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第二章 动物源的生物农药(讲义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2年艺中安彦合成的蜕壳激素EH,又称昆虫羽化激素。
昆虫忌避剂
昆虫忌避剂的实际应用目前很少有报道,而且仅 限于防治卫生害虫,特别是防蚊,如避蚊胺,避 蚊醇。在防治农业昆虫方法未见成功的例子。
主要原因是:
1这些忌避剂大都是挥发性物质,在作物上不能持久, 在害虫防治季节要多次重复使用,这在经济上是行不通 的。
2 选择性很强。往往对一种害虫有忌避作用,对其它害 虫还可能有诱致作用。
代表性的品种有:
1973年,第一个商 品化的昆虫保幼激 素类似物(烯虫酯)
1984年开发,保幼、 杀虫和杀卵作用。 蚊虫、粉虱、书虱 等有效。(灭幼宝、 吡虫醚)
代表性的品种有:
肟醚类化合物, 对蚊幼虫有很 高的活性(日 本,1988)
哒嗪酮类化合 物,特点是对 稻飞虱、叶蝉 具有很高的活 性。
导致昆虫的异常变态,不能正常发育,这是主 要的作用效果
2 还有打破滞育的作用。 3 对成虫的卵巢发育和性成熟有影响。 4 对卵的处理可引起胚胎停止发育,产生杀卵作
用 其特点是活性高、选择性强、对非靶标生物及
环境安全。
但其缺点是:
① 在昆虫的特定发育阶段才有作用 (最主要是变态阶段);发育不整齐 或者错过影响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能 发挥作用。
动物活体农药
主要是指昆虫、螨类等小型动物用于控 制有害生物,称为动物活体农药。动物 活体农药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非常重 要的作用。是传统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主要分为寄生性和捕食性两大类。通过 食物链联系在一起,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需要注意的是寄生性的是益虫,而重寄 生则是害虫,不能算做生物农药。
动物的生物化学农药
昆虫激素 昆虫信息素 昆虫产生的忌避剂(repellents) 昆虫神经肽 昆虫毒素 昆虫抗菌肽
1.昆虫激素
内激素主要包括脑激素、黑化激素、抗 利尿激素、蜕壳激素、鞣化激素、促心 博因子、激脂激素、刺激产卵激素、利 尿激素、高血糖激素、促黑血素因子、 控制引诱物释放因子、滞育激素、保幼 激素、蜕皮激素、雄性激素、睾丸激素、 卵静态激素、抗促性腺激素、后肠灵等 20种。但生产上作为生物农药应用比较 多的主要是昆虫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和 昆虫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
2.3 报 警 激 素
(Alarm pheromone)
如小黄蚁(Aconthomyops claviger)的工蚁受到 骚扰时,立即从上颚腺和腹部的杜氏腺中释 放出报警激素,传递的有效半径约10cm,在 这个距离内的其它工蚁就会向发源地集结并 显示出进攻性动作。现已查明,其报警激素 是个混合物,主要组分为香茅醇 (citronellol)、十三烷酮(tridecanone)、 牛儿醛(geranial)等,结构式如下。
3 对保护作物有效,但又对未施药的作物却会带来灾害。 4 昆虫忌避剂的实用化也不太成功。
4.昆虫的神经肽
(Insect Neuropeptide)
是由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一类小分子化合物。 一般由几个至几十个氨基酸组成,可以影响昆 虫的生长,发育,变态,生殖和代谢等许多生 理过程。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00多个化合物。 主要包括:
前体物
1990年,匈牙利的Matolcsy(1990)采用前体药
物(pro-drug)的原理来合成新型保幼激素类似
物。所谓前体药物,是指本身并无生物活性而
在机体中又可转变为有活性的化合物的一类化
合物。前体物本身虽无活性,但却容易穿透生
物膜。如引入
基团,化合物转移穿透能
力提高。
那么其到达体内的量增加,因而活性增加(从 双氧威到NKI-35120,就是活性增加的过程)。
