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专项训练
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专门训练 答案版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专门训练(答案版)一、概念解读(1)概念含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2)课标要求:①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②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③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④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课标解读:课标的要求,归结起来,实质是两点:一是如何认识历史与历史解释。
什么是历史?历史具有二重性。
它既是客观的,也有主观性。
什么是历史解释?一般地说,一切历史叙述都是历史解释。
二是学生要学会历史解释。
我们要认识到:第一,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两部分;第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
学生要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并把对类似历史现象的解释迁移到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4)怎样解释历史:①要具备时空观念: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和解释。
②要了解人性心理: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历史人物的活动都受到一定心理活动的支配。
懂得人性、了解心理,有助于理解历史。
比如,西方经济学和伦理学都认为人性是理性自利的,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据此可以解释很多社会历史现象,比如腐败为什么会产生、包产到户为什么比人民公社集体劳动的效果好、计划经济为什么竞争不过市场经济等等。
2024成都中考历史复习 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能力 强化训练 (含答案)
2024成都中考历史复习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能力强化训练素养1 唯物史观1.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 社会变革引发的结果B. 推动社会变革的因素C. 发生兼并战争的原因D. 修建水利工程的成就2.罗马的经济主要依靠奴隶,罗马帝国晚期,由于奴隶处境日益悲惨,他们丧失了生产兴趣,而且奴隶人口不断减少,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社会产出跟不上社会消耗。
据此可知,罗马帝国统治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B. 不断对外征战劳民伤财C.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退步D. 奴隶工作生产态度消极3.大化改新前,部民是主要生产者,没有人身自由。
大化改新后,国家占有土地,授予公民口分田,以租庸调的形式向公民征收国税和课以徭役,而公民紧缚在口分田上,以臣属关系依附于国家。
这说明大化改新()A. 提高了地方管理职能B. 加强了武士阶层的力量C.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D. 推动封建生产关系产生4.(2023怀化)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A. 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B. 都改变了社会性质,有利于社会进步C. 都是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改革D. 都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5. (2022德阳)(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受到一系列偶然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农业革命将数量庞大的劳动人口从英国农场中解放出来,足以为新机器配置充足人员。
——摘编自《世界大历史(第3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其他条件,并进行说明。
(6分)材料二吾人所采用工业化之界说为:各种生产事业机械化及科学化,而其组织与管理亦科学化及合理化。
在此概括的定义下,工业化当然不仅指工业发展之一端,而其内容包括下列各点:①工业本身机械化与科学化……③运输事业机械化与动力化;④各种生产事业以工业为中心而发展;⑤动力之普遍利用……⑧事业组织及管理科学化与合理化……——刘大均《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2)根据材料二对工业化的定义,并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为其中一项内容寻找史实依据。
专题四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专题四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一、选择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1.出色历史人物对历史开展有着严重影响。
以下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正确的选项是()A.隋文帝——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B.玄奘——东渡日本,传达了唐文明C.郑成功——七下西洋,增强中外交流D.康熙帝——抗击沙俄,维护了主权2.探求历史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以下历史事情或现象与结果之间因果联络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古罗马赢得地中海霸权B.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不时推行——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祖国大陆完成了一致D.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中心技术的运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二、填空题(5分)3.阅读以下资料后判别:在冶炼、印染、器械制造等活动中取得最后步的自然知识和技术知识,并以口授方式保管这些阅历性知识,是中国现代工匠不时以来坚持的传统。
中国现代迷信家主要就是由这样的工匠和受这样的工匠传统深入影响的学者组成。
在〝见见闻闻〞〝博采众方〞的基础上,他们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
学者宋应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天工开物»中许多科技知识,就是他走出书斋,经过直接地观察和研讨,抵消费、生活进程中得出的有效阅历的总结。
在近代,手工工场的工匠对英国工业革命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英国工业革命兴起于棉纺织业,其中许多发明都出自一些不具有迷信实际知识的工匠之手。
织工兼机械工凯伊发明了织布用的飞梭,使织布速度提高一倍;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能提高数倍效率的珍妮纺纱机。
手工工场内细致的休息分工,每团体专门从事一种复杂的机械任务,使工匠的休息取得技术上和操作上的日益完善和熟练,这为他们发明和运用机器奠定了基础。
