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治理经验与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
治理经验与启示
刘云华
摘 要 “PISA震惊”后的教育政策、全日制学校改革以及多元化的学生背景导致德国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过重问题愈发严峻。
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发现,德国从法律制度
层面保障教师的地位与工作权益、不断提升教师薪资待遇以及通过人力资源给予教师工
具性支持,通过加强教师心理支援与心理干预,塑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为教师提供情
感性支持。
此外,强化教师职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并在教师入职后提供各项工
作的操作性指导,为教师提供信息性支持。
德国教师负担过重的成因与我国存在着共
性,教师负担过重的背后是教师角色冲突的体现,教师减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未来我
国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班主任的职业化建设,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
注,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帮助。
关键词 德国教育教师教育中小学教师教师减负社会支持
作者简介 刘云华,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重庆 40133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96(2023)06-0119-14
教师负担指教师为了完成工作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压力,①但教师工作负担长期过重容易造成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还会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各级学校要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②“ 双减”政策颁布之后,我国中小学教师群体承担了学生减负背后的压力,特别是在教育数字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在教学转型、课后服务以及家校合作等方面都面临着众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现象突出,③如何有效
①冯凯瑞. “双减”政策下教师负担的表现形式与治理路径[J]. 教学与管理, 2022(16): 1-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
好环境的若干意见》[EB/OL]. (2019-12-15) [2022-08-30]. /zhengce/2019-12/15/content_5461432.htm.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EB/OL]. (2022-04-11) [2022-
06-03]. /srcsite/A10/s7034/202204/t20220413_616644.html.
119
地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从国内研究来看,教师减负这一话题并非新鲜事,学界从20世纪90年代就已有讨论。
一方面,研究多数集中在对我国教师减负问题的表现、成因和对策的分析上。
例如,影响教师负担过重表现为工作时间不合理、①工作内容不匹配、②教师感知的工作量大等,③影响教师负担过重的成因包括职业角色泛化、本职功能偏移以及权责边界模糊等,④为减轻教师负担,部分学者从教师、学校、政府和社会多个层次提出了应对之策。
⑤⑥然而,相关研究多数都相对缺乏理论视角。
另一方面,尽管国内学者也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教师减负进行了研究,例如有学者探究了不同国家教师工作负担的模式,⑦还有部分学
者重点关注了英国的减负政策,⑧⑨⑩⑪以及日本、⑫⑬韩国、⑭新西兰⑮中小学教师减负经验,但总体而言国内学界关于教师减负这一主题相关的国际比较研究数量并不多,也缺乏对欧洲发达国家的研究。
21世纪以来,德国教师也经历了负担过重的状况,出现了很多因病提前退休或职业倦怠者,德国教师的病假率也明显高于其他职业。
⑯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05年的数据,德国大约有75%的教师提前退休,约有56%的教师由于抑郁、适应困难甚至职业倦怠而选择辞去教师职业。
与其他职业相比,德国的教师群体是职业倦怠风险最高的群体之一。
⑰德国教师过度疲劳现象引发了学界的关注与讨论,被学术界称为“教师职业倦怠”(Burnout bei Lehrkräften )。
⑱随着教师群体的倦怠现象愈发突
出,近些年德国政府和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治理举措,以改善德国教师负担过重的现象。
本
06Dec 2023
①张家军, 陈苗. 中小学教师减负的系统分析与行动路径[J]. 南京社会科学, 2022(4): 143-152.
②许佳丽, 潘亚东. 新西兰中小学教师减负的经验及启示[J]. 教学与管理, 2022(28): 80-84.
③宋洪鹏, 郝保伟, 鱼霞. 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表现、不利影响及应对策略−−基于北京市的调查[J]. 教育科学研究,
2021(10): 70-76.
④董辉, 刘许, 张海蓉. 教师的工作负担、角色异化与减负治理[J]. 教师教育研究, 2022, 34(5): 64-70.
⑤龙宝新, 周莎. 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治理路径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5): 64-74.
