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_货币供给PPT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银行的负债。 4、确定货币供给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实际提供 的货币量能够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的货币需 求相吻合。对货币供给的确定价值不是实际的
货币供给量,而是合理的货币供给量。
第2页/共75页
5、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外生变量,因为其大小 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所左右。但 同时,它又是一个内生变量,决定于经济社会中
产负债业务改变它)
第39页/共75页
3、为什么将公众手持的现金看作是基础货 币
一方面,从现金与存款可相互转化的事实,流通 中现金量的大小与银行准备金量具有此消彼长的 关系,可以通过对银行准备金的影响间接的制约
银行货币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中央银行手中掌握的现金发行权对控
制一定时期货币供给量有重要作用。
第6页/共75页
结论: 货币供给的控制权由政府通过中央银 行掌握。中央银行根据政府和金融政策、 经济形势变化需要,人为进行调控,增减
货币供应量。
第7页/共75页
2、新剑桥学派对货币供给的分析
新剑桥学派从两方面对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应论 提出不同观点。
第一,从形式上看,现有的货币供应量都是从中 央银行渠道出发的,但实质上这个量的多少在很 大程度上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众货币需求的
第32页/共75页
3、派生存款的创造 假定:(1)客户不提款,全都转帐。
(2)没有定期存款 (3)商行不持超额准备金 (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d=10%
第33页/共75页
举例:甲把现金100万元(R=20)存入A行,A行贷款 80万元给乙,乙支付80万元给丙存入B行……
R + R*(1-Rd)+ R(1-Rd)2 + …… + R(1-Rd)n =R[1 +(1-Rd)+(1-Rd)2 +……+(1-Rd)n] 令q=1-Rd 则上式=R(1+q+q2+……+qn) 由Sn =a1/1-q
则=R/1-(1-Rd)= R/Rd=10万元/10%=100万元
第34页/共75页
从派生存款的创造可总结出: (1)在信用货币流通中,货币最初都是通过银 行信贷方式投放到流通中的,所以银行信贷是调 节货币流通的闸门,银行可以通过信贷扩张或紧
缩来调节货币流通量。 (2)原始存款是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派生存
货币
活期存款
商业银行存款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第17页/共75页
弗里德曼的外生货币供应论
复杂的乘数模型
M H
CD CR
1
1
D
C R
D (1 D ) RC
DD
H
•
D (1 D ) RC
DD
C RC
RC
第18页/共75页
政策意义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 没有可控 性 货币政策可能无效。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具有可控 性 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第二,他赞同凯恩斯的中央银行能够控制 货币供应的观点,但主张中央银行对货币
供应量的控制能力是有限度的。 原因一,当MD旺盛时,银行体系设法 逃避中央银行的控制,主动增加贷款,扩
大货币供应。
第10页/共75页
原因二,中央银行在MS方面存在漏区,这 使中央银行不可能严密地控制住MS总量。
比如当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企图收 缩MS,但金融体系中,银行可利用商业信 用等形式变相增加MS。非银行金融机构以 高利率从银行夺取存款,再高利率贷款,
款是通过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 (3)创造派生存款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 部分准备金制度 第二, 非现金结算制度
第35页/共75页
4、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客观因素为: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
要求银行体系必须适度创造。 主观因素为:法定准备金率高低、超额准 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第36页/共75页
四、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 (一)活期存款乘数的修正——货币供应的
一般理论模式
如果流通中现金C = c (提款率)D 超额准备金E = e (超额准备金率)D 定期存款T = t (定期存款比率)D 准备金R = 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超额准 备金 = Rd D + Rtt D + e D =D( Rd + Rtt + e ) K=1/Rd + c + R t t + e 因为B = C(流通中的现金)+R(存款准备金) =cD + ( Rd + Rt t +e )D =(c+ Rd + Rt t +e )D
存
量
入库(回笼)
现金回行流
第28页/共75页
现金通货运行机制有三大特点:
1、现金通货主要在银行之外流通。 2、如果银行体系既不增加现金投入,也 不组织现金回笼,那么无论现金如何流通, 它只会发生持有人结构的变化,而不会有
数量上的增减。 3、现金通货流通一般主要对应于小宗商
品即消费品的交易。
第29页/共75页
第19页/共75页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是重点,货币政策 应该是一切经济政策中唯一重要的法宝,其 他经济政策如果不通过货币政策或没有货币
