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线路施工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缆线路施工
光缆线路施工是建设高质量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除了要有高质量的光纤、光缆外,还必须训练掌握光缆的施工技术。
与电缆相比较,光缆质量轻、直径小,给施工带来便利,但光纤直径小、韧性差,又对施工机具、仪表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光缆施工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路由复测、光缆敷设、光缆接续、工程测量。
一、路由复测
路由复测是以施工图为依据进行复核.通过复测,确定光缆敷设的具体路由位置、丈量地面的准确距离,为光缆配盘、敷设和明确地段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一)、复测的主要任务
1、按设计要求核定光缆路由走向、敷设方式、环境条件及中继站站址。
2、丈量、核定中继间的地面距离(管道路由要测出各人孔间距离)
3、核定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水渠以及其它障碍物的技术措施及地段,并核定设计中各具体措施实施的可能性.
4、核定“三防”(防机械损伤、防雷、防白蚁)地段的长度、措施及实施可能性。
5、核定青苗、园林等赔补地段、范围以及对施工困难地段“绕行”
的可能性。
6、初步确定接头位置。
7、为光缆配盘、分囤及敷设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
8、核定、修改施工设计。
(二)复测的基本原则
1、光缆路由复测以工程设计施工图为准。
2、按照施工图纸核对路由走向、光缆敷设位置及接头环境是否安全并便于施工维护。
若环境变化必须对施工图进行修改时,属小范围修改的由施工单位提出具体意见和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确定;属较大范围变更的,如改变敷设方式、改变路由等,应进行实地勘察,做出比较方案,并经设计单位同意,方可变更.
3、光缆穿越障碍物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地段和长度,应在路由复测时仔细核对,做到图实相符。
4、复测中继段距离时,应根据地形起伏进行丈量。
5、路由复测时,光缆与其它设施、树木、建筑物的间隔要求,分别如表1-1、表1-2和1-3所示。
表1-1架空光缆与其它设施最小水平净距离
表1—2架空光缆线路与其它建筑物、树木的最小垂直净距离
表1—3直埋光缆与其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间最小净距
复测的一般方法
1、定线
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在起始点、三角定标桩或拐角桩位置插大标旗,以示出光缆路由的走向。
大标旗间隔一般为1~km,大标旗中间应立若干根标杆,测量人员高调整名标杆之成直线.
2、测距
测距的一般方法:采用校验过的100m地链(山区用50m地链),由两个人负责丈量(沿大标旗)。
后链人员持地链始端,前链人员持地链末端,大标旗中间的标杆插在地链的始末端,沿前边大标旗方向以每100m(或50m)为单位不断推进。
一般3根标杆配合进行:当A,B两杆间测完第一个100m后,B杆不动取代A杆位置,C杆取代B杆位置,测第二个100m,原有A杆往前变为第三个100m的B杆位置(C杆取代A杆).这样不断地变换位置,就不断向前测量,标杆与大杆旗间应不断调整,使之在直线状态下完成测距工作.
3、打标桩
光缆路由确定并测量后,在测量路由上打标桩,以便画线、挖沟和敷设光缆。
一般每100m条一个计数桩,每1km打一个重点桩,穿越障碍物、拐角点应打上标记桩。
对于改变光缆敷设方式、光缆程序的起止点等重要标桩应进行三角定标.
为了便于复查和核对敷设光缆长度,标桩上应有长度标记。
如从中继站至某一标桩的距离为8.512km,标桩上应写为“8+512”。
标桩上标数字的一面应朝向公路一侧或前进方向的背面。
4、画线
画线:用白灰粉顺地链(或绳子)在前后桩拉紧画线工作一般与路由复测同时进行.
画线可以采用单线或双线方式:一般地形采用单线画法,要求白灰均匀清晰;对于地形复杂地段,可用双线画法,双线间隔一般为沟的宽度,即60cm间隔。
对于拐角点应画成弧线,要求弧形半径大于光缆的允许弯曲半径。
对于光缆穿越河流、跨度较大的公路以及大坡度等地段,光缆要求作“S”敷设,“S”弯大小视光缆预留量的设计而定,一般河流两侧的“S”弯预留5m。
“S”弯的弯曲半径应考虑光缆允许弯曲半径的要求.
