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差生拥有同样的“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中差生拥有同样的“爱”
所谓差生也就是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

优生则相反。

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

由于中差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
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

而不容忽视的是:优生毕竟是少数,中差生却是学生群体中的多数。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对青少年进行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应
属于为青少年身心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为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和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
全面地打基础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的标志是: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进行全面发展
的教育。

由此看来,教育者如何对待中差生问题,中差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我们教
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

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
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寻找一下中差生的原因(排除弱智儿童)是多方面的,普遍的认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
不端正,要求自己不严格。

为什么会这样呢?客观的原因是小学生本身就有的个别差异所至。

有些人为的因素是:由于犯有某个缺点而遭老师严厉责问而自我调节力差产生厌烦情绪;或
由于老师的误会蒙受过“不白之冤”产生心理失衡而自暴自弃和逆反;或由于家庭的负担;或
面对社会阴暗面时缺少应有的正确引导而形成不良习性等。

我认为,厚爱中差生,首先应有辨证的观点。

一、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中差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消极因素)两方面,只是优
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容易被老师关注,而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看不到优点,这种
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其实,与优生相比,中差生更需要理解与鼓励,需要帮助他们
树立自信心。

我曾教过一个男生,母亲常年有病,父亲外地工作,平时就跟随外公生活,倍
受老人疼爱与纵容,由于缺少合理的家庭管教与父母的关心呵护,从小养成了自由散漫的坏
习惯,学习一塌糊涂,而且经常打架,去网吧,是一个很令老师头疼的学生。

由于管教心切,我经常在课上气急之下严加批评,丝毫不考虑他的感受。

后来其他学生告诉我,说每次批评
之后,该生都非常消沉,有一次自己竟然在座位上偷哭起来。

我心里不由一动,原来我犯了
一个极大的错误,竟然忽视了他的自尊与感受。

经过一番心平气和的反思,我发现这个学生
其实有不少优点。

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得过很多荣誉,而且集体荣誉感也较强。

就因为他日常
学习与纪律的散漫,我竟然完全否定了他。

此后,我非常关注他平时的表现,经常表扬他,
鼓励他,让他担任体育委员,重新树立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

日常生活中我与其他同学一
起帮助他,督促他的学习。

一个学期下来,他的学习及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转变,而且,再
也没有与其他同学打过架。

二、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差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对差生来说,他们最害怕老师听到他们以前的情况后,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

教师必须打消
学生的疑虑,使他们能在新环境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新接班后我在开学第一次课上简短地说:“老师不知道你们的过去,也不想去了解它。

你的成绩过去了,错误也过去了。

老师不相信耳朵,只相信眼睛,只相信你们现在的表现。

”那简短的几句话在学生中产生了影响。

第二天一名学生的家长说她的孩子的基础差,成绩一向不好,逆反心理严重,越来越不爱学习,
经常不完成作业。

孩子昨天回家后特别高兴,说换老师了,老师说不去了解过去,只相信她
看到的。

并说从今以后要他好好学习了。

从家长的一番话里可以看到,这是学生萌生了进步
的愿望,是十分可喜的事情。

想必是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开学后的一段时间里那名学生
按时完成作业。

差生学习成绩不好,在同学中间没有尊严。

帮助他们找回自尊心、树立自信
心是使他们进步的关键。

在课堂上我把那些中差生有能力回答的问题留给他们,多给他们创
造在同学面前表现的机会。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缺点或错误,但是他都有进步的愿望。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改正的契机,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他们,一成不变的漠视批评
只会让他们更加自卑与消极。

“不相信耳朵,只相信眼睛”的讲话就是一个契机。

一些有这样
那样毛病的孩子消除了精神负担,看到了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他们会克服困难,逐步改掉
缺点,做一名受人尊重的好学生。

三、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其次应有平常的心态: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
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
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因为他们更缺少辨别能力。

他们会
说“老师是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

”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

其次做到“接受”,
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
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

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
的眼睛看事物。

我们班有这样一名学生,成绩不好又比较自私,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所以
没有朋友,从小学开始就以不听从老师的教育而闻名。

进我班后,我并没有对他另眼看待,
他似乎也能感觉到这点,所以一段时间以来他的表现比较平静。

一天中午,他和同学打起架来,眼镜掉在地上摔坏了,他张嘴就让人家赔。

我做了详细地调查,原来因为踢球他与同学
发生争执,动起手来。

得知他第二天(周末)要去上英语课,父母下班又很晚,为了不耽误
他的学习,我带他去配眼镜,与他一同吃晚饭。

吃饭的时候我们聊了很多,我客观地谈了对
这件事的看法,他也谈了他的想法,最后他说:“老师,我知道今天我有错,我也知道我有很多毛病,我会努力改的。

”这次事情以后,我看到他的变化。

班里的图书丢了,他从自己家拿来补上,同学们要排练元旦晚会的舞蹈,他主动找磁带。

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同他接触。

可见,如果在中差生身上做到“真诚”对他们,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一定会促进中
差生的进步和发展。

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者对中差生的厚爱定会使他们实现向“自我学习、自
我管理”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