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打造“四联四为”载体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县打造“四联四为”载体
为农村党员创先争优提供广阔平台
赵县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赵县积极创新载体,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以“支部联系无职党员,为党员设岗;党员联系困难群众,为群众排忧;党员联系先富群众,为群众助力;党员联系普通群众,为群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四联四为”活动,为广大农村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广阔平台。
一、支部联系无职党员,为党员设岗。
在全县农村党员中开展了“设岗定责、争优创星”活动,按照合理设岗、党员认岗、支部定岗、公示明岗、民主评岗等程序,为无职党员设置政策宣传、事务代理、民事调解、维护治安、科技推广、信息流通等10个岗位.党员根据自身情况申报,一人一岗或一人多岗。
党支部综合各方面条件确定最终人选,并签定认岗承诺责任书。
党支部每月对在岗党员发挥作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年终,乡、村党组织通过个人述职自评、民主评议、支部评价,对党员履岗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凡考评称职以上的党员,均可参加“争优创星”星级评选,按获星级挂荣誉牌展示,分别授予“共产党员先锋户”、“共产党员示范户”等荣誉称号。
开展“设岗定责、争优创星"活动以来,全县8000余名农村党员明确了履责岗位,一个
个支部成为一座座堡垒,一名名党员成为一面面旗帜。
二、党员联系困难群众,为群众排忧。
建立了党员帮扶困难群众制度,引导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分别联系1-2户困难群众,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搭台子、出点子,助资金,送信息,尽心尽力地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遇到困难和问题,在生活上照顾他们,在精神上安慰他们,在致富上鼓励他们,帮助早日摆脱困境。
党员张存志与本村困难家庭张京法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解决养殖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年增收10000多元,实现了脱贫致富;党员张高峰自家农田属于农业部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项目,他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向所联系困难群众推广小麦等行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辐射带动了40余户困难群众增产增收。
目前,全县共有3000多名党员与4200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提供致富信息1500多条,帮扶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6000多件。
三、党员联系先富群众,为群众助力。
建立了党员联系先富群众制度,每名党员负责联系2-3户先富裕起来的群众致富能手,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为他们提供各种技术、信息,使他们认识到,富裕起来离不开党的惠民政策和党组织的关怀、支持,从而增强对党的认识,加深对党的感情,把自己的致富经验、致富技术、致富门路传授给农民群众,发挥“传、帮、带”作用,走出一条“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的共同致富路子。
同时,积极做好培养工作,引导他们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学习党的
知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去年以来,通过党员联系先富群众活动,全县已有5000多名群众致富能手积极发挥技术、信息、资金优势,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其中有1058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315名被吸收为党员,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的整体活力明显增强。
四、党员联系普通群众,为群众服务.建立了农村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每名党员根据认岗情况,负责联系5-10名普通群众,经常深入到所联系的群众家中,通过与他们拉家常,了解掌握他们所想、所需、所求,及时向村党组织传递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做好农村和谐稳定的维护者.同时,以“村民事务代理室”为岗台,主动帮助群众代办各种事项,向他们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广新品种、提供致富信息,实现“群众动嘴儿,党员跑腿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截至目前,通过联系普通群众,共梳理合理化建议1700余条,提供致富信息1250余条,推广实用技术200余项,领办经济实体130余个,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10000多件,化解矛盾纠纷280起,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