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汉萨城市的市民可以在其他汉萨城市受到公正 审判,若遭到骚扰则可向任何一个城市求援。在同 盟的集市上,禁止任何非同盟成员的商人进行相互 交易。
加入汉萨同盟的条件比较苛刻,凡是不位于沿海地 带或通航河流两岸、或没有自主权的城市,都无权 加入汉萨同盟。入盟申请通常寄给吕贝克,由同盟 议会加以考虑,在大会中决定接受或拒绝其入盟。 由于各城市的财富、所处位置和重要性不尽相同, 因此各城市的入盟条件和缴纳的盟费也不相同,在 同盟内部出现了盟员城市之间的不平等现象。此外 ,居住在同盟势力范围以外(如英国、西班牙、法 国)的个别商人或商业团体也可以向汉萨同盟申请 获得同盟特权。
波罗的海曾是古代北欧商业的通道。第二次世界大 战後,木材和鱼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商品。芬兰、瑞 典和俄罗斯的软木是出口的大宗货源;木材加工(如 造纸、制纤维和纤维板)在经济上日益重要。瑞典的 铁矿、芬兰和丹麦的造船和船舶机械、瑞典哥特堡 (Goteborg)的汽车制造和轻型机械,都是沿岸重要 工业。沿岸大城市有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赫尔 辛基、列宁格勒、塔林(Tallinn)、里加(Riga)、基尔 (Kiel)、格但斯克(Gdansk)和什切青(Szczecin)。
12~13世纪法国香槟伯爵领地内四个城市轮流举行的 集市贸易的统称。是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集市 贸易。
集市贸易是中世纪欧洲进行商品交换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交易中心特别是批发贸易中心。集市受到所在地 的领主保护并向领主纳税。一次集市延续几天至几个 星期,一般每年不超过两次。
11世纪末和12世纪上半叶,随着城市商人的兴起,西欧 出现了大量的集市。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集市中,香槟 集市是最大的集市。香槟伯爵领地同德意志、佛兰德 、罗退林几亚和法国相毗邻,并正处于低地国家、佛 兰德与意大利之间,以及德意志与西班牙之间的两条 交通要道的交叉点上。
拿破仑战争为汉萨同盟带来了最后的打击,汉堡、吕贝克 和不来梅商船队被封锁欧洲大陆的英国海军消灭,吕贝克 从此以后彻底衰落,汉堡和不来梅则借助19世纪新德意志 帝国的兴起而获得了新的商业中心地位。1937年,作为对 吕贝克早年曾禁止其发表竞选演说的报复,希特勒取消了 吕贝克的“汉萨自由市”称呼,将其并入大汉堡地区。
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航道,也是俄罗斯与欧洲贸 易的重要通道,航运意义很大,是沿岸国家之间 以及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水域,从彼得大 帝时期起,波罗的海就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重要 出口。俄罗斯与伊朗、印度等国合作酝酿连接印 度洋和西欧的“南北走廊”规划也是以波罗的海为 北部终点。
2.地中海
地中海,被北面的欧洲大陆,南面的非洲大陆和 东面的亚洲大陆包围着。东西共长约4000千米, 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千米,面积(包括马尔马拉 〔Marmara〕海,但不包括黑海)约为2,512,000 平方公里(970,000平方哩),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 。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和突尼斯之间突尼斯 海峡为界,分东、西两部分。平均深度1450米, 最深处5092米。盐度较高,最高达39.5‰。地中 海有记录的最深点是希腊南面的爱奥尼亚海盆, 为海平面下5,121公尺(16,800呎)。地中海是世界 上最古老的海,历史比大西洋还要古老。地中海 在交通和战略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北方来自丹麦和南方来自勃兰登堡的军事威胁的 扩大,汉萨同盟开始建造海军,并由单纯的经济同盟 演化成经济-政治-军事同盟。许多城市为了获得商业 利益或获得安全保障而加入同盟。加入同盟后即可受 到保护,使得商业诉讼不受封建法庭的管辖。任何逮 捕同盟成员、对同盟失信、或出售夺自汉萨同盟商人 的赃物的城市,都将受到汉萨同盟的贸易抵制。
