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饶平县初级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黄冈市饶平县初级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
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
已知N5是可用作烈性炸药的一种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N4、N5分子其原子数之比为5:4
B.N5、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C.N4、N5均属于新型的化合物
D.N5的摩尔质量为70
参考答案:
答案:B
2. 某溶液中含大量NH4+、Na+、HCO3-、CO32-、CH3COO-离子,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A. Na+
B. CO32-、NH4+
C. CH3COO-
D. CH3COO-、Na+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向含有大量NH4+、Na+、HCO3-、CO32-、CH3COO-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发生的反应依次为:2Na2O2+2H2O =4NaOH+O2↑、NH4++OH-=NH3↑+H2O、HCO3-+OH-=CO32-+H2O,Na+、CO32-浓度增大,NH4+、HCO3-浓度减小,CH3COO-浓度基本不变,选C。
3. 青石棉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其化学式为
Na2Fe5Si8O22(OH)2。
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石棉是一种硅酸盐材料
B.青石棉中含有一定量的石英晶体
C.青石棉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Na2O·3FeO·Fe2O3·8SiO2·H2O
D.1 mol青石棉能使1 mol HNO3被还原
参考答案:
B
略
4.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B.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aO粉末,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C.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
D.称取3.80g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0.620g.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0.880g气体,说明原固体中仅含有Na2CO3和NaHCO3
参考答案:
A
【考点】几组未知物的检验.
【分析】A、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B、碳酸氢钠溶液的溶解度较小,向其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会使得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C、碳酸钠、氯化钠均可以和硝酸银之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轻,说明含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根据碳元素守恒可以计算固体的组成情况.
【解答】解:A、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Na2CO3,故A正确;
B、碳酸氢钠溶液的溶解度较小,向其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会使得碳酸氢钠晶体析出,不一定含有碳酸钠,故B错误;
C、碳酸钠、氯化钠均可以和硝酸银之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向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原固体中不一定含有NaCl,故C错误;
D、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轻,说明含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质量减少了0.620g,根据差量法,含有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是1.68g,物质的量是0.02mol,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是0.01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将得到的残留固体用盐酸溶解,可以得到二氧化碳0.01mol,质量是0.44g,所以一定含有碳酸钠0.01mol,质量此时是0.02mol×84g/mol+0.01mol×106g/mol=1.786g<3.8g,所以还含有氯化钠固体,故D错误.
故选A.
5. 常温下,将1.92 g Cu加入到100mL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铜全部溶解并放出成份唯一的无色气体,再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Fe粉充分反应,此时收集到的气体全部是氢气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mL。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液中n(NO)=0.08 mol B.溶解的Fe粉质量为2.8g
C、原混合液中pH=1-lgl.2 D.原混合液中c(SO)=0.2mol/L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Na2O2电子式为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为SiO2
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4
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参考答案:
D
略
7.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X、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B.原子半径:Y>Z>W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X<Z<W
D.室温下,0.1mol/L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
参考答案:
C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为C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则Z为Si;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Y 为Al;X、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8﹣4﹣4﹣3=7,原子序数大于Si,则W为Cl,结合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性质解答.
【解答】解: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为C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则Z为Si;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Y为Al;X、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8﹣4﹣4﹣3=7,原子序数大于Si,则W为Cl.
A.高温条件下碳与二氧化硅反应得到Si与CO,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Al>Si>Cl,故B正确;
C.非金属性Si<C<Cl,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硅酸<碳酸<高氯酸,故C错误;
D.W氢化物是氯化氢,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室温下,0.1mol/L HCl的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则溶液pH=1,故D正确,
故选:C.
8. 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结论与评价合理的是
4OH-+3ClO-+
2Fe(OH)32FeO42
-+3Cl-+5H2O
B
略
9.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
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
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
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
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
D.用湿毛巾或蘸有石碱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参考答案:
D
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疏散时应逆风、向地势高的地方撤离,B、C错误。
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且与水反应程度较小,室内放水效果不好,A错误。
氯气可和碱反应生成盐,从而消除氯气对人体的危害,D正确。
10. 下列各项操作中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入过量H2SO4
③向Ba(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
⑤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 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
D.
