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临水电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临水电方案
临时水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
总建筑面积:
m2,地下面积:
m2,地上建筑面积:
m2。
二、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走向为保证安全生产、加快施工进度,施工现场的供电至关重要。
因此本工程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作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3#楼工地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电平面布置见附图。
施工现场的供电电源由兴工路北公园北路东侧,第五项目部(华旗东郡壹号 9#楼)施工现场南侧变压器上引出,送至工地设置总配电箱内,电压 380 伏,电源开关为 600 安培。
根据电源及工地用电布局,在施工现场的西北角处设总配电箱,箱内设 3 个回路,各回路容量 200 安培。
供电线路采用 300500 伏,中型橡胶软性五芯电缆截面 3185+2 电缆,采用地下敷设方法。
根据机械的分布,办公区,生活区的分布, 3 个分配电箱分别为:
1 号分配电箱负责塔吊、办公区、生活区的照明。
1/ 17
2 号分配电箱负责施工电梯及其他用电设备。
3 号分配电箱负责钢筋棚内机械。
总配电箱设重复接地,其重复接地的地极及连接线按用电规范规定。
三、负荷计算:
1、工用电动力设备及照明负荷明细表:
鉴于本工程与 1#、 2#楼项目共用一台变压器,下表中部分用电设备考虑 1#、 2#楼项目施工使用。
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单台功率(KW)总功率塔式起重机中联 5013 台 4 45 180 施工电梯 SCD100/100A 台 2 11 22 电渣焊机 YJ650 套 4 76 304 对焊机台 2 25 50 电焊机 BX3-300 台4 23. 4 93. 6 空压机台 1 7. 5 7. 5 振动棒台 4 1. 5 6 木工机械套 2 3. 7 7. 4 打夯机台 2 1. 5 3 弯曲机台 2 1. 1 2. 2 切断机GJ50 台 2 5. 5 11 套丝机台 1 1 1 砼泵车HBT601-141 台 2 32. 2 64. 4 布料机 BLZ21 台 2 28 56 高压水泵台 2 7. 5 15 设备额定电压 380V,电焊机、照明等为单项设备,电焊接定电压为380V,照明额定电压为 220V,但认为它们都是三相平衡分配于三相线路中。
2、负荷计算:
(1)根据配电变压器配出的用电设备,计算施工用电总容量,选择配电变压器:
取 KX=0. 6,取同期系数 K=0. 95 P=KX K PS =0. 6X0.
95X(180+22+304+50+93. 6+7. 5+6+7. 4+3+2. 2+11+1+32. 2+56+15)=450. 813(kw) 备用设备及照明用电取动力用电的 10%,即p=495. 89KVA 选变压器,依据总计算负荷,考虑变压器具有一定的过载能力,选一台 S6-500/10 型变压器即可满足现场的最大负荷电量。
甲方现场有 500 KVA 变压器一台完全能够满足现场施工。
(2) 1 号二级配电箱配出设备为办公区、生活区的日常用电以及备用设备用电:
取 KX=0. 6 cosф =0. 75 PJS1=KX. PS=0. 645. 08=27. 05(kw) Ij=27.053 cosV3 0.38 0.75Pj==4. 45A 选 1. 5mm2BLV 型铝芯橡皮线(允许通过电流 18A) (3) 2 号二级配电箱设置在东边塔楼北边,配出设备有塔吊、施工电梯、布料机、电焊机、振动棒、空压机、电渣焊机、高压水泵等:
取KX=0. 6 cosф =0. 75 PJS1=KX. PS=0. 6(45+11+76+28+23. 42+7. 5+3+7. 5) =134. 88(kw) Ij=134.883 cosV3 0.38 0.75Pj==273. 2A 选 70mm2BX 型铜芯橡皮线(允许通过电流 285A) (4)、 3 号二级配电箱设置施工场地南侧,配出设备有闪光对焊机、木工机械、弯曲机、套丝机、切断机等:
取KX=0. 6 cosф =0. 75 PJS1=KX. PS=0. 6(50+3. 7+2. 2+1+11) =40. 14(kw) Ij=40.143 cosV3 0.38 0.75Pj==81. 3A 选10mm2BX 型铜芯橡皮线(允许通过电流 85A) (5)、 4 号二级配电
3/ 17
箱设置在西边塔楼南侧,配出设备有塔吊、施工电梯、布料机、电焊机、振动棒、空压机、电渣焊机、高压水泵等:
取KX=0. 6 cosф =0. 75 PJS1=KX. PS=0. 6(45+11+76+28+23. 42+7. 5+3+7. 5) =134. 88(kw) Ij=134.883 cosV3 0.38 0.75Pj==273. 2A 选 70mm2BX 型铜芯橡皮线(允许通过电流 285A) (6)、 5 号二级配电箱设置西边塔楼北侧,配出设备有混凝土泵车,打夯机等:取KX=0. 6 cosф =0. 75 PJS1=KX. PS=0. 6(32. 2+6) =22. 92(kw) Ij=22.923 cosV3 0.38 0.75Pj==46. 43A 选 6mm2BX 型铜芯橡皮线(允许通过电流 58A) 主电源线由甲方给定,地埋电源接口引入 380V 进配电室总柜后由配电室接三相五线制分路供给。
