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报纸版面留白技巧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报纸版面留白技巧的运用
在版式设计中,版面留白历来是最具争议性的话题。

众所周知,相对于传统报纸而言,只有补白而绝无留白一说。

传统报纸由于版面少,无版面规模可言,为了尽可能多放稿件,无不把版面排得密不透风,甚至规定了每个版的稿件条数。

版式设计上强调题文横排竖排兼有,内文互相穿插咬合,刊头题花混杂其间。

偶尔碰上版面或文章走行留有“白位”,编辑就会设法找来一段文字补上去,或警句或短诗或名言甚至是一幅插图一则幽默,这就是补白了。

当年,传统报人对补白的讲究犹如当今报人对留白的偏爱一样,认为补白补雅了,能让读者读后如醍醐灌顶;补白补俗了会令版面如打了个难看的“补丁”。

而当今报人则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诠释留白:在版面上,题、文章和图片是实空间,当每个实空间占据一定位置后,一定要有若干的虚空间来调节视觉强度,使其张力、动势得以释放和延伸,这个虚空间就是“留白”。

倘若这虚实的空间关系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视觉疲劳,阅读时间缩短。

就其载体而言,传统报纸与现代报纸最大不同莫过于报纸从“薄报”变成“厚报”。

“厚报”的结果不仅引发了版面设计趋向“易读”“快读”,还导致了补白的功成身退,同时催生了留白的大行其道。

然而,在报纸版式设计兴起留白的这些年里,对其利弊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赞成者指,留白是现代报纸版面语言的重要表现手段,它一如国画画技中的留白,画作中的空白给审美者以丰富的遐想,而版面上的留白除了是一个明显的信息符号吸引视觉关注外,还是一个“透气”的视觉空间,让读者在轻松的状态下阅读并获得愉悦的视觉感受。

反对者则指,有人把留白称为版面的“第四元素”是版面设计走向极端的一种表现。

留白增多是滥用版面资源的一种行为。

如果说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充斥版面是对报纸内容的浪费,那么,过多的留白则是报纸版面资源的浪费。

过度的留白使版面看起来松散乏力,给人以可读信息“短斤缺量”的感觉。

到底“报纸版面该不该留白”,美国报人平静地道出自己的看法——关键看留白后版面的稿件特别是重要稿件是不是少了?具体来说,就是该上的稿是否因此没
上了,该突出的稿有没有被突出。

至于版面的稿件条数是否少了,则要看编辑对稿件的取舍判断与详略处理能力的高低了。

或许是“厚报”的原因,允许编辑时不时在版面上“奢侈”一把;或许是报纸信息“海量”,留出些许空间能让读者舒缓一下阅读节奏和视觉疲劳;又或许是为了迎合读者对报纸版面审美需求的变化,美国报纸在版式设计的实践中,对留白做了许多尝试。

笔者试图通过以下一些实例,归纳出美国报纸在版式设计中运用的11种留白技巧:
——报头区留白。

把报名置于报纸头版最上端的居中位置,报头左右两侧全无其它装饰性的视觉元素或版面内容导读,更没有广告,用留白以突出报名。

如《洛杉矶时报》《比华县时报》《时报》(图1至图3)。

——封面留白。

将当天最重要的新闻内容“罗马教皇逝世”与“布什竞选总统成功(连任)”做成头版封面,并通过版面大片留白或人物图片退底留白,营造版面的视觉中心。

如《萨瓦纳早报》《电讯先驱报》《太阳晨锋报》(图4至图6)。

——导读区留白。

放弃了方形横向排列的导读版式,改用圆形图片或图标纵向排列导读,由几何图形与横向排列的导读文字造成的留白,将读者的视觉自然地吸引到导读区来了。

如《今日本地新闻报》《堪萨斯星报》《堪萨斯州托皮卡首府日报》(图7至图9)。

——标题区留白。

“里根逝世于93岁”(REAGAN DEAD AT 93)、“飓风卡特里娜悲惨的一个星期”(HURRICANE KATRINA A WEEK OF MISERY)、“野蛮
的”(BARBARIC)[1]都是当天的重大新闻,编辑通过标题的排列或用短题的方式形成版面上的留白,有效地强化了标题的视觉符号。

如《国家报》《星期日商人报》《达拉斯晨报》(图10至图12)。

——图片区留白。

编辑没有把“里根逝世”的图片(《每日新闻报》)、“飓风中备受蹂躏的灾民”的图片(《比华县时报》)和“黑暗中的灵魂”的图片(《新闻论坛报》)放大铺满版面,而是刻意收窄图片留出两侧空白,以此来形成版面重心(图13至图15)。

