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感受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2.能够模仿和跟唱简单的旋律;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以古典音乐《欢乐颂》为主题,认识四种常见的乐器:小提琴、大提琴、笛子和钢琴。
鼓励学生表达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和感受。
1.听音乐–播放《欢乐颂》–请学生认真地听音乐,体会其中的情感和节奏变化。
2.了解乐器–分类介绍小提琴、大提琴、笛子和钢琴–了解每种乐器的外形和主要用途–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可以听出不同乐器的音色3.模仿和跟唱–教授《欢乐颂》的旋律–学生们模仿老师的演唱–让学生跟唱旋律,充分体验音乐中的情感4.团队合作–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代表一种乐器,自由选择乐器的代表者–摆放乐器,组织学生演奏《欢乐颂》,教师进行指导与引导教学步骤1.引入阶段:听音乐–播放《欢乐颂》–要求学生认真听音乐,感受其中的情感和节奏变化–提问:你觉得这首音乐表达了什么情感?2.认识乐器–分类介绍小提琴、大提琴、笛子和钢琴–让学生了解每种乐器的外形、主要用途和所代表的情感–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可以听出不同乐器的音色3.模仿和跟唱–教授《欢乐颂》的简单旋律–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演唱–提醒学生要注意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和节奏感–让学生跟唱旋律,充分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和感受4.团队合作–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代表一种乐器,自由选择乐器的代表者–摆放乐器,组织学生演奏《欢乐颂》,教师进行指导与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重复演奏的问题,并加深学生体验音乐的感受5.完成阶段–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从不同层面讲述乐器的种类、音色和感受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展示学生对乐器和音乐的理解2.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3.学生完成的作业作业1.四人一组,组织学生设计一首歌曲的演唱或表演,可以自由选择表现形式(如唱歌、舞蹈、戏剧等),但必须使用四种乐器中的至少三种。
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

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
教学目标:
1. 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锻炼孩子们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节奏感。
教学内容:
《欢乐颂》是一首经典的音乐作品,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非常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
歌曲,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教学步骤:
1. 引入歌曲:老师播放《欢乐颂》的音乐,并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2. 听歌分析:让学生仔细听歌,并分析歌曲的曲调、节奏和情感表达。
3. 歌曲欣赏:让学生再次欣赏这首歌曲,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歌曲口型:将歌词分发给学生,并指导他们跟着音乐做口型动作。
5. 分组合唱: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合唱。
6. 合唱排练:每个小组分别练习自己的部分,然后在教室或舞台上进行合唱排练。
7. 合唱展示:将小组们的合唱表演录制下来,并在学校的音乐会或其他活动中展示给
全校师生。
教学方法:
1. 听觉教学法:通过听歌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合唱和合唱排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手拍和节奏教学法:通过手拍和节奏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节奏感。
教学资源:
1. 《欢乐颂》的音乐文件。
2. 《欢乐颂》歌曲的歌词。
3. 录制合唱表演的设备。
教学评估:
1. 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2. 学生在合唱表演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3. 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节奏感。
五彩缤纷音符乐园——《欢乐颂》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欢乐颂》是一首儿童歌曲,以其欢快的旋律和歌词,成为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歌曲之一。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这首歌曲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下面是一份适用于大班的音乐教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五彩缤纷的音符乐园。
一、教学目标1.帮助孩子们认识并掌握《欢乐颂》的歌词和旋律。
2.引导孩子们通过歌曲感受音符的魅力,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通过唱歌和活动,帮助孩子们锻炼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4.让孩子们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使孩子们能够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引导孩子们通过音乐活动感受音符的魅力并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孩子们跟着音乐舞动,活跃身体,热身。
2.歌曲介绍(10分钟)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歌曲《欢乐颂》,让孩子们了解歌曲的起源和意义。
老师播放《欢乐颂》的音乐视频,让孩子们一起欣赏,并鼓励孩子们跟着视频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歌曲合唱(10分钟)老师指挥孩子们一起唱《欢乐颂》,并在最后加入自己的祝福语,如“我们爱音乐”,“我们是音乐小能手”,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参与和成就感。
4.音符游戏(15分钟)老师准备一些大大小小、彩色的卡片,每个卡片上画有音符或其它音乐符号,然后把这些卡片放在课堂的不同地方。
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不同的音乐符号,例如休止符、“徽”等等,并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四处寻找这些卡片。
