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玩转工具箱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玩转工具箱教学设计课程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Windows系统工具箱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提高学生在电脑操作方面的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1. 确认教室内的电脑已经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
2. 准备教学PPT和演示电脑;
3. 确保教室内网络通畅。
教学流程:
1. 开场(3分钟)
老师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今天要一起探索Windows系统的工具箱,了解常
用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热身(5分钟)
老师呈现出一个Windows系统工具箱的界面,让学生看看其中的图标和按钮,然后让
学生举手一起回答,他们认为这些图标和按钮代表什么功能。
老师在PPT上介绍Windows系统工具箱中常见的工具,比如计算器、画图板、笔记本、资源管理器等,讲解他们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老师使用电脑操作演示Windows系统工具箱中的几个工具,如打开计算器、用画图板
画一个简单的图案、创建一个笔记本文件夹、查看磁盘和文件夹的空间占用情况等。
然后
请学生模仿操作。
学生们打开自己的Windows系统工具箱,并按照老师的指导,尝试使用其中的不同工具。
老师可以巡视课堂,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老师回顾本课时的重点,帮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点和技能,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电
脑学习和使用中多多尝试。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一步熟悉Windows系统工具箱,选择其中两个工具,完成简单的使用练习,并记录下使用体会和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操作演示、课堂练习。
教学评价:
教学中通过操作演示和课堂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快速上手Windows系统工具箱的使用,帮助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和掌握这些常见工具的功能。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让他们进一
步加强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