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台县王庙镇
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二00九年十二月十日)
在鱼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县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农机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工作阶段性成果,具体如下:
一、全程农机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我镇农机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需要3年完成,2008-2009年度我镇农机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509.67万元,其中:国家补贴150万元,农民自筹309.67万元,建立了18个农机大户、2个农机服务组织,其中:购置大型拖拉机25台,直走式小麦收获机13台,农机具119台,小麦免耕播种机50台,玉米收割机22台,插秧机25台,半喂入水稻收获机4台。

二、采取措施,保障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领导组织落实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结合镇农机局《关于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精神,我们迅速召开了两次由乡镇主管农机工作领导和乡镇农机站站长参加的专门会议,贯彻落实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的政策、精神和安排部署,成立了王庙镇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侯科才担任,成员由农机、财政、土地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以确保示范区建设顺利实施。

2、科学谋划明确目标
根据《王庙镇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结合全镇农机化发展和农业生产实际,认真研究,科学谋划,以全面提升我镇的
现代化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发展;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指导思想。

以示范区逐渐实现机耕、机种、机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全程机械化生产,建设完成后示范区机耕、机种、机收等主要生产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促进我镇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

3、积极协调合力共建
(1)在鱼台县农机局积极协调配合下,于2008年4月25日召开了由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的“农机化化示范项目建设农机新技术及培训班”,由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洋马农机(中国)有限公司等生产商派出的技术人员和农机校老师为参会人员讲解了拖拉机、玉米收割机、水稻收割机及农机具使用与维修保养相关技术。

同时,积极与生产厂家、供应商协调,在货源十分紧张,时间又短的情况下,各方共同努力,终于在春耕整地的最佳时间,力保项目区的机械投入作业,农户深受感动。

(2)08—09年,先后在我镇召开了小麦秸秆还田现场会,水稻机械插秧育秧现场会,水稻机械插秧现场会,水稻机械插秧成果鉴定会,为我镇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及按时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科学调度强化监督
我们组织相关人员采取个别抽查和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对全镇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情况包括机具购置使用、场库棚建设质量、进度、标
准进行监督管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运行的原则,及时调度,做到全面掌握情况,以确保我镇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

全镇共计调度10次,抽检和集中检查9次。

5、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1)完善资金制度建设。

示范区建设农机具购置资金自筹部分设有专户、专帐、专人管理、专人审批,阶段性结帐分别汇给供应商。

由财政监管,项目办统一管理。

(2)机具采购制度建设。

为保障示范区建设农机具的产品质量、性能、功能、服务、管理等,机具采购采取目录选择、政府采购的形式,层层申报、层层把关、层层审批确保监管有力,阳光操作。

(3)机具管理制度建设。

示范区建设所有装备的机具,其产权为购机者所有,县农机局建立档案统一管理,喷涂统一标识和编号。

所购机具2年内不得转卖。

(4)标准化制度建设。

加强示范区农机标准化建设,制定建设标准,作业质量、机务管理、机具报废、经营核算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示范区建设健康发展。

6、树立农机典型。

为使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项目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充分发近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树立了有示范作用和影响较大的农机大户和合作组织的典型。

以点带面,为我镇现代农业发展探索了模式和途径,使我农机经营体制形成了新格局。

特别是古李村农机大户李兴申同志依托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水稻机械化插秧,勇于探索,靠农机立业,敢于投入,靠农机增收,靠农机发展。

先后购置了水稻插秧机20台、小四轮拖拉机以及整地机、播种机等配套农具。

2009年,李兴申实现机械插秧1200余亩,收入可达15万元。

存在问题
1、农用油料涨价,使得农民和农机大户难以承受的了。

随着农用油料涨价,农机作业成本提高,机耕费上涨,农民用机的积极性下降。

导至农机作业水平下降,农机户效益下降。

2、质量问题,在部分主机和农具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在时影响农田作业,给农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特别是农机具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和信誉,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