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性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简介
高密度沉淀池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新池型,同机械搅拌澄清池相比,高密度沉淀池做了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将混合区、絮凝区与沉淀池分离,并改为矩形结构,以简化池型,少占用地;
·沉淀分离区下部设污泥浓缩区;
·在浓缩区与混合部分之间设污泥外部循环。
部分浓缩污泥由泵回流到机械混合池,与原水、混凝剂充分混合、通过机械絮凝形成高浓度混合絮凝体,然后进入沉淀区分离;
·采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过程中投加PAM助凝剂,以提高矾花凝聚效果,加快泥水分离速度。
·沉淀部分设置斜管,进一步提高表面负荷。
·沉淀区下部按浓缩池设计,大大提高污泥浓缩效果,含固率可达6%以上。
经上述改进后,高密度沉淀池在水质适应性和抗冲击性上比机械加速澄清池更强。
而且在理论上出水水质会更好。
根据半生产性试验,它的上升流速可达6mm/s,超过了斜管沉淀池和机械搅拌澄清池,使占地更小。
这种工艺在世界范围已逐步得到运用。
我国新疆乌鲁木齐20万m3/d水厂就采用了高密度沉淀池。
目前已正常运行。
上海南市水厂也做了高密度澄清池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密度沉淀池的缺点是由于布置比较分散,絮凝与沉淀之间虽然增设了导流墙,但还存在配水不均匀的现象,尤其
在大型水厂中,会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
另外,高密度沉淀池原是得利满公司的专利产品,设备、材料价格较贵,投资很高,下图为高密度沉淀池运行示意图。
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则是我院结合了机械加速澄清池和高密度沉淀池的长处开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池型。
原水加药并注入回流污泥后先在池体中心的混合区充分混合,再送入两侧的絮凝区与池体内的回流污泥充分接触絮凝,加强絮凝效果,在此过程中加入PAM助凝剂以提高泥水分离效果。
由于污泥回流形成了高浓度的混合液,因此絮凝时间可以大幅缩短,整流后通过两侧的出水通道由上而下进入沉淀区,在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水经斜管、集水槽汇流出水,污泥则在沉淀区下部进行浓缩,底部设浓缩刮泥机,浓缩后的污泥部分再回流到原水进水管,多余污泥进行排放和处理。
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设有5个过程区,即
①混合区
②絮凝区
③分离沉淀区
④污泥区
⑤出水区
这种新型沉淀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占地小。
混合、絮凝、沉淀全部合建。
·絮凝沉淀时间短。
因浓缩污泥回流,可形成很高浓度的混合液,因而絮凝时间可大大低于平流沉淀池的絮凝时间;沉淀时由于高浓度污泥回流和投加高分子助凝剂,沉降性能大幅提高,因而上升流速也可大幅提高,减少絮凝和沉淀时间。
·可减少矾耗。
·布水均匀。
由于采用池中向两侧均匀布水形式,从而有效避免了布水不均影响出水水质的问题;
·沉淀池的水流流势合理,由于进出沉淀池水流是呈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垂直方向180°运动,泥水分离效果更彻底,也更不易跑矾花;
·水源厂可不设排泥水浓缩池。
由于沉淀池底部采用浓缩刮
泥,污泥含固率高,可达3%~7%,因此污泥处理工艺中无需设浓缩池,可直接进行脱水处理;
·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布置简洁合理。
嘉兴石臼漾水厂扩容工程2座规模4万m3/d的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已于2005年6月通水,虽然水源采用劣Ⅴ类内河水,但经过近10个月的试运行,目前沉淀池出水浊度控制在0.5~1NTU 左右。
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所采用设备均可实现国内配套,建设费用较进口高密度沉淀池低约30%,与平流沉淀池基本持平;运行费用也与平流沉淀池基本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