⑥代薇, 谢静, 崔晓楠. 赋权与增能: 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减负增效”路径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3): 35-40.⑦张倩. 从资源配置到制度安排−−国际比较视域下的教师减负[J]. 教育研究, 2022, 43(2): 29-43.
⑧李跃雪, 邬志辉. 如何为中小学教师减负?−−英国的经验与启示[J]. 比较教育学报, 2021(3): 122-135.
⑨黄志军, 刘冰欣, 黄春花. 英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探析[J]. 外国教育研究, 2020, 47(8): 70-87.
⑩李先军, 于文汇. 英国中小学教师减负策略及其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 2020, 47(8): 88-100.
⑪魏叶美. 助力“教”与“学”: 英格兰教师减负政策探析[J]. 全球教育展望, 2020, 49(1): 62-74.
⑫戴佳乐. 日本公立中小学教师减负路径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23.
⑬吴璇, 王宏方. 日本中小学教师的时间减负困境及治理[J]. 上海教育科研, 2021(10): 36-40.
⑭孙雪莲. 韩国: 改进评估体系, 为教师减负[J]. 人民教育, 2021(11): 32.
⑮许佳丽, 潘亚东. 新西兰中小学教师减负的经验及启示[J]. 教学与管理, 2022(28): 80-84.
⑯LINDE D.Burnout vermeiden-Berufsfreude gewinnen.Praxisleitfaden zum Restart für Lehrer und pädagogische Fachkräfte[M].
Springer, 2015: Vorwort.
⑰MARTIN R. Belastung und Beanspruchung im Lehrerberuf.Modelle ·Befund ·Interventionen[M]. Springer VS. Springer
Fachmedien Wiesbaden, 2013: 118.
⑱FABIAN F. Burnout bei Lehrkräften. Theorie Ursachen Prävention Intervention[M]. Baden-Baden:Tectum Verlag, 2018: 1.120
德国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治理经验与启示
研究结合社会支持理论视角探究德国中小学教师减负问题。
社会支持指由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向特定对象提供的可以缓解个体心理压力,并能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物质或精神上的给予。
①社会支持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精神病学,学者对社会支持和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之后社会支持作为专业术语被逐渐应用到了社会学、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领域。
②德国学界也有研究者从社会支持的理论视角对教师的职业压力进行分析,提出了社会支持对教师职业的重要性。
③社会支持的支持性行为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工具性、情感性、信息性和评估性支持。
工具性支持包括提供切实的援助或者具体的帮助,情感性支持是指倾听并表现出同情或信任的支持,信息性支持包括提供关于如何处理问题的建议和指导,评估支持包括提供评估特定情况的反馈或建议。
评估支持类似于信息支持,因为评估支持也是传递信息,不过这些信息只与个体的自我评价有关,而不是与整个问题有关。
大量临床心理学、精神病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都表明,社会支持可以减轻个体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消除个体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认同。
④因此,在教师减负以及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的政策话语背景下,教师是需要接受社会支持的客体,本研究将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三个方面作为分析框架,对德国的中小学教师减负进行分析。
一、德国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成因
在人们的印象中,德国教师享有高薪酬和高社会地位,应该不会出现师资短缺问题,但实际上不少联邦州却面临师资短缺,甚至出现“教师荒”现象。
结合德国的社会与教育发展情况,就会发现这一矛盾现象背后的成因。
(一)“PISA震惊”和教育政策的影响
一方面,2000年的“PISA震惊”⑤使德国教育体制深受打击,由于学生在PISA 测试中不尽人意的表现,教师受到了强烈批评,社会公众认为教师是德国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责任。
⑥德国当代批判教育学者赫尔曼·基泽克指出公众并不理解教师的实际工作压力,因为他们通常只关注教师的工作课时量,却忽视了教师的备课和课后反思与改进工
①汪明亮. 以一种积极的刑事政策预防弱势群体犯罪−−基于西方社会支持理论的分析[J]. 社会科学, 2010(06): 86-
93+189.
②江传曾, 许严晓, 朱文轩, 等.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残疾人的困境与应对−−基于社会支持理论与湖北省抗击新冠肺
炎疫情的实践[J]. 社会保障研究, 2022(1): 79-86.
