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病”调离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病”调离制度
简介
本文旨在介绍小学“五病”调离制度。

该制度是一种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管理措施,针对小学阶段出现的学生行为问题,采取相应的调离措施,以确保教学环境的稳定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调离对象
小学“五病”调离制度主要针对以下五类学生:
1. 违法犯罪行为严重的学生;
2. 影响教学秩序的学生;
3. 对他人施暴或行为极其不端的学生;
4. 长期逃学或拒绝接受教育的学生;
5. 严重影响师生关系的学生。

调离程序
根据小学“五病”调离制度,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1. 学校收集证据:学校应详细记录学生的违法行为、不良行为等,并收集相关证据。

2. 召开学校会议:学校应召开会议,讨论调离该学生的决定,并邀请相关人员参加,包括学生的家长、班主任、校长等。

3. 调离决定:根据会议的讨论结果,学校将做出是否调离学生的决定。

4. 通知家长:学校应书面通知学生家长,说明调离决定的理由和执行日期。

5. 安排调离:学校应与相关部门合作,并安排好学生的调离工作。

调离期限和扶持措施
根据小学“五病”调离制度的规定,他们的扶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调离期限:学生的调离期限一般为一个学期或一学年。

2. 接收学校安排:被调离的学生将被安排到其他学校接受教育,接收学校应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和管理,并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

3. 家庭教育指导:学生的家长应接受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加
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

结论
小学“五病”调离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措施,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
教学环境。

通过对符合调离条件的学生进行调离并给予相应的扶持
措施,可以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
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