地中海的沿岸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暖湿润,被称作地中 海性气候。因为这个气候,橄榄树等种类的树木多生长在 沿岸。地中海沿岸的植被,以常绿灌木为主,叶质坚硬, 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 这里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 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3.香槟集市
第三章 国际贸易中心 区的形成和转移
相关名词解释
1. 汉撒同盟
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 治联盟。汉萨(Hanse)一词,德文意为“公所”或 者“会馆”。13世纪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兴盛, 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1367年成立以吕贝克 城为首的领导机构,有汉堡、科隆、不莱梅等大 城市的富商、贵族参加。拥有武装和金库。1370 年战胜丹麦,订立《斯特拉尔松德条约》。同盟 垄断波罗的海地区贸易,并在西起伦敦,东至诺 夫哥罗德的沿海地区建立商站,实力雄厚。15世 纪转衰,1669年解体。
香槟的每个集市都是经过严格组织的,并由市民 一人和骑士一人组成的集市法庭来裁决纠纷。
集市的第一周是各地商人来城内街道上设置货摊, 接着是10天布匹呢绒交易和11天皮革交易,再接下 去是19天其他各种杂货的交易,最后有几天用于 结帐。
在香槟集市上,商人的结算及商业债务,已使用 清偿余额划汇结算的办法;期票、汇票等信用凭 证也已使用。香槟集市对推动西欧商品货币经济 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在英国,由于汉萨同盟的启发,爱德华三世逐渐产生了与之 竞争的念头,由纯粹的羊毛出口地向呢绒制造地转变。他直 接从佛兰德招募纺织工人,建立起英国自己的呢绒工业。玫 瑰战争的爆发使得汉萨同盟在英国的特权又维持了一段时期 ,至亨利七世时期,英国开始禁止直接出口贵金属,并要求 汉萨同盟商人用所得利润在英国购买本地产品。到伊丽莎白 一世时代,汉萨同盟在英国长达300多年的商业特权已经被 全部剥夺。
根据汉萨同盟法律,任何汉萨同盟成员未获得邻近 的4个汉萨城市同意之前不得进行战争。一些城市 由于拒绝履行盟员义务、或违背某些同盟法规和惯 例而被开除,还有一些城市因不愿承担参加汉萨议 会的开销而自动退盟。被开除的城市的商人将失去 在各个汉萨城市的特权并被逮捕,其货物被没收。
颠峰
到14世纪中叶,汉萨同盟已经扩展至波罗的海南岸 、东岸的所有德国港口城市,并扩展到英国、佛兰 德、丹麦、斯堪的纳维亚、俄罗斯、芬兰等地。波 罗的海东岸的德意志殖民者按照严格的汉萨法律建 造了一大批汉萨城市。
吕贝克的荷尔斯泰因门汉萨同盟成立之后,其宗 旨很快从镇压海盗、打击掠夺行为和取消不合理 的通行税等保护商业的行为转至在海外扩展商业 势力,垄断商业利益,压制来自同盟外的德意志 城市以及来自英国、俄罗斯和佛兰德本土的商业 竞争。
到1300年,从威悉河口的不来梅到维斯杜拉河口的 但泽,沿波罗的海的所有德意志港口城市都加入了汉 萨同盟。普鲁士和立窝尼亚骑士团的城镇不久也加入 同盟。到1356年在吕贝克召开第一届汉萨同盟大会 时,其成员已增至52个。汉萨同盟的主要贸易货物为 盐、青鱼、咸肉、粮食、酒类、呢绒、羊毛、毛皮、 牲畜、草木灰、鲸油、木材、大麻、树脂、蜂蜡、弓 料、桶板、铁、铜、锡和金属制品,沟通了原料产地 与制成品产地之间的联系。
14世纪晚期和15世纪早期是汉萨同盟的鼎盛时期 ,虽然其商站只局限于波罗的海、北海和俄罗斯 ,但是其商船却远及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从 南欧运来橄榄油、水果、各种酒和盐。其注册商 船大至1000到2000吨,汉萨商人通过向神圣罗马 帝国的封建领主和其他国家的君主提供借款而获 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特许权。在其全盛时期,汉萨 同盟左右着丹麦和瑞典的王位继承人人选,而英 国国王甚至不止一次将王冠抵押给汉萨商人换取 贷款,或向其央借舰队和海员。汉萨同盟积累了 大量财富,并凭借商业和武力赢得了各国的尊敬 。
衰落和消亡