③MARTIN R. Belastung und Beanspruchung im Lehrerberuf. Modelle·Befund·Interventionen[M]. Springer VS. Springer
Fachmedien Wiesbaden, 2013: 231.
④方曙光. 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失独老人的社会生活重建[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4): 104-108.
⑤2000年德国首次参加由OECD组织的针对15岁学生进行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标准化测试,德国学生的成绩在
参加测试的32个国家中较为靠后,引起了德国社会各界的震惊。
⑥HERMANN G. Was Lehrer Leisten. Porträt eines schwierigen Berufs[M]. Weinheim/München:Juventa-Verlag, 2001: 9.
121
作、必须参加的各项会议以及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工作压力。
①另一方面,“PISA 震惊”之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德国颁布的诸多教育政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
2004年12月,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会议(Kultusminister konferenz ,KMK )颁布了《教师教育标准》(Standards für die Lehrerbildung ),该标准在课程、教学、评价和创新等方面规定了教师必须达到的能力水平,并从2005年开始实施。
KMK 在2003年、2004年和2012年通过了全国教育标准,对多个科目中各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作出了详细规定,并且成立了专门的教育监测机构对教育标准达标情况进行评估,②
事实上,对学生能力的规定暗含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预期。
2015年KMK 和高校校长会议(Hochschulrektorenkonferenz )共同颁布了《多样化学校的教师教育》(Lehrerbildung für eine Schule der Vielfalt ),对“全纳”(Inklusion )教学提出了要求,以期未来的教师能够更加专业地处理学生多样性的问题。
③2016年,德国KMK 以颁布 《数字世界中的教育》(Bildung in der Digitalen Welt )为标志,开启了德国数字教育改革,对德国未来的教学计划、教学和课程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规划。
2021年KMK 又颁布了《数字世界中的教学和学习》( Lehren und Lernen in der Digitalen Welt ),进一步补充了教师在教学和技术方面的资格。
④教育数字化改革对教育内容、教学方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革新。
在各项教育政策的框架下,教师实际上是政策的重要执行者,教师除了不断提升自我以达到标准之外,还要接受各项外界的评价,承担教学责任。
如此,德国教师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
(二)全日制学校改革增加了工作负担受到德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小学是半日制的学校,下午一点半放学。
德国政府从各项监测结果中发现,学生的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再加上当代家庭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PISA 震惊”的影响,德国于2003年开启了全日制学校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放学时间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增加,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自然变大。
有研究指出,随着德国中小学从半日制转变为全日制,教师往往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并且需要根据新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工作。
其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合作能力对教师负担有着重要影响,教师的工作时间也是影响教师负担的重要因素。
全日制学校改革对教师的工作时长、工作量以及工作组织形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⑤
06
Dec 2023
①HERMANN G. Was Lehrer Leisten. Porträt eines schwierigen Berufs[M]. Weinheim/München:Juventa-Verlag, 2001: 9.②刘云华, 段世飞. 德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结构、实施与功用[J]. 比较教育学报, 2021(2): 62-76.
③KMK. Standards für die Lehrerbildung[EB/OL]. (2004-12-16)[2022-09-15]. https:///fileadmin/Dateien/veroeffentli
chungen_beschluesse/2015/2015_03_12-Schule-der-Vielfalt.pdf.
④KMK. Strategie. Bildung in der digitalen welt[EB/OL]. (2016-12-07)[2022-09-25]. https:///fileadmin/Dateien/vero
effentlichungen_beschluesse/2021/2021_12_09-Lehren-und-Lernen-Digi.pdf.
⑤FUSSANGEL K, DIZINGER V. The challenge of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all day school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stress[J].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Online 6, 2014(3): 115-133.
