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三)、艺术特点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
清淡。
两二是浓情淡出
2、浓情淡出
一是激情,即诗人仕进无门的浓烈的激愤之
情; 一是深情,即诗人对亲友、故乡、田园等浓 重的深厚之情。 孟诗中浓情淡出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激情缓出 一是深情浅出
“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3、中唐诗人大约五百七十人,诗歌数量最多, 约一万九千余首,诗歌流派也最多,所以 高棅称之为“中唐之再盛”。 元白、韩孟、大历十才子、柳宗元、刘 禹锡等人。
4、晚唐七十年,是唐诗的晚秋时节,但并非 一片萧瑟。总体来看,由于晚唐政治形势的 恶化,人民生活更加贫困,所以现实主义诗 歌在晚唐继续得到发展。 李商隐、杜牧、许浑、温庭筠、韦庄、 司空图、韩偓、郑谷、皮日休、杜荀鹤、聂 夷中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裴 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山居秋暝》也是代表作,历来为人 们传诵,秋天的夜晚最能体现诗中有 画的特色。
苏东坡“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还写了相思和赠别的作品, 同样情谊悠长,脍炙人口。
艺术特色:
1、语言清新自然; 2、形式多为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 总之,具有很高的再现自然美的艺 术技巧。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诗 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所以也叫王孟诗派。 其诗作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都比较接近,以 描写秀丽山水和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自已淡泊闲 适的生活情趣为主,风格清新疏淡,写景状物工细 传神,形式上大力写作五言律诗和绝句。 这派诗人除王、孟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 咏、裴迪等。
一、山水田园诗派概况 (一)、山水田园诗繁荣的原因
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官僚地主 文人生活条件优裕,因此官僚文人大建园林别墅, 建在名山大川,风景胜地,山水田园诗自然出现。 如盛唐著名山水诗人代表王维先隐居于终南山, 有别墅于此,后买到宋之问的辋川别墅,规模很 大,风景相当优美,二十多处风景,王维在那儿 呆了几十年,写了山水诗专集《辋川集》。五言 绝句20首,歌颂20处风景点,同时又与当时文人 来往密切,如裴迪、祖咏等。
有匠心。整首诗写得浑然省净,自然天成。
“此诗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
——方回《瀛奎律髓》
“通体清妙。末句‘就’字作意,而归于自然。” ——沈德潜《唐诗别裁》
2.隐逸诗,表达了他栖幽隐逸的心趣,如《夜归鹿门山》“山
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望乘 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照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 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世人仕途竟进,我独归隐,而仕 途受挫后的归隐,不免有孤独寂寞之感和无可奈何的幽怨, 或者“恨无知音赏”的清高自赏(《夏日南亭怀辛大》), 既无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也没那种
2、 盛唐,是唐代诗歌达到繁荣的顶点时 期,在短短的五十三年里,涌现出了十几 位大诗人,他们以不相同的风格,投入到 了盛唐之音的大合唱之中去。 李白、杜甫、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 派 这一代诗人大都具有宏伟的理想和抱 负、蓬勃热烈的感情,他们的诗歌大都充 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这也就是 后人所称道的盛唐之音。
2、统治阶级奖励隐逸,社会上佛道思想盛行。 唐代科举考试是读书人求仕的必经之路,但不 是唯一道路,隐居山林照样可以求仕。如卢藏 用未孝取进士,照样官至黄门侍郎。卢隐居终 南山,是唐玄宗要他做官。四川的司马氏到京 未得仕,卢藏用要他住在终南山。终南捷径。 隐居与山水田园诗有历史渊源,隐居对山 水田园风景细致描写,山水田园诗也就兴起了。
王 维
