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一(下)第三次月考语
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观众为何吐槽文学改编影视作品?
文学作品向来是影视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
近期荧屏银幕上,改编作品屡见不鲜,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红高粱》热播,根据热门青春文学《匆匆那年》改编的电影也已上映。
然而在叫好背后,吐槽之声也不绝于耳,不少原著粉丝抱怨这些影视改编“毁了原著”。
而知名科幻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的消息传出后,读者的此类情绪更是爆发到极点,以至于该剧的制片人无奈地说:《三体》要毁也得毁在中国人手上。
那么,为何满意的读者比满意的观众多?改编影视作品是否就是“毁原著”利器?依笔者看,观众纷纷吐槽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不仅和两种艺术形式自身特点不同有关,也与当下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泛滥的风气有关。
我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文学作品的文字、人物和故事情节在不同的读者眼中有不同的意义,在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后,每个读者都对作品有个人性的体会,都可以根据作品构建出一个带有个人色彩的空间。
面对影视作品时,大部分观众更看重影视作品在有限时间内呈现的故事情节和画面,不会去在意影视艺术本身的剪辑、配乐等技巧。
但相较于美国大片营造的精彩画面,中国根据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常简单地选择展现故事情节。
然而,和原著丰富而又个性化的内容相比,影视作品只能在有限时间内展现导演或编剧想要截取的内容,更不用说这些内容还要经过编剧的重构、演员的诠释,实现从文学艺术到影视艺术的转变。
若观众捧着原著对比影视作品来看内容、看情节,发出抱怨之声也便不奇怪了。
这个结论并不是对眼下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的维护。
抛开情节不谈,作为影视艺术,目前很多作品还没有探索到好的艺术表达方式,艺术品位也常常谈不上,因为影视作品总是要和市场挂钩,难免随市场而动,迎合流行。
更值得忧虑的是,当下影视行业正处于“剧本荒”的时代,原创剧本少之又少。
所以优秀的文学作品
一经推出,影视公司便立即出面抢购,“趁热打铁”赶市场推出相应改编作品,编剧、导演和演员都成了影视制作流水线上的工具。
如此,作品免不了会粗制滥造,“毁原著”也是意料之中。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的灵感来源,优秀的影视作品更会实现对原著的推广。
想要拍出好的作品,可以如张艺谋一样聪明地选择《陆犯焉识》中的一个章节,也可以如魏德圣一样,十二年磨一剑推出《赛德克•巴莱》.看到原著火了,影视剧不能以着急上马的心态强求改编,对原著情节贪大求全,否则观众吐槽改编作品的现象还将一直存在。
(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观众吐槽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各自的艺术特点,并且当下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的风气泛滥。
B.美国大片相比,中国的改编影视作品常常只是简单地展现故事情节,而不注重影视作品的剪辑、配乐等技巧。
C.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姆莱特,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文学作品构建一个带有自我意识的空间,而改编影视作品难免与之有出入。
D.改编的影视作品展现的只是编剧或导演想要表现的内容,并且这些还经过了编剧的重构和演员的诠释,经历了艺术形式的转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电视剧《红高粱》和电影《匆匆那年》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热播的同时也受到了观众的批评。
B.影视剧翻拍文学作品不能总是抱着“趁热打铁”的心态,也不能对原著情节贪大求全,否则吐槽现象就不会消失。
C.导演想要拍出好作品,就要像张艺谋、魏德圣一样,要么选择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章节进行拍摄,要么长时间筹备拍摄。
D.文学作品一向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灵感来源,而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也能实现对原著
的推广,二者能够相互促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中国的影视艺术没有好的艺术表达方式,并且艺术品位也不太好,它们常常跟随市场而动,迎合市场流行。
B.如果观众捧着原著去看影视作品,总是去对比故事情节上的不同,那么抱怨总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毕竟文学艺术到影视艺术有所转变。
C.当前一有优秀文学作品出现影视公司便纷纷抢购,以致出现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泛滥的现象,这与影视行业自身“剧本荒”有关。
D.影视行业中急功近利的文学改编热,让一些编剧、导演、演员沦为影视制作流水线上的工具,所以改编影视作品免不了粗制滥造。
二、古代诗文阅读
2.(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樊逊,字孝谦。
河东北猗人也。
逊少学,常为兄仲优饶。
既而自责曰:“名为人弟,独受安逸,可不愧于心乎?”欲同勤事业。
母冯氏谓之曰:“汝欲谨小行耶?”逊感母言,遂专心典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勉。
属本州岛沦陷,寓居邺中,为临漳小史。
县令裴鉴莅官清苦,致白雀等瑞,逊上《清德颂》十首。
鉴大加赏重,擢为主簿,仍荐之于右仆射崔暹,与辽东李广、渤海封孝琰等为暹宾客。
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逊曰:“家无荫第,不敢当此。
” 天保元年,本州岛复召举秀才。
五年正月,制诏问求才审官,逊对曰:“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何欲不从。
高悬王爵,唯能是与。
无令桓谭非谶,官止于郡丞;赵壹负才,位终于计掾。
则天下宅心,幽明知感,真人去而复归,从此而言,可以无愧。
