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漯河市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It's not just a planet,It’s our home”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据此回答下题.
(1)
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A . 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
B . 既有自转又有公转运动
C . 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不同
D . 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的行星
(2)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 . 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 . 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 . 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 . 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3)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 . 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 .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C . 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D . 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4)
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5)
在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左邻右舍”是()
A . 水星、金星
B . 木星、火星
C . 火星、金星
D . 水星、木星
(6)
目前还没在火星上发现生命,有关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火星距日远,表面温度较低
B . 火星体积质量小,大气层较薄且不适宜生物呼吸
C . 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D . 火星上有昼夜更替现象
2. (2分) (2018高一上·杭州期中) 位于浙江南部的江郎山是我国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地貌的组成之一,其主要的景观三爿石(甲图)为墙状或塔状的孤峰,呈“川”字排列,形成过程如乙图所示。

读图回答(1)-(2)题.
(1)三爿石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 流水侵蚀
B . 断层发育
C . 风力侵蚀
D . 流水搬运
(2)与三爿石形成过程类似的是()
A . 月牙泉沙丘
B . 路南石林
C . 长江三角洲
D . 渭河谷地
3. (2分) (2019高一上·榆林月考) 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日全食时,肉眼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与其可能发生的太阳活动对应正确()
A . ③—日冕
B . ②—耀斑
C . ①—黑子
D . 太阳内部—太阳风暴
(2)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产生于光球层的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B . 南北极点附近的磁针因“磁暴”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 . 太阳活动使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D . 太阳活动使降水量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4. (2分) (2018高一上·杭州期中) 下图为利用GPS系统监测北美西海岸局部地区板块运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

断层两侧的板块是()
A .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B .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C . 美洲板块、小板块
D . 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5. (2分) (2017高三上·山东开学考) 下图为某河流域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图中PQ距离为5cm 。

在P 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2',Q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6',某日观测到太阳在正南时,国际标准时间为4点整。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P点经度及该图比例尺分别是()
A . 90°E1:148000
B . 90°E1:74000
C . 120°E1:148000
D . 120°E1:74000
(2)下面能正确反映沿MN线地形剖面图和地层分布状况的是()
A .
B .
C .
D .
(3)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角度分析,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流域内总体上降水量大于蒸发量②流域降水的水汽源自植物蒸腾
③流域内河流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④城市化使该流域径流量增加
⑤流域的河流促进了该地区平原的形成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⑤
6. (3分)下图是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 . 向斜
B . 背斜
C . 断层
D . 褶皱
7. (2分) (2013高一上·福建月考) 读图1、2,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题:
(1)
甲河流中下游流域的主要补给形式和最大汛期的出现季节分别是()
A . 冰雪融水冬季
B . 大气降水冬季
C . 地下水春季
D . 大气降水夏季
(2)
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 .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 . 盛行西南风
C . 盛行西北风
D . 潜水补给河水
8. (1分) (2017高一上·奉新月考)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 . 正相关
B . 负相关
C . 成反比
D . 没有相关性
(2)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 . 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 .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 . 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 . 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3)太阳活动造成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干扰地球磁场,导致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B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变暖
C . 地球上水灾、旱灾害等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
D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全球变暖
9. (2分) (2013高一上·城中期中)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201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8时12分在菲律宾莱特岛附近(北纬10.0度,东经124.3度)发生7.0级左右地震,结合如图回答下题.
(1)
此次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区时是()
A . 15日8时12分
B . 16日8时12分
C . 15日9时12分
D . 16日9时12分
(2)
关于菲律宾说法正确的是()
A . 有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
B . 无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
C . 有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
D . 无太阳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3)
图中①表示()
A . 地幔
B . 地壳
C . 地核
D . 软流层
(4)
岩石圈位于()
A . ③的顶部
B . ②的全部
C . 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
D . ①和②的全部
(5)
对图中地震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地震波的速度E大于F
B . 随着深度的加深,E﹑F速度均会增加
C . 古登堡面E消失
D . 莫霍面E、F速度没有变化
10. (3分) (2017高一上·凉山期中) 青藏高原的纬度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其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大,气温较低。

这主要是因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
A . ①作用较强
B . ②作用较强
C . ③作用较弱
D . ④作用较弱
11. (2分)关于寒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寒潮对农业的影响危害主要是剧烈降温造成的霜冻、冰冻等冻害
B . 冬季寒潮容易冻伤作物的幼苗
C .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因此我国各地寒潮标准不一样
D . 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北方春旱
12. (3分)有一位沈阳人有一次去西南地区旅游,当他看到手表指示的时间为14点30分时,发现太阳正位于他的正南方,则他所在地的经度约为()
A . 78.5°E
B . 82.5°E
C . 157.5°E
D . 153.5°E
13. (2分)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的是()
A . 冰凌洪水
B . 暴雨洪水
C . 融雪洪水
D . 融冰洪水
14. (1分) (2018高三上·桂林月考) 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PQ两点间东西距离约为()
A . 2200千米
B . 1100千米
C . 550千米
D . 275千米
(2)此时()
A .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 . 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早于6时
C . 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
D . 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15. (1分) (2018高一上·长安期末) 自然界的碳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碳循环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 地域性
B . 差异性
C . 无序性
D . 整体性
(2)人类影响大气 CO2 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二、综合题 (共3题;共8分)
16. (2分)各图中阴影为黑夜。

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四幅光照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甲图显示的为夏至日,北京时间为8:00
B . 乙图太阳直射点为(110°W,0°)
C . 丙图太阳直射点为(168°04′W,11°05′N)
D . 图显示的为冬至日,新的一天范围为180°向东至90°W
(2)
关于晨昏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晨昏线为大圆,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B . 晨昏线平分赤道,故赤道上总是地方时6:00日出、18:00日落
C . 晨昏线只有在二分日与经线圈重合(经过极点)、在二至日与极圈相切
D . 同在晨线上的各地因同时刻看见日出,故晨线上日出时间(地方时)相同
17. (2分)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
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的气温曲线是________。

(2)
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较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

(3)
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较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

18. (4分) (2017高二下·淄川期末)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地区自然带为________带,其成因主要是什么________?
(2)南美洲西海岸,从甲处到丁处自然带分布特征是自然带南北(经线)方向延伸、更替,其形成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3)在甲、乙两处东侧山地,海拔相似,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其主要表现有山麓自然带不同、自然带种类与数量不同、冰川带的下限(雪线)高度不同等方面,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1-2、
1-3、
1-4、
1-5、
1-6、
2-1、
2-2、
3-1、
3-2、
4-1、
5-1、
5-2、
5-3、
6-1、
7-1、
8-1、
8-2、
8-3、
9-1、
9-2、
9-3、
9-4、
9-5、
10-1、
11-1、
12-1、
13-1、
14-1、
14-2、
15-1、
15-2、
二、综合题 (共3题;共8分)
16-2、17-1、17-2、17-3、18-1、18-2、1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