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课程教育研究1.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数学源自于古希腊语,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数学作为中学时代的一门主要学科,教学手段自始至终的单调乏味,黑板、粉笔外加部分模型。

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其抽象、严密、应用广泛,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2.多媒体教学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它的利也必然会有它的弊,不能以偏概全,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多媒体技术只能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而不应成为教学全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者传授知识从利用语言和板书的形式提高过渡到象形的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和声音等的综合应用。

但是,多媒体技术再先进也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或手段而已,应该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目的。

教育者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选择是否应用多媒体技术,而不是在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角度上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2.2多媒体技术教学不应出现超越传统教学的现象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很大便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帮助教育者解决很多教学方面的难题,但是终究只是辅助而不可能代替教育者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教育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育者的组织和安排,教育者要因材施教,该详细讲解的地方就详细讲解,该板书的时候还是要板书,该辅助于模型的时候就要使用直观教具,该用动画表现就用动画表现,多媒体仅仅是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而不是代替教师。

2.3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适度
注意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信息交换是大密度大容量式的,而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省去大部分板书的时间,这就容易造成教课节奏加快,学生思维跟不上,从而出现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

而且往往不容易拿出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消化知识,学生囫囵吞枣地就把知识咽下去,学习效果也得不到提高。

教育者应多注意课堂互动过程,不论是否加大教学内容,都要尽量做到符合学生思考的节奏。

知识量过大使得学生无法全部及时接受,最终将导致学生对课堂知识消化不良,教学任务也没有达到理想的完成效果,成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

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3.1用于创设数学教学中的情景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这一学科自身抽象和逻辑思维严密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如果加入到教学情景的创设之中,将多媒体的声音动画集合于一体,巧
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创设,这就是很好的开端。

这样
的情境建设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求知欲望也有很大的增进,还能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增加课堂的活跃性。

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兴趣参加到学习中来。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要注意所创设的情境对象要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感染力,能引人入胜,避免呆板、乏味和单调;要符合主题思想,能引起学生思考动脑,内容要简明扼要,迅速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不要耽误太多时间在外在的东西上。

3.2用于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数学本身就是抽象的科学,没有太多实体展示。

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冲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充实直观内容,丰富感观材料,能够较彻底地分解知识要点,降低解题难度,进而减少数学概念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来回反复转化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

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丰富表现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对有些知识的获得感觉很困难,有些地方需要向学生展示过程,操作起来不方便也太浪费课堂时间,甚至有些操作不直观也不可行。

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

3.3用于教学中动态几何问题
动态几何问题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创设一个由静止的定态到按某一规则运动的动态情景,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动态几何问题是关于几何图形存在动点、动图形等方面的问题,比较受教育者的关注,常常拿来放在各类考试当中。

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这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比如在研究点动型、线动型、形动型的有关问题时,学生感觉比较困难,若包含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学生感觉更困难。

若将它们的运动情况用课件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可以了解其变化特征,抓住其临界状态,以静制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在动态几何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学生欣赏到动与静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这都是多媒体技术帮助的结果,事半功倍,要比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更加直观,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4.结语
在平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地方还有很多,作为教育者要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不同情况进行灵活选择,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并服务于初中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燕翔.浅谈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2).
[2]耿翠捷.谈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6).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玲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八中学宁夏石嘴山753000)
【摘要】为了让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对多媒体技术以及初中教学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如何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并服务于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49-01
识,导数知识得到一定的结构化后,就应该进行适当的强化训
练,巩固和提高,增强信息加工获取的自动化。

强化训练不应是“题海”战术,不应是机械的训练,而应该是有效的训练。

强化训练不仅仅是抓解导数题规范性准确率速度的训练,更应该在学生的薄弱处易错点着眼。

学生在导数的计算技能比较薄弱,就应该精心组织导数的计算技能的强化训练。

学生对变化率思想和逼近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掌握不好,我们就强化这方面的训练等等。

这里,我们所说的训练,是指开展的数学活动,应该让学生在导数强化训练活动的体验中强化“双基”,使知识体系更加结构化,提高数学能力。

强化训练的模式可以是变式训练式,层层递进,也可以是开放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强化训练的目的应该是能夯实“双基”,活跃思维,激发创新,使导数知识体系更加结构化,使信息获取更加自动化。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51-157.
[2]裴光勇.数学备考复习应强调回归课本[J].数学通讯,1998,(10):4-7.
教学·信息
149··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