一、生平 名维,字摩诘。原籍祁 (陕西)县,后随父亲迁居 蒲州(山西)永济县。能文 善画且会草隶书,又擅长音 律,官大乐丞,右拾遗、给 事中等职。安史之乱至尚书 右丞,人称王右丞,有《王 右丞集》。
王维终身为官《维·摩诘经》是佛教的经典书, 他以之为名为字,说明佛教思想对他的深刻 影响。母亲信佛30余年。帝王缙王也是佛教 之徒,因此王维自始至终是以佛教思想为主 导思想。
二、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国力强大,社会繁荣,文学的政治环境 2、思想多元,相容并包,文学的文化氛围 3、漫游出塞,贬谪隐居,文学的创作主体 4、南北合流,嬗变演进,文学的自身发展
三、唐代文学发展和分期
五唐说:(宋)严羽《沧浪诗话· 诗体》:以诗 而论,则有…… 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 元和体、晚唐体。 四唐说:(元)杨士弘《唐音》”初、盛、中、 晚“。(明)高棅 时,”四唐说“已扩展成 一个完整的体系并趋于定型。
如:《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资暇集》“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 呼为相思子;即红豆六异各也”
3、体裁全面。唐代,各种诗歌形式都得到了全面的 发展。 明胡应麟在《诗薮》中慨叹道:“甚矣,诗 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 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 4、影响广泛。唐代是一个诗歌大普及的时代,不仅 诗歌的数量多,作家多,而且诗人队伍的构成也 很广泛,上自帝王将相,王公大臣,下及缁流、 羽客,童子妇人,都对诗歌十分爱好,并且这些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喜欢诗歌创作。 唐诗还影响到了世界其它地方。
均有很高成就。其中诗歌是唐代最具代表性 的文学体裁形式。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凡一代有一 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 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 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唐诗的繁荣,主要体现在:
1、数量众多。清康熙年间彭定求等人所编纂的《全 唐诗》,为我们留下了唐诗繁荣的一个记录。据 康熙所撰《序》,《全唐诗》收录诗人二千二百 余人,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共九百卷,是唐以 前诗歌总和还多。 2 、艺术精湛。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取得了很 高的成就。不仅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辉映千古 的伟大诗人,还有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 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 优秀诗人。唐诗的一般水平也超过了中国历史上 任何一个时代。
孟浩然诗歌追求率性平畅的表达方式,很明显受到陶 渊明诗歌艺术范式的影响。但他的诗比陶诗严整,也更突 出主体感受,是在新的文化背景中山水田园诗发展的结果。 然而,他的过于追求率性平畅,在日益精密凝练的盛 唐诗坛的艺术走向中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有的表意过于 直露,缺乏幽深韵致,有的诗意贫弱,思想内容不够丰富。 所以,北宋苏轼曾讥讽孟浩然“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 手而无材料”(《后山诗话》引) 。
《使至塞上》: 单车欲向西,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山水田园诗,大多数为后期作品,写他隐 居终南山和辋川别墅闲情逸致的生活,这 方面常为人称道的是《辋川集》20首。20 首诗下有友裴迪的诗,当然只能作为陪衬, 这20首诗确实表现了王维在描绘自然景物 上高超技巧。善于用景色描写表现清幽孤 寂的意境。
二、孟浩然
(一)生平思想简介 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 阳”。40岁以前主要在家闭门苦学,灌蔬艺竹,为乡里 救患释纷,曾一度隐居鹿门山。40岁到长安应试,不第,
还襄阳。48岁时入张九龄幕府。开元二十八年(740)
病逝。有《孟浩然集》四卷,录诗261首。 孟浩然始终处 于仕隐的矛盾心态中。
天宝年间王维思想已转向消极,经过安 史之乱,更是消极,对政治不闻不问, 尽管官至尚书右丞,仍不感兴趣,上朝 回家便念经拜佛,写诗说:“晚年惟好 静,万事不关心”,“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佛门何处销。”明白表现他晚年思 想,在佛教圣地寻求精神寄托,对政治 漠不关心。
