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网上图书荐购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网上图书荐购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马英;刘星;杨春壮;石丹;武丽影
【摘要】After the current studies, processes and types of online book purchase recommendation system in academic library were briefly described,its major problems at present were analyzed with suggestions put forward for its optimization, including improvement of its functions, establishment of its dynamic knowledge repository, improvement of its timeliness, enforcement of its electronic resources purchase and importance attached to its performance assessment.%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网上荐购系统的研究现状、流程及类型,分析了当前图书荐购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优化荐购系统的路径,包括完善荐购系统的功能、建立动态荐购知识库、增强荐购时效性、加大电子资源荐购力度及注重荐购绩效评估等.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年(卷),期】2017(026)012
【总页数】4页(P64-6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网上图书荐购系统;采访;路径
【作者】马英;刘星;杨春壮;石丹;武丽影
【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3.1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文献资源呈海量增长的同时,读者阅读需求也日趋专业化、复杂化及个性化。
高校图书馆受采访馆员人力不足、学科知识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制约,文献采访难以精准掌握读者文献需求,导致馆藏流通率下降。
为解决图书馆文献收藏与读者实际需求间的矛盾,各高校图书馆纷纷开展读者荐购服务,让广大读者尤其是学科专家参与、介入,甚至主导图书采访过程,充分发挥馆员、读者的优势,以降低图书采购的盲目性。
目前读者荐购方式有口头荐购、现场荐购、圈选书单、网络荐购(QQ、E-mail、荐购系统、表单荐购)等多种方式,其中荐购系统因其方便快捷、专业规范、覆盖面广,且便于荐购后续处理、反馈和进度追踪等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众多高校图书馆推进读者荐购服务的有效工具和实现方式[1]。
1 网上荐购系统概述
近年来,网上荐购系统成为高校图书馆荐购的主要发展趋势,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硕。
2004年,《基于图书征订目录建立图书荐购系统的技术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图书馆荐购系统的六大功能模块[2],由此开启了荐购系统研究的先河。
伴随着图
书馆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读者信息获取即时性需求的不断提高,多样化网络文献荐购模式受到普遍关注。
如将OPAC与网络书店、书评网站等外
部系统整合的荐购系统设计方案,提高了图书馆信息社会融入性[3];利用Web 2.0技术设计开发图书馆荐购系统,推动了Web 2.0社交网络在图书馆服务中的
应用[4]。
还有研究者把云计算应用在图书馆读者荐购系统的构建研究中,如《基
于云服务的图书馆读者荐购系统模式研究》一文详细探讨了利用云计算、SaaS、
SOA 等技术实现云服务端的系统总体模式[5]。
1.1 荐购流程
图书荐购系统是一种读者、采访馆员和书商三者参与并即时收集读者荐购图书信息来辅助图书采访工作的系统。
在具体操作中,虽然荐购标准和方式有所不同,但一般的工作流程大致为:读者登录荐购系统→提交荐购书目信息→采访馆员审核→采访馆员回复和决定购买与否→订购→验收→编目加工→上架流通→系统自动告知读者。
1.2 系统类型
国内图书馆常用的荐购系统主要有3种:基于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LIS)的荐购系统,这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使用的一种荐购系统,如汇文系统(江苏汇文软件有限公司开发);图书馆自主开发的荐购系统,如思源荐书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开发);商业公司制作的专业化荐购系统,如Weblink图书推荐系统。
