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双极型晶体管及相关器件(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截止模式下,晶体管的两个结皆为反向偏压,边界 条件变为pn(0)=pn(W)=0,截止模式下的晶体管可视为 开关断路(或是关闭)。
EB
C
np
pn np
VEB
E
B
C
np
pn
np
0W
放大
0W
饱和

0
VCB
E BC
np
pn
np
0W
截止

E
BC
np
pn
np
0W
反转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在反转模式下,射基结是反向偏压,集基结是正向偏压;在 反转模式下晶体管的集电极用作发射极,而发射极用作集电 极,相当于晶体管被倒过来用,但是在反转模式下的电流增 益通常较放大模式小,这是因为集电区掺杂浓度较基区浓度 小,造成低的“发射效率”所致。

(0
1)ICBO
所以
ICEO (150.5 1)0.87106 A 1.32104 A
§5.3 双极型晶体管的频率响应与开关特性
频率响应
ic
前面讨论的是晶体管的静态特性(直流特性),
p
没有涉及其交流特性,也就是当一小信号重
iB
n
叠在直流值上的情况。小信号意指交流电压
IC
0W
截止

E
BC
np
pn
np
0W
反转
如在放大模式下, 图4.7 四种晶体管工作模式下得结极性与少数载流子分布 射基结是正向偏压,集基结是反向偏压。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在饱和模式下,晶体管中的两个结都是正向偏压,
导致两个结的耗尽区中少数载流子分布并非为零,
因此在x=W处的边界条件变为
pn (W
)

截止模式
反向偏压
反向偏压
反转模式
反向偏压
正向偏压
P+ N P
E
BC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下图显示了一p-n-p晶体管的四种工作模式与VEB、VCB 的关系,每一种工作模式的少数载流子分布也显示在
图中。
EB
C
np
pn np
VEB
E
B
C
np
pn
np
0W
放大

0W
饱和
0
VCB
E BC
np
pn
np
p(n EWV )VEB 0 决定。
x
(d)
(c)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共基组态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
共基组态晶体管的基极为输入端与输出端所共用,其电 流-电压特性仍可用下式描述,其中VEB和VBC分别是输 入与输出电压,而IE和IC分别为输入与输出电流。
IE

a11
exp

qVEB kT
半导体器件物 理与工艺
Physics and Technology of Modern Semiconductor Devices
2019/8/3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根据射基结与集基结上偏压的不同,双极型晶体管有 四种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
射基结
集基结
放大模式
正向偏压
反向偏压
饱和模式
正向偏压
正向偏压

qVEB kT

1


a12
exp

qVCB kT

1

IC

a21
exp

qVEB kT


1
a22
exp

qVCB kT


1

上二式各结的偏压视晶体管的工作模式可为正或负。其中系数11、 12、21和22可各由以下各式分别得出。
下图(a)是此放大器的低频等效电路,ic 在更高
频率的状况下,必须在等效电路中加上适当
的电容。与正向偏压的p-n结类似,p 在正向偏












电iB
容nCEB

B


散电容Cd,而在反向偏压的集基结中只存在
势垒电容CCB,如图 (b)所V示~EB 。 p
V~EB
iE
VEB
VCCE
Ic/mA
pn0
exp

qVCB kT

EB
C
在饱和模式下,极 小的电压就产生了
np
pn np
极大的输出电流,
0W
放大
晶体管处于导通状
态,类似于开关短
路(亦即导通)的
E BC
状态。
np
pn
np
0W
截止
VEB
0

E BC
np
pn
np
0W
饱和
VCB
E
BC
np
pn
np
0W
反转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压特性的测量结果并标示出不同工作模式的区域。集电极与发射
极电流几乎相同(0≈1)并几乎与VBC不相关,非常符合理想晶体管
的行为。
8
饱和
8
6 饱和
IE 6mA
IE E
E VEBp

E p
B
n
B
C
IC
n
C p IB
p
C
IC
C
VCB
IB
VCB

(a)p-n-p晶体管的共基状态
64
IE
图 4.9 p-n-p晶体管基极中的少数载流子分布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共射组态晶体管的电流-电压特性
下图是一个共射组态下的p-n-p晶体管,将式IB=IE-IC代入
I C 0I E+I CBO 可得出共射组态下的集电极电流
IC 0 (I B IC ) ICBO IC
ic
~ic IC
6 t
4
输出电流 2
1/RL的斜率与VCE轴相V交EB 于VCVCCC。
0
(a)连接成共射组态的双极晶体管
IB 25图A4.1
负载线
iB
IB
工作点
20
15 ~iB t
10
5 0
5
10 VEC /V
VCC 15
双极型晶体管的频率响应与开关特性
当一小信号附加在输入电压上时,基极电流iB将会随时间变动,而成为 一时间函数,如右图所示。基极电流的变动使得输出电流iC跟着变动, 而iC 的变动是iB变动的β0倍,因此晶体管放大器将输入信号放大了。
20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在一共射组态的理想晶体管中,当IB固定且VEC>0时,集电极电 流与VEC不相关。当假设中性的基极区域(W)为定值时,上述特性 始终成立。然而延伸到基极中的空间电荷区域会随着集电极和基
极的电压改变,使得基区的宽度是集基偏压的函数,因此集电极
电流将与VEC相关。 IC
8
IC
x
pn(x) pn
其中 Lp 边界条件
C1
Dp
x
x
exp ( Lp ) C2 exp ( Lp )
WE
WB
WC
NB xE
(c)

xC
0W
p 为空穴的扩散长度,常数C1和ECC2可由放(大b)模式下的
VBC
ECx EF EV
pn (0)

pn0
exp(qVEB kT
)