政策配合,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 他认为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 “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公开宣布并长 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第20页/共75页
——有别于凯恩斯货币供给理论的“内在 货币供应论”
认为货币供应量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所 决定,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 体系内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 的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更不可能支配 他们的行动,因此,货币供应量是内生的。
第13页/共75页
原因一,在存贷关系上,认为资产决定负 债,只要有贷款需求银行就提供信贷,并 由此制造出存款货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增
项目。
第15页/共75页
(三)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
研究方法:以货币供给基本公式 为基础,
借助数理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检验结果:货币供给量的变动90 %左右 由B的变动引起 第16页/共75页
结论:货币供给量是一个由中央
弗里德曼的外生货币供 应论
广义货币:“购买力暂栖所”
构成: 公众持有通货
第4页/共75页
一、货币供给理论
(一)凯恩斯及凯恩斯学派的货币 供给分析 1、凯恩斯的货币供给分析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量是由中 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其变化 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 济因素制约。第5页/共75页
理由:而不可及的。
第 一 , 对 于 商品货 币(金 属币) 来说, 其生产 受自然 力量限 制(资 源稀缺 性), 在非产 金国中 ,私人 企业生 产货币 的成本 与收益 悬殊太 大。 第 二 , 对 于 管理货 币和法 定货币 ,更不 是私人 企业生 产出来 的,而 是依靠 国家的 权力才 发行流 通的。
第30页/共75页
商业银行 库存现金
的
法定的准备金
储备金形式 在央行的存款
超额准备金
中央银行开支票 的两种情况
商行向中央银行 贷款或贴现
在公开市场上央行 购入证券
第31页/共75页
原始存款特点:不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派生存款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 通过贷款投资而引申出来超过当初存款的
存款。 派生存款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流通中的 通货 商业银行 等金融 机构的 存款
基础货币
外汇和黄 金储备
第26页/共75页
(二)现金通货运行机制
中央 银行
收兑金银、外汇
贷款或支付利息
专 归还贷款或存款 个人
入库 业
购 支付
出库 银
买 报酬
行 送存
提现
单位
第27页/共75页
出库(发行)
现金投放
发行库
业务库
市场人民
币 (人民银行)
(商业银行)
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界定货币数量的范围——M2(通货 +所有商行存款)
第二,关于货币增长率的确定——与经济增长 率大体一致
第三,关于货币增长率在年内或季节内是否允 许波动——不能任意波动
第21页/共75页
(四)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货币供应理论 德国新经济自由主义者认为,要保证社
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协调和稳定,必须首先稳 定货币,保证币值的稳定,货币供应必须与
第37页/共75页
则 D = B/c+ Rd + Rt t +e 又因为M1 = M0 +各种活期存款
=C+D
= cD + D
= D(c+1) = (B/c+ Rd + Rt t +e)*(1+c) = B(1+c/c+ Rd + Rt t +e) 令K1=1+c/c+ Rd + Rt t +e 则M1 = B (基础货币) * K1 (货币乘数)
第40页/共75页
如果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失误造成MS失 控,必然会造成存款的虚假和现金的过多, 在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相当部分现金转 化为存款,其中部分以存款准备金的形式上
(二)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 1、存款运行的特点
(1)存款运行都在银行体系内进行。 (2)存款在运行过程中能自行扩大,即存款运 行的结果不仅会引起结构的变化,还会导致总量
的增加。 2、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和中央银 行的支票所形成的存款,它是指商业银行吸收到 的所增加其储备金的存款。
率提供了必要环境。
第24页/共75页
在实施中,德国新经济主义将公开的货币供应增 长由原来的固定在一个具体的数值发展到一个特 定范围,“区间论”使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时
有了回旋的余地,把握了主动权。
第25页/共75页
二、货币供给的运行机
制
中央银行 基础货币
(一)中央银行的货币创造
资产
创造
负债
贴现和放 款 政府债券 和财政 借款
加。 原因二,金融创新能起到动用闲置资金、 节约头寸、改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如 果中央银行只是部分地提供所需货币,通 过金融创新也可相对地扩大货币供应量。
第14页/共75页
原因三,企业可以创造非银行形式的支付, 扩大信用规模。如企业通过发行或交换期 票,甚至于通过不履行还款义务等创造出 “非自愿”商业信贷方式来“支付”投资
使货币供应量紧而不缩。
第11页/共75页
原因三,中央银行在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在 MS的增加与减少两方面分布不均匀,增加货币
供应的能力远远大于减少货币供应的能力。 所以,对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控制力应有一 个清醒的认识,不能把期望值定得太高。