when they find a card, they can name the symbol and use it to create a melody or rhythm.5.音符闯关(15分钟)老师将音符卡片放置在课堂的不同地方,每张卡片都代表着某一音符,学生根据歌曲中的音乐符号找到音符卡片,完成旋律的搭配。
6.音乐手工(20分钟)老师给孩子们发放一些铃铛、花环、彩带等制作音乐器材料,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小乐器(例如手摇铃铛、音乐带或者花环竖琴),然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乐器演奏《欢乐颂》。
大班音乐活动《欢乐颂》教案(精选6篇)

•••••••••••••••••大班音乐活动《欢乐颂》教案大班音乐活动《欢乐颂》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音乐活动《欢乐颂》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音乐活动《欢乐颂》教案篇1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感知理解歌曲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2、探索用两种表现方式,表现歌曲逐渐热烈的情绪。
3、能与同伴一致地歌唱和表演,体验歌曲欢乐的氛围。
活动准备1、根据歌曲内容准备相关图片一幅。
2、音乐磁带或cd,录音机一台。
3、幼儿会演奏《欢乐舞曲》。
4、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圆舞板等,幼儿人手一件乐器。
活动过程1、歌唱活动:毕业歌。
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有表情地演唱《毕业歌》。
2、看图欣赏歌曲《欢乐颂》。
——教师出示图片,启发幼儿看图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做什么?——教师:下面,老师把小朋友看见的画面川、朋友说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请大家仔细听————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带领幼儿看图念歌词。
——教师随着音乐带领幼儿念歌词。
——欣赏歌曲录音《欢乐颂》,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轻轻地眼唱。
3、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随着钢琴伴奏的音乐,尝试着眼唱歌曲。
——幼儿歌唱,教师退出。
4、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唱歌,才能表现出歌曲越来越热烈的气氛呢?——开展讨论活动。
——带领幼儿根据讨论出来的一个或者两个方案,进行歌唱活动,表现歌曲走越热烈的氛围。
例如:分声部逐层累加、加入舞蹈动作、加入衬词、加入打击乐器的方式演唱不口表现歌曲。
5、打击乐:欢乐舞曲。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用歌声和动作表现欢快热烈的气氛,下面,我们用乐器,大家一起来演奏《欢乐舞曲》。
——教师带领幼儿使用乐器,演奏打击乐《欢乐舞曲》。
大班音乐活动《欢乐颂》教案篇2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以及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经典名曲欣赏》中的《欢乐颂》。
详细内容包括对《欢乐颂》的背景介绍、曲式结构分析、主题旋律学习以及歌词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理解其音乐内涵,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欢乐颂》的主题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演唱能力和协作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鉴赏方法,培养他们热爱音乐、欣赏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曲式结构分析和主题旋律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欢乐颂》的音乐内涵,学唱主题旋律,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欢乐颂》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提问他们对这首曲子的印象。
2. 背景介绍(10分钟)讲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介绍贝多芬及其作品。
3. 曲式结构分析(15分钟)分析《欢乐颂》的曲式结构,如:前奏、主题、副歌等。
4. 主题旋律学习(15分钟)教唱《欢乐颂》的主题旋律,指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5. 歌词解读(10分钟)逐句解读《欢乐颂》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
6.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20分钟)出示有关《欢乐颂》的题目,如:判断题、填空题等,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欢乐颂》2. 内容: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主题旋律歌词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欢乐颂》主题旋律;(2)简述《欢乐颂》的曲式结构;(3)谈谈你对《欢乐颂》音乐内涵的理解。
2. 答案:(1)略;(2)前奏、主题、副歌;(3)开放性答案,以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主题旋律和歌词解读,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乐鉴赏方法,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

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欢乐颂》欢快、活泼的旋律,理解歌曲表达的欢乐情感。
2、能够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增强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感受歌曲的欢乐氛围。
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歌词,能够清晰、准确地演唱。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演唱过程中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尝试进行分声部演唱。
鼓励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创造性地进行动作表演。
三、教学准备1、歌曲《欢乐颂》的音乐磁带或 CD。
2、相关的教学图片或视频,展示欢乐的场景。
3、制作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沙锤、响板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自由地舞动身体,感受欢乐的氛围。