E


1

a12
exp

qVCB kT


1

IC

a21
exp

qVEB kT


1

a22
exp

qVCB kT


1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图(a)是一个共基组态下的p-n-p晶体管,图(b)则为其输出电流-电
IC
IB
VA
0
VEC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例 3 : 已 知 在 一 理 想 晶 体 管 中 , 各 电 流 成 分 为 : IEp=3mA 、 IEn=0.01mA 、
ICp=2.99mA、ICn=0.001mA。求出共射电流增益β0,并以β0和ICBO表示ICEO,
并求出ICEO的值。
解: 发射效率为
和电流的峰值小于直流的电压、电流值。
V~EB
p
iE
VEB
VCC
高频等效电路:图(a)是以共ic 射组态
Ic/mA
晶体管所构成的放大器电路,在固
10
定的直流输入电压VEB下,p 将会有直
8
流基极电流IB和直流集iB 电n极电流IC流 过晶体管,这些电流代表图(b)中的 工阻作RL点所,决由定供出应的电V~EB负压载VC线C以p i,E 及将负以载电一
BVCBO
BVCBO 20
20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当集电极和基极间的反向偏压增加时,基区的宽度将会减少,导 致基区中的少数载流子浓度梯度增加,亦即使得扩散电流增加, 因此IC也会增加。下图显示出IC随着VEC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电流 变化称为厄雷效应,或称为基区宽度调制效应,将集电极电流往 左方延伸,与VEC轴相交,可得到交点,称为厄雷电压。

I
I Ep Ep+I
En
=3+30.01=0.9967
基区输运系数为
T

I Cp I Ep

2.99 0.9967 3
共基电流增益为 0= T 0.9967 0.9967 0.9934
因此可得
0=1-0.09.9939434=150.5
I CEO

( 0 10
1)ICBO
图 4.9 p-n-p晶体管基极中的少数载流子分布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若要将集电极电流降为零,必须加一电压在集基结上,使其 正向偏压(饱和模式),对硅材料而言,约需加1V左右,如图 (b)所示,正向偏压造成x=W处的空穴浓度大增,与x=0处相 等[图(b)中的水平线],此时在x=W处的空穴梯度也就是集电 极电流将会降为零。
定义β0为共射电流增益,是IC对IB的微分,且
1
0
0
0=IICB

0 1 0
IB
ICBO
10
IC
C
定义
I CEO
I CBO
10
此电流是当IB=0时,集电极与发射极 间的漏电流。因此
IB B
pC n B VEC
VBC p E
IC 0 I B ICEO
无电场的稳态连续方程式表示:
Dp

d 2 pn dx2

pn
pn0 τp

0
IE
发射W区E NB P xE
WB
基区
n
0W
VEB
IB
W集C电区 xC P VBC
IC x
输出
(b)
其中Dp和τp分别表示少数载流子的 扩散系数和寿命。上式的一般解为
E
(a)
N
D

N
A
E
IE
E
8
6 Ic/mA
4
2
0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因为0一般非常接近于1,使得β0远大于1,所以基极电流(IB)
的微小变化将造成集电极电流(IC)的剧烈变化。下图是不同的 基极电流下,输出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结果。可见当IB=0时,集 电极和发射极间还存在一不为零的ICEO。
IC
IC
8
C
C
8
饱和 饱和
IB B
pC
IB
B n B
pC
VnEC B
VEC
6
Ic/mA 4
6
Ic/mA 4
VCB

0VCB 0
IB 25IBA
25A
20 20 15 15
VBC
p
VBC E
p E
2
2
E
E IE
IE

E
E
0
0
10
10
5
5
0
IC0EO
1截0止
IC1E0O
BVCBO
BVCBO 20
C 8
饱和
C
6
pC
6
p IB
BI B B
n
C n
B VEC
B VEC
Ic/mA
Ic/mA
4
4
VBC p E
2
VBC p E
2
E E
IE
IE


E
E
0
0
饱和 VCB 0
VCB 0
IB 25A
IB 25A 20
20 15
15
10
10
5
5
0
I0CEO
截止
ICE1O0
1截0止
EB
C
np
pn np
0W
放大

VEB
0
E BC
np
pn
np
0W
饱和
VCB
E BC
np
pn
np
0W
截止

E
BC
np
pn
np
0W
反转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其他模式的电流、电压关系皆可以用类似放大模式下的步骤得出, 但要适当地更改边界条件,各模式下电流的一般表示式可写为
IE

a11
exp
a11

qA( Dp pn0 W

DE nEO LE
)
a12

qAD p W
pn0
a21

qAD p W
pn0
a22

qA( Dp pn0 W

DC nCO LC
)
双极型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IE
P
VEB
IC
n
P
IB VBC
输出
一、基区区域:
(a)
图(c)显示结上的电场强度分布,在中性N区D 域 N中A 的少数载流子分布可由
8
饱和
6
IE 6mA 5
Pn (x)
WB Pn (0)
Pn (x)
WB IC 0
4
4
放大
3
VBC 0
IC 0
205 0源自10截止VBC2
1
I CBO
0
20 BVCBO
(b)其输出电流-电压特性
VBC 0
Pn0
Pn0
0
W
0
W
(a)放大模式 VBC 0 VBC 0
(b)饱和模式中两结皆为正向偏压
8
饱和
6
IE 6mA 5
Pn (x)
WB Pn (0)
Pn (x)
WB IC 0
4
4
放大
3
VBC 0
IC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