激脂激素 /红色素聚集素族 (ASKS)
激脂激素 /红色素聚集素族
(ASKS)
激脂激素I 是一个具有10个氨基酸的肽, 广泛存在于飞蝗与沙漠蝗的心侧体中。 其结构和来源与甲壳动物中的红色素聚 集素(RPCH)十分相似,因此合称为激 脂激素/红色素聚集素族(ASKS)
功能:可以激活脂肪与糖的代谢,抑制脂肪体 中蛋白质合成和脂肪酸合成,刺激骨骼肌或心 机博动,刺激保幼激素调控蛋白的合成等等。
2.2保幼激素类似物(JHA或 JHM)
1973年合成了第一个商品化的昆虫保幼激素 类似物(JHA或JHM)Methoprene(烯虫酯), 结构比较稳定,成功地用于控制蚊子和家蝇, 至今已经合成了数以千记的保幼激素类似物。 值得注意的是保幼激素类似物的结构与天然 保幼激素并不相同或相似,但却具有保幼激 素的功能,从生物农药的角度来讲这并不是 生物农药,但从作用机理来讲,由于其特殊 的作用机理而被作为生物农药。
2.3报警激素 (Alarm pheromone)
3.1性信息素
最早是1959年德国的化学家(Butenandt)等从 家蚕雌蛾中分离出蚕蛾素(bombykol)50万只 分离出12mg,命名为反-10-顺-12十六碳烯醇。 为a、b两个异构体化合物,天然比例为92.8:7.2。
目前,大约已经鉴定出有300多种昆虫信息素 的化学结构,一般都由碳氢氧组成。天然的一 般由雌性分泌引诱雄虫。同性昆虫不止分泌一 种性信息素。
抗保幼激素的活性主要是:
(1)引起早熟变态 (2)诱导滞育 (3)杀卵作用
作用机理:可以是以某种方式破坏分泌保幼激 素的咽侧体。早熟素是在昆虫体内发生活化代 谢产生一种环氧化物(3,4-环氧化物),同咽 侧体蛋白质作用,使细胞蛋白烷基化,从而导 致细胞死亡,破坏咽侧体。(破坏蝗虫离体的 咽侧体只需2个小时)
2 昆虫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
天然保幼激素 保幼激素类似物(JHA或JHM)
2.1天然保幼激素
天然保幼激 (Juvenile Hormore, JH) 是由昆虫咽侧 体分泌,控制 昆虫生长发育、 变态及滞育的 重要内激素之 一。
1936年英国的昆虫生理学家Wiggles Worth在吸血蝽体内证实咽侧体的激 素有保持幼虫特性的功能。1967年, Röller分离鉴定了第一个保幼激素 (JH I)以来,迄今已发现了4种天然 保幼激素。
商品化的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
目前,已经商品化的二酰肼类 昆虫生长调节剂品种共有4个 (如下图),其中最著名的是 RH-5849 ( 抑 食 肼 ) 和 米 满 (RH5992,又称特虫肼)。
合成蜕皮激素的抑制剂
1990年Matolcsy等合成了含咪唑及三唑的 化合物PIM及PTM,具有明显的活性。
3昆虫产生的忌避剂(repellents)
据Norris(1990)报道,昆虫和其它动物产生的 昆虫忌避剂共有296种,其中酯类化合物66种, 这 些 化 合 物 都 是 5C~26C 化 合 物 , 大 约 70% 是 8C~18C化合物,而50%又是乙酸酯。
醛类化合物45种 醇类化合物48种 酮类化合物39种 烃类 79种 醌类化合物12种 酚类化合物7种,但都是一元酚
蜕皮激素引起若虫或幼虫蜕皮及化蛹, 它和保幼激素协同作用,共同控制昆虫 的生长发育和变态。
昆虫蜕皮激素化学结构复杂,极性基团 多,难以从昆虫表皮进入昆虫体内,而 且昆虫体内存在大量的钝化酶,因此蜕 皮激素本身难以作为害虫控制剂。主要 用在养蚕业上。
蜕皮激素的应用途径主要是天然合成。
1988年英国罗母哈斯公司的Wing在 美国宾西法尼亚的研究室报道的第一 个非类固醇结构的蜕皮激素活性类似 物(RH-5849),商品名称为抑食肼, 由于这类化合物都含有二酰肼类结构, 因此又称为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8年资助27岁 的博士南开大学王清民)
前体物
双氧威,是生产 上广泛使用的一 种JHA。
引入增加活性基 团后活性大为提 高。
昆虫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的作用机理
其作用机理都是通过影响昆虫的相 关基因而起作用的。如激素可以启 动某一个基因从而影响到代谢和一 些生理过程等。(可参考昆虫生理 的相关解释)
昆虫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的作用效果