3. 配电系统现场施工用电依据规范,施工现场用电工程的基本供配电系统采用三级配电,它的结构型式可用一个系统框图描述,如图示: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开关箱开关箱开关箱用电设备用电设备用电设备用电设备3N~220/380V50HZ(配电柜) 三级配电系统结构型式示意图 3. 1 三级配电系统应遵守四项规则,即分级分路规则,动、照分设规则,压缩配电间距规则,环境安全规则。
分级分路 3. 1. 1 从一级总配电箱(配电柜)向二级分配电箱配电可以分路。
即一个总配电箱(配电柜)可以分若干分路向若干分配电箱配电;每一分路也可分支支接若干配电箱。
3. 1. 2 从而分级配电箱向三级开关箱配电同样也可分路。
即一个分配电箱也可分若干分路向若干开关箱配电,而其每一分路也可支接或链接若干开关箱。
3. 1. 3 从三级开关箱向用电设备配电实行所谓一机一闸制,不存在分路问题。
即每一开关箱只能联结控制一台与其相关的用电设备(含插座),包括一组不超过 30A 负荷的照明器,或每一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其独立专用的开关箱。
3. 1. 4 按照分级分路规则的要求,在三级配电系统中,任何用电设备均不得越级配电,即其电源线不得直接连接于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任何配电装置不得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
否则,三级配电系统的结构型式和分级分路规则将被破坏。
动照分设 3. 1. 5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若动力与照明和置于同一配电箱内共箱配电,则动力与照明应分路配电。
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项设置,不存在共箱分路设置问题。
3. 1. 6 压缩配电间距压缩配电间距规则是指除总配电箱、配电室(配电柜)外,分配电箱与开关箱之间、开关箱与用电设备之间的空间间距应尽量缩短。
按照《规范》的规定,压缩配电间距规则可用一下四个要点说明:
5/ 17
1)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场所。
2)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30M。
3)开关箱与其供电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4)环境安全规则是指配电系统对其设置和运行环境安全因素的要求。
3. 2 配电室的设置 3. 2. 1 配电室设在现场东北角,主电源线由甲方给定。
3. 2. 2 配电室的布置 3. 2. 3 配电室的布置主要是指配电室内配电柜的空间排列。
3. 2. 4 配电柜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和双列背对背布置时不小于 1. 5M;双列面对面布置时不小于 2M。
3. 2. 5 配电柜后面的维护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面对面布置时不小于 0. 8M;双列背对背布置时不小于 1. 5M; 个别地点有建筑物结构突出的空地,则此点通道宽度可减少 0. 2M。
配电柜侧面的维护通道宽度不小于 1M。
3. 2. 6 配电室内设值班室或检修室时,该室边缘距配电柜的水平距离大于 1M, 并采取屏障隔离。
3. 2. 7 配电室内的螺母线与地面通道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2. 5M,小于2. 5M 时应采用遮拦隔离,遮拦下面的通道高度不小于 1. 9M。
3. 2. 8 配电室围栏上端与其正上方带电部分的净距不小于
75mm。
3. 2. 9 配电装置上端(含配电柜顶部与配电母线排)距天棚不小于0. 5M。
3. 2. 10 配电室经常保持整洁,无杂物。
3. 3 配电室的照明配电室的照明应保括二个彼此独立的配电系统。
一是正常照明,二是事故照明。
4、基本保护系统施工现场用电基本保护系统的设置不仅仅限于保护用电系统的本身,而且最重要得时保护用电过程中人的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别是防止人体触电和电气火灾事故。
4. 1 在 TN 系统中,如果中性线和零线分为二条线,其中一条线用作工作零线,用 N 表示;另一条零线用作接地保护线,用PE 表示,即将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使用,这样的接零保护系统称为 TN-S 系统,其组成形式如图所示:
PENL3(C)L2(B)L1(A)TN-S 组成形式 4. 2 漏电保护系统 4. 2.