——据孙守春、关连芳、张淑芳«科技史概论»等整理以下表述是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答〝A〞;违犯了以上资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答〝B〞;是以上资料没有触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答〝C〞。
【卷15】新课标核心素养测试(一)-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新课标同步全阶段测试(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新课标同步全阶段测试(部编版)新课标核心素养测试(一)一、选择题1.[学科素养·家国情怀](2021吉林长春中考,3,★☆☆)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某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货通南北利四方”等几个部分。
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 ) A.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 B.天府之国——都江堰文化展C.千秋功业——明长城文化展D.交通大国——宋航海文化展2.[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2陕西中考A卷,2,★☆☆)它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它是( )A.分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行省制3.[学科素养·唯物史观](2022广东宝安期末,2,★★☆)隋朝最盛时,全国人口约有四千六百万。
608年正月,隋炀帝征发河北百余万人开永济渠,丁男不足,妇女也被征发。
七月,又征发二十余万人修筑长城。
611年,隋朝出现“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情况。
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矛盾激化B.生产力被破坏C.人民安居乐业D.妇女地位上升4.[学科素养·史料实证](新·独家原创)唐太宗的《正日临朝》诗中写道:“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该诗反映的是( ) A.开元期间民族交融的情况 B.贞观年间中外交往的盛况C.开元期间政治清明的局面D.贞观年间经济文化的繁荣5.[学科素养·史料实证]和平交往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安史之乱B.澶州之战C.陈桥兵变D.澶渊之盟6.[学科素养·史料实证](2022广东东莞期末,16,★★☆)11世纪至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
一位诗人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曰:“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这表明宋朝( )A.农业生产进步B.政府收入增加C.海外贸易发达D.手工业的兴盛7.[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2广东龙湖实验中学模拟,27,★★★)1273年,元政府刊刻《农桑辑要》,该书主要是针对北方农业生产特点而作;1313年,王祯的《农书》正式出版,综合了黄河流域旱地农业技术和江南水田精细作业的经验,对南北农业技术和农具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专题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专题练习(含答案)附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专练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核心理论——唯物史观。
核心思维——时空观念。
核心方法——史料实证。
核心能力——历史解释。
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
历史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
确定历史核心素养的依据: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即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
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历史进行认识,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素养一唯物史观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今人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
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及性质、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
只有设身处地、尽可能符合历史实际地对史事加以理解,只有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
内涵: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1.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
2.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
3.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
4.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建构历史叙述。
5.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水平1:能够理解教科书及课堂教学所涉史事的含义,并概括其要点。
水平2:在对历史文本的解读中,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感悟史事的实际境况。
水平3: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并探求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程历史核心素养练历史解释素养练
历史解释素养练一、选择题1.(2019·临川一中高三模拟)《诗经》相传由孔子编订。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的主要原因是()A.《诗经》符合儒家思想理念B.符合专制集权政治的需要C.先秦诸子大多推崇《诗经》D.《诗经》相传是由孔子编订答案A解析材料“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表明《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的主要原因是《诗经》符合儒家思想理念,故A项正确。
儒家思想符合专制政权需要是儒家思想被奉为正统的原因,故B项排除;自汉武帝之后,《诗经》才被列为儒家经典,故C项排除;《诗经》由孔子编订无法说明是其被列为经典的原因,故D项排除。
2.(2019·衡水一模)下图为西汉盐官、铁官分布图。
西汉政府通过设立盐铁官,组成了全国盐铁的煮冶和经营网络.对图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西汉盐铁手工业生产分工细致B.西汉盐铁官营推动民营商业活跃C.盐铁产地都位于北方黄河流域D.盐铁官的分布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分布图可知汉代盐铁官分布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而盐铁属于手工业,说明当时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盐铁生产分工,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出盐铁官分布情况,无法由此得出当时民营商业发展情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当时在长江流域也存在盐铁官,故排除C项。
