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平行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平
行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5小题,1 — 30小题,每小题1分,3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都有消化功能
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④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⑤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A.
①④⑥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⑥
D
.①②③
2•某加酶洗衣粉的说明书上注明用
40C 〜60C 温水浸泡去污效果更佳,这说明酶的催化 A.
有高效性
B.有专一性
C.需要适宜的条件
D.有多样性
3•将某种酶水解,最后得到的有机小分子是 A •核苷酸 B
•氨基酸
C
•核苷酸和氨基酸
D •核苷酸或氨基酸
4.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5.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常需要去掉细胞壁。

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可
用于除去细胞壁?
A.淀粉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麦芽糖酶
A.纤维素酶
B. 蛋白酶
C. 盐酸
D. 淀粉酶
6.下图分别表示温度、
pH 与酶活性的关系。

下列错误的叙述是
100
5
A. 酶活
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B
C.人体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D
曲线A上的b点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曲线B、C说明不同酶有不同的最适pH
A .①④ B.②③ C .④⑤ D .②⑤
&将一定浓度的底物溶液与一定浓度的酶溶液混合后,在
0~80C 的范围内,从0C 开始,每隔3分
钟升高5C,同时测定混合液中剩余底物的量,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如下图甲。

试问,如果将装置 从80C 开始依次每隔3分钟递减5C,测定剩余底物的量,绘制成曲线,是下图乙中的
9. 在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 pH 值分别属于 A.
自变量和因变量
B .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
量和对照变量 10.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 RnaseP 酶,是由20%蛋白质和80%RNA!成,
如果将这种酶 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 Mg2啲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 RNA 仍然具
有这种酶相同的活性,这一结
果表明
11. ATP 的分子简式和18个ATP 所含的高能磷酸键数分别是
④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自由能
⑤本身数量和性质不改变,可反复利用
A. RNA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 .酶是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A . A-P 〜P 〜P 和18个 .A-P 〜P 和36个
C .A-P 〜 P 〜 P 和 36 个 .A-P 〜P 〜P 和 54 个 12. 新陈代谢的进行不仅需要酶,而且需要能量。

下列关于
ATP 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TP 分子的组成元素是 C 、H 、O 、P
B. 动植物形成 ATP 的途径分别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 A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 线粒体是合成ATP 的惟一场所 13. 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毛细胞中,能形成
ATP 的结构是
① 叶绿体② 线粒体③ 高尔
④ 细胞质基质⑤ 核糖体
基体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②④①②④
14.下列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消耗ATP的是
A .葡萄糖T乙醇+二氧化碳
B .葡萄糖T乳酸
D .叶绿体内H2O t O2
C .水+二氧化碳T匍萄糖
15 •在有氧存在时,细胞呼吸反而受到抑制的生物是
A .衣藻
B .乳酸菌
C .小麦
D .酵母菌
16.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产生二氧化碳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过程
A .①②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17. 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
A •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B .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C .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
D •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
18•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A. 肺泡
B. 细胞质基质
C. 线粒体
D.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9.生活在葡萄糖溶液中的酵母菌,在缺氧环境下生成的产物是
A.酒精和水B .酒精和CO C .乳酸和CO D . CQ和水
20•测得某一植物的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释放CO的量比吸收的Q的量大,且蛋白质、脂肪含量不变,糖类含量减少。

下列有关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A .有氧呼吸占优势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C .无氧呼吸占优势 D.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21. 把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的原因是
A.细胞呼吸减弱 B .细胞呼吸加强 C .光合作用减弱 D .促进了物质分解
22. 有氧呼吸过程中,可以产生能量的阶段是
A.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C .第三阶段D .三个阶段都能产生
23. 买罐头食品时,发现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
可能原因是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和HO B 、微生物呼吸,产生CO和酒精
C乳酸菌呼吸,产生CO和乳酸D 、酵母菌呼吸,产生CO和HO
24. 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组装置中加入NaOH溶液,其作用是排除空气中CO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 乙组装置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C. 甲、乙两组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乙组浑浊程度更大
D. 乙组装置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25. 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A.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掉 B •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C.防止氧气进入坛内 D .防止坛内蔬菜萎
26.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最终能源依次是
A.太阳能、糖类、ATP
B.ATP 、糖类、脂肪
C. ATP、脂肪、太阳能
D.ATP 、糖类、太阳能
27. 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葡萄糖所需能量分别来自
A .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和光能
B .都是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C .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 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28. 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 .能否进行有氧呼吸
B .能否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C .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D .能否将外界无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
29. 要测定绿色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反应,最好是检查
A .糖的生成
B . ATP合成
C .氧的释放
D .二氧化碳的吸收
30. 将一棵重约0.2Kg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Kg,增加的质量主要来源于
A .大气中的CO
B .大气中的氧
C .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D .土壤中的水
A.②③和①② B .①②和①③ C .②④和①③ D .②③和③④
32. 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 和产量。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A.增加室内CQ 浓度 B
.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增加光照强度
D .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33. 下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
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
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