提问幼儿:“刚才的音乐让你们感到怎么样?”“你们觉得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这样欢乐的心情?”2、欣赏歌曲播放歌曲《欢乐颂》,让幼儿安静地倾听。
听完后,教师提问:“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歌曲里唱了些什么?”3、理解歌词教师结合教学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内容。
逐句解释歌词的含义,让幼儿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欢乐情感。
4、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幼儿一句一句地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音准。
多次重复练习,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5、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可以让幼儿分组演唱,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6、动作表演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创编简单的动作。
幼儿跟随音乐进行动作表演,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欢乐。
7、乐器演奏教师将制作好的简单乐器分发给幼儿。
幼儿尝试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音乐的节奏感。
8、总结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表扬,鼓励幼儿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五、教学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将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与家人一起分享欢乐。
2、在音乐区投放相关的音乐材料,让幼儿自由地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40篇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40篇《大班音乐欣赏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音乐欣赏教案40篇!(1)大班音乐教案反思《欢乐颂》设计思路:《欢乐颂》是一首名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的。
孩子们对唱歌很感兴趣;唱歌本身就能抒发幼儿的情感,但他们缺乏一种唱歌的激情;《欢乐颂》正好能让幼儿在唱歌中体验欢快的情绪。
因此我选择此课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1.能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二声部合唱,学唱歌曲。
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重点是引导幼儿和谐地进行二声部合唱。
活动准备:节奏图谱、磁带活动过程:一、感受音乐:1、小朋友喜欢唱歌吗?唱歌时我们能感受到高兴、快乐。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快乐的、悲伤的)2、我来表演,你来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3、我来唱,但不出声,看着老师的动作和嘴,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二、学歌词1、这首歌到底唱了什么呢?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市怎么唱的?(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图片)2、歌中还唱了什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唱的?三、学唱歌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2、幼儿一起唱。
3、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欢乐颂》,什么是欢乐呢?[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找一找歌中表现欢乐的地方。
小朋友应该怎么唱?4、我们加上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学唱衬词1、这首歌你会用“啦”来唱吗?(教师师范)2、师幼一起用“啦”唱欢乐颂。
五、二声部合唱1、教师唱歌词,幼儿唱衬词(互换)2、幼儿分组合唱二声部活动延伸:我们出去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别的小朋友听吧。
活动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秉承艺术教育感受在前的理论,我先让幼儿欣赏感受乐曲,然后再通过动作、表情来猜歌词,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这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然后又通过提问让幼儿回答问题,接下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孩子说歌词,这样有利于幼儿更好的记住歌词。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二篇)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活动目的: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活动准备: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习。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②/游游游游/ 游游游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①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
②提问: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内容。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内容。
①个别幼儿表现。
②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
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放录音磁带)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
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
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
5、出示符号“▼”、“︵”,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
6、吿诉幼儿歌曲名称。
7、合唱:①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