122
德国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治理经验与启示
2020−2021学年,德国约三分之二的学校从半日制转变为全日制,①并且社会对全日制学校仍有较大的需求。
德国的全日制学校并不是简单地将学生留在校内学习,而是利用更多的课外学习场所,积极与社会、文化和商业课外伙伴合作,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日制学校提供丰富的课后服务的过程中,自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发挥教育和教化的职能,还要承担起与校外机构合作交往的责任,由此延伸出更多的工作时间和更加复杂的工作内容。
(三)多元化学生背景提高了教学难度
德国学生群体文化背景异质化现象突出,加大了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难度。
首先,德国是一个移民国家,2022年的德国教育报告显示,德国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具有移民背景,过去十年的比例从10%上升到27%,且具有移民背景的学生总人数占比较大,②因此学生群体的社会背景具有非常大的差异,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使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其次,德国学生人口的变化也影响教师的工作负担。
继2015年德国经历难民潮之后,2022年俄乌战争德国又接收超过15万名乌克兰青少年难民,③大量外国学生的涌入使德国的师资数量不足以支撑短时间内激增的学生数量。
再次,德国近年来倡导的“全纳”教育,促进了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包括残疾学生)参与普通学校教育。
尽管“全纳”教育的理念得到了认可,但教师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实施起来相当困难,教学经验不足,也缺乏良好的评价体系。
④
总体而言,21世纪以来,特别是“PISA震惊”之后,德国中小学教师为了挽回社会形象,一直背负着提升学生学业成就和德国教育质量的重担。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增加,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德国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内容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德国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更是不言而喻。
二、德国教师减负的工具性支持举措
教师减负的社会工具性支持主要指教师能够获得实质性的帮助、资源和服务。
总的来看,德国为教师减负所提供的工具性支持包括法律提供的合法性支持、专业组织机构提供的服务性支持以及对教师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支持。
(一)确立教师教育地位,保障教师工作权益
第一,德国基本法和各州教育法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责任分别作出了规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是首要性和决定性的,教师不能代替家长承担教育责任。
德国联邦基本法规
①KMK. Bildung in Deutschland 2022[EB/OL]. (2022-06-23)[2022-09-15]. https://www.bildungsbericht.de/de/bildungsberichte-
seit-2006/bildungsbericht-2022/pdf-dateien-2022/bildungsbericht-2022.pdf.
②同本页①。
③KMK. Kultusministerkonferenz: Geflüchtete aus der ukraine sind in der schule willkommen[EB/OL]. (2022-05-18)[2022-09-15].
https:///aktuelles/artikelansicht/kultusministerkonferenz-gefluechtete-aus-der-ukraine-sind-in-der-schule-willkomme n.html.
④ANJA B. Belastung und beanspruchung von lehrkräften im rahmen der einführung und umsetzung von inklusion an schulen[D].
Niedersachsen: Universität Vechta, 2021: 361.
123
定“照顾和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自然权利,也是他们的首要责任,由国家进行监督。
”德国教育强州巴伐利亚州宪法规定:“对孩子的身体、精神和灵魂的教育是父母天然的权力和首要的义务。
父母有权得到国家和市政当局的支持,在孩子个人教育的问题上,父母的意愿是决定性的。
”①可以看出,不管是德国基本法还是巴伐利亚州的宪法都从法律上规定和肯定了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的重要地位,也指明了家长在养育孩子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国家有权监督家长,也有义务为家长提供帮助和支持。
因此,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是合作关系,不是孩子教育的完全责任者,教育的重压并不能完全由教师承担。
第二,德国从制度上保障教师的工作时间范围。
教师的工作时间通常由义务教学和完成其他活动与任务两部分构成,义务教学时间是教师在一个教学周内必须提供的教学课时数。
巴伐利亚州于2018年9月颁布了明确的教师义务教学时间条例,对教师的工作时间作了规定。
由于德国学校类型多样,教师教学内容不同,因此各种类型学校中不同科任教师的工作时间都存在差异。
通常来看,巴伐利亚州小学教师每周的义务教学时间为27~29课时,实科中学教师每周义务教学时长为24~28课时,文理中学教师每周义务教学时长为23~27课时。
②2019年巴伐利亚州颁布了减少教师义务教学时间的公告,进一步减少了教师的义务教学时长。
③这一举动体现出了德国对教师工作压力的关注,也是德国为教师减负的标志手段之一。
此外,根据2020年OECD 的数据显示,OECD 国家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每年平均教学时长为791小时、723小时和685小时,而德国教师相应教学时长为691小时、641小时和610小时,④明显低于OECD 国家的平均教学时长,这与德国重视教师权益,保障教师工作时间的改革不无关联。
第三,德国从中央−联邦州−地方都建立有专门保障教师权益的组织机构。
