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初步知识
建筑必考点大体积混凝土
![建筑必考点大体积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099109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3.png)
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准备相应的混凝 土输送泵、振捣器等机械设备, 并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
施工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模板、钢筋 等符合设计要求,并设置好标高
控制线。
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操作要点
混凝土浇筑
按照施工方案确定的浇筑顺序和方法 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连续、均匀地 浇筑到模板内。
混凝土养护
案例二
某大型水利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通过选用优质原材料和优化配合比,实现了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和低成本 化。
0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施工前准备工作安排
编制施工方案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等,编 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浇筑顺
序、浇筑方法、振捣方式等。
材料准备
按照设计要求,准备符合要求的 混凝土原材料,如水泥、骨料、 外加剂等,并确保其质量合格。
针对不同工程部位和浇筑条件, 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 级。
骨料种类、规格及质量要求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质地 坚硬、线胀系数小的碎石或卵 石。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 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的中粗砂。
骨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
检验方法标准》的规定。
针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选择合适的骨料粒径和级配。
特点与优势分析
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实、混凝土 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 高等特点。
优势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耐久 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和变 形,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温度应力、变形等 问题。
解决方案
浇筑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防止混 凝土出现干裂、收缩等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c84ceb15c5da50e2524d7f23.png)
• 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一)降低浇注温度及硬化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
1.混凝土原材料的预冷却 混凝土原材料的预冷却,不仅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浇注温度, 而且还可削减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并减少最高温度与稳定 温度之间的差值,从而把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控制在允许范围 之内,以防止裂缝的产生。 (1)冷却搅和水或掺冰屑 在暑期施工中,一般采用冷却拌和水或掺冰屑的办法,达 到降低混凝土拌和温度的目的。 在拌和水中加冰,必须使冰在拌和过程中完全融化,否则, 待混凝土浇筑后冰屑融化,在混凝土中形成空洞,影响混凝土 的质量。 (2)预冷骨料 当混凝土体积特大或气温很高时,单靠冷却拌和水法往往 满足不了要求,故还需与预冷骨料配合使用,预冷骨料通常有 湿法、干法与真空气法三种。
•
2.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浇注面在 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积高 差过大。在结构完成后及时间回填土,避免其侧 面长期暴露。 3.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 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混凝土 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的差值(Tmax – Tb),基底面温差以及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空 气中最低温度之间的差值(Tb – Tq),均应小于 20°C;经过计算确认结构物混凝土具有足够的 抗裂能力时,允许不大于25~30°C。及时调整 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温度不 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4.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拆模时间应考虑气 温环境等情况,必须有利于温度控制,即拆模后 混凝土的温差不能太大,拆模后及时回填土。
• 2.低水泥水化热
Hale Waihona Puke (1)水泥的选用 应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配制大体积混凝土,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15时,可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 水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0以上时,宜采用 425号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也可用525号水泥,但注意用 量。 对大体积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进行水化热测定,水 泥水化热的测定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 (直接法)》进行,配制混凝土所用水泥7天的水化热宜 不大于250kj/kg。 (2)混凝土强度选用 避免用高强混凝,尽可能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在C25~C35的范围选用,利用后期 强度R60。 (3)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 在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 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6f07f3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68.png)
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一、前言大体积混凝土(High-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指具有较高强度、较低渗透性、较好耐久性和较高的工作性能的混凝土。
其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材料组成、制备工艺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二、定义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在保证混凝土流动性和加工性能的前提下,采用优质水泥和掺合料,控制水灰比和砂率等参数,使得混凝土具有更高强度、更好耐久性和更低渗透性的一种特殊混凝土。
三、特点1.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具有极高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在工程中可以承担更大荷载。
