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特征及年际异常成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特征及年际异常成因
保云涛;游庆龙;谢欣汝
【期刊名称】《高原气象》
【年(卷),期】2018(37)4
【摘要】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日积雪深度的台站观测资料以及JRA55提供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1 2013年前冬(11月至次年1月)和后冬(2 4月)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积雪深度(以下简称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影响高原中东部整体积雪异常和年际变化的环流形态及水汽条件。

结果表明,高原积雪以显著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海拔越高,积雪的年际变率越大。

不论前冬还是后冬,高原中东部积雪最主要的变化形势均为全区一致型。

1961 2013年前冬和后冬积雪无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前冬的积雪在1996年以前显著增加,1996年以后转为减少趋势。

从高原积雪年际变化的成因来看,前冬积雪很可能同时受北极涛动和高原附近位势高度年际变化的主导,后冬积雪受高原附近位势高度变化的主导,并受北极涛动年际变化的调节。

当高原积雪偏多时,阿拉伯海到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的位势高度偏低,导致南支槽活跃,高原南侧西风急流加强,槽前携带的水汽增加,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同时其外围携带的水汽增加;贝加尔湖脊加强有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冷空气和暖湿空气在高原东部交汇使得高原中东部降雪和积雪增加。

【总页数】12页(P899-910)
【作者】保云涛;游庆龙;谢欣汝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6
【相关文献】
1.青藏高原冬季积雪时空变化特征EOF分析
2.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和季节冻土年际变化差异的成因分析
3.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年际振荡成因分析
4.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地表感热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