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时“家丑”别外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聊天时“家丑”别外扬
作者:殷鑫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9年第02期
六十多岁的卞阿姨是一位非常热情开朗的老人,平时人际关系很好,如果说有一位“冤家”的话,那就是她女儿。

卞阿姨的女儿今年已三十好几,还没有男朋友,这是卞阿姨最为头痛的事情,一直催婚,搞得母女关系很僵。

最近,卞阿姨的闺密来找卞阿姨聊天,卞阿姨就跟闺密抱怨自己的女儿,比如不会做饭、女强人,担心女儿嫁不出去等。

谁知被回来的女儿听了正着,于是跟卞阿姨大吵了一架。

女儿认为母亲随便跟别人说自己的隐私,但是卞阿姨却觉得自己没说什么。

那么,问题到底是出在哪了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黄全说,之所以出现上述案例中的母女矛盾,其核心问题其实是沟通不到位。

从心理层面分析,母亲担心女儿大龄没有男朋友,于是选择了一个不被女儿接受的沟通方式——催婚;而另一方面,女儿不接受母亲催婚,也选择了一个不被母亲接受的沟通方式——争吵。

如此一来,在女儿婚姻的问题上,虽然母女纠结了很长时间,但其实真正的有效沟通却少之又少。

很多人都知道家丑不可外扬,此处的“丑”不一定指丑事,还有一些隐私、私密,但最后却忍不住说了出去,这其实是有一定心理因素的。

其一是当事人不以为“丑”,其二是因为心理压抑寻求释放。

比如这个案例,当母亲在女儿婚姻问题上纠结许久,得不到女儿回应,同时又找不到解决办法时,其心理必然是压抑的,此时母亲急需找到一个出口、找人倾诉,而闺密在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