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茂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状况的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茂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状况的调查
作者:武培云王亚兵王亮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10年第12期
一、工程基本情况及防护设施的损毁状况
(一)风沙源治理工程概况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达茂旗实施十年来,共完成治理面积350.4万亩。

其中,模拟飞播17.5万亩,人工造林20.7万亩,人工种草10.7万亩,封山育林69.8万亩,围栏封育179.2万亩,飞播牧草4万亩,小流域治理30.715万亩,基本草场建设2.78万亩,种苗基地3处,饲草料机械1190套,水源井1940处,节水工程1958处,生态移民3860人、895户。

除此项目,同时推进的生态建设项目还包括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休牧还草项目和易地移民项目,四个项目十年来共治理843.195万亩国土面积。

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达茂旗草原生态逐步得以恢复,很好地发挥了京津地区生态屏障的作用。

(二)风沙源治理工程资金投入使用情况
十年间,达茂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共累计投入资金39436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29490万元,是此项工程的主要投资主体;地方财政投入资金9856万元。

累计建设围栏杆696.9千根,建设围栏网6969千米。

配备专(兼)职防护人员5人,每年人均防护费用为0.5万元。

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工程建设物资采取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和相关部门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招投标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三)防护设施的损毁情况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持续时间较长,防护网、防护栏等相关防护设施使用年限长,存在一定的损毁现象。

据当地相关项目人员估计,每年丢失、损毁的防护铁丝网有3千米-5千米,丢失、损毁的防护杆有300根-500根,对应地使约10万亩防护区草场、草地受到不同程度地破坏。

防护设施损毁使防护区草原生态环境再次面临威胁,使沙源防护工程治理效果打了折扣。

二、防护设施损毁的主要原因及维护的几点经验
(一)防护设施损毁的主要原因
由于相关防护设施使用年限长,部分防护铁丝网表面的镀锌层自然脱落,经风化腐蚀,铁丝网逐渐断裂,造成一定程度的自然损毁。

达茂旗是一个边境牧业旗,各类生态建设项目压缩了牧民从事畜牧业养殖的空间范围,不断缩小的草场养殖面积无法承载不断发展的畜牧业规模养殖,导致人为破坏防护围栏进行“偷牧”的现象时有发生。

加之达茂旗地广人稀,现有的维护
人员和监察队伍难以全面管护防护区防护设施,部分防护铁丝网和防护杆遭到盗窃,人为损毁因素较为突出。

(二)达茂旗维护防护设施的经验
为了巩固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成果,防止因防护设施损毁使草原生态遭到“二次破坏”,当地项目管理部门非常重视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一是将责任落实到户,充分调动牧民积极性,让农牧民主动监督与管护防护设施。

二是项目参与方定期对损毁的防护设施进行维修。

风沙源防护工程历时较长,每年均有中央财政一定规模的投入资金,相关项目管理部门每年都会抽调一部分项目资金对已经损毁的防护网和防护杆进行维修维护。

三是为保证工程质量,防止防护设施过度损毁,达茂旗项目实施部门聘请专业的生态监理公司对工程招投标、材质质量及项目后期管护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理。

四是为了阻止偷牧等人为因素损毁防护设施,达茂旗森林公安、禁牧大队和各镇禁牧队密切配合,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对防护设施的维护维修,确保防护设施能正常使用
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前,达茂旗退化、沙化面积较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相对来讲,工程投入的资金与所需资金相比较少,仍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禁牧和移民搬迁每年所需资金近1.5亿,项目资金缺口较大,使项目后期对防护设施的维修资金投入不足,防护设施损毁情况将日趋严重。

地方政府在项目中应加大投资比重,加强对防护设施的维修与维护。

(二)加强项目和资金保障,保障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项目涉及区域内的牧民退耕还林还草、休牧还草项目补贴已到期,而后续产业正在培植中,没有形成稳定的产业,农牧民的收入将受到影响。

长期以来,达茂旗一直是国家重点扶贫旗县,尽管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全旗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强,地方财政基本上还没有能力实施“以工哺农”。

目前,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缺少项目和资金保障,实施全面禁牧后,资金存在较大缺口,难以保障农牧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尽快出台后续的产业扶持政策,巩固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果
目前,“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已进入一期收尾阶段,如何巩固前期项目成果成为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当前的指导思想要逐步实现由以植被建设为主到植被建设与保护并重的转变,以生态建设为主到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转变,以国家投入为主到以国家投入为主体并充分发挥地方、社会投入工程建设积极性的转变,以传统手段为主到既秉承传统手段也进行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的转变。

达茂旗工程区林、草等资源利用不足,后续产业发展缓慢,农牧民从生态建设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微乎其微,这制约着生态建设的持续发展。

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工程区后续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在防护区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
惠,鼓励企业积极开展防护区灌木、草等资源的采集、加工和利用技术研究,通过龙头企业逆向拉动生态建设与保护,促进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