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化学
试题
一、单选题
1.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 .用可降解的聚酯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 .化肥、农药施用不当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危害 D .向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前后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的是
A .生石灰溶于水
B .Zn 与盐酸的反应
C .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 .()22Ba OH 8H O ⋅晶体与4NH Cl 固体的反应 3.下列对硅及其化合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硅酸可以通过2SiO 和水化合反应直接制得 B .晶体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C .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D .水泥、光导纤维、制作餐具的陶瓷都是硅酸盐材料 4.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不一定是活化分子 B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C .升高温度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得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使容器容积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
增多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醛、乙醇、4CuSO 、NaCl 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B .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 .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肥皂和油漆
D .向蔗糖的水解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2Cu OH 悬浊液检验产物是否含葡萄糖 6.向下图所示内筒中加入20mL 10.55mol L -⋅NaOH 溶液和20mL 10.5mol L -⋅HCl 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NaOH 溶液时应分三次加入
B .若用同体积同浓度的醋酸代替,会使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偏低
C .实验中使用了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使实验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D .玻璃搅拌器可用铜制搅拌器代替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烷烃中的碳原子均以共价单键的形式与碳原子或氢原子相连
C .乙醇和乙酸均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也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和是两种物质
8.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380g SO 含有的原子总数为A 4N
B .1mol Fe 与足量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转移电子数为A 2N
C .常温下31mol NH 中,所含电子数为A 10N
D .1100mL18.4mol L - ⋅浓硫酸与足量锌反应,生成气体分子的数目小于A 0.92N 9.已知C(s)、H 2(g)、CH 4(g)的燃烧热如下表所示:
则反应()()()24C s +2H g =CH g 的反应热 ΔH 为 A .-1-74.6kJ mol ⋅ B .-1+211.2kJ mol ⋅ C .-1+74.6kJ mol ⋅
D .-1-211.2kJ mol ⋅
10.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为两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铅酸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锌锰干电池中的带铜帽的石墨棒为负极,锌筒为正极
C .铅酸蓄电池供电时Pb 电极上的反应为2442Pb SO PbS e O -
-+-=
D .铅酸蓄电池供电时电子由Pb 电极经外电路流向2PbO 电极 11.2H 和2Cl 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2H 比2Cl 稳定
B .()()()22H g Cl g 2HCl g += 1ΔH 183kJ mol -=-⋅
C .断裂化学键吸热,形成化学键放热
D .光照或点燃条件下()2H g 和()2Cl g 反应生成()1mol HCl g 的反应热不同 12.工业上制备相关物质,涉及的反应原理及部分流程较为合理的是
A .制溴:浓缩海水222SO
Cl Cl 22Br HBr Br −−−−−−→−−−−→−−→→吸收溴蒸汽
热空气吹出溶液
B .制镁:海水()22
Mg OH MgCl Mg →→→石灰乳
盐酸
电解
溶液
C .制纯碱:饱和食盐水2
3
CO Δ
323NH NaHCO Na CO →−−→−−−−先通再通 D .制碘:干海带22422H O/H SO /H O 2I −−−−→−−−−−→−−−→浸泡萃取
浸泡液碘水,其中萃取剂可以选取
乙醇
13.微型实验药品用量少,绿色环保。
如图所示为探究2SO 性质的微型实验,滤纸①~①分别浸泡了相关试剂,实验时向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硫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纸①先变红后褪色,体现了2SO 具有漂白性和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 .滤纸①、①褪色均证明2SO 具有还原性
C .滤纸①上有黄色固体生成,证明2SO 具有氧化性
D .若滤纸①上析出了0.096g 固体,则在滤纸①上发生的反应转移了0.006mol 电子 14.我国某大学科研团队通过超快电脉冲热还原法开发了一种新型碳载钌镍合金纳米催化剂(RuNi/C),并基于此催化剂制备出一种极具竞争力的高能量镍氢气(2Ni H -)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OH -向电极a 移动
B .放电一段时间,断开开关一段时间后,KOH 溶液的浓度增大
C .放电时,电极b 的电极反应为()22NiOOH e H O Ni OH OH --
++=+
D .以2H 为能源较为环保
15.用钌(Ru)基催化剂催化CO 2(g)和H 2(g)的反应示意图如图,当反应生成46g 液态HCOOH 时放出31.2kJ 的热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历程中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B .图示中物质①、①、①均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焓变