3.(2019·威海高三二模)汉初,山东一带曾有许多六国的后裔和豪强,刘邦下令让他们离开家乡,迁到关中居住。
此举主要目的是( )A.发展关中经济B.抑制土地兼并C.稳定地方秩序D.实现国家统一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刘邦强制六国的后裔和豪强到关中居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稳定地方秩序,C 项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专项突破专题:历史解释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专项突破专题:历史解释第一部分:理论部分1.概念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2.初中课程目标: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3.素养要求(1)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4)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4、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1、时代背景2、立场不同(阶级、民族、政治)3、掌握史料多寡的差异4、研究的方法、角度和史观的不同5、研究的深入程度、认识水平5、如何实现在比较正确的历史解释1、以史料为依据、充分论证,孤证不立,有理有据表达看法。
2、用辩证的唯物史观作为指导,从表象出发分析,本质上进行揭示。
3、把要解释的历史事件放在特定从历史背景下去解释。
4、正确辨析史料,正确进行价值判断。
第二部分 经典例题1.(2023春·福建泉州·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B.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C.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体现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所以属于历史解释,A项正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项;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专题练习(含答案)
附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专练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核心理论——唯物史观。
核心思维——时空观念。
核心方法——史料实证。
核心能力——历史解释。
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
历史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
确定历史核心素养的依据: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即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
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历史进行认识,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素养一唯物史观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今人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
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及性质、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
只有设身处地、尽可能符合历史实际地对史事加以理解,只有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
内涵: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1.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
2.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
3.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
4.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建构历史叙述。
5.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水平1:能够理解教科书及课堂教学所涉史事的含义,并概括其要点。
水平2:在对历史文本的解读中,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感悟史事的实际境况。
水平3: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并探求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水平4:能够在自己的历史叙述中表现出对历史意义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用于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老高考新教材适用配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素养练4历史理解类
训练4 历史理解类1.(2024湖南永州三模)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君子不党”是士大夫道德和政治上的重要标识。
孔子认为君子应“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君子不党”;韩非曾说:“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六国)是也。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孔子基于君子修身道德要求主见阶级调和B.韩非从人性本恶的角度上反对朋党政治C.“君子不党”观念为历朝士大夫普遍接受D.韩非的相识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2.(2024天津滨海新区模拟)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给辽“岁币”;在宋夏关系中,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岁赐”;在宋金关系中,南宋向金称臣,南宋每年给金“岁贡”。
对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宋政府的妥协是政治屈辱B.解决了宋政府的统治危机C.造成宋政府财政濒于崩溃D.有助于缓解宋代的边防压力3.(2024北京朝阳二模)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农夫的土地问题自古是个重要问题。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上),受田多逾十五岁以下一半。
”这一土地纲领体现出其追求的是( )A.男女同等B.土地私有C.土地公有D.肯定平均4.(2024山东济宁高三模拟)下表为近代某城市连续十年零售物价指数表。
该城市应是(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北京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南京C.抗日斗争时期的重庆D.人民解放斗争时期的上海5.(2024山东济南高三模拟)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是世界古代文明史中三部基于神话传闻而撰写的长篇英雄史诗巨著。
这些著作反映出( )A.古代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B.历史认知具有明显的时代性C.古代文明带有明显宗教色调D.各地的沟通推动文化的趋同6.(2024天津滨海新区模拟)在埃及神话中,法老的命运与传闻中的非自然力休戚相关。