2. 优异耐久性:由于其材料组成及制备工艺等因素,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气候变化能力,在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
3. 低渗透性: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较低的渗透性,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气体和化学物质等对混凝土的侵蚀。
4. 良好加工性能:大体积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组成和加工工艺等因素,保证其流动性和加工性能,从而满足不同施工需求。
四、材料组成1. 水泥:选用优质水泥是制备大体积混凝土的关键之一。
常用的水泥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掺合水泥、矿渣粉掺合水泥等。
2. 砂:砂是大体积混凝土中重要的骨料之一,其物理性质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砂包括天然河沙、人造机制沙等。
3. 石子:石子是大体积混凝土中另一个重要骨料,其大小和形状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石子包括天然石子、人造机制石子等。
4. 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的非水泥性材料,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常用的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
5. 水:水是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其用量和质量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五、制备工艺1. 控制水灰比:保证水泥充分反应,同时控制混凝土流动性和加工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知识
![大体积混凝土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d1a890f6bd97f192279e92d.png)
大体积混凝土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里规定: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
中文名大体积混凝土应用领域水工建筑物;建筑工程考虑指标水热化特点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复杂不宜使用硅酸盐水泥目录1定义2特点3裂缝4配制5区别▪大区别▪有裂缝▪浇筑温度▪降温速率6裂缝原因7温度控制8养护作用9有关措施10施工技术1定义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
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
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水工建筑物里常见,类似混凝土重力坝等。
2特点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超过25度),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
大体积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
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所产生的温度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则易产生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常碰到大体积砼,为帮助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学习了解大体积砼防裂和温度控制方面的问题,加强施工技术方面的交流,本人根据自己的认识所及,参考了一些相关书籍,文章以问答的形式,先提出问题,再用通俗的语言和科学道理解答,问题解答也侧重于技术要领和做法,主要从实际出发,以实用为主,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实际施工中常碰到的,目的是使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既知道大体积应该如何控制质量,又懂得为什么要进行防裂和温度控制的道理。
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7a510e2b2f60ddccda38a00c.png)
大体积混凝土,指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米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一般规定厚度超过1米、面积也超过1平方米),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有如下特点:⑴混凝土强度高,水泥用量大,因而收缩变形大;⑵几何尺寸大,内部热量积聚迅速,升温快,而外部却散热快,易形成高温差;⑶工程量大,施工连续性强,不易控制。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一般有三种:一是由外荷载引起,即按照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二是结构次应力引起,即由实际工作状态与假设模型不符所致;三是由变形应力引起,这是由于温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形。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产生原因属于第三种。
1.1温差的形成及其影响在混凝土结构中,引起温度变化的热量主要源于水泥的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级别较高,水泥用量大,因此混凝土在初凝过程中会有大量水化热产生。
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又由于几何尺寸巨大,这些热量不易及时排出而积聚,导致了其内部温度迅速升高(最高时可达70~80℃)。
相反,在构件表面,则由于散热条件良好,温度保持较低水平,这样就出现了内外温差。
这种相对的“内胀外缩”对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当它超过混凝土拉伸极限,裂缝就产生了。
1.2混凝土收缩变形及其影响1.2.1化学收缩: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泥要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称之为水化,但水化生成物体积比反应前物质总体积要小,这种收缩,我们称之为化学收缩;1.2.2混凝土的干收缩:干收缩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吸附水蒸发,引起凝胶体失水产生紧缩,混凝土的干收缩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湿度变化。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当这种收缩由于内外环境不一致而使混凝土构件表面拉应力超过其拉伸极限时,导致了裂缝的产生。
1.3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及其影响基础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任何一个地质勘察,其结果都是近似的。
当设计假设模型与地质实际不符等情况出现时,都很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
《大体积混凝土》课件
![《大体积混凝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637d4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a.png)
质量检测方法
外观检测
观察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是否存在裂 缝、蜂窝、麻面等缺陷。
回弹法检测
通过回弹仪检测混凝土表面的硬度, 推算其抗压强度。
超声波检测
利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内部是否存在 空洞、不密实等缺陷。
钻芯取样检测
通过钻取混凝土芯样,观察其内部结 构和抗压强度。
强度检测
抗压强度检测
通过压力试验机对大体积混凝土试样进行抗压强 度测试,以评估其承载能力。
全面分层法
总结词
将大体积混凝土分成两层或多层浇筑,第一层浇筑完毕后, 再浇筑第二层。
详细描述
