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规模最大综合管廊建成成都市IT大道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规模最大综合管廊建成——成都市IT大道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近日,位于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下方的
成都市IT大道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正式投入运营
据悉,该工程目前为四川省
功能最全、复杂性最高、规模最大的
双层五舱断面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也是四川省首个
兼具人防功能的地下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效果图
四川规模最大
地下两层,分5个舱室。

成都市IT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高新西区,全长约5.7公里。

作为四川目前建成功能最全、复杂性最高、规模最大的地下管廊,其高度达7.6米,宽为8.65米,断面面积约68.25平方米。

按照双层五舱断面标准建设,其中上层分别为燃气舱、综合舱和雨污水舱,下层设有输水舱和高压电力舱。

进入综合舱可以看到,两边各设置有一排排架子,左手边架子上已建好了方形盒子。

方形盒子是为通信电缆、光纤预留的位置,另外一边则主要是10千伏电压的电缆位置。

通信电缆下方还预留了供水管道位置。

与综合舱不同,燃气舱中的摄像头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炮筒,灯管也加了钢网。

“燃气舱中都是防爆设备,像灯、摄像头、电话都是专门采购的。

”李庆说,除了这两个舱外,高压电力舱主要为110千伏的高压电缆设置,输水舱、雨污水舱则并主要为给排水服务。

管廊投入运营使用后,沿线近6公里的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将转移至管廊统一铺设管理,多种管线住进“集体宿舍”,不仅能节省城市地下空间,还能有效解决管道建设带来的重复开挖、重复建设和交通拥堵等问题。

全面监控
人员、设备精准定位。

据了解,地下综合管廊其实是在城市地下建造的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中在隧道里。

它是21世纪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通道”。

▲综合管廊
据悉,综合管廊依托智慧管廊综合运营管理平台,通过管廊内布设的红外对射报警、传感器、人员定位系统等智能设备,对管廊内部的环境参数、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处理管廊内部报警信息及远程调度工作。

在系统方面,综合管廊附属系统设计除了包含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环境与设备监控、安防等系统外,还有智能疏散、人员定位、火灾自动报警与可燃气体探测报警、本体排水等系统。

为了做到精准定位,我们在管廊中接入光纤,每隔一段距离便可看到一个小基站。

检修人员进入时通过携带专用的手环,监控中心便可实时掌握其位置信息。

为了达到定位的需要,还对管廊内的光纤电话号码进行优化,由4位数组成的电话号码分别代表了舱室、防火分区及里程数,通过电话号码同样可以精准掌握人员位置。

目前,建成后的地下综合管廊共包含1座分控中心(为IT大道及日月大道管廊片区监控中心),2个人行出入口、1个车行出入口。

综合舱、设备夹层、电力舱
如此多的管线要集于一处,势必导致施工难度的增大。

据介绍,该工程地处环城生态绿地敏感地带,不仅与同体工程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交叉施工,建设者还要面对复杂的地下管线迁改、频繁的地面交通导改,以及与自来水、供电、燃气公司等相关产权单位交叉作业,施工组织和协调难度极大。

面对错综复杂的施工环境及有限的施工条件,积极对接、协调相关单位,联合开展专题研讨,有效应对施工难题;并对施工段落进行最优划分,分步跳槽进行开挖和结构施工,见缝插针、创造条件组织施工,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守护城市生命线
作为四川省首个兼具人防功能的地下综合管廊,成都IT大道综合管廊全线按“核6级、常6级”抗力等级设防,出入口、通风口、投料口和逃生口均安装了人防防护设备,这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防护方面开了先河。

IT大道综合管廊PPP项目作为国家试点项目,是成都市市本级首个综合管廊PPP项目,也是轨道交通领域以外第一个纳入财政部项目库的项目人防工程是为保障战时人员、物资能够有效掩蔽,结合调度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也就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在IT大道综合管廊全长5.7公里的廊体中,全程设置人防设备,在满足人类逃生避灾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廊内管线的日常运行维护。

突遇紧急情况,管廊将从日常运行状态转换到人防状态,开启“备战”模式,使管廊置于“封闭”状态抵御外部武器入侵,这时的“管廊之家”就成为守护城市安全紧急避难的“地下护城河”。

基于管廊空间设置的人防改造是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的转型、综合利用的示范,更是统筹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的一次重大突破。

IT大道综合管廊即将迎来正式投运,减少地上空间资源浪费,给市政管线的维护抢修带来便利,提高各管线运行效率,并最大程度减少城市灾害的发生。

综合管廊与抗震、防灾、人防的相结合是地下空间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构建扎实城市防护体系,是牢牢守护城市“生命线”的根本。

同时,本项目采用的PPP 模式,也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本自身优势,有效提高项目后期运营质量,管廊投资建设模式的多样化,为城市智慧建设发展带去更多可能。

据了解,所谓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中在隧道里。

它被称为城市的“生命通道”,也是21世纪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成都IT大道(清水河~绕城高速)综合管廊工程已完成人防专项验收。

这是落实成都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的重要举措。

2021年以来,成都开始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中就提出,要完善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全周期呵护城市安全。

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有轨电车同体工程交叉施工、复杂地下综合管线、频繁交通导改,同时与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燃气公司等相关产权单位存在大量交叉作业现象,协调和施工组织推进难度极高,如今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

IT大道(清水河~绕城高速)综合管廊工程是成都市首条市本级PPP综合管廊项目,是目前四川省范围内功能最全、复杂性最高、规模最大的双层五舱断面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