②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结束: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二)教案名称: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作品《欢乐颂》。
2. 学习并掌握歌曲的歌词、曲调和节奏。
3. 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
4. 提高孩子们的合作与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欢乐颂》2. 歌词学习3. 歌曲表演教学准备:1. 录音设备2. 歌曲《欢乐颂》的音乐文件3. 歌词手册4. 教材、课件或图片等辅助教具教学步骤:步骤一:歌曲欣赏1. 教师播放《欢乐颂》的音乐文件。
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

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火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音乐与和谐》,详细内容为欣赏并学唱《欢乐颂》。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欢乐颂》的基本旋律和节奏,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合唱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旋律的掌握和合唱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谱、黑板。
学具:笔记本、铅笔、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钢琴演奏《欢乐颂》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激发兴趣。
2. 歌曲背景介绍(5分钟)介绍贝多芬及其创作《欢乐颂》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
3. 旋律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学;(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3)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旋律准确性。
4. 节奏练习(10分钟)(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3)分组练习,提高节奏感。
5. 情感表达(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情感,表达欢乐氛围;(2)学生尝试演唱,教师指导;(3)集体合唱,体验团队合作。
6. 音乐鉴赏(5分钟)学生分享对《欢乐颂》的感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欢乐颂》2. 歌曲背景:贝多芬创作,古典音乐代表作品3. 歌曲旋律:简单明了,易于学唱4. 歌曲节奏:明快有力,富有感染力5. 情感表达:欢乐、和谐七、作业设计2. 答案要求:正确把握旋律和节奏,情感表达到位,心得体会真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兴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其他古典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旋律的掌握和合唱的协调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欢乐颂》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唱出《欢乐颂》歌曲的歌词。
2. 能够跟随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3. 能够通过音乐与他人合作。
二、教学重点:1. 歌曲的乐感培养。
2. 歌曲的歌词记忆。
3. 舞蹈动作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音乐设备。
2. 歌曲《欢乐颂》。
3. 教学道具,如彩纸、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内容(5分钟)1. 教师通过放歌的方式,播放《欢乐颂》的音乐。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跟随节奏进行简单的动作。
第二步:歌曲欣赏(10分钟)1. 教师再次播放《欢乐颂》音乐,让学生闭眼聆听。
2. 学生张开眼睛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该歌曲的特点和感受。
第三步:学习歌词(15分钟)1. 教师逐句教唱《欢乐颂》歌词。
2. 教师分小组让学生进行跟唱。
第四步:舞蹈动作学习(2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2. 教师将舞蹈动作分段教给学生,并逐段练习。
第五步:合作表演(2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指导老师。
2. 指导老师带领小组进行舞蹈和歌曲的合作表演。
第六步:复习总结(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复习整个歌曲和舞蹈动作,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师总结教学,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并在其他场合进行展示。
2. 可以邀请其他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是否能够唱出《欢乐颂》歌词。
2. 学生是否能够跟随节奏进行舞蹈动作。
3. 学生在合作表演中的表现情况。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欢乐颂》这首歌曲,并能够通过歌曲与他人合作。
但由于课时有限,对于舞蹈动作的学习可能稍显短暂,下次可以适当延长舞蹈动作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手工制作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欢乐颂》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欢乐颂》【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欢乐颂》【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4-5岁)【教学内容】:音乐《欢乐颂》欣赏和体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音乐《欢乐颂》,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 利用声音、节奏和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通过合作完成一段音乐表演。
4. 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欢乐颂》的音频设备。
2. 沙发、花束、红地毯、其他舞台道具。
3. 音乐舞蹈老师或其他相关人员的安排。
4. 预先选择好的适合幼儿的音乐舞蹈服装。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进入教室,向幼儿们打招呼,让幼儿们坐在圆形的座位上。
2. 教师问幼儿们是否喜欢音乐,引导幼儿们回答。
并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幼儿们谈论他们对音乐的喜好。
二、欣赏音乐《欢乐颂》(10分钟)1. 教师播放音乐《欢乐颂》,让幼儿们静静地听。