全面分层法适用于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通常在第一层浇筑 完成后,待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全面分层法可 以减小温度和收缩应力,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小型机具施工法
总结词
使用小型机具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浇筑。
形变化,判断其密实度。
弹性模量法
03
通过测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推算其密实度。
耐久性评估
抗渗性评估
通过抗渗试验评估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判断其耐久性。
碳化深度检测
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评估其对酸碱侵蚀的耐受能力。
氯பைடு நூலகம்子渗透试验
检测氯离子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渗透情况,评估其对钢筋锈蚀的 影响。
06
详细描述
大坝工程通常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如坝 体、溢洪道等。为了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需要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并采取有效的温 度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地铁工程
总结词
地铁工程是大体积混凝土的重要应用之一, 其特点是施工环境复杂、对防水和耐久性要 求高。
详细描述
地铁工程通常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如地 铁隧道、车站等。为了满足防水和耐久性要 求,需要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并采取有效的
一、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概念
![一、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4ce23c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b.png)
一、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概念摘要:1.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2.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3.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领域4.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注意事项5.总结正文: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体积大于或等于100立方米,或者无论体积大小,由于混凝土浇筑部位的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自然形成一个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大坝、水池、基础等。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1.体积大:大体积混凝土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体积大,这使得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温度控制和裂缝防治等问题。
2.质量要求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对其质量要求非常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方法和养护措施等。
3.施工工艺复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多个环节,因此施工工艺相对复杂。
4.温度控制重要: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体积大、热量散发慢,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领域大体积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水利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等。
如大坝、水池、基础、桥墩等大型混凝土结构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四、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注意事项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和顺序,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裂缝产生。
3.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4.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5.合理选择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美观度。
五、总结大体积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和施工注意事项,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美观度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完整版)大体积混凝土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853e8d8290c69ec3d4bb750f.png)
大体积混凝土不是由其绝对截面尺寸的大小决定的,而 是由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收缩应力来定性的,但水化热的大小 又与截面尺寸有关。 实例:
盲目将厚度大于80mm的混凝土作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或者厚度小于80mm而水化热较大的工程未作大体积混凝土施 工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积混凝土工程
P176-P213
1 混凝土裂缝 2 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3 防止混凝土温度裂缝技术措施 4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施工
高层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
高层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
高层施工
概述
§3.1 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1. 大体积混凝土的形式
1)箱基、筏板的钢筋混凝土底板 2)桩基中常有较大厚度的承台 3)转换层结构中也有较厚重的转换梁板
轻骨料混凝土梁 普通混凝土梁
高层施工
高层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高层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高层施工
高层施工
高层施工
高层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3.2 混凝土裂缝
6.裂缝的影响
1)由温度收缩应力引起的初始裂缝不影响结构瞬时承载力,但对 结构耐久性与防水性能产生影响。
2)当裂缝宽度为0.1~0.2mm时,早期有轻微渗水,经过一段时间可 自愈。
高层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3.2 混凝土裂缝
4.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截面大,水泥用量大,水泥水化热产生较大的温度变 形进而形成温度应力。
5.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种类
1)表面裂缝。 2)深层裂缝 3)贯穿裂缝
最大裂缝宽度的规定
大体积混凝土解释
![大体积混凝土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82ee4f77f1922791688e861.png)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为一次浇筑量大于1000 m3或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2 m,且混凝土浇筑需研究温度控制措施的混凝土。
