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绩效管理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P项目绩效管理评价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财金[2020]13号),绩效管理是指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开展的绩效目标和指标管理、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等项目管理活动。

PPP项目绩效考核评价结果是进行按效付费、落实整改、监督问责的重要依据。

(一)绩效目标及指标设计
文件中重点提出P PP项目绩效目标应包括:预期产出,即在一定期限内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时效等;预期效果,即指项目可能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带来的影响情况,物有所值实现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各方满意程度等。

这说明PPP项目发展到当前,不仅应关注项目本身工程质量及维护,更应当综合考虑项目对于地方经济、社会、产业的拉动效应。

以单体项目为支点,撬动更大范围内的经济产业发展、人民增收、社会进步,这也为项目持续运营及所达成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文件建议的指标体系设计来看,除需要考虑项目建设、维护、成本效益、安全保障、各方面管理外,还需要重点考虑建设、运营期的社会影响,及评价项目建设活动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正负面影响情况,如新增就业、社会荣誉、重大诉讼、公众舆情与群体性事件等。

运营期的经济影响,即评价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正负面影响情况。

如对产业带动及区域经济影响等。

也论证了当前政策需要PPP项目实现更大的价值。

(二)绩效考核主体
文件规定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P P P项目绩效管理制度建设、业务指导及再评价、后评价工作。

而具体到项目建设、运营环节,应由项目实施机构在项目所属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PPP项目绩效管理工作,必要时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协助。

因此,项目绩效考核将是一个多部门配合的系统性工作,由专业部门把关及第三方机构、实施机构协调、社会资本方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项目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物有所值、风险分担,保障最终按效付费的顺利实现。

(三)绩效考核办法
按要求PPP项目绩效考核应当采用“综合评分法”,即设计项目的绩效指标(包括指标解释)、分解指标权重(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设置评价标准及评分方法,在对应阶段通过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及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可靠真实的评价数据,最终形成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编制绩效评价报告,归档资料并通过实施机构及时向项目公司及相关部门反馈绩效评价结果。

(四)绩效考核流程
实施机构根据项目合同约定,在执行阶段结合年度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及考核(财政部门应会同相关主管部门、项目实施机构等在项目移交完成后开展PPP项目后评价)。

一般的考核及评价流程包括:
1.下达绩效评价通知,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通知项目公司(社会资本)及相关部门做好准备及配合工作;
2.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绩效评价;
3.编制绩效评价报告并完成资料归档;
4.进行结果反馈。

总结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一篇大文章,政府、社会资本(包括工程商、投资商、运营商等)、金融机构、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原住民等众多相关利益方,都在为成功践行这一模式而不断努力,而PPP模式也不负众望成为带动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带动产业经济发展、控制地方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

当然,每一个项目的成功都需要结合政策、地情、主体等充分考虑。

但是,以项目绩效考核和评价为基础,做好项目财税管理筹划,注重项目建设运营质量,各方通力合作、利益平衡,PPP将会不断发挥更大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