3种荐购系统的优缺点比较见表1。
表1 国内图书馆常用的3种荐购系统的优缺点比较[6]LIS()、(ALEPH)、(Unicorn),,,、、、,()、(),,,,,,(Weblink)、(),,, OPAC ,
2 网上图书荐购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读者荐购参与度较低
部分读者仅把自己定位为图书馆的用户,没有意识到本身也是馆藏文献的建设者,仅满足于被动获取现有馆藏文献,主动参与图书荐购的意识薄弱。
虽然国内多数高校图书馆在网站专门设置了荐购栏目,但因缺乏宣传和引导,仍有许多读者对图书荐购系统不了解、不熟悉,影响了荐购效果。
读者提交的荐购信息不完整或填写错误造成荐购信息传递错位,供应商无法准确匹配图书,造成了较多的无效荐购。
读者荐购的图书往往缺乏系统性,有些甚至偏离了馆藏定位,导致拒购率增高,挫伤了读者再次荐购的积极性。
2.2 系统功能不全、易用性差
荐购系统的基本功能应包括检索、推荐、处理、反馈、评价等[7],但目前大多数
高校图书馆的荐购系统的功能不够完善。
如荐购系统未与OPAC系统进行无缝链接,不能实现自动查重,降低了荐购的精准率,导致无效荐购增多;系统缺乏有效的统计分析功能,不能有效统计分析荐购的读者人群分布、荐购图书类型及学科分布等信息数据,难以明确读者深层次需求及阅读倾向,影响荐购资源的系统规划、选择和组织管理。
2.3 书目信息缺乏有效整合
提供书源信息可以让读者在荐购图书时,了解相关的图书信息,帮助读者判断是否荐购以及方便读者提交完整的图书信息,也便于图书馆进行后续的工作。
常用的荐购书源信息主要来自书商提供的图书征订目录和外部网站的资源链接[8]。
大部分
荐购系统征订书目信息与馆藏书目信息、网络资源没有实现无缝整合,读者在荐购系统中检索征订书目时,荐购系统不能实现自动查重或提示读者查询馆藏书目,加大了读者重复荐购的可能性。
2.4 获取图书时滞性过长
除购买率之外,时效性也是高校图书馆用户特别关注的重点。
然而大多数图书馆荐购处理流程繁琐,读者提出荐购请求后,采访馆员要经过审核、订购、验收、编目、流通等多个环节,短则耗时10多天,长则 2至3 个月,图书馆对于读者荐购回复与处理周期过长,读者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严重挫伤了读者参与荐购的积极性。
许多读者不想长时间等待,转而寻求获取图书的其他途径,或者选择其他主题相近的替代资源。
荐购图书与实际使用的时间差问题,是致使读者荐购参与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3 高校网上图书荐购系统的优化路径
3.1 完善荐购系统的功能
操作便捷、功能完善的荐购系统有助于增加读者对荐购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图书荐购系统要具备以下基本功能[9]。
3.1.1 读者身份认证功能
建立读者身份信息档案,登录时通过借书证号、口令字进行身份验证,便于获取荐购权限及后期的自动提醒、好书推荐等个性化反馈服务。
3.1.2 征订书目集成导入功能
收集、筛选最新书目信息,形成征订目录后导入图书荐购系统,供读者按学科浏览、检索书封、内容介绍、图书详细目录等信息。
3.1.3 荐购状态跟踪功能
全程跟踪荐购活动进展,实现荐购图书审核、订购、到馆情况等信息的实时反馈。
3.1.4 荐购历史查询功能
用于读者查询、参考其他荐购读者的信息,采访馆员查看荐购历史状况,有效控制荐购工作进程。
3.1.5 自动查重功能
通过荐购信息与馆藏信息进行匹配查重、荐购记录之间查重,避免图书重复荐购。
3.1.6 统计分析功能
对荐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核心荐购者、学科专业分布、核心出版社,核心著者、满足情况等信息,为采访工作做参考。
3.2 建立动态荐购知识库
为保障读者获取完整的图书信息,高校图书馆采访馆员应参照专业设置、学科特色,搜集出版社、馆配商、搜索引擎、书评网站及网上书店最新书目信息,按照统一标准筛选、查重、整合,形成内容丰富、格式规范及描述精确的荐购知识库。
荐购书目记录不仅要包括完整的MARC编目数据,还应利用网页集成技术链接网站上的
图书封面、目录、简介及书评等附加信息,最大限度地向用户呈现待选书目库和馆
藏书目库完整的内容,降低读者信息搜集对比的难度,提高用户荐书的采纳率,增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交互的效率和质量[10]。
3.3 增强荐购时效性
采访馆员应减少对荐购图书采购过程的过度干预,尽可能地缩短工作流程,将荐购订单与其他订单分开,在图书集成管理系统下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处理荐购订单,加快验收、编目、入库等的速度,缩短读者获取荐购图书的时间;加急处理特殊急需书目,先流通后加工,优化采买流程;全程跟踪荐购订单的处理流程和到馆后的相关状态,并通过E-mail、短信、QQ、微信等途径向读者实时反馈关键节点信息,增强荐购活动的透明度。
3.4 加大电子资源荐购力度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渗透,电子资源在整个资源采购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图书馆正逐步从纸质文献资源中心向数据中心转变。