昆虫神经肽开发
种类繁多,每种昆虫体内都含有多种神经 肽物质存在。
昆虫神经肽开发成为杀虫物质有两种限制 因素:
一.肽链不能穿透昆虫表皮来影响昆虫 二.如果从消化系统进入则会被消化掉而失去作用
开发的途径:
①是合成性质稳定的亲脂性强,足以穿透昆虫表皮,并在 虫体内发挥作用的类似物; ②是开发神经肽形成过程中所需酶系的抑制剂。 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大量合成昆虫神经肽类激素→如
第二章 动物源的生物农药
是指动物活体或者源于动物的一些产物作为农 药用来控制有害生物,称这些农药为动物源农药。
动物体生物农药
动物源生物农药
动物的生物化学农药
动物天然生物化学化合物
动物的生物化学农药
人工合成的源于动物天然产物的化合物
区别
动物源生物农药与动物源农药 动物活体农药与动物生物化学农药
昆虫性信息素的作用 :
① 检疫调查。 ② 虫情测报。 ③ 大量诱捕。 ④ 迷向。
大量诱捕的特点,简单方便,防效显著等优点。 局限性是 a 通常只适用于一生只交配一次的害 虫或者是发生比较整齐的害虫;b 雄性早熟或 对雌雄两性同时发生引诱作用的害虫;c 在虫 口密度低时效果明显,在虫口密度高时,单靠 大量诱杀雄虫难以收到理想效果
迷向。即在野外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信息
素弥漫在大气中,使雄虫难以辨认雌虫的方位, 从而干扰它们的正常交配。其特点: 必须与其 它防治技术结合;虫口密度大时也很难成功。
2.2产卵驱避剂
(Oviposition-Deterring pheromone,ODP)
又叫昆虫密度调节剂。 雌虫分泌:可以警示自己,也可以警示别的个 体。 如赤豆象成虫产卵,一粒上一般只产一粒,实 在没有位置了才多产一点,即使产的多,也可 能只有刚产的卵才能孵化,导致产卵分布均匀。 产卵驱避剂一般不具有挥发性,喷布在保护对 象上可以确保此种昆虫不去产卵。目前确定的 化合物主要是花园卵石蛾的产卵驱避素,为芥 子酸。 现在已经合成了一些产卵阻止剂,但实用化上 还有一些距离。
促前胸腺激素(PTTH),其靶器官是前胸腺和 某些昆虫的卵巢
影响蜕皮激素的分泌等
拟咽侧体(AS)神经肽和促咽侧体(AT)神 经肽 影响保幼激素
利尿激素(diuretic hormone,DH) 利尿肽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peptide,ADP)控制
着昆虫水和离子的平衡及废物的移除,对维护 昆虫稳定的内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
蜕皮激素( Moulting Hormone, MH),是由昆 虫前胸腺素分泌的另一类昆虫内激素。
1939年Butenandt开始从事分离,直到1954年才 分离到蜕皮素晶体。1965年才完全阐明其化学 结构。500kg的家蚕蛹中分离出25mg的活性物 质。现已知有15种蜕皮激素,主要有:α-蜕皮 素和β-蜕皮素两种(因为异构体的差异而出现 的变化)
昆虫性信息素的结构一般都不复杂,大多能人 工合成,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据Wakamura(1993)报道,日本有29种昆虫 性信息素产品投放市场
我国早在7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先后合成了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 蠹蛾、二化螟、棉红铃虫、舞毒蛾等二十多 种昆虫性信息素。自己也鉴定出了一些结构, 如马尾松毛虫和亚洲玉米螟的鉴定就很有意 义。
主要是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 影响昆虫蜕皮激素的合成。如果不能合 成蜕皮激素,则昆虫就不能正常蜕皮。 这种作用的效果主要与保幼激素类似物 相似。
2. 昆虫信息素(Pheromone)
外激素,同种之间交流
2.1性信息素(sex pheromone)
2.2产卵驱避剂 (Oviposition-Deterring pheromone,ODP)
② 其杀虫作用缓慢,施药后可控制昆 虫种群的发育,但不能迅 菊科植物熊耳草 (Ageratum houstonianum), 卢人道(1982年) 从同是菊科植物 的藿香蓟 (Ageratum conyzoide)中分 别分离到了早熟 素Ⅰ和Ⅱ,它们 的结构式如下:
昆虫忌避剂
昆虫忌避剂的实际应用目前很少有报道,而且仅 限于防治卫生害虫,特别是防蚊,如避蚊胺,避 蚊醇。在防治农业昆虫方法未见成功的例子。
主要原因是:
1这些忌避剂大都是挥发性物质,在作物上不能持久, 在害虫防治季节要多次重复使用,这在经济上是行不通 的。
2 选择性很强。往往对一种害虫有忌避作用,对其它害 虫还可能有诱致作用。
代表性的品种有:
1973年,第一个商 品化的昆虫保幼激 素类似物(烯虫酯)
1984年开发,保幼、 杀虫和杀卵作用。 蚊虫、粉虱、书虱 等有效。(灭幼宝、 吡虫醚)
代表性的品种有:
肟醚类化合物, 对蚊幼虫有很 高的活性(日 本,1988)
哒嗪酮类化合 物,特点是对 稻飞虱、叶蝉 具有很高的活 性。
导致昆虫的异常变态,不能正常发育,这是主 要的作用效果
2 还有打破滞育的作用。 3 对成虫的卵巢发育和性成熟有影响。 4 对卵的处理可引起胚胎停止发育,产生杀卵作
用 其特点是活性高、选择性强、对非靶标生物及
环境安全。
但其缺点是:
① 在昆虫的特定发育阶段才有作用 (最主要是变态阶段);发育不整齐 或者错过影响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能 发挥作用。
动物活体农药
主要是指昆虫、螨类等小型动物用于控 制有害生物,称为动物活体农药。动物 活体农药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非常重 要的作用。是传统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主要分为寄生性和捕食性两大类。通过 食物链联系在一起,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需要注意的是寄生性的是益虫,而重寄 生则是害虫,不能算做生物农药。
动物的生物化学农药
昆虫激素 昆虫信息素 昆虫产生的忌避剂(repellents) 昆虫神经肽 昆虫毒素 昆虫抗菌肽
1.昆虫激素
内激素主要包括脑激素、黑化激素、抗 利尿激素、蜕壳激素、鞣化激素、促心 博因子、激脂激素、刺激产卵激素、利 尿激素、高血糖激素、促黑血素因子、 控制引诱物释放因子、滞育激素、保幼 激素、蜕皮激素、雄性激素、睾丸激素、 卵静态激素、抗促性腺激素、后肠灵等 20种。但生产上作为生物农药应用比较 多的主要是昆虫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和 昆虫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
2.3 报 警 激 素
(Alarm pheromone)
如小黄蚁(Aconthomyops claviger)的工蚁受到 骚扰时,立即从上颚腺和腹部的杜氏腺中释 放出报警激素,传递的有效半径约10cm,在 这个距离内的其它工蚁就会向发源地集结并 显示出进攻性动作。现已查明,其报警激素 是个混合物,主要组分为香茅醇 (citronellol)、十三烷酮(tridecanone)、 牛儿醛(geranial)等,结构式如下。
3 对保护作物有效,但又对未施药的作物却会带来灾害。 4 昆虫忌避剂的实用化也不太成功。
4.昆虫的神经肽
(Insect Neuropeptide)
是由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一类小分子化合物。 一般由几个至几十个氨基酸组成,可以影响昆 虫的生长,发育,变态,生殖和代谢等许多生 理过程。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00多个化合物。 主要包括:
前体物
1990年,匈牙利的Matolcsy(1990)采用前体药
物(pro-drug)的原理来合成新型保幼激素类似
物。所谓前体药物,是指本身并无生物活性而
在机体中又可转变为有活性的化合物的一类化
合物。前体物本身虽无活性,但却容易穿透生
物膜。如引入
基团,化合物转移穿透能
力提高。
那么其到达体内的量增加,因而活性增加(从 双氧威到NKI-35120,就是活性增加的过程)。
激脂激素 /红色素聚集素族 (ASKS)
激脂激素 /红色素聚集素族
(ASKS)
激脂激素I 是一个具有10个氨基酸的肽, 广泛存在于飞蝗与沙漠蝗的心侧体中。 其结构和来源与甲壳动物中的红色素聚 集素(RPCH)十分相似,因此合称为激 脂激素/红色素聚集素族(ASKS)
