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量测定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量测定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试验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和可重现性,在未知样品的检测前必须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检测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2.范围
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药品生产工艺变更时、制剂组分发生变更时、原分析方法修订时均应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学的验证。

3.责任人
检测员、项目负责人、各级项目经理:要求系统、全面验证含量测定方法并记录整理验证数据。

4.程序
4.1 验证内容专属性试验、检测限、定量限、系统适用性试验、线性试验、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现性试验、回收率试验(药典中为准确度)。

4.2验证方法及可接受标准(以HPLC法为准,UV法可接受标准不同的以下划线标识)
1)准确度(回收率试验)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即将已知量的对照品加入空白辅料中,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
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对照品溶液,分别测定其响应信号,以测得的响应信号值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

3)精密度试验
配制一个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记录主峰的响应值,其rsd%应不大于2.0%,UV法其rsd%应不大于1.0%。

4)稳定性试验
配制一个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n小时内测定,记录主峰的响应值,其rsd%应不大于2.0%,则供试品溶液在n小时内稳定。

5)重复性试验
由同一个人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照含量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其含量,以含量计,其rsd%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操作时必须随行对照品溶液,必要时可增加空白+对照随行。

5)检测限
通常采用逐倍稀释法进行测定,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约为3时的进样量,即为检测限。

6)定量限
测定方法同检测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约为10时的进样量。

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可选做)
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

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若方法耐受性较差时,应在方法中注明。

8)系统适应性(柱效考察)
通常选择三个品牌同种填料的色谱柱分别进行分析,主峰的拖尾
因子不得
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大于1.5),主峰的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