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1-10-27T08:12:28.878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16期作者:徐道清1黄元晓2
[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以供参阅。
徐道清1黄元晓2
京山中达建筑机械有限公司1 湖北荆门 431800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2 上海 318000
摘要:安全和利益始终是相互挂勾的统一体,安全是利益的前提,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企业的利益、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在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的今天,各企业在重视利益的时候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向安全管理要效益。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以供参阅。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并从建设规模上也在不断的扩大中。
而建筑与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有着直接关系的重要行业,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趋势下,要求企业所建造的建筑物必须从建筑安全和质量上予以全面重点保障,全面贯彻以安全生产为宗旨,严格遵守并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从而保障建筑施工生产的安全性。
1开展安全培训活动,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面临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
因此,施工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的施工技巧和职业素质,及时地掌握施工管理的各项要求。
为了更好地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开展有效的安全培训活动。
从大体上来说,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培训活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极大程度上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在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培训活动的时候,可以根据施工人员参与培训的考核成绩,对他们实施相应的奖励,极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管机制
新时期,若想提升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与市场占有力,开展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时,必须要构建相配套的完善的安全监管机制,借助该机制实现对项目施工中各项要素的管控,分配好安全管理的权责问题,进而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安全监管机制的具体要求表现如下:其一,施工方必须要构建安全管理团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针对性与目标性的管理,制定一定的规范与制度,打造安全管理体系,这是提高安全监管水平的有效途径。
此外,安全管理团队主要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管理,可对施工人员的不规范行为、违规操作等予以制止,且惩罚与批评施工人员,以达到安全教育的效果;其二,构建完善的分包管理系统,从诸多优质的企业中选择资质高、技术先进、诚信度高的企业来开展合法的分包,且和分包方签订合同,要求的分包方要及时做好项目施工安全的监管工作,以求最大程度上实现对施工安全的管理。
3规范建筑市场行为
受社会风气等因素影响,当前建筑市场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为整治建筑市场的秩序,保持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重视相关工作,加大整治力度,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规范建筑市场行为。
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用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建筑市场行为。
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设置专门的市场管理机构,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市场秩序。
此外,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建筑企业相关资质的审核力度,严格把控相关许可证的发放,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建筑企业责令整改并扣押许可证,整改合格后才能发放。
政府有关部门的介入能够有效规范建筑市场行为,保障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不断的对建筑施工的危险源进行控制
所谓危险源,指的就是能够引发建筑施工事故的源头。
因此,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进行之前,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
要充分的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虑,并且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所用到的设备进行科学的检查和测验。
只有都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
在对建筑工程施工前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对引起建筑施工事故的危险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考虑,并且应该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应对方案的设计。
其中,主要包括对危险源的检测、对危险源进行的控制以及应急的策略等内容。
5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到位
建筑施工单位如果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理应先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和规章,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到位。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至始至终地依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施工人员进行要求,规范他们的操作和技术工艺,减少违规操作的几率,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率。
只有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确保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都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确保施工安全,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提高施工质量。
6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首先,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和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对不同的工种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分班组对各岗位的人员实行具体的操作规程安全教育,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人员民工较多的现象可以设立安全签到本。
对于签到的工人进行专业、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叮嘱其注意安全问题。
定期开展各班组的安全学习研讨会议。
以便根据工程进度变化、气候变化、施工环境变化来学习相关的安全施工知识。
其次,建筑企业应当认真贯彻执行日常的安全检查制度。
严格的安全检查工作有利于强化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到施工现场去,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岗位责任、安全管理根据相关的安全管理文件进行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督促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并在整改后进行复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安全隐患。
7加强安全预防工作
考虑到建筑施工的不确定因素很大,为了有效的避免建筑施工事故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伤害,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施工单位可以为施工技术人员购置建筑意外保险,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周期时长等情况,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购置建筑意外保险可以显著的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8完善安全防护配备
安全防护配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和避免伤亡的基础,具体包括在施工现场安装安全警示装置,采取季节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发放基本的工人劳动保护用品,对现场的机具、用电和基坑等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支护。
尤其是对脚手架、模版支撑和临边洞口等事故多发地点的防护,应该做好规范搭设固定、稳定性检测和落实定型防护等工作,在用电配备和机械拆除操作的过程中应该由专业执证上岗人员进行,操作之前还应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检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施工行业迅猛的发展,安全管理不仅仅涉及到建筑行业大生产与发展,还涉及到建筑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更涉及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设计企业、监管单位、和行政单位各个部门都要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所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严格分析,并提出相对的解决安全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事故发生率,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丛凯.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0(76):0093-0093
[2]杨靖.分析建筑施工管理的存在问题与优化[J].建材与装饰.2019(25):182-183
[3]张再忠.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J].低碳世界.2015(01):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