第12页/共75页
(二)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货币供给论的发 展
其他主体的货币收付行为。
第3页/共75页
两对重要概念: 货币供给量:一国经济中可用于各种交易
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给: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
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或机 制。 内生货币供应论: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 主体的经济行为。 外生货币供应论: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货币当局的政策和操作手段。
第38页/共75页
(二)基础货币 B=R+C
1、概念:具有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 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中的现金之和。
2、特点: (1)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2)流通性很强,即持有者可自主运用。
(3)派生性 (4)与货币供给的各相关层次有较多的相关度 (5)可控性,即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它(通过资
结果。 因为公众的货币需求经常大量的表现为贷款 需求,而贷款需求和货币供应量紧密的联系在一
起。
第8页/共75页
经济前景好 企业贷款需求增加 银 行放款增加 贷款转成存款 存款者可随
时支取兑现(货币供应量增加) 所以对现有货币供应量发生决定性影 响的主要是货币需求,它取决于经济的胜
衰和人们的预期。
第9页/共75页
商品相联系。
第22页/共75页
货币供应的总原则是保证币值稳定,具体为: 第一, 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
一个国家社会生产能力 可以生产出多少商 品 需要多少货币来交易
所以以现行计算的社会生产能力除以货币 流通速度就是货币供应的最佳量。
第23页/共75页
第二, 保持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 因为商品和货币存在对应关系,如果货币过多, 商品少,就会出现货币追逐商品的局面,表现为 物价上涨,商品短缺,市场紧张。如果使货币量 略少于商品,吸引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通 过公众 所投的货币来判断商品的优劣,以此来提 高商品的质量和数量,这将形成商品追逐货币的 局面,这为开展自由竟争和提高社会市场经济效
第二讲_货币供给
会计学
1
关于货币供给的定义需要说明几点:
1、货币供给中所指的货币关系到货币供给的 具体内容,但经济理论界没有统一认识。
2、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货币供给量是 指一国某一时点上的货币存量,银行是供给
和改变货币存量大小的金融机构。
第1页/共75页
3、货币供给是实实在在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 上的一定时点上的银行负债总额。具体地说, 存款量是商业银行的负债,而货币发行量是中
货币供给量,而是合理的货币供给量。
第2页/共75页
5、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外生变量,因为其大小 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所左右。但 同时,它又是一个内生变量,决定于经济社会中
产负债业务改变它)
第39页/共75页
3、为什么将公众手持的现金看作是基础货 币
一方面,从现金与存款可相互转化的事实,流通 中现金量的大小与银行准备金量具有此消彼长的 关系,可以通过对银行准备金的影响间接的制约
银行货币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中央银行手中掌握的现金发行权对控
制一定时期货币供给量有重要作用。
第6页/共75页
结论: 货币供给的控制权由政府通过中央银 行掌握。中央银行根据政府和金融政策、 经济形势变化需要,人为进行调控,增减
货币供应量。
第7页/共75页
2、新剑桥学派对货币供给的分析
新剑桥学派从两方面对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应论 提出不同观点。
第一,从形式上看,现有的货币供应量都是从中 央银行渠道出发的,但实质上这个量的多少在很 大程度上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众货币需求的
第32页/共75页
3、派生存款的创造 假定:(1)客户不提款,全都转帐。
(2)没有定期存款 (3)商行不持超额准备金 (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d=10%
第33页/共75页
举例:甲把现金100万元(R=20)存入A行,A行贷款 80万元给乙,乙支付80万元给丙存入B行……
R + R*(1-Rd)+ R(1-Rd)2 + …… + R(1-Rd)n =R[1 +(1-Rd)+(1-Rd)2 +……+(1-Rd)n] 令q=1-Rd 则上式=R(1+q+q2+……+qn) 由Sn =a1/1-q
则=R/1-(1-Rd)= R/Rd=10万元/10%=100万元
第34页/共75页
从派生存款的创造可总结出: (1)在信用货币流通中,货币最初都是通过银 行信贷方式投放到流通中的,所以银行信贷是调 节货币流通的闸门,银行可以通过信贷扩张或紧
缩来调节货币流通量。 (2)原始存款是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派生存
货币
活期存款
商业银行存款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第17页/共75页
弗里德曼的外生货币供应论
复杂的乘数模型
M H
CD CR
1
1
D
C R
D (1 D ) RC
DD
H
•
D (1 D ) RC
DD
C RC
RC
第18页/共75页
政策意义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 没有可控 性 货币政策可能无效。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具有可控 性 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第二,他赞同凯恩斯的中央银行能够控制 货币供应的观点,但主张中央银行对货币