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规定:“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简述定义: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
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
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无明确定义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水工建筑物里常见,类似混凝土重力坝等。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超过25度),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
大体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
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所产生的温度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则易产生裂缝。
[1]在建筑施工中常碰到大体积砼,为帮助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学习了解大体积砼防裂和温度控制方面的问题,加强施工技术方面的交流,本人根据自己的认识所及,参考了一些相关书籍,文章以问答的形式,先提出问题,再用通俗的语言和科学道理解答,问题解答也侧重于技术要领和做法,主要从实际出发,以实用为主,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实际施工中常碰到的,目的是使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既知道大体积应该如何控制质量,又懂得为什么要进行防裂和温度控制的道理。
遇到对大体积砼防裂和温度控制方面问题不懂的地方,大家可带着问题翻阅,从中找到答案,增长学识,相信对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有所帮助。
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ea32094eff00bed5b8f31d38.png)
大体积混凝土1.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数量大,水泥的水化热积聚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内部温度峰值常可达到45~60℃,而表面散热较快,使内外产生较大温差,在混凝土升温阶段受混凝土的自约束,易使混凝土产生表面温度裂缝;在混凝土降温阶段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和外部基岩、厚大垫层、桩基等的约束,亦会产生内部裂纹,有的甚至会贯穿整个截面。
因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灌时,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采取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度、降低混凝土浇灌入模温度、减少地基约束、加强温差控制以及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强度等措施,以控制裂纹的出现。
确定要否按照大体积混凝土考虑施工控制措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目前对大体积混凝土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施工实践中主要通过验算其能否出现结构裂纹来确定,比较通行的方法是:对厚大结构的混凝土一般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超过25℃;对超长、超宽或大面积结构一般从控制内外温差和控制极限拉应力不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两方面考虑。
2、对厚大结构的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可按下列各式进行估算:砼最终绝热温升:T h=WQ/CP式中:W-每立方米混凝土用量(kg)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kj∕kg),计算时可按下表取值每公斤水泥发热量(Q)品种发热量(kj∕kg)325425525普通水泥矿渣水泥289247377335461C-混凝土比热,计算时可取(kj∕)P—混凝土密度,计算时可取2400(kg∕m3)t龄期砼绝热温升: T t=T h(1-e-mt)式中:e-自然对数之底,e=m-随水泥品种、比表面及浇筑温度变化的系数可按下表取值计算水化热温升时的m值浇筑温度(℃)51015202530m(1∕d)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 T max=Tj+Tt*ξ式中:ξ—不同浇筑块厚度的温降系数,计算时可按下表取值不同浇筑块厚度与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关系(ξ值)浇筑块厚度(m)ξ注:1. ξ=T m∕T h T m—混凝土由水化热引起的实际温升(℃)2.本表仅在估算绝热温升时使用,当估算各龄期时的水化热温升时应按下表取值:不同龄期水化热温升与浇筑块厚度的关系浇筑块厚度(m)不同龄期(d)时的(ξ)值36912151821242730表面温度: T b(t)=T q+(4/H2)*h'(H-h')ΔT(t)式中:Tq—龄期t时的大气平均温度(℃)H—混凝土的计算厚度(H=h+2h’)(m)h-混凝土的实际厚度(m)h’-混凝土虚铺厚度(m)h’=K*λ/βK-计算折减系数,一般取K=λ-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时取β-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β=1/(∑δI /λI+1/βq)δI-为各种保温层的分层厚度(m)λI-为各种保温层的导热系数,计算时参考下表各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W/)材料名称λ材料名称λ木模钢模草袋木屑炉渣干砂湿砂粘土红粘土砖灰砂砖58~~甘蔗板沥青玻璃棉毡沥青矿棉油毡纸泡沫塑料制品普通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水空气~~~0.58βq—为空气层的传热系数,计算时取23 W/ΔT(t)—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温度之差内外温差:δT(t)=T max—T b(t)混凝土内部各点的温度基本是以混凝土块厚度中心为顶点的抛物线分布,可通过下式估算:T x(t)=Tq+(4/H2)*x'(H-x')ΔT(t)式中:x=h’+x’ x’—为计算点距混凝土表面的距离(m)3.对超长、超宽结构不仅应考虑内外温差的影响,还应考虑极限拉应力影响,实际施工中可通过估算实际结构的平均伸缩缝间距,并与实际结构的尺寸进行比较,平均伸缩缝间距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估算:⑴计算极限拉伸值εP =(1+10μp/d)10-4式中:RL—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MPa)(详见混凝土设计规范)μp-配筋率d—钢筋直径(mm)⑵计算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值:εy =εy0(τ)×M1×M2……×Mn式中:εy0—混凝土在标准状态下的最终收缩值,取×10-4/℃τ—从混凝土浇筑到计算时的天数M 1、M2……Mn——各种修正系数,详见下表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修正系数水泥品种M1水泥细度M2骨料M3水灰比M4水泥浆%M5矿渣水泥快硬水泥低热水泥石灰矿渣水泥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15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砂岩砾砂无粗骨料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白云岩0.615202530354045注:分子为自然状态下硬化,分母为加热状态下硬化;τ—混凝土浇灌后初期养护时间(d);W-环境相对湿度(%);r—水力半径的倒数(mm-1),为构件截面周长与截面面积之比;E a Fa/EbFb—混凝土配筋率Ea—钢筋弹性模量(MPa)Fa—钢筋截面积(mm2)Eb—混凝土弹性模量(MPa)Fb--混凝土截面积(mm2)⑶计算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ΔT1 =εy/α式中: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0×10-6/℃⑷计算混凝土的平均温度差:ΔT2 =Tj+(2T(τ)/3)-Tq式中:Tj—混凝土的浇筑温度T(τ)—混凝土在龄期τ时的水化热绝热温升Tq—当地年平均温度⑸计算混凝土综合温差: T=ΔT1+ΔT2⑹计算平均裂缝间距:[L]cp =(hE/Cx)1/2arcosh(|αT|/(|αT |-|εP|))式中:h-混凝土块厚度(mm)E-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详见混凝土设计规范)CX-地基水平刚度,计算时偏于安全的可按如下取值:软粘土~mm3一般砂质粘土~ N/mm3特别坚硬粘土~ N/mm3风化岩、低标号素混凝土~ N/mm3底部为桩基 CX=Q/FQ—桩产生单位位移所需的水平力(N/mm)当桩与结构铰接时Q=2EI(KnD/4EI)3/4当桩与结构固接时Q=4EI(KnD/4EI)3/4F—每根桩分担的地基面积Kn—地基水平侧移刚度(1*10-2N/mm3)E—桩的弹性模量(MPa)I-—桩的惯性矩(mm4)D-桩的直径或边长arcosh—反双曲余弦函数其它符号同前⑺计算混凝土各龄期的弹性模量:E(τ)=E τ)⑻计算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σ=—E(τ)αTSh(τ)Rk/(1-μ)式中:μ—混凝土的泊松比,取R k —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计算时可按岩石地基Rk=1,可滑动垫层Rk=0,一般地基Rk=~取值。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5ea7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0.png)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如下:定义:大体积混凝土,又称大体积砼或大体积砼结构。
通常而言,任何尺寸在最小临界尺寸以上的混凝土结构,都被视为大体积混凝土。
这种结构尺寸远远大于常规现浇混凝土结构,且由于其一次性整体浇筑的特性,因此对施工技术要求更高,同时其温度应力和变形性能也显著不同。
特点:1. 尺寸大:大体积混凝土最大的特点就是尺寸大,这不仅体现在其体积上,更体现在其结构整体性和耐久性的角度。
由于其尺寸远大于常规混凝土,因此对浇筑和养护工艺的要求极高,需要充分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
2. 施工难度大: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量大,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和施工能力要求较高。
同时,由于其结构厚实,内外温度差异较大,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对施工监测和养护的要求也很高。
3. 温度控制要求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其内部热量不易散出,外部温度低,容易产生温差裂缝。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如优化配合比、改进浇筑工艺、加强养护等。
4. 结构性能优越:虽然大体积混凝土存在一些难点,但其整体性好、结构耐久度高,且能抵抗较大的变形。
对于一些重要工程部位,如高层建筑基础、水利设施、大型桥梁等,大体积混凝土仍然是首选材料。
5. 硬化过程明显:大体积混凝土的硬化过程明显,这使得其各项性能指标在一定时间内变化较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其性能变化,及时调整施工工艺。
总的来说,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尺寸大、施工难度高、温度控制要求高、结构性能优越等特点。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采取有效的施工组织和监测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简述定义(精)
![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简述定义(精)](https://img.taocdn.com/s3/m/199c7cc35022aaea998f0f4e.png)
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简述定义: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
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
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无明确定义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水工建筑物里常见,类似混凝土重力坝等。
编辑本段大体积混凝土特点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超过25度),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
大体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
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所产生的温度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则易产生裂缝。
[1]在建筑施工中常碰到大体积砼,为帮助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学习了解大体积砼防裂和温度控制方面的问题,加强施工技术方面的交流,本人根据自己的认识所及,参考了一些相关书籍,文章以问答的形式,先提出问题,再用通俗的语言和科学道理解答,问题解答也侧重于技术要领和做法,主要从实际出发,以实用为主,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实际施工中常碰到的,目的是使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既知道大体积应该如何控制质量,又懂得为什么要进行防裂和温度控制的道理。
遇到对大体积砼防裂和温度控制方面问题不懂的地方,大家可带着问题翻阅,从中找到答案,增长学识,相信对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有所帮助。
1、大体积砼的定义大体积砼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的砼结构,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砼结构。
(该定义摘录自建筑施工手册缩印版第二版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编写组 1999年1月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本段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深度的不同,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三种。
大体积混凝土知识
![大体积混凝土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7f7d85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c.png)
大体积混凝土知识目录一、基础知识 (2)1.1 混凝土简介 (2)1.2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3)1.3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4)二、材料与性能 (5)2.1 原材料 (6)2.2 混凝土性能 (7)三、设计要点 (8)3.1 体积控制 (10)3.2 温度控制 (10)3.3 施工工艺 (12)四、施工方法 (13)4.1 一般规定 (14)4.2 混凝土浇筑 (16)4.3 养护与温度控制 (17)五、质量控制与检测 (19)5.1 原材料质量监控 (20)5.2 混凝土施工过程监控 (21)5.3 混凝土强度检测 (22)5.4 温度与裂缝控制检测 (24)六、案例分析 (25)6.1 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6)6.2 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27)七、发展趋势与创新 (28)7.1 绿色混凝土的发展 (29)7.2 智能化施工技术应用 (31)一、基础知识又称水泥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砂、石子等)、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等按一定比例配制、经过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而形成的复合材料。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中体积较大,或厚度较大的混凝土,其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大,内部产生的水化热不易散发,可能导致较大的温度应力和裂缝,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
