Checks项目,对整个欧盟的规则框架进行审查和评估,其中也包括产业政策领域。
这些审查活动旨在甄别欧盟规则框架是否存在严重的行政负担,检查是否存在重复监管、监管漏洞和不恰当监管问题,并评估当前规则的累计效应,为产业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行政环境。
(2)加快欧盟电子一体化市场发展,以加强中小企业竞争力
为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欧盟内部贸易的活跃度,欧委会敦促各成员国简化附加税(VAT)的注册手续,创建一站式电子注册方式,以方便小企业进行跨国界电子贸易往来。
(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技术创新
欧盟正在推行统一专利机制和发展统一的专利诉讼系统,以尽量避免欧盟各国间专利保护活动的分割化,降低专利活动涉及的相关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诉讼费用,明确法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