2. 教师提醒幼儿们用心去感受音乐中的快乐感和活力。
3. 播放完毕后,教师与幼儿们一起交流,问幼儿们对这首音乐的感受。
三、学习舞蹈动作(15分钟)1. 引导幼儿们站起来,让他们看到教师表演的舞蹈动作。
2. 教师先教幼儿们简单的基础舞蹈动作,例如手臂上下挥动、脚步小步伐。
3. 引导幼儿们模仿教师的动作,做出舞蹈动作。
四、分组练习(10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组长带领。
2. 组长带领自己的小组一起练习舞蹈动作,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完成好自己的动作。
五、舞台表演(20分钟)1. 教师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舞台,准备相应的道具。
2. 将每个小组依次带上舞台,表演他们练习的舞蹈动作。
其他幼儿为他们鼓掌加油。
六、活动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们分享他们在表演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鼓励幼儿们继续对音乐保持兴趣,以后多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们选取自己喜欢的音乐,参与其他舞蹈或表演活动。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欢快颂》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欢快颂》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学习本次音乐教案,让幼儿把握《欢快颂》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培育幼儿的良好听力和音乐赏识本领。
2.本领目标:通过练习唱歌和舞蹈动作,培育幼儿的身体协调本领和感知本领,同时加强幼儿的自信念和表演本领。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让幼儿了解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音乐的欢快与感动,培育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情感表达本领。
二、教学内容1.歌曲名称:《欢快颂》2.歌曲来源:民间乐曲3.歌曲简介:《欢快颂》是一首欢快的歌曲,旋律简单易学,歌词表达了生活的美好和欢快。
歌曲的氛围欢快愉悦,引人入胜,是适合幼儿园大班学习和表演的音乐作品之一、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幼儿把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教学难点是让幼儿学会唱歌并搭配舞蹈动作,让幼儿在表演中充分表现出自我。
三、教学过程1.启发:老师播放《欢快颂》的音乐,并邀请幼儿围坐在一起,让幼儿听音乐中的旋律,帮忙幼儿曲调的起伏变化,创设出欢快、愉悦的场景,渐渐引导幼儿融入音乐的世界,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力。
2.教唱:老师现场仿照唱歌,并一边手势示范,引导幼儿跟顺手势摇摆,渐渐引导幼儿开口唱歌,渐渐把握歌词和旋律,并加强教学复习,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3.舞蹈搭配:当幼儿渐渐把握歌词和旋律时,老师邀请幼儿搭配舞蹈动作,加强感觉协调本领。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进一步设计一套舞蹈动作,以丰富幼儿的表现形式,提高幼儿的表演本领。
4.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小构成员合作学唱歌曲、搭配舞蹈动作,让幼儿在合作中提升自我,体验到团队合作的感觉。
5.总结和反思: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幼儿把握新的歌曲、旋律和舞蹈动作、提高了幼儿的音乐赏识本领,同时也加强了幼儿的自信念,提高了幼儿的表演本领和感知本领。
四、反思从本次教学过程来看,老师在教学中有所收获,同时也有所反思。
首先,本次教学重点是让幼儿把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老师应当更加注意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质量,针对不同的幼儿应当接受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考虑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认知本领和执行本领,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合唱欢乐颂》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合唱欢乐颂》教学目标
1.通过合唱训练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节奏感。
2.增强幼儿对音乐性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听音乐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播放设备。
2.班级音乐器材。
3.合唱《欢乐颂》的乐谱和歌词。
教学步骤
第一步:音乐知识导入(10分钟)
1.教师引导幼儿们认识音乐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等。
2.让幼儿们听一段轻松愉悦的乐曲,并询问幼儿们对音乐的感觉。
第二步:讲解歌曲背景(5分钟)
1.向幼儿们介绍《欢乐颂》的歌曲背景和来源。
2.向幼儿们展示乐谱与歌词。
第三步:教唱歌曲(30分钟)
1.让教师引领主旋律,让孩子们跟着唱。
2.分段教唱歌曲,反复唱几遍。
3.在唱歌的过程中检查并纠正幼儿的唱法和发音。
第四步:分组合唱集体训练(20分钟)
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练习合唱的各个部分。
2.每个小组与教师的合作,不断磨合和熟练包括集体的合唱。
第五步:集体演唱表演(15分钟)
1.各小组分别上台表演自己的部分,展示他们的合唱成果。
2.整个大班集体合唱,展示幼儿们的合作默契和团队精神。
教学评价
1.评估幼儿各个环节的表现情况。
2.着重评估幼儿的音乐感知和唱歌技巧表现。
3.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表扬和肯定。
教学延伸
1.分析乐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让幼儿学习打击乐器演奏,增强音乐感读力和协同能力。
3.联合其他班级,组织幼儿音乐联欢会。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合唱欢乐颂》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合唱欢乐颂》教学背景此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园音乐教学。
本次教学要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带领幼儿学习唱歌,并在唱歌过程中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与参与度。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音高、音调等的辨别和把握能力;2.让幼儿体验合唱的乐趣,增加幼儿们对课堂的期待和参与度;3.提高幼儿的听觉及音乐节奏感,通过唱歌加深幼儿对音乐的认知。