功能:可以激活脂肪与糖的代谢,抑制脂肪体 中蛋白质合成和脂肪酸合成,刺激骨骼肌或心 机博动,刺激保幼激素调控蛋白的合成等等。
2.2保幼激素类似物(JHA或 JHM)
1973年合成了第一个商品化的昆虫保幼激素 类似物(JHA或JHM)Methoprene(烯虫酯), 结构比较稳定,成功地用于控制蚊子和家蝇, 至今已经合成了数以千记的保幼激素类似物。 值得注意的是保幼激素类似物的结构与天然 保幼激素并不相同或相似,但却具有保幼激 素的功能,从生物农药的角度来讲这并不是 生物农药,但从作用机理来讲,由于其特殊 的作用机理而被作为生物农药。
2.3报警激素 (Alarm pheromone)
3.1性信息素
最早是1959年德国的化学家(Butenandt)等从 家蚕雌蛾中分离出蚕蛾素(bombykol)50万只 分离出12mg,命名为反-10-顺-12十六碳烯醇。 为a、b两个异构体化合物,天然比例为92.8:7.2。
目前,大约已经鉴定出有300多种昆虫信息素 的化学结构,一般都由碳氢氧组成。天然的一 般由雌性分泌引诱雄虫。同性昆虫不止分泌一 种性信息素。
抗保幼激素的活性主要是:
(1)引起早熟变态 (2)诱导滞育 (3)杀卵作用
作用机理:可以是以某种方式破坏分泌保幼激 素的咽侧体。早熟素是在昆虫体内发生活化代 谢产生一种环氧化物(3,4-环氧化物),同咽 侧体蛋白质作用,使细胞蛋白烷基化,从而导 致细胞死亡,破坏咽侧体。(破坏蝗虫离体的 咽侧体只需2个小时)
2 昆虫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
天然保幼激素 保幼激素类似物(JHA或JHM)
2.1天然保幼激素
天然保幼激 (Juvenile Hormore, JH) 是由昆虫咽侧 体分泌,控制 昆虫生长发育、 变态及滞育的 重要内激素之 一。
1936年英国的昆虫生理学家Wiggles Worth在吸血蝽体内证实咽侧体的激 素有保持幼虫特性的功能。1967年, Röller分离鉴定了第一个保幼激素 (JH I)以来,迄今已发现了4种天然 保幼激素。
商品化的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
目前,已经商品化的二酰肼类 昆虫生长调节剂品种共有4个 (如下图),其中最著名的是 RH-5849 ( 抑 食 肼 ) 和 米 满 (RH5992,又称特虫肼)。
合成蜕皮激素的抑制剂
1990年Matolcsy等合成了含咪唑及三唑的 化合物PIM及PTM,具有明显的活性。
3昆虫产生的忌避剂(repellents)
据Norris(1990)报道,昆虫和其它动物产生的 昆虫忌避剂共有296种,其中酯类化合物66种, 这 些 化 合 物 都 是 5C~26C 化 合 物 , 大 约 70% 是 8C~18C化合物,而50%又是乙酸酯。
醛类化合物45种 醇类化合物48种 酮类化合物39种 烃类 79种 醌类化合物12种 酚类化合物7种,但都是一元酚
蜕皮激素引起若虫或幼虫蜕皮及化蛹, 它和保幼激素协同作用,共同控制昆虫 的生长发育和变态。
昆虫蜕皮激素化学结构复杂,极性基团 多,难以从昆虫表皮进入昆虫体内,而 且昆虫体内存在大量的钝化酶,因此蜕 皮激素本身难以作为害虫控制剂。主要 用在养蚕业上。
蜕皮激素的应用途径主要是天然合成。
1988年英国罗母哈斯公司的Wing在 美国宾西法尼亚的研究室报道的第一 个非类固醇结构的蜕皮激素活性类似 物(RH-5849),商品名称为抑食肼, 由于这类化合物都含有二酰肼类结构, 因此又称为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8年资助27岁 的博士南开大学王清民)
前体物
双氧威,是生产 上广泛使用的一 种JHA。
引入增加活性基 团后活性大为提 高。
昆虫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的作用机理
其作用机理都是通过影响昆虫的相 关基因而起作用的。如激素可以启 动某一个基因从而影响到代谢和一 些生理过程等。(可参考昆虫生理 的相关解释)
昆虫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的作用效果
昆虫神经肽开发
种类繁多,每种昆虫体内都含有多种神经 肽物质存在。
昆虫神经肽开发成为杀虫物质有两种限制 因素:
一.肽链不能穿透昆虫表皮来影响昆虫 二.如果从消化系统进入则会被消化掉而失去作用
