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课件】慢性心力衰竭诊疗常规_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课件】慢性心力衰竭诊疗常规_PPT课件
心血管疾病诊疗进展
循证医学在心血管领域迅猛发展
循证医学的定义: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 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 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 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给心血管领域带来的变化 治疗(药物及非药物)更加规范 各种诊疗指南不断更新 治疗方案不断调整
BNP 诊断症状性心衰
心力衰竭时,心脏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增加,心肌受 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引起血中BNP 浓度增高。
BNP在心力衰竭时增高,并与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 分级(NYHA)相关,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血浆中的 BNP 浓度就越高。
医师无需依赖超声心动图和胸片等检查,仅根据BNP 检测结果( > 100 pg/ ml )就可以正确诊断83. 4 %的 心衰患者。
肌结构、功能和组成的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凋 亡、胚胎基因和蛋白的再表达、心肌细胞外基质量和 组成的变化,临床表现为心肌重量、心室容量的增加 和心室形态的改变。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心力衰竭是一种进展性疾病
代偿阶段
失代偿阶段
斩断这条通路 才是硬道理
心室重构
罪魁祸首
神经内分泌机制的过度激活 (SAS、RAS、体液因子)
介入技术日新月异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的再同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心血管疾病治疗模式逐步转变
治疗模式
预防模式
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
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
典型症状:休息或运动时呼吸困难、乏力; 典型体征:心衰竭的发病机制
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促进了心力衰竭治疗 策略的重大变化:从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 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阻断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 ,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死亡 率和住院率。
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主线——心室重构 心室重构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心
对这类患者的诊断意义稍逊于症状性心衰患者。
患者临床状态评估
心功能的评价 ✓ 症状变化:曾经能做但现在不能做的事情、爱好的变化 ✓ 观察病人在诊室的活动、六分钟步行距离 ✓ 能耐受的活动量、最大运动量
患者临床状态评估
容量状态的评估 ✓ 颈静脉扩张:最可靠的体征,80%的左心功能不全者可 出现右心系统压力增高 ✓ 短期体重变化:对判断治疗的有效性最客观 ✓ 外周水肿:特异性稍差 ✓ 肺部罗音:大部分慢性心衰者并不出现
心衰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
体力活动受限 水肿 无症状,因其他心脏疾病或非心脏疾病就诊时发
现心功能不全或心室扩大
心脏器质性病变的评估
病史 胸部X线 UCG 脑利钠肽(BNP)
利钠肽家族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 NP) ANP 心房肌细胞分泌,发现最早 BNP 最早从猪脑分离,实际合成分泌主要在心室 CNP 血管内皮细胞分泌 DNP 最早从眼镜蛇毒液分离 RNP 肾小管内分泌
心力衰竭的分期
A期: 有心衰的高危因素,无器质性心脏病,无心衰症状; B期: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是没有心衰症状; C期:有器质性心脏病并且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症状; D期:终末期心衰,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的难治性心衰。
心衰的分期更加强调了从“防”到“治”的全面概念;以 及不同阶段的治疗对策。
这四个阶段,完全不同于NYHA I、II、III、IV级的心功能 分级,是二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BNP的特性
BNP 的合成及分泌主要在心室肌细胞,其功能多样 ,包括利尿、利钠、扩张血管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 素-醛固酮系统、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的 释放及交感神经的过度反应、参与调节血压、血容 量及盐平衡;最近有研究显示BNP 还可抑制心肌纤 维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以及抗冠状动脉痉挛等 作用。
心衰治疗模式的转变
随着人们对心衰发病机制的深入探索,心衰的治疗 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强心 利尿 扩管
强心 利尿 扩管
抑制过度激活 的神经内分泌
心力衰竭的分级
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 I级 :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不引起心衰症状; 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于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静息状态下有心衰症状.
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
限钠摄入(3g以下) 鼓励体力活动(失代偿期或急性心肌炎时除外) 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 避免服用下列药物
✓ 抗心律失常药(仅胺碘酮不增加死亡率) ✓ 钙拮抗剂(仅氨氯地平不增加死亡率) ✓ 非甾体类抗炎药(降低利尿剂和ACE抑制剂的疗效增加其
液、颈静脉压力增高、外周水肿、肝脏肿大; 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心腔扩大、第三心
音、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异常、脑钠肽水平升高。
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据我国五十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心力衰竭住院率
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 ;死亡率占40%。 心衰病种主要是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高血压
病;1980~2000年冠心病从36.8%增至45.6%,高血 压从8.0%升至12.9%,风心病由34.4%减至18.6% 心衰的死亡原因依次为:泵衰竭(59%)、心律失 常(13%)、猝死(13%)。
心衰患者群日益庞大
四大原因:
高血压人群庞大 心衰的重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人群庞大 心衰患者的重要来源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结构性心肌病患者数量不容小视
BNP 若结合临床指标如气短、踝关节水肿或其他实 验室检查结果,正确诊断率可上升至90 %以上。
BNP 检查也具有极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BNP 诊断无症状性心衰 和舒张性心衰
在无症状性左室收缩功能低下的患者中, BNP均会增 高,这有助于心衰的早期诊断。
无症状心衰或左室功能低下患者的BNP 增高不如症状 性心衰患者明显,且与正常人有部分重叠,这使BN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