1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是指在施工现场基本供配电系统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和开关箱首、末二级配电装置中,设置漏电保护器。
4. 2. 2 实行分级、分段漏电保护原则。
实行分级、分段漏电保护的具体体现是合理选择总配电箱(配电柜)、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参数。
7/ 17
《规范》从确保防止人体间接接触触电危害角度出发,对设置于开关箱和总配电箱(配电柜)的漏电柜的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参数作出了如下规定:
4. 2. 3 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为:
一般场所I△≯30mA,潮湿与腐蚀介质场所I△≯15mA;其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T△≯0. 1S。
4. 2. 4 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I△>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T△>0. 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I△T△应不超过安全界限值 30mAs, 即I△T△≯30mAs。
4. 2. 5 漏电保护器极数和线数必须与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保持一致。
4. 2. 6 漏电保护器必须与用电工程合理的接地系统配合使用,才能形成完备、可靠的防触电保护系统。
漏电保护器在 TN-S 系统中的配合使用接线方式、方法如图所示:
4. 2. 7 漏电保护器的电源进线类别(相线和零线)必须与其进线端标记一一对应,不允许交叉混接。
更不允许将 PE 线当 N 线接如漏电保护器。
4. 2. 8 漏电保护器在结构选型时,宜选用无辅助电源型(电磁式)产品。
不能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不能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
品。
4. 2. 9 用电安全:
①安装、维修和拆除临时用电设施,必须由持上岗证的电工完成。
②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和机动车道的上方与外电架漏电保护器使用接线方式空线路之间,必须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塔吊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件边缘与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之间,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4~6米(<1KV 为 4m, 1~10KV 为 6m)③防雷接地的电器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
④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塔吊的防雷装置,拆除的同时应启用建筑物的正式防雷设施;否则,应另设临时防雷装置。
⑤配电屏(盘)或配电线路维修时,应悬挂停电标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检修电气设备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作业。
⑥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橡皮电缆允许沿墙壁或电杆用绝缘子固定架设;但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并距地不小于 2. 5 米。
⑦配电箱、开关箱必须防雨防尘;金属箱壳体必须作保护零线;进出导线应设在箱体下底面;进入的电源线,严禁插销连接;熔断器的熔体必须合格;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⑧每台电气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和一箱一锁。
9/ 17
5、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构成施工现场用电基本保护系统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施工现场用电工程的基础性安全装置。
在施工现场用电工程中,电力变压器二次侧(低压侧)中性点要直接接地, PE 线要作重复接地,高大建筑机械和高架金属设施要作防雷接地产生静电的设备要作防静电接地。
6、外电防护 6. 1 外电防护的技术措施绝缘; 屏护;安全距离;限制放电能量; 24V 及以下安全特低电压;上述的五项基本措施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
但是对于施工现场外电防护这种特殊的防护,基本上不存在安全特低电压和限制放电能量的问题。
因此其防护措施主要应做到绝缘、屏护、安全距离。
(1)保证安全操作距离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它杂物。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1 1~ 35~110 220 330~500 (KV) 10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 4 6 8 0 15 注:
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不宜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2)架设安全防护设施架设安全防护设施是一种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宜通过采用木、竹或其他绝缘材料增设屏障、遮栏、保
护网等与外电线路实现强制性绝缘隔离,并须在隔离处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7、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要求:
①必须持上岗证书作业。
②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
a. 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 b、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c、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d、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
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e、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
8、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①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
②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③配电箱内盘面上应标明各回路的名称、用途,同时要做出分路标记。
④配电箱和开关箱应指定专人负责,并应配锁,施工现场停止作业 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上锁。
11/ 17
⑤各种电气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
⑥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
9、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 ①电缆线路应采用穿管埋地或沿墙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