在这些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发挥其抗压强度高、经济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1.1 混凝土简介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碎石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可塑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它在水中迅速分散并与砂和碎石形成胶凝体系,从而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压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知识
![大体积混凝土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09078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7.png)
大体积混凝土知识在建筑工程领域,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 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十分显著。
首先,由于其体积大,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导致内部温度升高。
与表面温度形成较大温差,进而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其次,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厚实,混凝土的浇筑量较大,施工过程相对复杂。
再者,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其对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的设计要求更为严格。
在原材料的选择方面,水泥的种类和质量至关重要。
应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以减少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骨料的选择也不能马虎,粗骨料宜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这样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
细骨料则宜选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和含泥量都要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还需要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延缓水化热的释放速度,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抗裂性能。
配合比的设计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配合比时,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以及水化热等因素。
通过合理控制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等参数,确保混凝土既能满足工程要求,又能有效控制水化热的产生。
一般来说,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增加骨料的用量。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需要精心策划和组织。
浇筑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供应量、结构特点、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常见的浇筑方法有分层浇筑、分段浇筑和斜面分层浇筑等。
分层浇筑是将混凝土分成若干层进行浇筑,每层的厚度不宜过大,以利于混凝土的散热和振捣密实。
分段浇筑则是将结构分成若干段,依次进行浇筑。
斜面分层浇筑适用于结构长度较大、厚度较薄的情况,混凝土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形成一个斜坡。
在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的供应连续、均匀,避免出现冷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学习材料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学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dafb8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f.png)
计
方
面
2、大体积混凝土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应增配承
受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及控制裂缝开裂的
构造钢筋。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
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
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2.1 当板的厚度大于2m时,
除应沿板的上、下表面布
置纵、横方向的钢筋外,
尚应沿板的厚度方向间距
对于大型基础底板,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满足强度和抗冲 切要求的结构配筋和构造配筋,而忽视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 的构造钢筋,混凝土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变形不能受 到足够的约束,从而产生裂缝现象。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2、施工方面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产生于两个阶段:一是混凝土浇捣 后的温升阶段,因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致使表面产生 较大拉应力,使混凝土表面开裂;二是在混凝土降温阶段,因 混凝土内部降温速率过快,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拉应力, 从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贯穿性裂缝。
产
生
裂 缝 的
施 工
原
方
因
面
材料选用不当 施工技术准备不周密 浇筑过程施工措施不当
浇筑后的养护和监控不完善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1、设计方面
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的强度等级日趋增高,出现C40~C55甚 至更高强度等级的高强混凝土,设计强度过高,水泥用量过 大,必然造成混凝土水化热过高,混凝土块体内外温差过大, 温度应力容易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开裂。
混凝土裂缝的类型与产生原因
(3)深层裂缝
