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片段中有七种标点符号举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片段中有七种标点符号举例
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
一、顿号
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
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
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
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
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
三、分号
1、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例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2、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
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转折关系)这个句子如果改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如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用分号。
例如: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用在因果关系句中表示两层意思)
使用分号应注意的几点:
a.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如:对待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b.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平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四、冒号
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注意]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
(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
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如: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5、表领起的插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如: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6、“××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
如: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
7、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同时使用。
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冒号应改为逗号)
五、句号
陈述句末尾和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用句号。
例:请稍等一下。
避免句号和逗号混淆导致一逗到底,见逗号用法。
/有时语气特别舒缓的反问句末尾也可用句号。
六、叹号
1.感叹句、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及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用叹号。
例: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啊!
例:祥林嫂,你放着吧!
例: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2.两个以上叹词相连使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
例:“啊,啊!”伊又吃了惊……也有两个叹词后都用的,如:“救命啊!救命啊!”一个声音在呼喊。
3.叹词句和感叹句连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叹词后用逗号。
注意倒装
例: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
七、问号
1.疑问句和语气不太强烈的反问句末尾用问号。
例:你见过金丝猴吗?
例: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2.选择问一般只在末尾用一个问号。
例: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区分连续问。
3.判断是否用问号看句子是否有疑问语气,而不应该看是否有疑问形式。
例: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4.主谓倒装的句子只在句末用一个句末点号。
例:怎么了,你?
例:出来吧,你们!
例:真好看,这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