②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应不小于 0. 6m,并应在电缆上层均匀铺设不小于 50mm 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的保护层。
③橡皮电缆沿墙或电杆敷设时应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扎,固定点间的距离应保证橡皮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的荷重,最大孤垂距地不得小于 2. 5m。
④电缆的接头应牢固可靠,绝缘包扎后的接头不能降低原来的绝缘强度,并不得承受张力。
⑤在有高层建筑的施工现场,临时电缆必须采用埋地引入,电缆垂直敷设的位置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同时应靠近负荷中心,固定点每层楼不得少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沿墙固定,最大孤垂距地不得小于 1. 8m。
10、室内导线的敷设及照明装置: ①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采用瓷瓶瓷夹或塑料夹敷设,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 2. 4m。
②进户线在室外要用绝缘子固定,进户线过墙应穿套管,距地面应大于 2. 5m。
③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截面应按图纸要求施工,但铝线截
面最小不得小于 2. 5mm2,铜线截面不得小于 1. 5mm2。
④金属外壳的灯具,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所用配件均应使用镀锌件。
⑤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小于 3m,室内灯具不得低于 2. 4m。
11、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①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②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上、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
并注明交底日期。
③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
主要内容是:
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
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
④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
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13/ 17
⑤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⑥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项目经理部和企业要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淮》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⑦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
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⑧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经过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上岗或随意串岗。
⑨强化安全用电领导体制,改善电气技术队伍素质。
12、防雷: 按《规范》规定设置防雷装置。
(1)防雷部位的确定:
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施工现场需要考虑防直击雷的部位主要是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等高大机械设备及钢脚手架、在建工程金属结构等高架设施,并且其防雷等级可按三类防雷对待。
防感应雷的部位则是设置现场变电所时的进、出线处。
(2)防雷设置要求:
①当高度32m 安装防雷装置;②现场内的起重机械,附着
式升降脚手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③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 30 ;④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长度应为12m 。
13、电气防火措施: 编制电气防火措施也应从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两个方面考虑。
(1)电器防火技术措施要点① 合理配置用电系统的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器。
② 确保 PE 线连接点的电器连接可靠。
③ 在电器设备和线路周围不堆放并清除易燃易爆物和腐蚀介质或作阻燃防护隔离。
④ 不在电器设备周围使用火源,特别在变压器、发电机等场所严禁烟火。
⑤ 在电器设备先对集中场所,如电所、配电室、发电机室等场所配置可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2)电器防火组织措施① 建立易燃易爆物和腐蚀介质管理制度。
② 建立电器防火责任制,加强电器防火重点场所烟火管制,并设置禁止烟火标志。
③ 建立电器防火教育制度,定期进行电气防火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各类人员电器防火意识和电气防火知识水平。
④ 建立电气防火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任
15/ 17
何隐患。
⑤ 建立电气火警预报制,做到防火于未然。
⑥ 建立电气防火领导体系及电气防火队伍,并学会和掌握扑灭电气火灾的组织和方法。
⑦ 电气防火措施可与一般放火措施一并编制。
二、施工供水设施 1. 水源工地供水水源,利用业主在现场东侧提供的专有给水管线。
2. 临时给水系统临时施工给水系统分两个阶段在主体结构未完工时,采用下给式,管网设增压泵满足楼层用水。
主体完工后,装饰阶段屋面设置水箱,泵将水送至水箱,由上向下供水。
3. 配水管网敷设⑴临时用水采用暗敷和明管相结合,具体布设视现场情况定,暗敷时要考虑地面荷载,给水总管由甲方提供水源引入,形成树枝状管网,供给砼泵机,楼层和生活饮用水。
⑵暗敷管线在 450mm 冰冻线以下,对明设部分,冬季采取保温。
⑶通过道路部分,加钢套管穿过。
4. 管线敷设
5. 现场施工用水量及管径选择本工程为商品砼(不在现场搅拌),故不考虑砼搅拌、原材冲洗等用水量,仅考虑砼养护用水及附属的生产、生活用水。
按筏基底板砼养护需用水量按 0. 3m3/ m3计,每段砼量约在1500m3,需用水为 450m3,即有:
D=(4Q/ *v *1000) 其中 D: 给水管径(m) Q:
耗水量(L/s) V: 管网中水的流速(m/s) D={(4450)( 0. 81000)} =26. 7mm 可算得 DN40 给水钢管就可以满足(流量 v=0. 8m/s 即可) 消防用水量,施工现场在 24h 内,用水量取 10. 0 ( l/s) ,则管径选D150 钢管(流速 v=2. 63m/s 即可) 6. 施工排水在基坑上部及底部沿基坑四周砌筑排水沟及集水井,基坑内积水和雨水由潜水泵抽至排水沟经沉淀池沉淀后统一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在临时建筑四周设置排水沟,污水沉淀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后统一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1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