因此在保证纸质文献荐购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应加大电子资源荐购力度,尤其是用户迫切需要的学术性电子图书、电子教参、考试辅导类电子图书[11]。
唐小新等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图书馆OPAC系统中流通日志记录的个性化电子图书荐购系统,满足了不同专业背景的
读者对电子图书进行个性化荐购的需求[12]。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整合了Proquest 国外学位论文荐购的同时,还提供了“中图易阅通平台”,以方便读者荐购电子图书。
3.5 注重荐购绩效评估
实现对系统荐购绩效评估的科学化、标准化、常态化及动态化,有利于发现、分析荐购服务中的问题,及时优化荐购系统功能、合理调整荐购策略,保障读者荐购服务的长期有效开展。
定期跟踪分析荐购图书利用情况,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荐购资源的使用率、读者满意度等方面评价荐购资源的利用效果,考察荐购图书是否符合馆藏政策,是否拓展了馆藏范围。
引入投入产出效益评价机制,通过对
从荐购资源价格数量、年涨价幅度、软硬件购置费用、读者人均检索成本等方面进行成本核算,以及从荐购资源对读者的影响程度、对教学及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方面进行效益核算,对系统荐购资源的投入成本与服务效益进行比较,评价荐购资源的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13]。
4 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用户信息素养的提高,他们对信息的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图书馆资源建设所遵循的原则也必然发生变化,即由传统的馆藏驱动转化为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的用户驱动资源建设[14]。
图书荐购系统是读者参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是提高采访质量、优化馆藏结构的重要辅助手段,图书馆要不断完善荐购系统功能,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谢玲.武汉大学图书馆荐购系统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8):74-78.
[2] 詹德潘.基于图书征订目录建立图书荐购系统的技术研究[J].现代情报,2004,24(8):137-138.
[3] 王泽贤.高校图书馆整合型荐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0):116-122.
[4] 范凯.基于Web2.0图书馆荐购系统的功能设计[J].科技与管理,2013,15(4):56-59.
[5] 史艳芬,徐咏华.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读者荐购系统模式研究[J].图书馆,2013(3):111-113.
[6] 易中梅,赵晶.高校图书馆网上图书荐购系统的比较与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5):13-14,17.
[7] 谢玲.论高校图书馆图书荐购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改进构想:以“985 工程”高校为例[J].高校图
书馆工作,2015,35(6):41-44.
[8] 尚新丽,屈亚杰.高校图书馆网上荐购服务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20):58-61.
[9] 许静波,孙媛媛,于静.高校图书馆开展网上资源荐购服务的调研与思考[J].图书馆,2015(12):63-67.
[10] 王洁慧,张洪艳.高校图书馆一站式读者荐购服务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现代情报,2016,
36(7):90-95.
[11] 伍碧.医学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藏建设[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6):49-54.
[12] 唐小新,李高虎,唐秋鸿,等.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电子图书荐购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3):83-88.
[13] 韩丽.PDA: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新模式[J].图书馆,2013(5):117-119.
[14] 李雯.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10):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