吕贝克市政厅自15世纪早期开始,汉萨同盟出现 衰落的迹象。它通过商业手段获取了巨额利润,但 是没有将其回馈于社会,这就使得其有别于近代的 商业世界。由于长期强调“只从最便宜地区采购”的 原则,汉萨同盟本土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没有得到 开发。随着汉萨同盟所采取的重商主义和保护主义 手段在其他国家的兴起,汉萨同盟开始遇到对手的 竞争。享有特权和豁免权的汉萨商人开始受到各国 本国商人的仇恨,英国和荷兰商人开始绕过汉萨同 盟,同北欧和俄罗斯建立直接的商业联系,对汉萨 同盟的生意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佛兰德地区、瑞典和丹麦、波罗的海东部 因为 各种原因而终结。
在汉萨同盟内部,由于该同盟本身是由多个城市 组成的松散同盟,其成员视其本身利益高于同盟 的大利益,因此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威胁时开 始出现内部分歧,一些盟员城市试图通过损害其 他城市利益的方式来取得优势地位。科隆为了取 代吕贝克而同英国勾结,汉堡也企图利用吕贝克 与丹麦的争端而从中取利。
此外,自17世纪以来,德意志地区多次成为国际战争之战 场。三十年战争中,德国又经历过一场高度的破坏,人口 与牲畜都剧减,这一切沉重地打击了汉萨同盟的经济基础 。1669年,历史上最后一次汉萨同盟大会在吕贝克召开。 罗斯托克、布伦瑞克、科隆、汉堡和不来梅等市派代表参 加,但此时的同盟已名存实亡。会议结束以后,许多城市 宣布脱离汉萨同盟,最后只剩下吕贝克、汉堡和不来梅三 城仍保留“汉萨自由市”(FreiundHansestadt)的称谓。
衰落
进入14世纪,香槟集市开始衰落,到14世纪中期 已成为地方性的集市。这是因为法国国王腓力四世 控制了香槟伯爵领地,强行推行国王的财政措施, 香槟伯爵再不能从集市贸易上征得更多的税收,商 人也因国王的重税而感到无利可图。
同时,从意大利到北欧的海上商路已经开通,可以 取代翻越阿尔卑斯山的陆路商运。1302~1320年 佛兰德和法国发生战争,1337年又爆发了英法百 年战争,这些都破坏了香槟的安宁,使集市贸易受 到极大影响。
“汉萨”一词来自哥特语“军队”或“连队”,在德语中 原意为“堆集”,初指同业公会或行会,后指在国 外的德国商人团体。在14世纪以前,“汉萨”只是 用来称呼伦敦和布鲁日的德意志人团体,如“科隆 汉萨”、“汉堡汉萨”,至此也被用来统称北德意志 商人的商业共同体,商人汉萨自此演变为城市汉 萨。
汉撒同盟的活动
因此,从意大利运来的东方货物,从英国运来的 羊毛,从佛兰德运来的呢绒,以及从斯堪的纳维 亚及低地国家运来的货物都在此交易。
同时,香槟伯爵又竭力保障集市上商人的安全和 通往香槟道路的安全。于是,香槟集市成为全欧 洲的商业中心,并在13世纪后半叶达到全盛期。
香槟集市,包括香槟伯爵领地内四个城市轮流举 行的六个各为期至少六周的集市。在每一次集市 之间要间隔一至二周以便商人运转货物,这样香 槟伯爵领地全年都有集市
波罗的海(Baltic Sea)——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
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 西洋的属海。世界最大的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水域。在斯堪的那 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
波罗的海四面几乎均为陆地环抱,整个海面介于瑞 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之间。向东伸入芬兰和 爱沙尼亚、俄罗斯之间的称芬兰湾,向北伸入芬兰 与瑞典之间的称波的尼亚湾。
伊丽莎白一世认为,汉萨同盟的海运力量同英国的五港联盟 发生了直接竞争,而后者长期以来一直是英格兰海军的战舰 来源和兵力后盾。1598年1月13日,伊丽莎白一世下令逮捕 了60艘与英国的敌人西班牙进行贸易的汉萨商船。汉萨商人 为此在吕贝克召开了大会,以便采取一致行动,对英国出口 贸易进行打击。伊丽莎白获知这个消息后,即将英国的汉萨 船只连同所载货物一概没收,并关闭伦敦商站,然后宣布她“ 极端鄙视汉萨同盟和它的一切行动”,宣告了汉萨同盟和英国 持续了三百多年的商业往来的最后终结。
它西经直布罗陀海峡可通大西洋,东北经土耳其海峡接黑 海,东南经苏伊士运河出红海达印度洋,是欧亚非三洲之 间的重要航道,也是沟通大西洋、印度洋间的重要通道。 沿岸重要海港有直布罗陀(英)、马赛(法)、热那亚、 那不勒斯(意)、斯普利特、里耶卡(克罗地亚)、都拉 斯(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塞得港( 埃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