教学准备1.教材:《合唱欢乐颂》;2.设备:音响设备;3.其他:手摇铃、小手鼓等简易乐器。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老师带领幼儿们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以便让幼儿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讲解教材老师将教材《合唱欢乐颂》逐字逐句地讲解给幼儿听,引导幼儿们理解歌曲的意思。
第三步:正式学习1.分声部唱老师首先指定一组幼儿作为主唱,其余幼儿分成两组进行合唱。
2.分散练唱老师通过唱一个音符,让幼儿跟唱,以此来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音高把握能力。
第四步:游戏环节1.音乐启蒙老师可以通过音乐启蒙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类型。
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并让幼儿模仿的方式,提高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参与度。
2.手摇铃游戏老师教授幼儿如何演奏一把手摇铃,然后让所有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在音乐中演奏手摇铃,以此来扩展幼儿的音乐知识面和乐器演奏技能。
第五步:1.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询问幼儿们今天学到了什么;2.老师简单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幼儿们要继续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过程通过此次课堂的学习,幼儿们掌握了《合唱欢乐颂》的歌词和旋律,并学会了练习唱歌以及演奏手摇铃等基本技能。
通过游戏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幼儿们的音乐知识面得到了拓展,并通过合作和交流,提升了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们必须注重个性化的教学,为不同的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欢乐颂》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欢乐颂》教案一、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让幼儿通过音乐活动,感受音乐所传达的快乐与幸福。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欢乐颂》音乐资源。
•图片资源:音乐家肖像、乐器图片等。
•笔记本电脑或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欢乐颂》音乐,引导幼儿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教师可以提问:•这首曲子使你感受到什么?•它让你想起了什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思考和想象。
2. 制作音乐家肖像教师向幼儿展示音乐家的肖像图片,介绍他们对音乐的贡献和成就。
然后,布置任务让幼儿以油画颜料、彩纸等材料,自由创作他们心目中的音乐家肖像,并在作品上标明音乐家的名字。
3. 探究乐器教师展示一些乐器的图片,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然后逐一介绍乐器的名称和特点。
接着,播放《欢乐颂》音乐,让幼儿仔细聆听,找出其中使用了哪些乐器的音色。
教师可以提问:•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各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对乐器产生兴趣,并学会辨别乐器的音色。
4. 探索旋律与节奏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教师可以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或身体动作,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拍手或拍脚。
同时,教师可以播放其他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尝试用声音模仿乐曲中的旋律。
5. 表演与合作分组让幼儿进行表演,可以是舞蹈、合唱或打击乐器表演等。
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谱曲,让幼儿合作完成演出。
在演出过程中,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和展示自己的创意,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6. 温习与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温习今天所学的内容,回顾他们的创作和演出。
可以提问:•你对音乐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觉得和小伙伴们一起表演怎么样?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对今天的音乐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教学延伸•邀请家长参与音乐活动,与幼儿一起合唱《欢乐颂》等欢快的曲子。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音乐教案:《欢乐颂》一、教案概述:本节音乐课主题为《欢乐颂》,以唱歌和合奏为教学形式,旨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培养音乐情感和音乐表演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欢乐颂》这首音乐作品的由来和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情感的体验。
3. 让学生能够唱和合奏《欢乐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演能力。
三、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了解《欢乐颂》的背景和意义。
2. 合唱和合奏《欢乐颂》。
四、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
2. 乐器:钢琴、小提琴、尤克里里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欢乐颂》音乐片段,询问学生是否熟悉此音乐,了解学生对此音乐的感受和了解程度。
Step 2 介绍《欢乐颂》(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欢乐颂》的背景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该曲的意义和所表达的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欢乐颂》的理解和感受。
Step 3 合唱《欢乐颂》(20分钟)1. 教师带领全班合唱《欢乐颂》,教学生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加强节奏感。
2.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唱歌的声音调节和表达,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Step 4 合奏《欢乐颂》(2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2-3人组成。
