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修改病句专项练习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知识专项练习试题
(改正病句)
拟提:姜芷琪

1.下边各句没有语病或歧义,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学A.我党在幼年期间,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浅薄,何等困穷,则此刻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了。

B.可否保持为政廉洁,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可否获得广大民众相信的重要问题。

C.没有检查就没有讲话权,娓娓而谈地胡说一通其实不可以解决问题。

D.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2.下边五种说法,哪一种没有语病,选出来。

()
:A.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丈量的是在我国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的提讲和领导下进行的。

B.提讲和领导世界上第一次丈量子午线的是我国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



姓C.世界上第一次丈量子午线的是我国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提讲和领导下进行的。

D.提讲和领导世界上第一次丈量子午线的工作是我国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

3.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从中国人民认识到不再可以错过历史机会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

B.学习语文不可以仅凭小聪慧,必定要下苦功不行。

C.不远处有片树林,这是我练习打太极拳的地方。

D.在退休者中,有很多持续为四化建设贡献余热的专家学者。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班A.一位农民向国家赠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拥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B.一位农民为国家赠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它拥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C.一位农民向国家赠献的一枚古代玉佛珠,拥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D.一位农民向国家捐赠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其工艺美术价值很高。


5.请找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他很懊悔,不应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存亡的好朋友分道扬镳。


德B.愿意参加革命的,我们欢迎;愿意回家的,我们发给路费。

全部由大家自己决定。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假如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余语文工作者。


D.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取大丰产,不只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并且不吃国家的救援粮了。


6.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语文有经验的教师。

B.林冲在高衙内派人一次又一次害他性命时才走上抗争的道路。

C.跟着科学技术日异月新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行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侧重要的作用。

D.她仔细操劳家务,把家里安排得有条不紊。

7 选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他是一个有弊端但对生活非常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更加可爱。

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同样,依旧是形单影只,两手空空。

C.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中国古代绘画特别丰富,在世界上能够说是出类拔萃了。

D.人们清醒过来后,发现他们已倒在血泊中,一发弹片正中咽喉部。

8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后,遇到了深刻的教育。

B.某厂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艰辛奋战,终于试制成功了。

C.不论天气条件如何恶劣,他都坚持下来了。

D.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数目和质量都明显地提升了。

9 用以下词和短语(词组)构成一个句子,摆列后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飘升②细细的③徐徐(的)④青烟⑤一缕缕的⑥在夜空中
A.②⑤ ③ ④ ⑥ ①B.⑥ ⑤ ② ④ ③ ①
C.⑤② ④ ③ ① ⑥D.② ⑤ ④ ⑥ ③ ①
10下边的句子里没有语病的是哪句:
A.用“光尺”丈量几十公里长的距离,偏差比人的头发还细几倍。

B.如何防范博览会的名贵展品免遭偷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C.故宫博物院新近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D.张教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那些孩子们。

11 选出一个不会产生歧义的句子。

()
A.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B.贪小廉价的人看不起。

C.天气晚了,自行车没修睦,修车的急坏了。

D.请打针的在注射室外等待。

12 .下边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只管前几年碰到了很多挫折,可是一点也不气馁。

B.王芳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日交给了老师。

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剖析,同时也归纳地介绍了对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惹起了重视。

D.我有一个印象,喜爱搞理论的人多,肯在察看、实验上用功夫的人少。

13 没有语病或歧义的句子是()
A.这本书记录了陈毅同志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斗争业绩,刻画了他可敬、可爱的形象,再一次激
第 1 页共 3 页
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长辈的深切。

’A、没有石油工业,交通运输等各样工业的发展都是不行想象的。

B.曹丕与曹植本是亲兄弟,但是因为争权夺势,曹丕不是居然仰仗势力,威胁曹植,要他在七B、这样重复的课程自然增加了同学们很大的负担,对于青年的健康问题是个极大的矛盾。

步以内吟成一首诗,不然便“决不姑恕”。

C、就在这时,机器突然发生故障,锅炉不得不熄火了。

C.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很多多卫生间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加了生活情味。

他逝世D、老干部和新干部要搞好团结。

后,民众固然很他,可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20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D.这个看法,近来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A .我们到达这举世有名的博物馆,看到目不暇接的艺术珍品,无不令人感觉骄傲。

14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B.大概在西汉期间,我们先人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察了,但那时比较简单。

A、对于黑板报的艺术质量问题,应当惹起班委会的重视。

C.传统画竹采纳直幅,因为这样能较好地表现篁竹的挺秀、气概与高洁。

B、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能够说已经达到绘声绘色、入迷入化的境地。

D .经过几年试行,实践证明,颁发《考试说明》有益于实验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也有益C、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

