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26杠杆和滑轮含解析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强化训练26杠杆和滑轮
、选择题
1•简单机械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以下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钓鱼竿是省力机械
B.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C.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还省功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能达到100%
【解析】钓鱼竿是费力机械;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省距离和功;实际使用的滑轮组要考虑
滑轮和绳子的质量,以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等因素,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
2•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克),若使
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最小为(g取10牛/千克)(D)
A. 15 牛
B. 6 牛
C. 3 牛
D. 1.5 牛
【解析】已知阻力、阻力臂和动力臂,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求出作用在杠杆B点的最小力。
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则OA= 3L, 0*4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X 0* F2X OA 贝U F= 0B
(第3题)
3•如图是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出杠杆的支点、动力
和阻力的是(C)
100%
4X 0.05千克X 10牛/千克X3 L
4L=1.5牛。
故选Do
(第2
)
【解析】起子开启瓶盖的时候,动力是手对起子向上的力,阻力是瓶盖对起子向下的压力,
支点是起子的左端与瓶盖接触的点Q
4•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在A 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 i、m的重物,杠杆平
A0= BO不计杠杆重力,则m、m的关系为(B)
A. m> m
B. m v m
C. m= m
D.无法判断
【解析】作出杠杆的力和力臂,如解图。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 i L i = F2L2可知,GL i = GL2, mgL i
=mgL z,即mL i= mL?,因为L i= OA= OB直角三角形斜边0B>直角边
L2,所以力臂L i> L2,所以物
体的重力G v G,即卩m v m2。
5•工人们为了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设计了下面四种方案
柱形钢管)。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D)
【解析】关于省力的方案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个是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得多,另一个是定滑轮不能省力而动滑轮可以省力,根据这些特点,即可得出答案。
,(第4
题))
,(第4题
解))
B
.
A.
C. D.
衡,此时A0恰好处于水平位置,
(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
A.
C.
6•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某次台风把市民公园中的一棵大树吹倒了,需要两个工人把它扶起,下列方案中,每个工人所需拉力最小的是(B)
B
A 疋 F 己
£
A C 筷了 F i
B F 3 D
则A 、B
1 1
中由两股绳子承担,每人是 4F ; C 、D 中由一股绳子承担,每人是 q F 。
此外,绳子系在树上的位置不 同,B 比A 靠上一些,这样其动力臂就更长,所需拉力也更小。
7.如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相同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其中
用力最小的是
(B )
个滑轮组,使用的是 2个定滑轮,所以拉力 F3= G 综上所述,拉力最小的是 H 。
、非选择题
8 •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羊角锤』于费力杠杆的是筷子,属于等臂杠杆的
是定滑
(第8)
【解析】 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筷子在使用过程中,阻力 臂大于动力臂,是费力杠杆;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阻力臂等于动力臂,是等臂杠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人通过绳对树的拉力为动力,若树被扶起所需的力
重力,所以拉力 F i = F 4 = G
第二个滑轮组,由3股绳子承担物体的重力,所以拉力
F 2=G
第三
2
3
【解
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第一个滑轮组和第四个滑轮组,由
2股绳子承担物体的
E 捕
9•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块大石头, 当在硬棒的A 点上用竖直向下的力 F 压硬棒,石头未
能撬起,则在力的大小不变的情况下,要最有效地把石头撬起来,应把垫着的小石头移近 (填“近”
或"远”)大石头,用力的方向改为 F 2(填“不变”或“改为 F 2”)。
【解析】 支点是 O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X 动力臂=阻力x 阻力臂,在不改变动力
F 大
小的情况下,要能将石头撬起来,应增大动力臂,减小阻力臂。
把垫着的小石头移近大石头,能够 减小阻力臂。
对于动力臂,如解图所示,因
F 2的方向垂直于 0A 故动力臂变为 0A 在三角形 OAB
中,斜边0A 大于直角边 0B 即原动力臂,动力臂增大。
10 .建筑工地上,工人用独轮车运送石块,如图所示,石块与独轮车的总重为
600牛,重力作
用点在A 点,则工人两手对车所施加的向上的力 F 是240牛;要想使F 更小一些,你的建议是两手
向车把末端移动(或将石块向车轮方向移动 )。