2. 教师指导每个小组选择合适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尤克里里等,并分配每个小组的乐器演奏部分。
3. 教师向学生示范合奏的节奏和演奏技巧,并帮助学生解决乐器演奏中的问题。
4.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奏练习,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互相配合,形成整体。
Step 5 合奏练习(15分钟)1. 教师让各小组轮流演奏合奏部分,并进行互相听评,帮助学生发现和改进他们的演奏问题。
2. 教师指导学生不断练习,提高乐器演奏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Step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教师邀请各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合奏成果,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整堂课的感受和体验。
欢乐声音响彻课堂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欢乐声音响彻课堂——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元素的学习:节奏、旋律2. 音乐游戏:欢乐的声音3. 音乐作品欣赏:《欢乐颂》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音乐基本元素的学习(10分钟):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幼儿了解节奏、旋律等基本音乐元素。
3. 音乐游戏(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欢乐的声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4. 音乐作品欣赏(5分钟):欣赏《欢乐颂》,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欢快氛围。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总结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搜集幼儿对音乐作品的反馈,了解他们的音乐喜好。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音乐基本元素的学习、音乐游戏、音乐作品欣赏等内容。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
3. 游戏道具:用于音乐游戏环节。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2. 实践教学:通过音乐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掌握音乐知识。
3. 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2. 注重安全教育,确保音乐游戏等活动的安全进行。
3. 保持教学过程中的耐心和细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如唱歌、跳舞等。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社区音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欢乐颂》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能够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欢乐颂》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2. 能够通过歌曲的演唱和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3. 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和喜悦的情感。
教学准备:1. CD或电子设备,准备好歌曲《欢乐颂》的原音。
2.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歌曲。
3. ppt或白板,用于展示歌曲的歌词和乐谱。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欢乐颂》这首歌曲,告诉学生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音乐作品,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可以带给人们快乐和喜悦的情感。
2. 老师播放《欢乐颂》的一段原音,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中的快乐和喜悦的情感。
3. 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样的音乐能让人感到快乐和喜悦。
Step 2:演唱歌曲(20分钟)1. 老师将歌曲《欢乐颂》的歌词和乐谱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一起跟着歌词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2. 老师给学生指导如何正确唱歌,如发音、节奏等,并鼓励学生用真情实感去演唱这首歌曲。
3.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演唱这首歌曲,其他小组成员用乐器伴奏。
Step 3:乐器伴奏(20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乐器,例如钢琴、吉他等,并介绍这些乐器如何进行伴奏。
2. 老师演示用钢琴或吉他给《欢乐颂》伴奏,并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感兴趣的乐器进行伴奏。
3. 学生分组进行乐器伴奏,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进行演奏,其他小组成员用歌唱给歌曲伴奏。
Step 4:表演和总结(15分钟)1.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歌唱和乐器伴奏的成果。
2. 老师与学生共同回顾这堂课的内容和整个学习过程,提问学生对于这堂课的感受和收获。
3. 总结课堂,分享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的快乐和喜悦的情感,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进行合唱和伴奏的表演。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1. 教学目标•能够了解《欢乐颂》这首歌曲的背景知识及歌词含义。
•能够模仿老师的节奏,唱出《欢乐颂》这首歌曲。
•能够配合歌曲的节奏,用乐器进行伴奏演奏。
2. 教学内容及时序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一首歌曲《欢乐颂》,教学时序如下: - 2.1热身练习:用简单的节奏(如拍手、敲手指等)进行热身。
- 2.2 导入新歌:对《欢乐颂》的背景及歌词进行简单介绍。
- 2.3 集体唱歌:老师带领学生唱《欢乐颂》歌曲。
- 2.4 乐器伴奏:老师指定学生用教室内的乐器进行伴奏演奏。
- 2.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3. 课堂实施3.1 热身练习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老师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个简单的热身练习,例如拍手、轻敲嘴唇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体,准备好接下来的教学。
