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章末整合提升3.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 已 知 Fe(OH)3 、 Mg(OH)2 、 Zn(OH)2 的 溶 度 积 分 别 为 1.1×10-36、1.4×10-11、1.8×10-14,现分别向装有等量三种 沉淀的试管中逐滴滴入2mol·L-1的盐酸,现象为Fe(OH)3先溶 解
解 析 : A 项 Q>K 时 , 反 应 向 逆 反 应 方 向 进 行 , v( 逆 )>v( 正 ) ; B 项 KW = K 电 离 ·c(H2O) ; D 项 三 者 溶 解 的 顺 序 为:Mg(OH)2、Zn(OH)2、Fe(OH)3。
pH = 2 的 A 、 B 两 种 酸 溶 液 各 1mL , 分 别 加 水 稀 释 到 10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A、B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B酸溶液的酸性比A酸溶液强 C.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A、B都是弱酸,则5>a>2
答案:A
化学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电离平衡常数 及溶度积的比较
化学 平衡 常数 水的 离子 积 电离 平衡 常数 溶度 积
反应举例
mA+nB pC+qD
表达式 K=ccmpCA··ccqnDB
H2O H++OH- Kw=c(H+)·c(OH-)
HA H++A-
K=cHc+H·cAA -
4.测定对应盐的酸碱性。如CH3COONa溶液呈碱性,则 证明醋酸是弱酸。
5.稀释前后的pH与稀释倍数的变化关系。如将pH=2的 酸溶液稀释1000倍,若pH小于5,则证明酸是弱酸;若pH等 于5,则证明酸是强酸。
6.采用实验证明存在电离平衡。如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 试液变红,再加CH3COONa,颜色变浅。
解析:pH 相同的两酸稀释相同倍数,B 的 pH 变化小,说 明 B 是比 A 弱的酸,则 pH 相同的两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c(B)>c(A),稀释后 A 酸的 pH 大于 B 酸的 pH,故 A 酸的 c(H +)小于 B 酸的 c(H+),A 酸溶液酸性较弱。若是 pH=2 的强酸 稀释到原来的 1 000 倍,稀释后的 c(H+)=1×101-200m0ol·L-1= 1×10-5 mol·L-1,pH=5,弱酸中因存在弱酸的电离平衡,加 水稀释,电离平衡右移,故 2<pH<5。
章末整合提升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知识提升
判断电解质强弱的方法
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同类型强电解质做导电 性对比实验。
2.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如 将锌粒投入到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结果前者比后者快。
3.浓度与pH的关系。如0.1mol·L-1CH3COOH溶液,其 pH>1,则可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利用较强酸(碱)制备较弱酸(碱)判断电解质强弱。如将
CO2 通 入 硅 酸 钠 溶 液 中 , 出 现 浑 浊 。 说 明 酸 性 : H2CO3>H2SiO3。
8.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如非金属性Cl>S>P>Si,
则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金属性Na>Mg>Al,则碱性NaOH>Mg(OH)2>Al(OH)3。
AmBn(s) mAn+ Ksp=cm(An+) (aq)+n(Bm-)(aq) ·cn(Bm-)
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 温度 温度
适应范围 一般化学反应
平衡体系
稀的酸性、碱性 或中性溶液
弱电解质的电 离平衡体系
难溶电解质的 溶解平衡体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下的某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与离子浓度 幂之积分别用K、Q表示,若Q>K,则v(正)>v(逆)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是两个没有 任何关系的物理量 C.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弱电解质的本性及外界 温度有关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