供应量的控制能力是有限度的。 原因一,当MD旺盛时,银行体系设法 逃避中央银行的控制,主动增加贷款,扩
大货币供应。
第10页/共75页
原因二,中央银行在MS方面存在漏区,这 使中央银行不可能严密地控制住MS总量。
比如当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企图收 缩MS,但金融体系中,银行可利用商业信 用等形式变相增加MS。非银行金融机构以 高利率从银行夺取存款,再高利率贷款,
款是通过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 (3)创造派生存款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 部分准备金制度 第二, 非现金结算制度
第35页/共75页
4、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客观因素为: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
要求银行体系必须适度创造。 主观因素为:法定准备金率高低、超额准 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第36页/共75页
四、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 (一)活期存款乘数的修正——货币供应的
一般理论模式
如果流通中现金C = c (提款率)D 超额准备金E = e (超额准备金率)D 定期存款T = t (定期存款比率)D 准备金R = 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超额准 备金 = Rd D + Rtt D + e D =D( Rd + Rtt + e ) K=1/Rd + c + R t t + e 因为B = C(流通中的现金)+R(存款准备金) =cD + ( Rd + Rt t +e )D =(c+ Rd + Rt t +e )D
存
量
入库(回笼)
现金回行流
第28页/共75页
现金通货运行机制有三大特点:
1、现金通货主要在银行之外流通。 2、如果银行体系既不增加现金投入,也 不组织现金回笼,那么无论现金如何流通, 它只会发生持有人结构的变化,而不会有
数量上的增减。 3、现金通货流通一般主要对应于小宗商
品即消费品的交易。
第29页/共75页
第19页/共75页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是重点,货币政策 应该是一切经济政策中唯一重要的法宝,其 他经济政策如果不通过货币政策或没有货币
政策配合,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 他认为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 “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公开宣布并长 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第20页/共75页
——有别于凯恩斯货币供给理论的“内在 货币供应论”
认为货币供应量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所 决定,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 体系内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 的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更不可能支配 他们的行动,因此,货币供应量是内生的。
第13页/共75页
原因一,在存贷关系上,认为资产决定负 债,只要有贷款需求银行就提供信贷,并 由此制造出存款货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增
项目。
第15页/共75页
(三)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
研究方法:以货币供给基本公式 为基础,
借助数理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检验结果:货币供给量的变动90 %左右 由B的变动引起 第16页/共75页
结论:货币供给量是一个由中央
弗里德曼的外生货币供 应论
广义货币:“购买力暂栖所”
构成: 公众持有通货
第4页/共75页
一、货币供给理论
(一)凯恩斯及凯恩斯学派的货币 供给分析 1、凯恩斯的货币供给分析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量是由中 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其变化 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 济因素制约。第5页/共75页
理由:而不可及的。
第 一 , 对 于 商品货 币(金 属币) 来说, 其生产 受自然 力量限 制(资 源稀缺 性), 在非产 金国中 ,私人 企业生 产货币 的成本 与收益 悬殊太 大。 第 二 , 对 于 管理货 币和法 定货币 ,更不 是私人 企业生 产出来 的,而 是依靠 国家的 权力才 发行流 通的。
第30页/共75页
商业银行 库存现金
的
法定的准备金
储备金形式 在央行的存款
超额准备金
中央银行开支票 的两种情况
商行向中央银行 贷款或贴现
在公开市场上央行 购入证券
第31页/共75页
原始存款特点:不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派生存款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 通过贷款投资而引申出来超过当初存款的
存款。 派生存款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流通中的 通货 商业银行 等金融 机构的 存款
基础货币
外汇和黄 金储备
第26页/共75页
(二)现金通货运行机制
中央 银行
收兑金银、外汇
贷款或支付利息
专 归还贷款或存款 个人
入库 业
购 支付
出库 银
买 报酬
行 送存
提现
单位
第27页/共75页
出库(发行)
现金投放
发行库
业务库
市场人民
币 (人民银行)
(商业银行)
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界定货币数量的范围——M2(通货 +所有商行存款)
第二,关于货币增长率的确定——与经济增长 率大体一致
