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琢简介及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尔琢简介及故事
:
王尔琢(1903.01.23-1928.08.25),又名蕴璞,湖南石门县人。
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
1928年1月,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4月,朱德与毛泽东部队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8年8月25日,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
2009年9月14日,王尔琢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早年经历
1903年,王尔琢生于湖南省石门县官桥村一户小康人家。
从13岁起,王尔琢开始在村里读私塾。
后入当地官桥国民小学、县立高级小学读书。
1920年,入湖南高等工业学校附中就读,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潮,初步树立了共
产主义信念。
1920年7月,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参加过进步学生运动。
就读黄埔
1924年5月,王尔琢与郑洞国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
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对他十分欣赏,经常找他谈话,向他传输革命思想。
1924年秋,在周恩来的培养和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黄埔一期毕业后,王尔琢连续担任第二期、第三期学生分队队长和党代表职务,率领学生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
在校期间,协助蒋先云、周逸群等一起领导由周恩来亲自缔造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1925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参加二次东征。
参加北伐
1926年夏,王尔琢随部参加北伐战争。
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三师党代表、东路军先遣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和二十六团团长。
9月,率部进入江西。
在三次攻打南昌的战斗中,奋勇杀敌,屡立战功。
1927年春,率部向上海挺进途中,坚决拒绝蒋介石委派的两位亲信以擢升军长之高官相许,企图拉拢他加入国民党的劝告,并在获悉蒋介石将下毒手的密令后,带领所部部分共产
党员一同出走。
4月底,王尔琢来到上海,向他的老师周恩来汇报情况。
5月下旬,与周恩来一同赶赴武汉。
三河坝之战
1927年7月,王尔琢随周恩来奔赴南昌,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参谋长,秘密从事起义前的准备工作。
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部队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团参谋长。
率部在南昌郊外德安车站缴获了张发奎警卫营的全部枪支,并将部分士兵编入起义部队。
在随起义部队南下广东的途中,奉命留守三河坝,以掩护主力分路转移。
1927年10月1日,在朱德统一指挥下,率部于三河坝与敌激战三昼夜,然后突围至饶平附近,受到周恩来和总指挥贺龙的夸奖。
在起义军遭受重大挫折的情况下,与朱德、陈毅一道率余部转战于闽赣粤湘边界地,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起义余部在大庾整编为一个纵队时,被任命为纵队参谋长。
三河坝之战为党保留了一批革命火种,奠定了红军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建功井冈山
1928年1月,通过多次战斗考验,朱德慧眼识珠,发现王尔琢不失为一位将才,破格任命王尔卓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为当时最年轻的指挥官之一。
王尔琢以出色的军事才干,为朱德出谋划策,在郴州创建了革命根据地,一举取得了
湘南暴动特大胜利。
曾先后参与指挥在岩泉墟和坪石一带全歼敌许克祥部两个团,以及攻克郴县、资兴、永兴、耒阳等县城的一系列战斗。
同年3月,还曾在敖山庙设伏,诱敌入瓮,全歼追敌一个团,胜利完成了掩护朱德、陈毅率主力上井冈山的重任。
同年4月底,随部上井冈山,开始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4月28日,王尔琢又与时在井冈山的毛泽东联系,及时促成宁岗县砻市朱毛会师,使中国革命进入大转折。
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
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率28团英勇作战,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会剿,成为纵横井冈山的一员骁将,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飞兵二十八团的称号。
5月4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四军)正式成立时,被任命为军参谋长兼第十师二十八团团长,后当选为中共红四军军委委员和中共湘赣边特委委员。
协助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了高垅、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等战斗,挫败了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多次进剿和会剿,成为红军早期杰出的将领之一。
1928年7月,中共湖南又派杜修经、袁德生、杨开智等人上井冈山,命令红军下山进攻湘南郴州。
王尔琢认为这是一条错误路线,拒不执行命令。
杜修经先是认为王尔琢目无军纪,二人通过一番面谈,觉得王尔琢坚持了真理,但杜修经又怕在领导面前无法交差,只得冒着风险回复命。
可惜王尔琢的意见,还是没有引起的重视,军委负责人依了杜修经传达的指示,强令王尔琢率二十八团随二十九团于8月攻打湘南,王尔琢无奈,只好违心地受命领兵出击,果真钻进敌人口袋内,几乎全军覆灭,酿成八月失败的悲剧。
王尔琢在这危急关头,冒着杀头危险抗拒命令,将部队撤至桂东县,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时为党中央委员的毛泽东闻讯后,亲率三十一团的伍中豪营,经酃县赶到桂东,与朱德、陈毅会合。
重回井冈山后,毛泽东抓住王尔琢的手激动地说:你王尔琢保存了二十八团,功不可没啊。
魂归思顺墟
1928年8月25日,担任前卫第2营营长的袁崇全,胁
迫、欺骗1个步兵连和1个迫击炮连叛逃。
王尔琢闻讯后立即率警卫排追赶。
当追至江西崇义思顺墟时,王尔琢努力做叛逃官兵的工作,两个连的官兵又回到了革命队伍中。
而王尔琢却遭袁崇全开枪射击,英勇牺牲,年仅25岁。
人物评价
王尔琢牺牲后,朱德挥泪长叹:我军失去一位能将啊!
毛泽东对他作了极高的评价:王尔琢的牺牲,换回了两个连,稳定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王尔琢追悼会上,毛泽东起草、陈毅书写的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