5、绘图
绘图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核定复测的路由、中断站(光放站)位置与施工图设计有无变动。
对于变动不大的可利用施工图进行部分修改。
②路由因路面变化等原因变动较大时,应重新绘图。
③对于水底光缆,应标明光缆位置、长度、埋深、两岸登陆点、“S”弯预留点、岸滩固定、保护方法、水线标志牌等,同时还应标明河水流向、河床断面和土质.平面图一般按1∶(500~5000)绘制,断面图按1∶(50~100)比例绘制。
6、登记
登记工作主要包括;沿路由统计各测定点累计长度、无人站位置、沿线土质、河流、渠塘、公路、铁路、树林经济作物、通信设施和沟坎加固等范围、长度及累计数量。
登记人员应每天与绘图人员核对,发现差错及时补测、复查,以确保统计数据的正确性,这些数据是工作量统计、材料筹供、青苗赔补等施工中重要环节。
二、单盘检验
光缆在敷设之前,必须进行单盘检验和配盘工作。
单盘检验工作包括:对运到现场的光缆及连接器材和规格、程式、数量进行核对、清点、外观检查和光电主要特性的测量.能过检验以确认光缆和器材的数量、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文件或合同规定的有关要求。
光缆的单盘检验,是一项复杂、细致、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它对确保工程的工期、施工质量,对于保证今后的通信质量、工程经济效益、维护使用及线路寿命有着重大影响。
同时,检验工作对分清光缆、器材质量的责任方,维护施工企业的信誉,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必须按规范要求和设计文件或合同书规定的指标进行严格的检验.
1、一般准备工作
①线路器材点验。
光缆出厂应附有出厂测试记录,点验时应对光缆规格、程式、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所有线路器材要符合设计要求。
②施工工具、机械、仪表、车辆的准备。
施工工具、机械依照施工类型确定。
通用施工工具和机械包括光缆敷设机、光缆辅助牵引机、汽油发电机、抽水机等;专用施工机械,如水底光缆挖冲器等;施工仪表包括光时域反射仪、光源、光功率计、光纤熔接机及无线对讲机等;施工车车辆包括光缆运输车、吊车及测试车等。
③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准备。
熟悉工程设计,学习施工验收规程有关内容,准备竣工技术资料记录的测试表格,制订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光缆单盘检验
①核对单盘光缆的规程式和制定长度,符合订货合同规定及设计要求。
②光缆的外观检查,应首先检查缆盘包装是否有损坏,全面质量然后开盘检查光缆外护层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对于包装严重损坏或光缆外皮有损伤的,应做详细记录,并在光缆测试时,进行重点检查。
③光缆开盘后,应核对光缆端别,要与盘上注明的端别相同。
④对于填充式光缆光缆,就检查填充物是否饱满。
⑤进行光缆现场检验,就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及光纤长度,并仔细检查沿长度方向有无裂纹和非均匀性等。
检验时一般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无此仪表时,可用光源、光功率计进行简易测试。
检验结果应与厂家提供的数据相一致。
⑥光缆中用于业务通信及远供的铜导线的各项电气指标,应符合国家通信电缆电气指标的规定.
⑦单盘检验完毕,应恢复光缆头端头密封和缆盘包装,并在盘上统一编号,注明盘外端别标志和光缆长度。
检验后的光缆按类别分开排放,其中有短段的应排放在同种类光缆盘的一侧.目前各个厂家的光缆标称长度与实际长度不完全一致,有的是以纤长按折算系数标出缆长,有的以缆上长度标记或艴内数码带长度标出缆长,有的干脆标光纤长度为缆长(然后括号内标上OTDR),有的厂家按设计要求有几米至50m的正偏差,有的可能出现负偏差。
为了按正确长度配盘,确保光缆的安全敷设和不浪费光缆,在单盘检验中对光缆长度的复测显得十分必要。
光缆长度复测的方法和要求,有下述几个方面:
▲抽样为100%;
▲按厂家标明的光纤折射率系数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 )进行测量,对于不清楚光纤折射率的光缆可自行推算出较为接近的折射率系数;
▲按厂家标明的光纤与光缆 的长度换算系数计算出单盘光缆长度,对于不清楚换算系数的可自行推算出较为接近的换算系数。
▲要求厂家出厂的光缆长度只允许正偏差,发现负偏差时应进行重点测量, 以得出光缆的实际长度.