总的说来,佛教思想是王的主导思想, 先人称他为“诗佛”以佛说明思想境界 是正确的,王维山水诗表现已经与李白 山水诗完全不同,读后给人一种孤清冷 寂、消极出世感觉,然而反映自然美却 各有千秋,不相上下。
古襄阳城
鹿门山
(二)作品题材内容
孟浩然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诗歌内容多描绘田园 山水和隐逸生活。 1.田园诗。以著名的《过故人庄》为代表。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悠闲。
3.山水诗,常于行旅、怀友、赠别之时吟咏江 南,尤其是江湘洞庭一带的山光水色,如《宿桐庐 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 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另如《宿建德江》 《耶溪泛舟》。孟浩然的这类山水诗,擅撷取孤舟, 疏雨、古木、风泉、幽壑、松月、寒钟、孤琴等景 物,融入旅思,乡恋,客愁,友情,遇景入咏,随 意点染出一种幽远凄清的意境,形成山水诗清幽淡 雅的风格。
二、创作
王维是多才多艺的诗人,既写得一手很 好的草书、隶书,又精通音乐,而且是有 名的画家,是文人画的开始人物,当然, 首先是个杰出的诗人,现存诗400余首。 题材广阔,政治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 其中的边塞诗、山水诗成就最高,边塞诗 写于前期,山水诗是后期作品。
边塞诗代表作:《老将行》《陇头吟》 《使至塞上》。其中《老将行》是七言 古诗,篇幅很长。著名的《使至塞上》 是开元25年,王维奉命出塞道河西节度 使慰问边界战士,出色地描绘了边塞的 山水景物 。
安史之乱的表现
盛唐众多诗人经历过安史之乱时期,王 维来不及逃窜,被叛军逮捕,押往洛阳, 任伪职。期间写下《凝碧池诗》。平定 安史之乱之后,朝廷对投降的官吏进行 处分,弟王缙任东都太原副太守,以官 职来赎其罪,唐肃宗给他小处分。
《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3、对陶谢诗歌从内容到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陶渊明之田园诗 谢灵运、谢眺之山水诗
(二)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王维 孟浩然 储光羲 常建 祖咏 裴迪 (三)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脉络:
陶渊明——王绩——王、孟——韦、柳 二谢 (初唐) (盛唐) (中唐)
(四)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1、描绘山水田园; 2、表现隐逸生活; 3、抒写闲适感情。
唐诗概况
一、唐代文学概况
隋唐五代文学,特别是有唐一代文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标志着中 国古代文学已发展到成熟的阶段。诗歌、散 文、小说、戏曲等各种基本的文学样式在唐 代都已出现,诗和文的创作更取得了高度成 就。
隋:由六朝文学向唐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唐代文学空前繁荣,诗歌、散文、小说、词,
现在一般所说的初盛中晚的时限大致是: 初唐(618-712):唐开国至睿宗太极,奠 基期。 盛唐(713-765):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 繁盛期。 中唐(766-826):代宗大历至敬宗宝历, 分化期。 晚唐(827-907):文宗开成元年至唐亡, 新变期。
1、 初唐约百年,诗人大约270人,诗歌2757 首,其中心问题是要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 融合南北文风,为诗歌发展开辟一条健康 的发展道路。 前期:宫体诗,以“绮错婉靡为本” 的“上官体”。 后期:初唐四杰(王杨卢骆),把诗歌 的题材从宫廷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 与塞漠,感情基调也清新健康起来。 沈佺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这种 新形式。 陈子昂登高一呼,痛斥齐梁,高 倡风骨,为唐诗开展健康地发展道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平
静愉悦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真 挚友谊的赞美。在艺术上,语言冲淡自然而诗情醇美。诗 人将普通的农村景物、平常的朋友聚会,用近于口语的朴 素的文字轻松自然地表现出来,平易亲切而又诗意浓郁、
情致悠然。语言的朴素自然中见锤炼,景物的随意挥写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