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长春花变叶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长春花变叶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车海彦;郑文虎;温衍生;符瑞益;罗大全
【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
【年(卷),期】2011(032)003
【摘要】本研究分别利用植原体16S rDNA和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rp)基因的通用引物对自然表现变叶症状的海南长春花样品总DNA进行PCR扩增,获
得16SrDNA基因片段长为1 432bp,rp基因片段长为1 211bp.BLAST程序比较、系统进化树构建及iPhyClassifier分析表明:海南长春花变叶病是由植原体引起的,
该植原体株系属于16S rⅠ-B亚组,与候选种Ca.Phytoplasma asteris相关,将其暂命名为长春花变叶病植原体海南株系(Periwinkle phyllody strain Hainan,PP-Hn).%Periwinkle plants exhibiting symptoms of phylledy were observed in Hainan. Since the symptoms were suggestive of phytoplasma infection, plants were assayed for presence of phytoplasma by PCR amplification of 16S rDNA and ribosomal protein (rp) gene sequences. Amplification of phytoplasma-specific DNA sequences (the 16S rDNA and rp gene was 1 432bp and 1 211 bp respectively) by PCR. The results of sequences comparison of Blast program in GenBank, construction of phylogenetic
tree and analysis of iPhyClassifier indicated that the plants were infected
by phytoplasma which was classified in 16S r I-B subgroup and was related to Ca. Phytoplasma asteris.The phytoplasma was tentatively named as Periwinkle phylledy strain Hainan(PP-Hn).
【总页数】5页(P485-489)
【作者】车海彦;郑文虎;温衍生;符瑞益;罗大全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2.1
【相关文献】
1.海南黄灯笼辣椒小叶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J], 郑文虎;车海彦;杨毅;曹学仁;罗大全
2.野苘蒿变叶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J], 车海彦;郑文虎;符瑞益;温衍生;罗大全
3.海南槟榔黄化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J], 车海彦;吴翠婷;符瑞益;温衍生;叶莎冰;罗大全
4.长春花花叶病病原物的分离和鉴定 [J], 曹言勇;施艳;范在丰;宋丽敏;田国忠
5.乌头花叶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J], 何静;余马;舒晓燕;黄晶;张洪;侯大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