”又问刑罚宽猛,逊对曰:“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
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宽猛兼设,水火俱陈,则天下自治,大道公行。
”七年,诏令校定群书,逊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共刊定。
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逊乃议曰:“按汉中垒校尉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言:臣向书、太史公书、太常博士书、中外书合若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
向之故事,见存府合,即欲刊定,必藉众本。
邢子才、魏收等并不是多书之家,请牒借本参校得失。
”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
殆无遗阙。
八年,诏尚书开东西二省官选,所司策问,逊为当时第一。
(节选自《北齐节•樊逊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B.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C.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D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2)下列对文中加点同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掾”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曹,掾史,掾属。
“计掾”是古代州郡的计吏。
B.“表”是给呈帝的奏承,与之相关的词语“表函”是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是表文奏章,“表草”是表文草稿。
C.“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转达臣子进言意愿的侍者,后发展为帝王的谦称。
D.古代制作竹简,先用火烤,使其冒出水分,这程序叫“杀青”,也叫“汗青”。
选文中“杀青”指书籍定稿。
(3)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樊逊有责任心,读书勤勉,他不想安逸地受人照顾,愿与兄长一同致力家业;在母亲开导下,他又全力研读典籍,并常在墙上题字以自勉。
B.樊逊颇有文才,能把握时机,在担任临漳小史时,他钦佩县令为官清廉,就作了十首《清德颂》,受到县令的赏识,被朝廷征召为主簿。
C.樊逊善于策对,治国有见地,他认为国家应该重用有才德的人,不要埋没人才;他认为王者之道应以礼乐为先,后用刑罚,恩威并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D.樊逊能以史为鉴,处事有方,他在主持校定群书时,借鉴汉代刘向的做法,搜集种不同版本的书籍对照校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何欲不从。
高悬王爵,唯能是与。
②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各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释】①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
昔为六朝都城。
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1)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作简要赏析。
(2)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
4.(三)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交汇在“,”这两句诗中。
(2)荀子在《劝学》中妙用“,”的譬喻,从雕刻方面,正面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成功。
(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良心
孩子送来时,已经快不行了,林兵和老婆急红了眼。
好几个医生,在看了片子和孩子的状况后,都摇着头说:“不行,不行,这个手术我没把握。
”林兵和老婆真的是急疯了,差点就给他们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你们一定要救我儿子啊!”一个年轻医生,看着有些不忍,说:“如果丛医生在,可能还有点希望,但是……”
年轻医生有些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林兵问。
年轻医生想了想说:“我去帮你打个电话试试,他如果说可以,那就可以。
”电话打完,年轻医生说:“丛医生答应了,马上就动手术,你们准备一下吧。
”张朝和老婆一阵惊喜。
林兵朝老婆使了个眼色,他老婆就匆匆出了医院,回来时手里多了个鼓囊囊的信封。
那个丛医生走过来时脸上有点憔悴,他的身后跟着的是推着孩子病床的护士。
眼瞅着快要到手术室了,林兵把丛医生拉到了一个角落,然后递上那个信封。
丛医生推托着不接,反复几次,林兵脸上都有了汗。
这时那个护士喊:“丛医生,可以手术了。
”丛医生推托不过,只好接过信封,随手放进口袋里,然后就匆匆进了手术室。
林兵和老婆被阻拦在手术室的门口,看着门轻轻地被关上。
林兵拍了拍老婆的肩说:“没事的,一定没事的,丛医生都收了咱的红包,他一定会尽全力的。
”
这次的手术,真像是一场马拉松。
从下午六点一直到凌晨两点,林兵和老婆坐在门外的地上,差点都虚脱了。
“怎么还没好呢?怎么还没好呢?”老婆嘴里不停地在喃喃着,眼角的泪早已干了,留下一道道清晰的泪痕。
不时还怪上自己几句:“都怪我,没照看好儿子。
”林兵拉住她的手,紧紧地。
不知什么时候,手术室的门打开了,先前那个护士喊:“谁是林海旭的家属?”“林海旭”正是孩子的名字。
林兵和老婆冲了过去应道:“我是,我是!”护士告诉他们,手术很成功,孩子一会儿就出来,先进重症监护室,让他们别着急。
转身要进手术室的护士又回头说:“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
几天后,林兵的老婆经过医院楼下的表彰栏,发现上面有丛医生的照片,仔细一看,这是年度模范医生的事迹专栏。
原来丛医生叫丛勇强,他因一台手术,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
林兵的老婆回到病房时,把丛医生的事告诉给了林兵。
林兵说:“他是尽力了,可他不是也收了我们的红包了吗?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评模范呢?”老婆也说:“是啊,是有点说不过去。
”
林兵和老婆只是在病房里轻声地谈论,邻床的一个病友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出了病房,就和另一个病友说起了那个叫丛勇强的医生收受红包却被评模范的事情。