3.2 导入新歌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欢乐颂》的背景及歌词含义,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介绍完毕之后,可以播放一遍歌曲,让学生可以听一下歌曲的旋律,有个初步的印象。
3.3 集体唱歌在介绍完毕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大家开始唱《欢乐颂》这首歌曲。
注意带领学生掌握好歌曲的节奏、声音的起伏等,让学生有一个更清晰的概念。
3.4 乐器伴奏在学生掌握好了歌曲的歌唱之后,老师可以指定学生使用音乐教室内的各种乐器进行伴奏演奏。
例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老师需要注意带领学生配合好歌曲的节奏,避免出现演奏不协调的情况。
3.5 小结在教学结束之前,老师可以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次回顾,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强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4. 教学评估•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
•学生对歌曲的节奏掌握程度。
•学生是否能够独立演奏自己选定的乐器。
•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程度。
5. 教学延伸•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其他经典的歌曲,让学生扩展音乐方面的知识面。
•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音乐学习方面的知识,例如音乐名词、音乐学校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
用《欢乐颂》教唱,快乐学音乐大班教案

《欢乐颂》教唱,快乐学音乐--大班教案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科,指的是用声音传达思想情感,达美好的艺术形式。
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孩子的音乐修养,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情感,增强其品味,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其社交能力。
音乐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教唱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唱是通过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学习到一种歌曲的技巧和乐感,以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时间和地点中演唱出来。
教唱对孩子的音乐技能、协调能力和口语发音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而如何让大班的孩子们以快乐的方式学习教唱呢?《欢乐颂》教唱,快乐学音乐的大班教案就为大家带来了很好的办法。
我们需要选取一首孩子们喜欢的歌曲,来增加孩子们的兴趣,就是把这首歌曲的歌词改写成宝宝们爱听的童谣,这样即使是孩子们没有学过这首歌曲,这个小游戏也能轻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比如我们选择《欢乐颂》这首热门歌曲,我们可以把它改写为:逛超市超开心,你我他,各买一条裙逛商场拍照片,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欢乐的歌声,表达我们的思念情感我们乐在其中,嗨起来!当然,这只是举例,具体的就需要老师们根据歌曲的曲调和具体情境来组织词语,使其更符合可爱的童声。
改写好歌词后,就可以开始教唱了,首先老师要教给孩子们歌曲的节拍、旋律和歌词,然后就可以让孩子们跟着自己唱,慢慢的提高速度和难度,让孩子们逐渐领悟音乐的美感。
当孩子们学会了唱这首歌曲之后,就可以考虑给他们安排一个小小的表演,让他们将自己学到的歌曲表演给家长和同学们看。
这样不仅可以展示他们的成果,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表现欲。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应该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此外,孩子们在表演的时候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服装、舞美等方面做出自己的独特设计,增强了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欢乐颂》教唱,快乐学音乐的大班教案,孩子们不仅可以学到具体的音乐技能,还可以在动感的音乐中找到快乐和乐趣。
同时,也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表现欲,帮助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自信地表达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欢乐颂》
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
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习。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
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游游游游/ 游游游
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①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
②提问: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
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内容。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内容。
①个别幼儿表现。
②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
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放录音磁带)
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
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
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
5、出示符号“▼”、“︵”,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
6、吿诉幼儿歌曲名称。
7、合唱:
①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
②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结束:
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