本实验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 .③⑤ C .②⑤ D .①③
34.
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都产生
[H],其作用分别是
A.都是还原CQ
B
.都是还原C 2
C.前者还原C 2,后者还原C 3 D
.前者还原Q,后者还原C 2
35. 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滤纸条上出现的
4条色素带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和 色素
带最宽的分别是
A.叶绿素b 和叶绿素a 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C.叶绿素b 和叶黄素 D
.胡萝卜素和叶绿素 a
36. 在叶绿体中, ATP 和ADP 的运动方向是 A. ATP 与ADP 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B. ATP 与ADP 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 C.
ATP 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
ADP 的运动方向
31. 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
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Q 需要光和验证 O 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
则正好相反
D. AD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正好相反
37. 以下哪项不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点
A.具有双层膜
B. 含有DNA
C. 产生氧气
D.产生ATP
38 •下列条件下,改变哪一项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关系不大
A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提高温度
C增加空气中CO的含量D 增加光照强度
39.据测定,某绿色植物在20C和一定光照下,其封闭环境中的CO的含量未变,这表明此时该植物
A •不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照过强,大部分气孔关闭
C.光合作用产生02的速率和呼吸作用消耗02的速率相等
D •植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大致相当
40 •恩吉尔曼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局部照光处理。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
A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B .产生氧需要光
C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于水
D •光合作用中氧由叶绿体释放
41 •能正确反映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一昼夜酸碱度大致变化的曲线是
42 •正确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 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 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 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43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B. 光反应需要光,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C. 光反应吸收光能形成ATP,暗反应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D. 光合作用中产生的02有一部分来自CO
44 •用含180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0的转移途径是()。

45. 将新鲜菠菜绿叶中的色素用无水乙醇提取,经层析液分离,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色素带1为叶绿素b B .色素带4为橙黄色
C. 色素带3、色素带4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 色素带1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除特殊说明每空一分,共 40分)
46、( 7分)右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请据 图回答以下
问题:
(1)
请解释在A 、B C 三点时该化学反应的状况。

A :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反应速率在此时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反应速率不再随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增加而升高, 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2)
如果在A 点时温度升高10C ,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用相应的曲线在右图表示出来)?
原因:图中原曲线表示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下催化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温度高于 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空共一分) (3)如果在B 点时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 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用相应的曲线在右图表示出来)?
A .葡萄糖T 丙酮酸T 水 C.葡萄糖f 氧f 水
B. 葡萄糖T 丙酮酸T 氧 D.
葡萄糖T 丙酮酸T CO 2
该曲线表明,B点的反应底物的浓度足够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了反应
速率的提高,这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空共一分)
47. ( 5分)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内填图中符号,___________ 上填相应内容。

符号和内容同时正确才得分。

)
B
(1)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 _____ 阶段能吸
收[]—-—,该阶段发生在 __________ 中。

(2)绿色植物还为人类等生物圈的其
他动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这是因为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机
物,提供可利用的化学能,因而人类等生物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_______ 。

(3)请把上述光合作用过程用总反应式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 5分)利用新鲜的菠菜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请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防止色素在研磨中被破坏,需要向研钵中加入少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某同学在加入无水乙醇时, 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加了蒸馏水,得到的溶液颜色将会是,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得到清晰的色素带,滤液细线画得要,还要重复一两次。

(4)如果正确操作,色素会在滤纸上扩散而分离。

最后,滤纸条上会出现四条色素带,其中呈黄绿
色的色素带为______________ 。

49. ( 5分)下图表示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部分内容,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B表示的生理过程的名称: 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硝化细菌、蓝藻合成有机物的方式分别是和。

(填字母)
⑶硝化细菌、酵母菌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

(填字母)
50. ( 9分)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请仔细分
析图中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图一中曲线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2)根据你对图一中曲线的分析,你认为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之间的
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你认为在温度为40C,光照强度为c时,限制光合作用进行的外
界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 。

(4 )在光照强度为c、温度为20C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_____________ ,如果大棚栽培蔬菜,此时应采取什么•措施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原因是。

(5 )图二中光合作用强度第一次下降的时间区间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由于植物叶片气孔关闭导致
(6)图二中光合作用强度第二次下降的时间段14 —18时.其原因是
51. ( 9分)右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 )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期;
(2)该细胞此时有染色体条;
(3)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条;
(4)①和⑤两条染色体是经过期形成的;
(5 )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位置出现
逐渐扩展形成,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此过程与何种细胞器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46、( 7 分)
(1)A: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B: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

C:反应速率不再
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2)如果A点时温度升高10 C,曲线上升的幅度变小。

因为图中原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催化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

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慢。

(3)该曲线表明,B点的反应底物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这时加入少
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图略) 。

47. (5分)(1)[③]暗反应[E] CO 2 叶绿体的基质
(2)[A]太阳能(光能)
(3)CQ + H 20 光JCH 20) + 0 2 (1 分)
叶绿体
(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全书写正确得1分)
48. (5分)(1)碳酸钙(2)几乎无色色素不溶于水
(3 )细、直且均匀(4)叶绿素b
49. (5分)(1)化能合成作用
(2) B A
(3) C C、D
50. ( 9分)(1)光照强度,温度
(2)在一
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强(必须强调“在一定范围内”)
(3)CO的浓度
(4)温度,适当提高温度,提高暗反应中酶的活性(或:温度太低,酶活性受影响)
(5)10-12时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6) 光照强度减弱
51. (9 分)
.(1)后期
(2) 8
3)4
4)后期,着丝点分裂
高尔基体5)赤道板细胞板细胞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