事情很快传到了很多人的耳朵里。
第二天,林兵的老婆看到表彰栏里,丛医生的照片被撤了下来。
回到病房时,来了两个医院监察处的人,把他们带进了一间办公室,说是要了解情况。
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丛医生,他们是有些歉意的,虽然他们给了红包,但毕竟人家救了自己的孩子。
丛医生却朝他们微微一笑,说:“你们查过交给医院的押金吗?”林兵和老婆摇头说:“没有。
”一个工作人员递给他们一份押金收据,收据上显示,在孩子手术的第二天,孩子的医院账户上多了一笔钱。
那个数字,正是林兵塞给丛医生的那个红包的数额。
丛医生说:“当时收你们的钱,一是想让你们放心,二是时间确实也紧迫……”
林兵说:“丛医生,对不起,我……”
丛医生摆了摆手说:“医者父母心,无论我做什么,我首先想到的都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通过林兵夫妻误会丛医生这个小故事,揭示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医患关系问题,即医患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等。
B.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如通过一些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突现了林兵夫妻在救治孩子时的焦急心情。
C.护士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她目睹丛医生收红包,也见证他抢救小男孩,时这个人物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D.小说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直至结局依次展开,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
E.文中略写救治孩子的过程,详写孩子父母对丛医生的前后态度变化过程,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孩子父母的忘恩负义。
(2)丛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简要分析其形象特征。
(3)“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试分析护士这句话的含意及作用。
(4)小说的题目是“良心”,如以“红包”为题是否更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
四.语言运用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结果却是,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②作为城市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的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会,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③机器人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人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于“召唤恶魔”,必将。
A.自食其果作茧自缚玩火自焚
B.作茧自缚玩火自焚自食其果
C.玩火自焚自食其果作茧自缚
D.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玩火自焚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七”的成功发射巩固了中国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航天大国的地位,在新的时代,“神七”的升空不仅是多种学科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而且是航天事业的发展的结果
B.本届全运会上最惊人的莫过于山东队的陈倩、张丰林以及湖南选手黄朝升等一批新人的涌现,很多老运动员也非同凡响,他们的成绩提高之快,的确是个奇迹
C.白芳礼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省吃俭用,用蹬三轮车积攒的35万元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自己却一贫如洗
D.余额宝类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之所以能实现远超其他货币基金的高收益,主要是由于其挂钩的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中,大量资金配置了高利率的银行协议存款造成的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瓷上青花与画中水墨一样,都是至雅至精、至美至极的艺术形式,。
,,:;;淡到极致,也浓到极致。
青花以它的这种独特瓷韵,自蒙元以后,始终是中国瓷器的主流。
①或明朗宁静,或曲折幽深②具有无法言说的韵味
③画以墨为韵,瓷以青为贵④或如蓝天白云,或如荷塘月色
⑤一如水墨在宣纸上铺展⑥青花在瓷胎上的色性
A.②⑥⑤③④①B.③⑥①④⑤②C.②③④①⑥⑤D.③⑥⑤②①④
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1分)
9.阅读下面的内容,概括唐代“以胖为美”的三个具体原因。
要求:每个原因都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
唐代繁荣昌盛,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人们有条件按照自己的喜好穿衣吃饭。
唐代开放兼容并包,使唐人充满自信,使大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
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眼界十分开阔,不拘于旧有的审美情趣,不惧怕身体的丰满甚至肥胖。
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有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10.根据前后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是经过千年万代沉淀而成的土地,历史中的辉煌与暗淡,都积淀在这土地中,历史中所有人物的音容足迹,都融化在这土地中。
我正在耕耘的这些泥土,会不会印上遭受放逐、行吟泽畔的屈原的足迹?这些泥土冲下山岭,又被风吹到空中,会不会曾落到①的李白的肩头?会不会曾飘在②的杜甫的脚边?会不会拂过③的苏轼的须髯?