为保护教师的权益,德国成立了很多组织机构,例如德国教师协会(Deutscher Lehrerverband ,DL )是德国公共联合会之外最大的教师组织,代表着全德国约165000名教师的权益。
DL 有五项基本教育政策目标,其重点之一是保障教师自由的选择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的权利。
DL 还有六个基本的职业政策目标,是从教师职业的维度出发所作的规定,其中有三个与教师减负相关:一是保障教师这一职业对新一代年轻人有吸引力,二是保障教师职
业具有现代化的工作时间安排,三是教师可以民主合法化地参与教学计划和人事决策等过
06Dec 2023
①Bayerisches Staat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kultus, wissenschaft und kunst.schule und familie verantwortung gemeinsam
wahrnehmen[EB/OL]. (2021-09)[2022-05-01]. https://www.km.bayern.de/download/19559_STMUK-Handreichung-Schule-Fam ilie_ 2021_Web_barrierefrei.pdf.
②Bayeische Staatskanzlei. Verordnung über die unterrichtspflichtzeit in bayern[EB/OL]. (2018-09-11)[2022-07-01]. https://www.g
esetze-bayern.de/Content/Document/BayUPZV/true.
③Bayeische Staatskanzlei. Stundenermäßigungen und anrechnungsstunden sowie unterrichtspflichtzeit derlehrkräfte und
fachlehrkräfte an staatlichen grundschulen und mittelschulen sowie an den staatsinstituten zur ausbildung von fach-und förderlehrern[EB/OL]. (2019-08-22)[2022-07-01]. https://www.verkuendung-bayern.de/files/baymbl/2019/384/baymbl-2019-384.pdf.
④OECD. "Germeny" in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21: OECD Indicators[EB/OL]. (2021)[2022-08-30]. https://www.oecd-ilibrary.
org/docserver/e4292276-en.pdf?expires=1661833952&id=id&accname=guest&checksum=487958039D83DEE519B3474D3B1F6AE3.
124
德国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治理经验与启示
程。
①DL的工作目标从多方面维护了教师群体的日常工作权益,保障教师的地位。
其次,从联邦州的层次来看,由于德国文化教育事务属于各联邦州,因此各联邦州也有着相应的教育组织机构。
例如,巴伐利亚州成立了本州教师协会(Bayerischer Lehrer-und Lehrerinnenverband,BLLV),代表巴伐利亚州教师的权益和声音。
BLLV的关注重点集中在巴伐利亚州的教师权益,结合巴伐利亚州当前教育发展的情况展开工作,目前重点关注教师短缺、融合教育、新冠肺炎疫情、数字教育、可持续教育等,这些方面与该州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感到困难和挑战或需要提升改进之处有关,BLLV从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两个方面出发,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提供支持与建议,从而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保障教师权益。
②最后,从学区层面来看,巴伐利亚州在各个学区地方学校监察局内专门建立了旨在帮助家校合作的组织机构−家校合作联络点,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为家校合作出谋划策,在日常教育任务中帮助教师减轻了不少工作压力。
(二)提升教师工资待遇,分担教师工作压力
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生活幸福度和获得感,也影响着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还是一个地区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德国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享受公务员的地位和待遇。
根据《德国公务员法》(Beamtensgesetz)与《德国公务员工资法》(Beamtenbesoldungsgesetz),当前德国公务员的工资遵守A类工资及其职称体系,其包括四个等级与十六个层级。
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公务员、中级公务员、高级公务员和特级公务员,十六个层级分为A1至A16。
德国的普通教师所享有的公务员地位及其薪资待遇属于高级公务员的层级,工资起点高于初级和中级公务员,且高于高级公务员序列中较低一级公务员的水平,集中在A12−A13之间,是人均国民收入的两倍多。
当教师进一步晋升为学校管理职务之后,其公务员地位和薪资待遇有机会上升至特级公务员的行列。
OECD的调查也显示德国教师的工资待遇位居前列。
③2020年,德国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薪资高于OECD国家平均薪资的1.7倍。
德国小学教师的平均实际工资为76997美元,普通初中为 84869美元,普通高中为89816美元,而OECD国家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的平均实际工资分别为45687美元、47988美元和51749美元。
并且,德国保障了教师薪资的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20年,OECD国家中具有15年教育经验的教师法定工资平均增加了2%~3%,而德国相同条件的教师增长了12%~13%。
④德国教师较高的工资待遇是德国为教师提供经济支持的一种体现。
此外,就对教师日常工作的支持而言,德国全日制学校改革之后,教师的工作内容显著增加,为此,德国政府特别注重为教师日常工作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协助教师分担工作
①Deutscher lehrerverband. Über uns[EB/OL]. [2022-07-01]. https://www.lehrerverband.de/ueber-uns/.