2024届高考历史核心素养专项复习试题
2024届高考历史核心素养专项复习试题—02 时空观念一、单项选择题1.(2023·山东高考·12)图4为某一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
这一时期()图4A.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B.大西洋三角贸易已走向衰落C.西、葡殖民优势逐渐被打破D.倾销工业品是主要掠夺手段2.(2023·海南高考·11)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
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3.(2023·海南高考·5)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
它以中板为主,融汇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
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
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
”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这一历程主要反映()A.故土情结助推文化传承B.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交流C.商路畅通带动文化传播D.艺术形态彰显文化魅力4.(2023·广东高考·15)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
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
这种变化()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5.(2023·广东高考·11)图2所示历史事件()图2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6.(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8)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20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Word版无答案
解密20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1.“市民文学”14—17世纪,伴随着中、西方社会的变化,传统文学有了新突破。
中国古代市民文学形成于北宋,北宋时“坊郭户”单独列籍标志着市民阶层形成,市民文学也相应产生。
宋元涌现出了小唱、话本、杂剧等市民文学,但此时多以说唱语体呈现。
明清时期,市民文学成熟,人们转向对身边世态的关心,表现出自我意识的觉醒,出现了章回体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
《水浒传》塑造了来自市民商贾和社会底层,追求自由的好汉形象。
明代的“三言”“二拍”短篇小说集,是市民文学的典型代表。
作者生活在江南地区,将商人、小贩、工匠作为小说的主角,且主人公名字出现在篇目上的多达95%。
小说人物追求男女平等、婚恋自由;商人不再是追逐名利、为富不仁的“贱商”,而是重情重义的“儒商”,不少人还由农、由仕改商。
西欧在中世纪时期兴起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核心的自治城市。
随之出现了叙事诗、抒情诗、市民戏剧等市民文学。
14世纪以来,意大利人热衷于古典文化,并以恢复希腊罗马文化为号召,创立符合资产阶级需求的新文化,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市民文学兴盛。
但丁的叙事诗《神曲》用民族语言写成,对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形成和统一起了决定作用。
彼特拉克的抒情诗《歌集》抨击教会,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
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批判了教皇、贵族、僧侣的虚伪荒淫、贪婪专横。
16、17世纪后,欧洲出现了市民文学的热潮,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把市民文学推向了高峰。
《哈姆雷特》《李尔王》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的女主角都追求爱情、勇于牺牲、反抗教会和封建压迫。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4—17世纪市民文学的发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
(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近代更是我国社会变化最大的历史时期;其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史学界争鸣颇多,以下为几种主要的观点陈代谢》、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以上任意一种观点进行探讨。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配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素养练5历史解释类
训练5 历史解释类1.(2022四川南充三模)商朝出现了史官,起初并不是专司记事,而是主持祭祀,沟通神与王的意志。
东汉班固将史书著录于《六艺略》“春秋家”,以史附从于经。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对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的记载突出。
隋唐以来,私人修史受到扼制,官修史书成就显著。
由此可知,我国传统史学( )A.呈现出阶段性分裂式的特征B.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传承民族文化C.主观倾向性影响了历史真相D.官修和私修的编撰方式迥然不同2.(2022四川凉山三模)《史记·叔孙通传》记载:“汉五年……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叔孙通……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上曰:‘可试为之。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据此可知,叔孙通( )A.促成了郡国并行制的实行B.意在加强皇帝的权威C.使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正统思想D.重建西周的礼乐制度3.(2022陕西临潼二模)唐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立(羁縻)都督府、州、县,册封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人物为都督、刺史、县令,实行世袭制,可按本族习俗执政,贡赋、版籍一般不纳入中央户部,但要执行朝廷命令,承办朝廷下达的“公务”,还要应朝廷征调派兵出征。
据统计,全国共有800多个羁縻州、府。
唐朝这些举措( )A.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B.促进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C.受到了藩镇割据势力的影响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2022黑龙江哈三中三模)对于朝贡体制,利玛窦写道:“所谓进贡倒是有名无实的……他们恭维他们皇帝的办法就是让他相信全世界都在向中国朝贡,而事实上则是中国确实在向其他国家朝贡。
”可见朝贡体制( )A.在经济上得不偿失B.巩固了中外宗藩关系C.强化了天朝上国观念D.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5.(2022陕西临潼二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办理通商、交涉事务,由两广总督兼任。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核心素养训练4 历史理解类
