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师讲台下的角色变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语教师讲台下的角色变换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程引入了新的理念与教学原则,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省时高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听、说、读、写、译”训练,实现五会并举能力目标,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教师的角色也要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伴学者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与学生共同学习外语,通过变换位置、变换角色、变换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成为由学习者(课堂主体)、指导者、参与者和伴学者等角色共同参与学习而组成的新型外语课堂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这种新型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比简单的“老师+学生+课本”(即:老师依课本教,学生按课本学)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形成。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教师;走下;讲台;角色;变换
江苏电大武进学院薛文平先生在论传统课程与新课程的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地把传统课程比作“非常完美,滴水不漏的水桶”,把新课程比作“带附加值的漏水桶”。

我很赞赏这种形象而直观的比喻。

的确,传统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让学生钻过一个个教师预设的圈套,一切都是按预定的去操作,看起来十分完美,无可挑剔,但课堂缺乏“即时动态生存”,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缺乏自主的、独创性的学习。

而新课程则不一样,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强调师生双方的互动性,体现了师生双方的平等关系,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高中英语新课程就是这样,它是个知识覆盖面广,时空跨度大,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时代性强的任务型课程。

新的课程标准引入了新的理念与新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即:强调在课堂上要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的技能都要得到训练和提高。

在新课标的的理念下,要求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

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必须由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和伴学者转化并与学生融为一体。

作为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当放下架子,从威严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当中,以学习
者的身份与学生一道共同学习外语,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变换自己的位置,改变自己的角色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来参与学习,力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完成“听、说、读、写、译”训练,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形成。

一、走下讲台,到学生当中去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所谓走下讲台,就是要求教师学会变换位置,变换角色,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身份操纵课堂教学活动,而不要像过去那样整堂课从头到尾都得站在讲台上给学生灌输知识,要让学生有更多“听、说、读、写、译”英语的机会。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外语教与学的比例应当是“三分教,七分学”。

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比例,放下那种无所不知、至高无上、居高凌下的威严架势,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这一点在外语教学中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要学会用言语与行动努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

英语是学出来的,在课堂上教师在讲清楚该讲的知识要点之后就应离开讲台,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己去学习。

只有通过大量的运用语言操练才能巩固学习的知识并最终将扎实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

例如:在学到“themore…,themore…”这个句型时,教师只需用几分钟时间就可以讲清楚这个句型的结构、用法和意义,然后马上交给学生学习任务让学生把这个句型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造句,通过即时的造句练习去进一步体验、感知该句型,做到“学了就用”。

教师离开讲台,由刚才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运用这个新句型。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去自由地想象,去发挥和实践。

教师角色的改变自然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独创能力去自主学习。

这样组织的教学活动在同一个任务中就有可能出现多种结果,有时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这正是新课标所希望得到的理想效果。

我在组织学生学习该句型时就看到了诸如下面列出的学生即时造出的不同句子:
ThemoreIread,themoreIknow.
ThemoreIlearn,themoreIforget.
ThelessIeat,thelongerIlive.
ThehigherIstand,thecolderIfeel.
ThemoreIsleep,themoreIwant.
Themoremyteacherteachesme,thelessIcanlearn.…
由于学生是完全按自己的体验去造句的,得出的句子很多是教师没有想到的。

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新课程是“带附加值的漏水桶”现象。

此外,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是十分有限的,要把英语学好,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更多的课外时间去继续学习,指导学生制定符合自己的课外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让有限的课内学习向无限的课外延伸,将英语学习进行到底。

英语的听说能力、写作和翻译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形成还要靠学生自己通过大量的课外训练才能水到渠成。

二、离开讲台,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所谓参与者,就是要求教师在必要的时候离开讲台,根据需要和可能变换自己的角色——由教师身份变为学习者的身份,换言之,就是把自己当作学生当中的一员参与到小组讨论、分组对话、个别问答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

这时,教室里就好像没有教师一样,整个课堂就是学习者的天下。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毫无顾忌、轻松愉快地学习,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英语讲错了也不要紧,完全进入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境界。

在新的课程里,Warmingup,Speaking,Listening,Reading等都留有让学生自由发表各自不同意见的空间,教师既然参与到学习当中,就应当跟学生一样,在必要的时候以学生的身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跟学生进行即时的外语信息交流。

教师的这个角色变换很快就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并无形中形成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在无拘无束的讨论、辩论、问答与对话中,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并在活跃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该学的知识,有效地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英语教学任务。

三、远离讲台,到学生身边去与学生共同学习,必要时还要当学生学习的伴学者
既然新课程是“带附加值的漏水桶”,那么,桶内的水可以漏出桶外,桶外的水也可以浸透到桶内去。

高中英语新教材是时代性强,知识面广,时空跨度大,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

在这样的教材面前,教师再也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圣贤。

也许在某些方面,教师还真的不如个别学生,比如:有些学生酷爱足球或篮球,他们
对这两项运动知道的比教师多也是很自然的,特别是对足球明星和篮球明星的具体情况比不大喜欢球类运动的老师知道的更详细、更具体。

我在教学中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这时,教师就应当放下架子,不耻下问,让知道的学生尽情地用英语介绍某个球星的具体情况,跟不知道的学生一道认真地听,认真地学习。

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不要“弄巧成拙”,虚心地向知者讨教,老老实实地当好学生和伴学者。

另外,有些问题即使教师知道了,但也可以不急于马上讲出答案,而是伴随学生一起去探究问题,一起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变换一种让学生知道答案的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通过查阅资料,通过启发的方式去探究问题,最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伴学者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的自我教育习惯。

一切真正的学习都是来自于自我教育。

自学是一个人终生要做的而且是自己必须做的属于自己的事情。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变换角色逐步引导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不仅对外语学习大有益处,而且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之后将终生受益,达到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素质教育目标。

四、变讲台为学生实践英语的舞台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在的位置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教师在台上时,学生在台下学习一是精力不够集中,二是学习不够主动,三是不够投入,即:没能够全力以赴地去涉猎知识。

因此,为了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地归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学习外语,教师在有必要的时候把讲台让给学生来使用:让学生登台表演,或当节目主持人,或展开辩论,或板书探究问题。

通过即时的用英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通过身心去体验英语,感知英语,展示各自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享受运用外语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成功感和快乐感。

课堂上的这种位置变化,带来了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交替变化,造就平等和谐、轻松愉快、积极主动、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给有效开展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训练创造了条件。

教材变了,理念变了,教师的角色也要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多种角色转化。

教师
在教室里的位置也要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而做出相应的变化,现在的教师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一堂课从头到尾站在讲台上不下来,而是要经常不断地根据需要通过位移和角色语言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形象,变换自己的角色:时而充当知识传授者,时而当学习的组织者,时而当学习的指导者,时而当学习的参与者或伴学者,时而当忠实的观众,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成为由学习者(课堂主体)、指导者、参与者和伴学者等多种角色共同参与学习而组成的新型外语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的角色变化不仅使课堂增强即时动态生存意识,学生增加问题意识、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自主的、独创性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