①③⑤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个甘氨酸分子中存在9对共用电子
B.PCl3和了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H2S和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参考答案:
D
12. 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
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氧气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参考答案:
C
略
13. 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
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⑤③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 .②④③⑤①
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镁在海水中主要以Mg2+形式存在,首先加Ca(OH)2把Mg2+沉淀出来,过滤分离后加盐酸溶解,通过浓缩结晶,得到含有结晶水的MgCl2再在HCl分为内脱去结晶水即可得纯净的氯化镁。
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进而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
分析制备无水氯化镁的主要步骤可以用逆推法。
要从纯净的氯化镁制取无水氯化镁必须要经过脱水干燥。
制取出纯净的氯化镁溶液必须经过浓缩结晶才能得到氯化镁晶体。
纯净的氯化镁溶液不是从海水中直接得到的,它是用盐酸与从海水提取出的氢氧化镁中和而生成。
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必须先加入热石灰制取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不溶于水,便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杂质。
由此分析可得出制取无水氯化学镁的主要步骤是2加熟石灰4过滤3加盐酸5浓缩结晶1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
D为正确选项。
该题靠死记硬背制取步骤是很难得分的。
从天然矿产资源制取纯净物,必须经过除杂质分离提纯。
既要常握除杂质进行分离提纯的一般方法,又要会对具体产品做具体的分析。
因此这样的考题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锌是负极,其质量逐渐减小
B.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产生气泡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参考答案:
C
15. 下列化学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与H2O的反应: Cl2 + H2O =2H++Cl-+ClO-
B. FeCl3溶液与KI溶液跑反应:Fe3++2I-=Fe2++I2
C. Cu与稀硝酸的反应:Cu+2H++NO3-=Cu2++NO↑+H2O
D. Al2O3与NaOH溶液的反应:Al2O3+2OH-+3H2O=2[Al(OH)4]-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铝和氢氧化钾都是重要的工业产品。
请回答:
(1)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品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
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液化出口_____________(填写“A”或“B”)导出。
参考答案:
答案:(1)2Al2O32Al+3O2↑(2)2Al+2OH-+2H2O=2AlO2-+3H2↑(3)①4OH--4e-=2H2O+O2↑②H+放电,促进水的电离,OH-浓度增大③B
解析:第(1)、(2)小题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可直接写出。
第(3)小题用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法除去工业品氢氧化钾溶液中的杂质(含氧酸根),电解时的电极反应为:
阳极4OH--4e-=2H2O+O2↑
阴极4H++4e-=2H2↑
其中阴极区H+放电,H+浓度减小,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促进水的电离,OH-浓度增大。
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K+和H+通过,这样就在阴极区聚集有大量的K+和OH-,从而纯的氢氧化钾溶液。
高考考点:金属铝的制备与性质;电解。
化学工业。
易错点:有的学生审题不清将离子方程式写为化学方程式、将阳极电极反应式误写为阴极电极反应式;语言描述不清。
备考提示:化工生产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较多,硫酸的制备、硝酸的制备、合成氨、氯碱工业等,在备考复习时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在盛有10mL水的锥形瓶中,小心地滴加8~10 滴SOCl2,发生剧烈反应,液面上有白雾形成,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轻轻振荡锥形瓶,等白雾消失后,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析出.
(1)则SOCl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FeCl3溶液直接蒸干得不到无水FeCl3,而得到(填化学式).若用SOCl2与FeCl3?6H2O混合共热,则可得到无水FeCl3,其原因是.
参考答案:
(1)SOCl2+H2O=2HCl↑+SO2↑;
(2)Fe(OH)3;SOCl2消耗FeCl3?6H2O 中的结晶水,并产生HCl,抑制FeCl3的水解.
【分析】(1)液面上有大量白雾,等白雾消失后,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凝乳状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白雾为盐酸的小液滴,即会产生HCl;同时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滴有品红试液的滤纸褪色说明是SO2;
(2)用SOCl2与FeCl3?6H2O混合共热,可得无水FeCl3,是因SOCl2与水反应既减少可水的量,生成的HCl又抑制了FeCl3的水解.
【解答】解:(1)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与水发生剧烈的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两种气体应该为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为
SOCl2+H2O=2HCl↑+SO2↑,故答案为:SOCl2+H2O=2HCl↑+SO2↑;
(2)将FeCl3溶液直接蒸干得不到无水FeCl3,原因是氯化铁水解出的HCl是挥发性酸,HCl的挥发导致氯化铁的水解被促进,故蒸干后得Fe(OH)3;SOCl2与水反应生成的氯化氢会对氯化铁水解起到抑制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Cl2+H2O=2HCl↑+SO2↑,蒸干FeCl3溶液不能得到无水FeCl3,使SOCl2与FeCl3?6H20混合并加热,可得到无水FeCl3,SOCl2与水反应生成的氯化氢会对氯化铁水解起到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Fe(OH)3;SOCl2消耗FeCl3?6H2O 中的结晶水,并产生HCl,抑制FeCl3的水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能正确判断SOCl2和水反应的生成物是解本题的关键.
18. (1)已知铬酸盐(含CrO2-4)或重铬酸盐(含Cr2O2-7)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①该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填“是”或“不是”),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
②若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固体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③Na2CrO4的水溶液用适量的H2SO4酸化时,会生成两种盐的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④已知:25℃时,Ag2CrO4的Ksp=1.12×10-12,Ag2Cr2O7的Ksp=2×10-7,25℃时;向NaCr2O7
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最终只生成一种砖红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是。
(2)在分析化学中,常利用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的氧化性来测定溶液中Fe2+的含量.若含5×10-3mol K2Cr2O7的溶液(已用H2SO4酸化)与0.3mol /L100mLFeSO4怡好完全反应时,还原产物为Cr2+离子,试分析:n=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①不是,
②溶液由橙红色变为黄色
③2Na2CrO4+ H2SO4==Na2Cr2O7+Na2SO4+H2O
④Ag2CrO4
(2)3 Cr2O+6Fe2++14H+==2Cr3++6Fe3++7H2O
略
19. 21世纪是钛的世纪。
下面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一种工艺流程:
(1)回答下列问题;
①右上图为镁元素的某种微粒结构示意图,该图表示(填序号) ▲。
A.分子B.原子C.阳离子D.阴离子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镁是一种(填“活泼”或“不活
泼”) ▲金属。
除了能与氧气反应,还可以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②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③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
右图为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A处的化学式为:▲,B处的物质类别是:▲。
(2)反应Ⅰ在800~900 ℃的条件下进行,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II可获得海锦钛,化学方程式表示为TiCl4+2Mg 高温Ti+2MgCl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填序号)。
A.化合 B.分解 C.置换 D.复分解
该反应在下列哪种环境中进行▲ (填序号)。
A.稀有气体中 B.空气中 C.氮气中 D.CO2气体中
(4)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参考答案:
⑴ ①C 活泼②Mg3N2③ Mg(OH) 2 盐⑵ C+2Cl2+TiO2800-900℃
TiCl4+2CO
⑶ C A ⑷Mg 和Cl2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