开发的途径:
①是合成性质稳定的亲脂性强,足以穿透昆虫表皮,并在 虫体内发挥作用的类似物; ②是开发神经肽形成过程中所需酶系的抑制剂。 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大量合成昆虫神经肽类激素→如
第二章 动物源的生物农药
是指动物活体或者源于动物的一些产物作为农 药用来控制有害生物,称这些农药为动物源农药。
动物体生物农药
动物源生物农药
动物的生物化学农药
动物天然生物化学化合物
动物的生物化学农药
人工合成的源于动物天然产物的化合物
区别
动物源生物农药与动物源农药 动物活体农药与动物生物化学农药
昆虫性信息素的作用 :
① 检疫调查。 ② 虫情测报。 ③ 大量诱捕。 ④ 迷向。
大量诱捕的特点,简单方便,防效显著等优点。 局限性是 a 通常只适用于一生只交配一次的害 虫或者是发生比较整齐的害虫;b 雄性早熟或 对雌雄两性同时发生引诱作用的害虫;c 在虫 口密度低时效果明显,在虫口密度高时,单靠 大量诱杀雄虫难以收到理想效果
迷向。即在野外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信息
素弥漫在大气中,使雄虫难以辨认雌虫的方位, 从而干扰它们的正常交配。其特点: 必须与其 它防治技术结合;虫口密度大时也很难成功。
2.2产卵驱避剂
(Oviposition-Deterring pheromone,ODP)
又叫昆虫密度调节剂。 雌虫分泌:可以警示自己,也可以警示别的个 体。 如赤豆象成虫产卵,一粒上一般只产一粒,实 在没有位置了才多产一点,即使产的多,也可 能只有刚产的卵才能孵化,导致产卵分布均匀。 产卵驱避剂一般不具有挥发性,喷布在保护对 象上可以确保此种昆虫不去产卵。目前确定的 化合物主要是花园卵石蛾的产卵驱避素,为芥 子酸。 现在已经合成了一些产卵阻止剂,但实用化上 还有一些距离。
促前胸腺激素(PTTH),其靶器官是前胸腺和 某些昆虫的卵巢
影响蜕皮激素的分泌等
拟咽侧体(AS)神经肽和促咽侧体(AT)神 经肽 影响保幼激素
利尿激素(diuretic hormone,DH) 利尿肽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peptide,ADP)控制
着昆虫水和离子的平衡及废物的移除,对维护 昆虫稳定的内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
蜕皮激素( Moulting Hormone, MH),是由昆 虫前胸腺素分泌的另一类昆虫内激素。
1939年Butenandt开始从事分离,直到1954年才 分离到蜕皮素晶体。1965年才完全阐明其化学 结构。500kg的家蚕蛹中分离出25mg的活性物 质。现已知有15种蜕皮激素,主要有:α-蜕皮 素和β-蜕皮素两种(因为异构体的差异而出现 的变化)
昆虫性信息素的结构一般都不复杂,大多能人 工合成,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据Wakamura(1993)报道,日本有29种昆虫 性信息素产品投放市场
我国早在7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先后合成了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 蠹蛾、二化螟、棉红铃虫、舞毒蛾等二十多 种昆虫性信息素。自己也鉴定出了一些结构, 如马尾松毛虫和亚洲玉米螟的鉴定就很有意 义。
主要是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 影响昆虫蜕皮激素的合成。如果不能合 成蜕皮激素,则昆虫就不能正常蜕皮。 这种作用的效果主要与保幼激素类似物 相似。
2. 昆虫信息素(Pheromone)
外激素,同种之间交流
2.1性信息素(sex pheromone)
2.2产卵驱避剂 (Oviposition-Deterring pheromone,ODP)
② 其杀虫作用缓慢,施药后可控制昆 虫种群的发育,但不能迅 菊科植物熊耳草 (Ageratum houstonianum), 卢人道(1982年) 从同是菊科植物 的藿香蓟 (Ageratum conyzoide)中分 别分离到了早熟 素Ⅰ和Ⅱ,它们 的结构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