②BLLV. Politik[EB/OL]. [2022-07-01]. https://www.bllv.de/politik/positionen.
③覃丽君. 德国教师教育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4: 7.
④OECD. "Germeny" in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21: OECD Indicators[EB/OL]. (2021)[2022-08-30]. https://www.oecd-ilibrary.
org/docserver/e4292276-en.pdf?expires=1661833952&id=id&accname=guest&checksum=487958039D83DEE519 B3474D3B1F6AE3.
125
压力。
例如,柏林普通公立全日制学校中的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由专职教师(Lehrer )和辅助教育者(Erzieher )两种类型的教育工作者合作完成。
专职教师主要负责上课、学生评价和部分家校沟通等主要与教学和课程相关事务;而辅助教育者则负责学生陪伴、作业监督、课外活动、休息时间的照料、学校心理服务、协助教师与家长联系等事务性工作,更多地发挥着陪伴、护理、监督的合作者作用。
可以看出,德国专职教师和辅助教育者两种教育角色的学校教育工作各有侧重,形成了学校工作中的两大支柱,二者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
辅助教育者这一职位的工作内容将专职教师从育人任务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加集中在“教学”这一职责当中,大大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三、德国教师减负的情感性支持举措
德国为了减轻教师负担,特别重视对教师提供情感性支持,通过开展专门针对教师的心理支援和心理干预以及营造社会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和心理氛围来缓解教师工作压力。
(一)心理支援与心理干预提升教师复原力教师的心理支援和干预指的是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按照每位教师自身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者心理问题对其施加影响。
心理支援和干预的手段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康复等。
这些心理支援和心理干预方式有助缓解教师的心理负担,帮助教师找到排解工作压力的正确方式,提升教师的复原力,增强教师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感。
教师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和指标,不仅有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上的发展,使其更快地由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而且有利于教师自身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造福于他人和社会。
①
德国十分重视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了充足的心理支援和干预资源。
例如,柏林每个区都设立了一个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该中心十分重视为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和其他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教师自愿选择参与。
针对教师最常提供的咨询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具体包括教师工作压力、心理负担、职业倦怠、同事关系的改善、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建议、对学生的建议、校内外合作伙伴关系、班级和学校氛围的改善、全纳课堂的建议以及教师培训和团队发展等。
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小学教师,柏林每个区都为教师免费提供私人心理指导师,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自己专属心理指导师的帮助下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
为了保护教师个人隐私,教师甚至可以自行联系与自己不同工作区域的心理指导师。
②德国专门针对教师所提供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服务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
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能够协助教师缓解心理压力,克服职业倦怠,帮助教师积极面对工作;另一方面,从德国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所提供的服
务内容可以发现,除了针对教师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方面的咨询以外,还为教师提供了专
06Dec 2023
①俞国良, 曾盼盼. 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1): 20-27.
②Senatsverwltung für Bildung, Jugend und Familie[EB/OL]. [2021-12-27]. https://www.berlin.de/sen/bildung/unterstuetzung/
schulpsychologie/.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