5.(2023四川乐山一模)民国初年,国内各地度量衡各异,北洋政府完全照搬 万国公制,提出度量衡改革方案,终未能实施。1914年,在农商总长张謇主 持下,提出改革过渡期“旧制与通制并行”的折中方案,以北京率先试点推行, 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一时期北洋政府的度量衡改革旨在( B ) A.调和新旧经济体制的冲突 B.建立全国统一的经济秩序 C.消除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 D.促进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训练4 历史理解类
1.(2023贵州贵阳一模)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提出:“今国家尽制郡邑, 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顾亭林文集》中写道:“封 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据此可知郡县制( C ) A.有利于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B.构建了中央与地方的官僚体系 C.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治理的需要 D.扩大诸侯权力并削弱中央集权
1 2 3 4 5 6 7 8 9 10
10.19世纪末,德国的政党体系与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于是, 一种罕见的分权现象出现了:虽然议会、政府和皇帝并立,但皇帝不像在联 邦国家中那样作为领导权的代表,而是作为掌握特别军事指挥权的人物。 这一现象( D ) A.体现了军国主义色彩 B.表明德国联邦制徒有虚名 C.践行了分权制衡原则 D.阻碍了议会民主制的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由材料“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封建之废,非一 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可知都强调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 史发展的必然,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 治理的需要,故选C项;郡县的主要长官由中央任命,不得世袭,没有与血缘 关系相结合,排除A项;郡县制构建了地方的官僚体系,中央通过三公九卿制 构建了官僚体系,不能以偏概全,排除B项;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
【2020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专题复习30题(考试版)
【2020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专题复习30题1.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绝少以郡命名;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
由此可推知A.宗法关系逐渐淡出两汉政治构架B.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C.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D.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2.钱穆认为,这种选拔方式骤看极合情理,然而切实施行中却存在毛病……读书求学,便有诸多限制,读书机会很不易得。
但对于一个读书家庭来说却是极为简单的。
因此,当时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
“这种选拔方式”是指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姮,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
这件事情反映出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4.意大利法学家维柯把罗马法看成“诗”“歌”,即法律是用一些暗含事实真相、具有公文程式般的面具来表达。
“这些公文程式,由于有些什么字和用多少字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加、不能减、不能改,它们把这种公文程式叫做诗或歌。
”据此可知,罗马法A.具有人文主义特征B.追求法律严谨公正C.蕴含着自然法理念D.体现罗马公民意志5.“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B.实现了民族独立C.确立了议会立法的原则D.确立了现代政党制6.《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际交往中国家主权的唯一体现者,但各联邦成员仍保留了派遣和接受对外使节的权利。
帝国军队也是由各邦分担的份额军队组成,巴伐利亚和符腾堡都有自己的陆军部和邮政管理机构。
此外,各邦还保留有教育、宗教、部分司法、征收直接税等权利,这一现象A.植根于长期分裂的历史B.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C.推动了统一市场的形成D.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7.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2022年中考历史第一部分 专项训练九 核心素养课件(51ppt)
则减至37.2%;而父祖三代有秀才以上功名者,则由明代的50%,
升至清代的62.8%。由此可见,自明至清( B )
A. 科举取士难度降低
B. 平民向上流动变难
C. 父祖身份无关紧要
D. 社会等级差别缩小
12. (2020广东)175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75%来自田赋,而到
了清末田赋所占的比重降至35%,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史人物评价等
类型
题型特征
家国情怀是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人文追求和社会责任。对家 家国情怀 国情怀的考查包括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民主法治、科学精神、
世界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内容
【典例分析】 类型一 时空观念 【典例】(2021广东)根据下图,指出1950—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 的总体趋势是( )
的主要原因是( A )
A.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B.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3. (2020广东)1927年2—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此前的120万人迅
速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上海工人甚
至从北洋军阀手中解放了上海。这一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D )
A. 快速上升
B. 曲折发展
C. 缓降缓起
D. 持续下滑
【答案】B
【分析】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中共
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了主要任务,为社会
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但实践中,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指引下,