不只中
药能与一般抗菌类媲美,并且副作用小,
成本也较低。

考生复习备考,减少不用要的负担。

D、三年中间,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
均匀每年递加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
向前发展。

15 下边是一则广告,有人对此中六处提出改正建议,这些建议分红四组,最适合的一组是:()21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这个工厂经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研究设计,推出新产品彩色搪瓷浴缸,拥有造型雅观,瓷面圆滑, A.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要点在于勤的程度。

色彩娇艳,质量稳固,持久耐用等特色,适应中、高档旅馆、饭馆及现代住所理想卫生洁具。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很多张老师的事迹。

(1)“持久”改为“牢固”(2) “洁具”改为“器具” C.此次回到故土,我又看到了离别多年的母亲那熟习的可爱的乡音和那开朗的笑声。

(3)“适应”改为“适合作”(4) “理想”前加“的”字 D. 就当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广泛偏低,还切实地需要大大提升。

(5)“卫生”前加“的”字(6) “新产品”后加破折号22 、找出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1)(4)(6)B、 (1)(2)(6)C、 (2)(3)(4)D、 (3)(5)(6)A.要点学科比较集中的院校,将自然形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的中心。

16. 以下句子中的成语,使用适合的一句是()B.妇女们秧插得又密、又齐、又快、又美丽。

A、方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者意。

C.这样向来漂到潼南镇,才被派来抢险的灵活船把他们从昏倒中救上来。

B、他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常耳闻目击,因此他也喜好音乐。

D.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C、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
他就贯通融会,还你很多句。

D、这本书的情节令人着迷,读起来真让
人津津乐道。

17. 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适合的
一句是()
A.先人中不乏勤苦学习的模范,悬梁刺股
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
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笨”图片
展,将伪科学裸露得酣畅淋漓,使观众深
受教育。

C.本刊将改过自新,持续提升稿件的编写
质量,信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
登攀。

D.谈


























使









已。





性。

18 、无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类全关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可达75.6公里/小时。

B.这类全关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为75.6公里以上。

C.这类全关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速度为75.6公里/小时。

D.这类全关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约为75.6公里。

19.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第 2 页共 3 页
答案分析:
.A.“浅薄”“ 乏”与“丰富”“深刻”没有分。

C.“侃侃而”
不当。

D.有歧。

.A.C.D.均主不配。

3.D .A.“从” 置“中国人民”后。

B.“不行” 累。

C.“ ” 改“那”。

.A.“一位民,拥有很高价”不当。

B.“它”指代不明。

D.“其”指
代不明。

.A.“自己”剩余;或在“自己”前加“与”。

C.“主要”和“及其余⋯⋯”
不宜并存。

D.“不只⋯⋯并且”中内容,不“ 退”。

.A.“ 文”和“有” 位。

B.“派人”和“一次又一次” 位。

D.“井
井有条” “清楚而有条理”,不当。

.A.“ ”不可以代“他”,。

B.“和”“他” 位。

D.“一片
正中咽喉部”?不明。

.A.无主。

B.“技人⋯⋯ 于制成功了”主搭配不当。

D.“数
量”不“提升”。

9.A. “徐徐”只修。

10.D .A.“ ”不可以“几倍”。

B.“免”剩余。

C.“两千多年前”与“新
出土” 位。

11.D .A.B.C.均有歧。

12.C .“惹起了” 置“人”前。

13.A .B.“不是”后差“ ?”。

C.“民众”“ 然” 位。

D.什么“是
正确的”有起。

14.B .A、“ 于”剩余。

C、“不只”与“中” 位。

D、“大踏步向前展” 大幅度增”。

16.A .B、“耳目击”似“目染耳濡”;“因此他”也宜放在“目染耳濡”前。

C、“ 一反三”褒,也不当。

D、“津津道” “回味无”。

17.B .A.“汗牛充”是形容籍多,牛拉得出汗,装整个房子。

用于此不当。

C.“改过自新”意消除旧思想,改旧面目。

比底改过。

用于此不当。

D.“左右逢源” :都能够碰到源,指造深,蓄广,能够取之不尽,用之不断。

用于此嫌夸张,或大小用。

18.C .A.“最高”“可达”只要其一。

B.“最高”“以上”只要其一。

D.“最
高”“ ”只要其一。

19.C .A、“不行想象”所言不确。

B、“ 于” “ ”;“ ”可;“极
大的矛盾”所言不确。

D、有歧。

20.D .A.“令人”剩余。

B.“那的比”才妥。

C.“高”不要直幅才能表,可。

21.A .B.“ 多”“ 老的” 位。

C.“看到⋯⋯笑声”搭配不当。

D.就当前来,
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广泛偏低,“切实地” 改“确”。

22.B .A.“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的中心” “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的中心”。

C.“才”前有主“他”;⋯⋯。

D.“等于”后加“ 条弧” 或“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