D .由题意知:HCOOH(l)=CO 2(g)+H 2(g) ΔH=+31.2kJ ⋅mol ﹣1
二、填空题
16.原电池是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按要求完成各问题。
(1)写出3FeCl 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
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电解质溶液是 。
(2)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如图甲所示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
高铁电池的
总反应为()()242233Zn 2K FeO 8H O
3Zn OH 2Fe OH 4KOH ++++充电放电。
①该盐桥中的阴离子向 (填“左”或“右”)侧烧杯移动。
①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
①图乙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 。
(3)一氧化氮-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同时,实现了制硝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其工作原理如图丙所示,写出放电过程中负极的电极反应: ,若过程中产生34mol HNO ,则消耗标准状况下2O 的体积为 L 。
三、解答题
17.氮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但含氮氧化物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Ⅰ.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用3NH 可将2NO 还原。
在实验室对该反应进行了探究。
实验设计如
图1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1)用装置A 制备3NH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 内所装固体的名称是 。
(2)装置D 中铜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3NH 和2NO 在装置M 中充分反应后,产生两种对环境友好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目前,NaClO 溶液广泛地应用于脱硫脱硝。
某课外小组同学设计了喷淋吸收塔装置(如
图2)。
其他条件相同,NO 转化为3NO -
的转化率随NaClO 溶液初始pH(用稀盐酸调节)的变化如图3所示。
(4)图2装置的优点是 。
(5)在酸性NaClO 溶液中,HClO 氧化NO 生成Cl -和3NO -
,其离子方程式为 ;每吸收标准状况下448mL 的NO ,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
(6)NaClO 溶液的初始pH 越小NO 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 。
四、填空题
18.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Ⅰ.某温度下,2L 恒容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曲线如图1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2min ,用X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1mol L min --⋅⋅。
(2)在2min 时,向容器中通入氩气(容器体积不变),X 的反应速率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一定条件下,将1molY 和3molX 通入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10min 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X 的物质的量为2.4mol ,则Y 的转化率是 。
(4)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X 、Y 、Z 三种气体的浓度相等 b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 .单位时间内消耗X 和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Ⅱ.探究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硫代硫酸钠(223Na S O )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
a .223Na S O 易溶于水,能与硫酸发生反应:223242422Na S O H SO Na SO S SO H O +=+↓+↑+。
b .浊度计用于测量浑浊度的变化。
产生的沉淀越多,浑浊度(单位为NTU)值越大。
进行如表所示的5个实验,分别测量混合后溶液达到相同浑浊度的过程中,浑浊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①~①所得数据如图2曲线①~①所示:
实验数据:
【分析与解释】
(5)实验①中,x 。
Na S O与硫酸(6)通过比较①、①、①与①、①、①两组实验,可推断:反应物浓度的改变对
223
Na S O溶液浓度的改变影响更大。
该推断的证据是。
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23
五、解答题
19.以粮食为原料制取乙醇并利用其制备乙酸乙酯(C)和高分子材料(G)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D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1)B中所含官能团为(填名称)。
(2)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Ⅲ的发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反应III属于取代反应
b.实验时,先加浓硫酸,再加乙醇和乙酸
Na CO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X溶液的液面上有一层无色有特殊香c.试剂X为饱和
23
味的油状液体
d.实验结束时,采用蒸发的方法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4)D也可由戊烷裂化裂解制得。
写出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戊烷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F→G为加聚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6)在反应I→VI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反应。
(7)研究资料表明,酿酒的过程中会产生乳酸(),请依据反应Ⅲ写出乳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