【解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 i = Gb , F X 1米=600牛X 0.4米,F = 240牛;建议:增大动 力臂或减小阻力臂,如可以两手向车把末端移动或将石块向车轮方向移动。
11 •如图所示,作用在滑轮组上的力
F = 2牛,不计摩擦,弹簧测力计 A 的示数为牛,弹簧
测力计B 的示数为6牛。
【解析】 连接滑轮组的绳子上的拉力都相等,分别对
A 、
B 分析,有几股绳子作用在相应的动
滑轮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拉力的几倍。
对于 A 弹簧测力计,作用在与 A 弹簧测力计相连的滑
轮上共有两股绳子,则 F A = 2F = 2X2牛=4牛;对于B 弹簧测力计,作用在与 B 弹簧测力计相连的 滑轮上共有三股绳子,则 F B = 3F = 3X2牛=6牛。
,(第10题))
,(第11题))
,(第9题))
[米 -----
12 •质量为60千克的小明利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来提升重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g = 10牛/千克,
已知物重是800牛,不考虑摩擦及绳重
力F 的力臂I 。
(1) 若匀速提升重物时实际拉力是 500牛,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200牛。
(2)小明利用此滑轮组至少需提起
200牛的重物才能省力。
⑶ 小明利用此滑轮组至多能提起 1000牛的重物。
【解析】 (1)由图可知,n = 2, •••不考虑摩擦及绳重,• F =
6动=2F — G= 2X 500牛
—800 牛=200 牛。
(2)由题可知,使用滑轮组省力时
G I G
F v G,即 厂 v G, • G> 6动=200牛,即至少需提起 200牛
的重物才能省力。
G I G 力
G I 200牛
⑶G 人=口人g = 60千克x 10牛/千克=600牛,小明提起重物时 F c G 人,即 2~ c G 人,
2
< 600牛,••• Gc 1000牛,即小明利用此滑轮组至多能提起
1000牛的重物。
13 •如图所示为新装的空调室外机的支架,支架可以看做杠杆,以
0为支点, 在支架P 孔处拉
一根铁线到墙上固定,要使铁线受到的拉力最小,请从
P 孔处画出铁线到墙的连线, 并画出铁线拉
,(第13题)) ,(第13题解))
(第12题)
【解析】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要使拉力最小,则力臂I最大,即连接0P再过点P作0P的垂线,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确定方向斜向上,此方向即为铁线牵拉方向,见解图。
14 •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B可以绕0点转动,0A的长度是0B的3倍,A端细线下所挂280牛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B点用600牛的动力竖直向下拉木杆,木杆静止不动,则重物对水平
来,哪种方法好呢?下面就建立模型说明这个问题。
把脊柱简化为杠杆,如图丙所示,脊柱可绕骶
骨(轴)O 转动,腰背部复杂肌肉的等效拉力 F i 作用在A 点,其实际作用方向与脊柱夹角为 12°且保 持不变,搬箱子拉力 F 2作用在肩关节B 点,在B 点挂一重物代替箱子。
用测力计沿 F i 方向拉,使模 型静止,可测出腰背部复杂肌肉拉力的大小。
接着,改变脊柱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可改变杠杆与水平 面的夹角a ,多次实验得出结论。
冃
,(第15题))
(1) 在丙图中画出
F 2力臂L 2。
(2) 当a
角增大时,L a 变小 (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F 1变小 (填“变大”“不变”或
“变小”)。
(3)
如果考虑到人上半身的
重力,那么腰背部肌肉的实际拉力将比丙图中 F 1要大(填“大”或
“小”)。
(4)
对比甲、乙两种姿势所对
应丙图中的两种状态,由以上分析可得,乙 _(填“甲”或“乙”)
图中的姿势比较正确。
地面的压力为80牛,此木杆为费力(填“省力” “费力”或“等臂”)杠杆。
,(第14题))
【解析】 OB i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 A • OA F • OB 所以F A = O A ' F =-x 600牛=200牛,则
重物对地面的压力 F 压=G- F A = 280牛—200牛=80牛。
因为OB< OA 即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该木 杆为费力杠杆。
15.从地面上搬起重物,我们的常见做法是弯腰 (如图甲)或人下蹲弯曲膝盖(如图乙)把它搬起
【解析】 (1)延长F 2作用线,由支点作其作用线的垂线, L 2是其力臂。
如解图。
,(第15题解))
(2)
由图可知:当 a 角增大时,力臂 L 2变小;由于拉力 F i 的方向与脊柱夹角始终为
12°,且
0A 这段距离不变,则 0点到F i 作用线的距离不变,即动力臂不变,阻力为箱子的重力不变,阻力臂
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F i 变小。
(3)
如果考虑到人上半身的重力, 由于上半身的重力会阻碍
杠杆的转动,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实际拉力将变大。
(4) 比较甲、乙两种姿势可知:甲姿势脊柱处于水平位置,对应图丙中的虚线位置,乙姿势脊柱
与水平面有一夹角,对应图丙中的实线位置,乙姿势阻力
F 2的力臂小于甲姿势,由(2)的分析可知,
乙姿势人的腰背部用力较小,所以甲姿势不正确,乙姿势比较正确。
(第16题)
16 .小明家有一个木衣架,有一次放学回家他把书包挂在衣架 A 处,衣架倒了下来。
小明是个
聪明的孩子,他分析了衣架倒下来的原因后,测量了如下的数据:书包质量
5千克;木衣架质量 3
千克;圆底盘直径 30厘米;其他数据如图所示,衣架受到重力的作用线经过圆底盘的圆心。
(1) 请你通过计算,解释衣架倒下来的原因。
(2) 为了防止衣架倒下来,小明提出了改进意见:适当增大圆底盘直径,请你再说出一种其他方 法。
【解析】 (1)在A 处挂5千克的书包时,衣架可视为一个杠杆,支点是圆底盘最右侧下沿与地
面的交点0,动力为书包对 A 点的压力F = G = m n g = 5千克x 10牛/千克=50牛,动力臂为 A 点到
d
地面垂线的垂足与 0点的距离I 1 = 25厘米—r = 25厘米—? = 25厘米—15厘米=10厘米,阻力为 衣架重力F 2= G = mig = 3千克x 10牛/千克=30牛,阻力臂为底盘半径 12= r = 15厘米,则F 111 = 50牛• 10
厘米
腰背肌筹效作川点
肩关节
=500牛•厘米,F2I 2= 30牛• 15厘米=450牛•厘米,F1I 1大于F2I2,所以衣架易倾倒。
⑵ 减小挂衣钩的长度(或在对侧挂衣钩挂物件、增大底座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