【分析】由题干“殷墟各遗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 势形成的痕迹,且年龄越大越明显”可知,这种跪坐姿势是一种 长期的行为,而不是因为刑罚或战斗训练造成的,且商朝人也不 再过狩猎生活,而已经开始农业定居生活。所以这种跪坐姿形成 最合理的解释是礼仪规范的结果。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
专题18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原卷版)-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专题18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1【母题来源】2022年广东卷【母题题文】17.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4分)材料一表2 明代财政收入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1430 3979 20.5 94.1 7388.9 32.91552 2659 13.3 32.0 2414.4 243.31621 2780 12.9 20.6 8.1 755.2摘《明实录》材料二《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
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
——据《醒世姻缘传》等材料三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
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
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
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⑴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
(6分)⑵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6分)⑶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答案】⑴材料一是明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官方统计数据,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表现等问题;材料二是小说对当时普遍使用白银的社会场景的描述,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广泛性及其社会影响;材料三是黄宗羲废金银的主张,可用于研究时人对白银货币化问题的认识。
⑵影响:促进国家财政的货币化,有利于赋税制度改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性商帮群体出现;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⑶方志、笔记、外国文献、考古资料等。
【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一来源于《明实录》,属于官方档案,一手史料,主要内容呈现的是明代财政收入概况,反映了明朝财政收入中白银占比逐渐上升,可用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和体现等问题;根据材料二“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可知材料二主要来源于小说,属于二手史料,主要内容呈现的是小说中人们关于使用白银的场景,反映了明代白银适用范围极其广泛,甚至超越了铜钱,可用于研究代白银使用的广泛性及其社会影响;根据材料三“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可知材料三是黄宗羲关于废除金银的主张,属于文献史料,反映了白银货币化的实现对社会的影响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可用于研究时人对白银货币化问题的认识。
2019年高考二轮历史核心素养专项练4 历史解释
核心素养专项练(四)历史解释——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一、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史学理论1.中国古代刑法中,“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属于各罪之首,而侵害皇权专制统治的犯罪又是十恶之首。
材料说明古代中国()A.皇帝统治罪恶深重B.皇权至上的司法原则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刑法只是皇帝的家法B[根据材料中“侵害皇权专制统治的犯罪又是十恶之首”可得出古代刑法对侵害皇权统治地位的犯罪处以重罚,这显示出皇权至上的司法原则,故选B 项。
A项在材料中未反映,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集权”,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排除。
]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强调暴力、坚持暴力,但暴力的程度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那么死板,相反辛亥革命在实施暴力的同时,对分寸、阶段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
这一认识()A.是没有基于史实的错误分析B.是在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辩护C.忽视了武昌起义的暴力作用D.强调辛亥革命的推进富有理性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妥协,如南北议和,并非一味使用暴力,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辛亥革命强调暴力、坚持暴力”说明该学者并未忽视武昌起义的暴力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辛亥革命在实施暴力的同时,对分寸、阶段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反映了辛亥革命在推进过程中注重从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富有理性,故D项正确。
]二、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经济生活与社会发展3.《中国近代经济史》载:“(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成分和性质的富农、经营地主经济,并出现了农牧垦殖公司等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这在本质上说明()A.农业开启近代化进程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农业不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D.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成为主流A[由题干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殖民侵略的不断加剧和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中国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成分和性质的富农、经营地主经济及农牧垦殖公司等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这说明中国的农业开启了近代化进程,故选A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专项训练
一、历史解释素养的概念与能力水平划分
1.概念: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2.概念内涵分解