11.如图表示的是人从婴儿期到青年期人际交往发展变化的趋势,请据此总结出其发展变化的三条规律。
六、写作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两棵树被台风刮倒了:一棵树卧倒在地上,枝条折断了不少,叶子几乎全
被刮烂;另一棵树也卧倒在地上,树叶和枝条基本完好无损。
人们请来园林工人,询问如何处理。
园林工人认为,被台风刮倒的树,树根已受重创,要将两棵树的树枝全部锯掉。
但人们不赞成把那棵基本完好无损的树的树枝也锯掉。
园林工人只好锯掉了那棵受伤严重的树的枝条,重新栽好,接着把没被锯掉枝条的那棵树也扶起栽上。
一段时间过后,被锯掉树枝的那棵树长出了新芽;而没被锯掉树枝的那棵树,枝叶已经干枯,没过多久便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一(下)第三次
月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观众为何吐槽文学改编影视作品?
文学作品向来是影视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
近期荧屏银幕上,改编作品屡见不鲜,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红高粱》热播,根据热门青春文学《匆匆那年》改编的电影也已上映。
然而在叫好背后,吐槽之声也不绝于耳,不少原著粉丝抱怨这些影视改编“毁了原著”。
而知名科幻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的消息传出后,读者的此类情绪更是爆发到极点,以至于该剧的制片人无奈地说:《三体》要毁也得毁在中国人手上。
那么,为何满意的读者比满意的观众多?改编影视作品是否就是“毁原著”利器?依笔者看,观众纷纷吐槽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不仅和两种艺术形式自身特点不同有关,也与当下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泛滥的风气有关。
我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文学作品的文字、人物和故事情节在不同的读者眼中有不同的意义,在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后,每个读者都对作品有个人性的体会,都可以根据作品构建出一个带有个人色彩的空间。
面对影视作品时,大部分观众更看重影视作品在有限时间内呈现的故事情节和画面,不会去在意影视艺术本身的剪辑、配乐等技巧。
但相较于美国大片营造的精彩画面,中国根据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常简单地选择展现故事情节。
然而,和原著丰富而又个性化的内容相比,影视作品只能在有限时间内展现导演或编剧想要截取的内容,更不用说这些内容还要经过编剧的重构、演员的诠释,实现从文学艺术到影视艺术的转变。
若观众捧着原著对比影视作品来看内容、看情节,发出抱怨之声也便不奇怪了。
这个结论并不是对眼下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的维护。
抛开情节不谈,作为影视艺术,目前很多作品还没有探索到好的艺术表达方式,艺术品位也常常谈不上,
因为影视作品总是要和市场挂钩,难免随市场而动,迎合流行。
更值得忧虑的是,当下影视行业正处于“剧本荒”的时代,原创剧本少之又少。
所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一经推出,影视公司便立即出面抢购,“趁热打铁”赶市场推出相应改编作品,编剧、导演和演员都成了影视制作流水线上的工具。
如此,作品免不了会粗制滥造,“毁原著”也是意料之中。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的灵感来源,优秀的影视作品更会实现对原著的推广。
想要拍出好的作品,可以如张艺谋一样聪明地选择《陆犯焉识》中的一个章节,也可以如魏德圣一样,十二年磨一剑推出《赛德克•巴莱》.看到原著火了,影视剧不能以着急上马的心态强求改编,对原著情节贪大求全,否则观众吐槽改编作品的现象还将一直存在。
(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观众吐槽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各自的艺术特点,并且当下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的风气泛滥。
B.美国大片相比,中国的改编影视作品常常只是简单地展现故事情节,而不注重影视作品的剪辑、配乐等技巧。
C.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姆莱特,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文学作品构建一个带有自我意识的空间,而改编影视作品难免与之有出入。
D.改编的影视作品展现的只是编剧或导演想要表现的内容,并且这些还经过了编剧的重构和演员的诠释,经历了艺术形式的转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
A.电视剧《红高粱》和电影《匆匆那年》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热播的同时也受到了观众的批评。
B.影视剧翻拍文学作品不能总是抱着“趁热打铁”的心态,也不能对原著情节贪大求全,否则吐槽现象就不会消失。
C.导演想要拍出好作品,就要像张艺谋、魏德圣一样,要么选择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章节进行拍摄,要么长时间筹备拍摄。
D.文学作品一向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灵感来源,而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也能实现对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