第三,关于货币增长率在年内或季节内是否允 许波动——不能任意波动
第21页/共75页
(四)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货币供应理论 德国新经济自由主义者认为,要保证社
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协调和稳定,必须首先稳 定货币,保证币值的稳定,货币供应必须与
第37页/共75页
则 D = B/c+ Rd + Rt t +e 又因为M1 = M0 +各种活期存款
=C+D
= cD + D
= D(c+1) = (B/c+ Rd + Rt t +e)*(1+c) = B(1+c/c+ Rd + Rt t +e) 令K1=1+c/c+ Rd + Rt t +e 则M1 = B (基础货币) * K1 (货币乘数)
第40页/共75页
如果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失误造成MS失 控,必然会造成存款的虚假和现金的过多, 在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相当部分现金转 化为存款,其中部分以存款准备金的形式上
(二)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 1、存款运行的特点
(1)存款运行都在银行体系内进行。 (2)存款在运行过程中能自行扩大,即存款运 行的结果不仅会引起结构的变化,还会导致总量
的增加。 2、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和中央银 行的支票所形成的存款,它是指商业银行吸收到 的所增加其储备金的存款。
率提供了必要环境。
第24页/共75页
在实施中,德国新经济主义将公开的货币供应增 长由原来的固定在一个具体的数值发展到一个特 定范围,“区间论”使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时
有了回旋的余地,把握了主动权。
第25页/共75页
二、货币供给的运行机
制
中央银行 基础货币
(一)中央银行的货币创造
资产
创造
负债
贴现和放 款 政府债券 和财政 借款
加。 原因二,金融创新能起到动用闲置资金、 节约头寸、改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如 果中央银行只是部分地提供所需货币,通 过金融创新也可相对地扩大货币供应量。
第14页/共75页
原因三,企业可以创造非银行形式的支付, 扩大信用规模。如企业通过发行或交换期 票,甚至于通过不履行还款义务等创造出 “非自愿”商业信贷方式来“支付”投资
使货币供应量紧而不缩。
第11页/共75页
原因三,中央银行在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在 MS的增加与减少两方面分布不均匀,增加货币
供应的能力远远大于减少货币供应的能力。 所以,对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控制力应有一 个清醒的认识,不能把期望值定得太高。
第12页/共75页
(二)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货币供给论的发 展
其他主体的货币收付行为。
第3页/共75页
两对重要概念: 货币供给量:一国经济中可用于各种交易
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给: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
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或机 制。 内生货币供应论: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 主体的经济行为。 外生货币供应论: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货币当局的政策和操作手段。
第38页/共75页
(二)基础货币 B=R+C
1、概念:具有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 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中的现金之和。
2、特点: (1)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2)流通性很强,即持有者可自主运用。
(3)派生性 (4)与货币供给的各相关层次有较多的相关度 (5)可控性,即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它(通过资
结果。 因为公众的货币需求经常大量的表现为贷款 需求,而贷款需求和货币供应量紧密的联系在一
起。
第8页/共75页
经济前景好 企业贷款需求增加 银 行放款增加 贷款转成存款 存款者可随
时支取兑现(货币供应量增加) 所以对现有货币供应量发生决定性影 响的主要是货币需求,它取决于经济的胜
衰和人们的预期。
第9页/共75页
商品相联系。
第22页/共75页
货币供应的总原则是保证币值稳定,具体为: 第一, 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
一个国家社会生产能力 可以生产出多少商 品 需要多少货币来交易
所以以现行计算的社会生产能力除以货币 流通速度就是货币供应的最佳量。
第23页/共75页
第二, 保持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 因为商品和货币存在对应关系,如果货币过多, 商品少,就会出现货币追逐商品的局面,表现为 物价上涨,商品短缺,市场紧张。如果使货币量 略少于商品,吸引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通 过公众 所投的货币来判断商品的优劣,以此来提 高商品的质量和数量,这将形成商品追逐货币的 局面,这为开展自由竟争和提高社会市场经济效
第二讲_货币供给
会计学
1
关于货币供给的定义需要说明几点:
1、货币供给中所指的货币关系到货币供给的 具体内容,但经济理论界没有统一认识。
2、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货币供给量是 指一国某一时点上的货币存量,银行是供给
和改变货币存量大小的金融机构。
第1页/共75页
3、货币供给是实实在在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 上的一定时点上的银行负债总额。具体地说, 存款量是商业银行的负债,而货币发行量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