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胶片收藏前景可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藏Collection
电影胶片收藏
前景可期
随着中国最早建成的专业化电影胶片洗印基 地——上海电影技术厂宣告最后一条商业化 胶片生产线关闭,胶片电影终于无奈地走入 历史,成为了古董与文物。
文I龚伟强
多年来,胶片作为记录人类活动及其 120生存环境的重要载体,见证了电影的 发展史。
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人们透 过一本本转动中的胶片,回眸着风云变幻的世界。
然而,2016年10月,随着中国最早建成的 专业化电影胶片洗印基地——上海电影技术厂宣 告最后一条商业化胶片生产线关闭,胶片电影终 于无奈地走入历史,成为了古董与文物。
随着近年来收藏热的兴起,收藏渠道的拓展 和拍卖平台的出现,一些罕见的早期电影片逐渐 浮出水面。
可以说,老电影胶片是一个新兴的、有需求、有市场的收藏品种。
三大途径搜寻老电影拷贝
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随着文化产 业的兴起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优质的视频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的历史影像显得更为稀缺,无论 是国资机构,还是私人藏家,对于老旧电影胶片 的兴趣、收藏、运用与研究已经全面铺开,正在 逐渐形成一个有别于老照片的影像收藏和投资新 热点。
目前搜寻老电影拷贝,特别是1949年以前 的、电影史上已经遗失的老电影胶片之途径,主 要有三个方面:海外渠道、民间收藏品市场和拍卖会。
由于众多的历史缘故,中国人早期拍摄的艺 术电影或外国人拍摄的中国新闻记录电影,在国 内大多已经失传,甚至连零星拷贝或残片都不曾 留存。
相反,在国外的电影、档案、图书和学术 研究机构以及私人减家,却完好地保留着一*部分 这类影片的母版或拷贝。
欣喜的是,由于国家或地方资金的投入,国内相关机构的努力,陆续有遗失在海外的早期中 国电影资源的回归。
譬如,中国电影资料馆在挪 威国家图书馆找到了 1927年中国电影《盘丝洞》的拷贝;英国王子威廉访华期间向中国政府赠送 了一份保存在英国国家机构的1901年《上海南京 路》的电影拷贝复制品;上海电影博物馆从法国 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找到了 1947年拍摄于上海 的电影〈假凤虚凰》的拷贝……这些影像资源的 回归,在相当程度上为梳理和改写早期中国电影 发展史提供了丰富而有力的实物佐证。
相对于遗留在海外的中国早期电影胶片,国内民间也是一个庞大的尚未好好挖掘的资源库。
2012年是中华书局100周年诞辰。
巧合的是,上 海音像资料馆的研究人员在文物商人的家里发现 并成功采集到一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书局的 原始电影胶片,其主要内容包括1930年中华书局 创始人陆费逵携家人和书局同仁考察日本的出版
64
Collection 收藏
业、印刷业和教育事业之全过程,1932年5月在 苏州举行的“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将士追悼大 会”现场,以及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早期风 貌,而影片的拍摄者居然是著名的教育家、出版 家、《辞海》主编舒新城。
此后几年,上海音像 资料馆又先后从民间渠道发现并成功采集到一批 珍贵的电影母版或拷贝。
当然,民间藏家保存最多的还是1949年以 后的中国新闻电影和电影纪录片拷贝。
近年来,笔者在北京、河北、河南、江苏、上海、四川等 地走访中已发现存有大量拷贝的私人电影收藏 家,少则上千本,多则上万本。
相比于日渐成型、成熟的老照片拍卖,电影 胶片(拷贝)进人拍卖机构,还是最近几年才开 始有的事。
2014年11月23日,嘉德“尘封八十 年的中国记忆一一海岚•里昂的东方传奇”拍卖 会上,一组名为“三十年代拍摄张学良纪录电影 胶片”的拍品(其中35毫米胶片1本,8.5毫米 胶片2本),以高达50万人民币的价格起拍,可 见电影胶片收藏的市场潜力。
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是国内较早介人影像拍卖 的机构,其老照片的拍卖业绩已成为国内影像界 的晴雨表。
自2015年春拍起,华辰将电影拷贝 引人影像拍卖专场,由于拷贝题材多样,内容丰 富,拍品品质较好,估价相对合理,其2015、2016两年间共有40余组电影拷贝上拍,取得了 约70%的成交率。
的技术瓶颈。
电影胶片由于其特殊性,买家一般 在拍卖前或拍卖中,无法预览影片的全部内容,仅仅靠几幅截图来决定买还是不买,出什么价 买,这对于绝大多数的机构买家来说,是一个难 以跨越的鸿沟。
这个技术问题解决了,买家客户 自然会成倍增加。
三是要扩大拍品来源增加胶片题材种类。
纵 观近年来出现在拍卖会上的电影胶片,大多为抗 战时期日军拍摄的或者西方电影机构发行的新闻 拷贝,题材比较单一且重复。
其实,市场上还是 有一些独家、独特的电影胶片,不过未能成为公 众资源。
如果能将那些私下的卖家吸引到拍卖会 上来,把早期电影艺术片和1949年以后的新闻 短片或电影纪录片纳人拍卖市场,是扩大拍品来 源,增加胶片题材种类、吸引更多潜在藏家的有 效途径。
四是要合理估价营造公平交易平台。
坦诚地 讲,目前国内拍卖会上的电影胶片,无论是拍前 估价,还是实际成交价,与老照片相比,都是十 分低廉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少量拍卖品的估 价还是脱离市场需求和心理价位的。
综合考虑标 的物的内容、规格、时间长度、保存品质、稀缺 性以及研究与应用价值,是评估一本电影胶片之 起拍价格的重要因素,必要时应该邀请相关行业 的专业人士参与。
亡
责任编辑:朱玲 Em ail:zhu8090@
前景可期,问题待解
老电影胶片(拷贝)的拍卖,对于正在上升
的中国影像收藏和拍卖业来说是一项新业务,有
需求,也有市场,前景可以期望。
但在实务操作
上,还有一些制约市场发展的问题需要加以解
决。
一是明确清楚电影胶片的主体买家是谁。
电
影胶片,不同于老照片,其收藏的主体不会是藏
家个人,大多数买家应该是机构,是国内的电影
收藏机构、档案机构、地方史志机构、影视制作
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
如何以流程便捷、符合政
策法规的方式,让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是拓展
电影胶片拍卖客户的方向。
二是要解决电影胶片拍卖过程中“打闷包”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