(1)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4)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3.历史解释素养的能力水平划分
二、历史解释素养在高考中的考查体现
1.考察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
(1)考察历史观对历史解释的影响:历史解释必定是在一定史观指导下进行了无论历史解释者有意或无意、承认或者不承认,都是如此。
“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有什么样的历史解释”,而在我国,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就是我们进行历史解释的“前提”。
(2)考察时空概念对历史解释的影响:注意,“时间观念”不仅指的是真实性的年代、时期,还包括了史实性的历史的开端、历史的分期、历史的线索等。
后三者,则因为史学家的立场、学术背景等因素导致观点各异,要求学生对此做出基于史实的历史解释。
(3)考察不同史料对历史解释的影响
(4)考察历史学家个人因素对历史解释的影响
任何正直的历史学家研究历史都一定会基于并忠于历史史实,但由于个人不可避免受所处时代和个人学术背景等因素制约,其对历史解释必然带有主观色彩,全国卷还没有对此直接考察过,本专题后命制了这样的模拟题。
2.“历史解释素养”能力考查解析
本目上文讲述了高考对影响历史解释的主要因素的考察,侧重于史学研究方法,下面具体解析高考对“历史解释素养”能力考察水平的案例。
鉴于上海卷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故引用较多上海历史试题来进行解析。
(1)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2)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
(水平一: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
关键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12小题共48分)
1.帝王陵寝的朝向和皇帝生前做操问政一般都是坐北朝南。
但秦始皇陵和秦陵兵马俑军阵的排列都面向东方。
对秦始皇陵的朝向有别于厚是帝王陵寝的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
A.后世王朝都是自北而南统一全国
B. 坐西望东是秦人相沿已久的习俗
C.秦始皇仰慕东方儒家代表的先进文明
D.秦始皇对六国故地展示强大威慑力量
2.敦煌壁画,被誉为墙上博物馆图一图,二是两幅反映唐代河西地区生产活动的壁画,这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
A.从农耕经济向游牧经济的全面转轨
B.已经是全国性发达农耕区
C.农牧业经济呈现出并行发展的趋势
D.成为中西方文明交流桥梁
3.钱穆说:“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平贫最弱的一环,专从政治制度上来看,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
”陈寅恪则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形成上述反差强烈的观点根本原因是()
A.历史评价难有统一标准
B.宋代历史面向复杂多样
C.史学家强烈的个人倾向
D.宋朝是承上启下的朝代
4.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以后,清朝开始修明史。
凡是投降清朝的,像洪承畴这些人通通列入《贰臣传》;相反,对抵抗清朝的像史可法,这些人全部列为忠臣,老百姓抵抗死了的统统记名,大规模的表彰。
这反映出()
A.满族贵族的忘恩负义
B.满汉民族矛盾的消除
C.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
D.汉族官僚地位的上升
5.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传统价值标准可以归结为四条: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外来侵略;反对封建主义。
评价以下历史事件,上述四条标准都符合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6.学者邓实在1902年撰文,批判中国三千年来竟无一卷契合“历史真精神”的历史著作,“其有则朝史而而非国史;君史耳,而非民史;贵族史耳,而非社会史。
”喟叹:“中国史界革命之风潮不起责,则中国永无史,无历史则无国矣。
”这表明,邓实倡导“史学界革命”旨在()
A.提高史学地位
B.激发民族认同
C.复兴儒家道统
D.引进西方史学
7.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政府颁布的76项主要经济法规中,有54项颁布于袁世凯当政时期,超过总数的70%,内容包括工商矿业、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银行金融、权度、税则、经济社团等方面。
这些法规条例的颁布()
A.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B.有利于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
C.改变了中国对外资的依附性
D.表示袁世凯赢得了广泛政治认同
8.下图是中共报刊在某一历史时期的三年中发表的部分社论。
这些社论适合研究()
A.北伐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B.土地革命时期的中美关系
C.抗日战争后期的中美关系
D.
解放战争后期的中美关系
9.下图为米谷在1949年发表一副漫画,它揭示了()
10.毛泽东在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的批语和修改》中指出:“不能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只能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格式。
”从这一思想出发,毛泽东撰写了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十大关系论
D. 人民民主专政
11.20世纪80年代,不少美国人认为“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唯一最大的威胁来自另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即日本”。
这主要是因为()
A.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超过美国
B.推行“脱美返亚”的外交方针
C.与美国的经济摩擦日益加剧
D.终结了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
1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一课后,对苏联建设中存在严重问题归
纳出了以下观点:①发展方式粗放;②经济结构畸形;③城乡关系长期紧张;④经济激励机制僵化。
同学们自上而下填写表格“观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中后期的一条鞭法名义上应把丁银摊入田亩征派,但实际上丁银并未废止,仍照地丁双重标准征派。
顺治初年,由于土地兼并,农民逃亡,丁银无法落实;再加上富户转嫁负担,编审不公,致使“穷民有寸土全无而受丁银之累者;富户有田连阡陌而丁银与穷户相等者,苦乐不均”,不断激起农民反抗。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以前一年全国丁银额为准,以后新增人丁概不多征。
康熙五十三年,御史董之燧正式提出在全国范围“统计丁银,按亩均派”的建议。
经广东、四川两省试行之后,雍正元年终于决定“于雍正二年为始,将丁银均摊地粮之内”。
所谓“摊丁入地”,即“将丁银随地起征”,“丁谣与地赋合而为一”。
--- 据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雍正帝调整赋役制度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帝调整赋役制度的历史作用。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