——图形区留白。

用图形直观地解释“飓风登陆的沿岸位置”(《圣保罗先驱报》和《奥兰多前哨报》)与“藏身地窖的萨达姆被捕”(《亚特兰大城新闻报》)的新闻
事件,在图形与图形之间、图形与图片之间、图形与文章之间适当留白,既有助于版面的“透气”,又有利于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图16至图18)。

——留白非白。

如同画理中的“计白当黑”一样,空白部分与着墨部分都是画作的整体,在版面上“计黑当白”也是留白的一种置换。

这种“留白”可以是任意一种颜色,运用得好读者能获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视觉审美感受。

如《时代先驱纪录报》《长岛新闻日报》《格里利市论坛报》在做“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新闻时,用黑色或蓝色在版面上留出了大片的虚空间,顿时版面显得特别空灵和大气,如史诗般凝重、肃穆(图19至图21)。

——提示式留白。

在版面的主打新闻中“拎”出其“新闻要件”做提示式处理并加以留白,以增强读者对新闻的注意力。

如今年10月9日发生的南亚地震报道,《比华县时报》对“震级7.6、伤亡18000、波及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3个国家、受灾范围达625平方英里”等关键数字做独立提示;《橙县纪事报》对“卡特里娜”飓风的报道,也是把新闻中需要突出的信息拿出来做提示;《印第安那波里斯星报》则把“橄榄球比赛的5大看点”的“5”拿来做提示。

这些版面所有做提示的地方都刻意留白(图22至图24)。

——内文区留白。

分别把版面上“布什成功连任”(《哈特福报》)、“罗马教皇逝世”(《塔斯卡卢萨新闻报》)和“里根逝世”(《总帐报》)等新闻事件的文字区向版芯中轴线或新闻所在位置中心收窄,留白后的版面一扫密不透风、沉闷压抑的感觉(图25至图27)。

——栏(行)距留白。

迄今的美国报纸最常见的版式是6栏版式,还有5栏、4
栏版式。

版式设计与传统报纸有很大不同:纵向方面栏与栏之间全部取消了过去常用的栏线,代之以栏距留白,如6栏版式的《比华县时报》(图28);横向方面文章与文章之间的行距也用留白加以区分,如5栏版式的《宾州莱丁天鹰时报》(图29)。

还有就是栏距(纵向)和行距(横向)都留白的,如4栏版式的《皮卡尤恩日报》(图30)。

栏(行)距留白令到版面清晰透气,阅读快速轻松,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报纸尤其像《华尔街日报》为代表的黑压压一片密不透风的版式。

——版式留白。

《太阳报》(图31)和《拉斯维加斯回顾报》(图32)在报道“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及《匹兹堡邮报》(图33)报道萨达姆被捕时,编辑刻意在版面上半区留白,有效地凸现新闻事件的视觉强势。

需要指出的是,在版面留白上美国报纸也确实留下了被人指责过度追求“样式唯美”的把柄。

如《旧金山纪事报》2005年10月31日前后几天围绕“金门大桥应否修建防止自杀设施”为题展开报上辩论,为追求“样式唯美”,一连几天都用大同小异的版式留白(图34至图36),而且由于留白较大版面显得太空。

更有甚者,有些报纸版面留白以后“样式”不仅没有“唯美”,还因版式松散而为自己的同行诟病,如今年11月6日《中城日报》(图37),特意把标题WHO WILL BE IN CHARGE OF YOUR SAFETY?做成菱形图案,结果使标题区四周都留下了不少空白,一来版面缺乏整体感,二来造成版面资源流失。

即便是大名鼎鼎的《今日美国报》(图38),也在2005年10月28日的版面上留下大片的空白,真让人有点莫名其妙。

在版面留白问题上,笔者比较倾向于“适度留白”,理由是国内报纸的版面规模毕竟不如美国报纸。

即便目下的版面规模比过去大了许多,也不应为留白而留白。

笔者以为,从留白技巧来说,行距留白、导读区留白、标题区留白似较易为读者接受,可以多用、常用;而内文区留白、提示式留白、版式留白等要慎用、少用。

从版面区间来看,如非特别重要的新闻,要闻版、时政版、社闻版、经济版等版面似应尽量少留白或不留白;而娱乐版、体育版、副刊版、时尚版、旅游版等版面在保持版面整体风格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留白尺度。

(作者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副总编辑,现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挂职任新闻出版处副处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