▪ 基础约束范围内的混凝土,处在大面积拉应力 状态,在这种区域若产生了表面裂缝,则极有 可能发展为深层裂缝,甚至发展成贯穿性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基本规定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基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97f739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5.png)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基本规定关键信息项:1、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2、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4、大体积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规定5、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7、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方法和时间要求8、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监测的要求和频率11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 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111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方量大、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由于水泥水化热的释放较为集中,内部温升较快,易产生温度裂缝。
11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技术措施、质量控制要点和安全保障措施等。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组织管理,确保各工序的协调配合和连续施工。
12 大体积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规定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品种。
粗骨料宜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含泥量不得大于 1%。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 3%。
掺合料应选用粉煤灰、矿渣粉等,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外加剂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选用,其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12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水胶比不宜大于 055,砂率宜为 38% 42%。
1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浇筑应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500m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初凝时间。
浇筑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避免出现离析和漏振现象。
131 混凝土振捣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点应均匀分布,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振捣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132 浇筑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相关知识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相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d215e9856a561252d36ff3.png)
测温点根据底板的浇筑方向、结构特点及预计温度场布置,在电梯井底板选择2个有代表性的测温点,基础底板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测温点。
对每一个测点,沿深度方向布置上、中、下三个传感器,上传感器距离表面10cm,中传感器居中,距离底板面160cm,下传感器距离基底10-15cm。
除埋在混凝土里面的传感器外,第一次温度检测过程中,另外使用了2个传感器分别检测养护层下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及大气温度;第二次检测时,另外使用了2个传感器检测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裂缝及预防措施:1.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可能原因1.1.1裂缝的类型和形成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墩台身或基础等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1.1.1收缩裂缝: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收缩裂缝。
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
选用水泥品种的不同,干缩、收缩的量也不同。
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为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混凝土的逐渐散热和硬化过程引起的收缩,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如果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收缩裂缝。
人们对收缩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但引人关注的并不是收缩本身,而是由于它会引起开裂。
混凝土的收缩现象有好几种,比较熟悉的是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这里着重介绍的是自身收缩,还顺便提及塑性收缩问题。
自身收缩与干缩一样,是由于水的迁移而引起。
但它不是由于水向外蒸发散失,而是因为水泥水化时消耗水分造成凝胶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所谓的自干燥作用,混凝土体的相对湿度降低,体积减小。
水灰比的变化对干燥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影响正相反,即当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时干燥收缩减小,而自身收缩增大。
如当水灰比大于0.5时,其自干燥作用和自身收缩与干缩相比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当水灰比小于0.35时,体内相对湿度会很快降低到80%以下,自身收缩与干缩则接近各占一半。
自身收缩中发生于混凝土拌合后的初龄期,因为在这以后,由于体内的自干燥作用,相对湿度降低,水化就基本上终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泌水处理 ) • 流动性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浆水顺 流动性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 着混凝土坡脚流淌到坑底, 着混凝土坡脚流淌到坑底,故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在混 凝土垫层施工时,使其施工成一定的坡度, 凝土垫层施工时,使其施工成一定的坡度,使大量的 泌水顺垫层坡度流入到周围的排水沟盲沟, 泌水顺垫层坡度流入到周围的排水沟盲沟,通过积水 坑排放到基坑外,当混凝土的坡脚接近后浇带、 坑排放到基坑外,当混凝土的坡脚接近后浇带、模板 顶端或底板面标高时, 顶端或底板面标高时,我们要求振捣手改变混凝土的 浇筑方向,即由顶端往回浇筑,与斜坡面形成一个积 浇筑方向,即由顶端往回浇筑, 水潭,用软管及时排除最后的泌水。 水潭,用软管及时排除最后的泌水。 • (3)表面处理 ) • 泵送混凝土由于强度高,表面水泥浆较厚,故在混凝 泵送混凝土由于强度高,表面水泥浆较厚, 土浇筑后至初凝前, 土浇筑后至初凝前,应按初步标高进行拍打振实后用 长木尺抹平,赶走表面泌水,初凝后至终凝前, 长木尺抹平,赶走表面泌水,初凝后至终凝前,用木 蟹打压实,紧跟着用铁抹刀抹光闭合收水裂缝。 蟹打压实,紧跟着用铁抹刀抹光闭合收水裂缝。
• 二、厦门建设银行大厦工程基础施工 • 1.工程概况及施工情况 工程概况及施工情况 • 厦门建设银行大厦位于厦门市鹭江道与打铁街交汇处 该工程地下室为3层 地上塔楼43层 其基础为0.8m 。该工程地下室为 层,地上塔楼 层。其基础为 的整板,核心筒大承台板厚2.5m,电梯井周围局部板 的整板,核心筒大承台板厚 , 厚5.0m。核心筒大承台板长为 。核心筒大承台板长为28.00m,宽为 ,宽为13.76m, , 混凝土方量2000m3,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畴。混凝土 混凝土方量 ,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畴。 强度等级为C35/S12。 强度等级为 。 • 底板混凝土从 底板混凝土从1999年4月24日9:30时开始,先浇筑核 时开始, 年 月 日 : 时开始 心筒凹下部分的3.4m,然后连续浇筑大面积底板,4月 心筒凹下部分的 ,然后连续浇筑大面积底板, 月 26日21:00时结束。由于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下部受 时结束。 日 : 时结束 到地基周边约束,上部受到大面积底板的约束, 到地基周边约束,上部受到大面积底板的约束,工程特 同时,施工时环境气温18℃ ℃ 殊,同时,施工时环境气温 ℃-25℃,昼夜温差较大 故采取了温度监测和应力监测。 ,故采取了温度监测和应力监测。温度及应力测试点布 置如图4- 。 置如图 -12。
• ③ 外掺剂选用高效缓凝早强剂,减缓混凝土凝 外掺剂选用高效缓凝早强剂, 固时间,并利用早强性能使浇筑混凝土在较短 固时间, 的时间内达到足以抵抗因温差应力的必要抗拉 强度; 强度; • ④ 骨料:碎石为 ~40mm 粒径,级配良好。 骨料:碎石为5~ 粒径,级配良好。 中砂细度模量> ,含泥量< 中砂细度模量>2.3,含泥量<1 %。 。 • (3)分层分块划分施工段 ) • 第1段与第 段以后浇带为界进行分块,第2段 段与第2 段与第 段以后浇带为界进行分块, 段 与第3段以中央筒体深坑与基础底板落差大进行 与第 段以中央筒体深坑与基础底板落差大进行 水平分层, 水平分层,达到减少浇筑厚度来降低混凝土的 中心绝对温度。 中心绝对温度。 • 为确保底板的整体性、抗渗性,采取在水平分 为确保底板的整体性、抗渗性, 层施工缝处增设双道钢板止水片, 层施工缝处增设双道钢板止水片,施工缝面混 凝土拉毛。 凝土拉毛。
• (2)养护 ) •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浇筑正值冬末春初,气温变化大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浇筑正值冬末春初, 日晚温差大,初春雨量多。 ,日晚温差大,初春雨量多。根据有关工程经验加 之理论计算, 之理论计算,采取塑料薄膜与草袋相间覆盖的方法 随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随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在每一段混凝土表面收光 后,即混凝土处于硬化阶段时,及时铺上塑料膜作 即混凝土处于硬化阶段时, 为密封层, 为密封层,防止混凝土热量流失使之表面处于湿润 然后铺上草袋。根据测温报告数据,采用2层草袋 ,然后铺上草袋。根据测温报告数据,采用 层草袋 2层薄膜,为防止气温骤变影响,在混凝土升温和早 层薄膜, 层薄膜 为防止气温骤变影响, 期降温过程中,有控制地加强保温层, 期降温过程中,有控制地加强保温层,在混凝土降 温中期,为加快降温速率, 温中期,为加快降温速率,采取白天掀开部分保温 晚间加之覆盖的做法, 层,晚间加之覆盖的做法,混凝土降温后期则采取 逐日掀开保温层的做法。 逐日掀开保温层的做法。
• 1.工程特点 工程特点 • (1)基础底板大而厚,且要求连续浇筑到顶,最 )基础底板大而厚,且要求连续浇筑到顶, 大一次浇筑混凝土2400m3。 大一次浇筑混凝土 。 • (2)主楼核心筒体 )主楼核心筒体22.8m×22.8m 深坑基础与底 × 板面标高下落2.20m,使之高低跨 板面标高下落 , • 处底板厚达 ,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易散发。 处底板厚达4m,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易散发。 • (3)混凝土浇筑期历经冬末春初,气候因素变化 )混凝土浇筑期历经冬末春初, 故温控技术措施必须周全。 大,故温控技术措施必须周全。 • (4)由于商品混凝土供应渠道紧张,协调工作量 )由于商品混凝土供应渠道紧张, 大。
• 4.底板混凝土后浇带处理 底板混凝土后浇带处理 • 常规后浇带处理存在的问题:在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 常规后浇带处理存在的问题:在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 有较多的混凝土浆等通过隔离钢板网流入后浇带内, 有较多的混凝土浆等通过隔离钢板网流入后浇带内,而底板 钢筋的贯穿给后浇带内的后期清理带来困难。 钢筋的贯穿给后浇带内的后期清理带来困难。因此我们在本 工程中采用了以下措施: 工程中采用了以下措施: • 在后浇带下设加强止水部分,加深形成一条深 在后浇带下设加强止水部分,加深形成一条深200mm排污 排污 并向二端找坡。 沟,并向二端找坡。 • 在排污沟内有少许砂浆难以完全清出,由于设置的排污沟比 在排污沟内有少许砂浆难以完全清出, 底板落深200mm,亦可让其留在排污沟内, 底板落深200mm,亦可让其留在排污沟内,对结构也不会 产生影响。 产生影响。 •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混凝土级配要求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混凝土级配要求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 应特别注意后浇带附加防水区处的止水施工质量,止水带的 应特别注意后浇带附加防水区处的止水施工质量, 选材必须严格,接长不留隐患。 选材必须严格,接长不留隐患。 • 在后浇带加强止水部分的垫层上加铺防水卷材,并向每边延 在后浇带加强止水部分的垫层上加铺防水卷材, 以上。 长500mm以上。 以上 • 后浇带处钢筋不断开,侧向采用双层钢板网作侧模。 后浇带处钢筋不断开,侧向采用双层钢板网作侧模。 • 后浇带留置完毕,马上铺盖木板,以防杂物掉入造成清理困 后浇带留置完毕,马上铺盖木板, 难。
• 3.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 (1)浇筑方法 ) • 根据划分的3个施工段,因地制宜地确定总体浇筑顺 根据划分的 个施工段, 个施工段 浇筑方法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捣、 序。浇筑方法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捣、循序推 一次到边”连续施工的方法, 进、一次到边”连续施工的方法,每个泵负责一定 宽度范围的浇筑带,各泵浇筑带前后略有错位, 宽度范围的浇筑带,各泵浇筑带前后略有错位,形 成阶梯式分层推进局面,以达到提高泵送工效, 成阶梯式分层推进局面,以达到提高泵送工效,简 化混凝土泌水处理,确保上下混凝土层的结合。对 化混凝土泌水处理,确保上下混凝土层的结合。 于第3段2400m3混凝土浇筑,采取3台泵、36辆运 于第 段 混凝土浇筑,采取 台泵、 辆运 混凝土浇筑 台泵 输车,通过对每泵混凝土方量的统计, 输车,通过对每泵混凝土方量的统计,控制每泵泵 送量为25~ 送量为 ~30m3/h,避免施工中冷缝的出现。 ,避免施工中冷缝的出现。
• 6.几点体会 几点体会 • (1)本工程的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证明是有效的 ) 在底板混凝今未出现有害裂缝,混凝土强度 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光洁平整, 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光洁平整,除局部少许干缩 裂缝外,未出现其它裂缝,且经过一个雨季的检验, 裂缝外,未出现其它裂缝,且经过一个雨季的检验,混凝土 底板未出现任何渗漏。 底板未出现任何渗漏。 • (2)特厚混凝土采取水平分层施工,能起到有效地降低混 2)特厚混凝土采取水平分层施工, 凝土内部温升值; 凝土内部温升值; • (3)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值,在降温后期混凝土达到一 )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值, 定强度后,可适当放宽大于25℃ 直至30℃ 定强度后,可适当放宽大于 ℃,直至 ℃,有利于降温速 率加快后期施工进度; 率加快后期施工进度; • (4)采取微机进行混凝土内部温度自动监测,可便于随时 )采取微机进行混凝土内部温度自动监测, 掌握混凝土底板内外温差和降温速率, 掌握混凝土底板内外温差和降温速率,预测其温度的变化趋 适时增减混凝土表面覆盖层的厚度, 势,适时增减混凝土表面覆盖层的厚度,体现了混凝土信息 化温控的重要作用。 化温控的重要作用。
• 5.混凝土的测温监控与养护 混凝土的测温监控与养护 • (1)温度监测 ) • ① 采用混凝土温度测定仪和微机进行底板混 凝土温控过程的24h连续监测; 连续监测; 凝土温控过程的 连续监测 • ② 采用电流型的进口精密集成温度传感器作 温感元件, 温感元件,传感器经筛选并作老化处理后用金 属管套封保护,隔氧密封, 属管套封保护,隔氧密封,正式布设后对已作 密封的传感器再次标定; 密封的传感器再次标定; • ③ 测温点选择西北角底板平面内 区域布置 测温点选择西北角底板平面内1/4区域布置 ,凹凸折角和混凝土底板侧面及底板中心各部 分别代表性地布设测温点,共计32个测点 位,分别代表性地布设测温点,共计 个测点 ,分上中下3层或 层设置; 分上中下 层或5层设置; 层或 层设置 • ④ 实际保温监测期为 实际保温监测期为24d,监测期内,当混凝 ,监测期内, 土垂直测点相邻温差超过25℃ 土垂直测点相邻温差超过 ℃时,及时发出报 警报告,使之有的放矢地对保温层采取措施。 警报告,使之有的放矢地对保温层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