3、纤长与缆长的换算
检查光缆长度的目的是复核长度和确保布放.检查光缆长度的具体作法为:首先利用OTDR 对每盘缆测一两根光纤,再按光缆制造厂家提供的纤/缆换算系数将测得的光纤长度换算成光缆长度:
L=L(1—P ) ( 3-1)
式中,L 为光缆长度(m ),L 为测得的光纤长度(m ) ,P 为纤/缆换算系数
不同结构的光缆,其直径和光纤中心加强件绞合的“节距”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导致各厂家以及不同结构光缆的纤/缆换算系数不同。
设光纤至中心距离(即半径)为r ,光纤节距为h .通过计算光纤各螺旋点的旋转长度,得到光纤长度公式:
L =2π r 2+K 2
(3-2)
式中,r 为光纤至中心的半径,k 为光纤从节距起点每旋转1°加的长度,
k = 。
可以看出,h 为一个节距的长度,实际上就是缆长。
所以,
p =
(3-3)
h
2π
L -h
h
由此,可以得到光纤长度换算成光缆长度的公式(3—1)。
P有时也称为光缆的绞率。
按以上公式推算,其理论上是正确的,但由于r和h值的测量比较困难,为了得到正确的换算系数,首先要测准r和h值。
r值的测量应注意松套光纤纤芯的位置;h值的测量,一般应剖开光缆测几个节距,取其平均值。
4、单盘光缆的测量
单盘光缆的测试是对光缆质量的核实,测试内容包括光纤特性和电气性能等测试。
三、光缆配盘
1、光缆配盘的目的
根据路由复测数据计算出光缆敷设总长度及光纤全程传输质量要求,选择配置单盘光缆。
光缆配盘是为了合理使用光缆,减少光缆接头和降低接头损耗,达到节省光缆和提高光缆通信质量的目的。
2、光缆配盘的要求
①光缆配盘时,应根据路由条件选配满足设计规定的不同程式、规格的光缆、配盘总衰减及总带宽(色散)等传输指标应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
②光缆配盘时,尽量做到整盘配置。
在同一个中断段内,尽量选用同一个厂家的光缆.
③为提高耦合效率及利于测量,靠近局(站)侧的单盘长度一般不小于1km,并应选择光纤的几何尺寸、数值孔径等参数偏差小及一致性较好的光缆.
④光缆配盘后接头点应满足下列要求:
▲直埋光缆接头应安排在地势平坦和地质稳固的地点,避开水塘、河流、沟渠及道路等地段;
▲管道光缆的接头应避开交通要道口
▲埋式与管道交界处的接头,应安排在入孔内,由于重要条件限制,一定要安排在埋处时,对非铠装管道光缆伸出管道部位应采取保护措施;
▲架空光缆接头,一般应安装在杆上或杆旁1m左右;
⑤光缆端别的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为了便于连接、维护,要求按光缆的端别须序配置.
▲长途光缆路应以局(站)所处理位置规定,北(东)为A端,南(西)为(B)端。
▲在采用汇接中继方式的城市,市内局间光缆线路以汇接局为A端,分局为B端;两个汇接局间以局号小的局为A端,局号大的局为B端;没有汇接局的城市,以容量较大的中心局为A端,对方局(分局)为B 端。
▲分支光缆的端别应服从主干光缆的端别。
⑥光缆配置应按规定的预留长度进行,合理地选配单盘光缆长度,尽量节约光缆.
三、光缆配盘的方法
光缆的配盘以一个中继段为单元进行。
1、计算敷设长度
根据式(3-1)计算出光缆的敷设长度。
L=L管+L埋+ L架+ L水(3-1)
式中,L为中继段光缆敷设总长度(km),L管为管道光缆敷设长度(实
际长度加上预留长度)(km),L埋为直埋光缆敷设长度(地面丈量长度加上预留长度)(km),L架为架空光缆敷设长度(km),(架空路由地面丈量长度加上预留长度)(km),L水为水底光缆敷设长度(km).
L水=(L1+L2 + L3+ L4+ L5 + L6)×(1+a) (3—2)
式中,L1为水底光缆两端间的丈量长度(km),L2为终端固定、过堤“S”形敷设、岸滩接头重叠增加长度(km ), L3为两端间预留总长度(km), L4为水域布放平面弧度增加的长度(km),L5为水中立面弧度增加的长度(km),L6为施工余量(km);a为水底光缆自然弯曲增长率。
陆地光缆布放预留长度及水底光缆布放预留长度分别如表3—1和3-2所示.
表3-1 光缆布放预留长度表
注:①管道或直埋光缆作为架空引上时,其它上部分预留6~8m.。
②在工程车或蓬风进行光缆接续时,接头每侧预留长度可适当加长。
表面3-2 水底光缆布放预留长度表
注: L为布放平面弧度的弦长(m),F为弦线的顶点至弦的垂直距离(m), F/L为高弦比。
2、配盘步骤
(1)列出光缆路由长度总表
根据路由复测资料,列出各中继段地面长度,包括直埋、管道、架空、水底或丘陵山区爬坡等布放的总长度及局(站)内的长度(局前入孔至机房光纤分配或盘的地面长度)。
总表格如表3-3所示.
表3-3 光缆路由长度总表
(2)列出光览总表
将单盘检合格的不同管光览列成总表,包括盘号、规格、型号及盘长等总表格如表3-4所示。
表3—4 光缆总表
(3)初步配盘
①根据光缆总表中不同敷设方式路的地面长度,加余量(1%)算出各个中继断的光缆总用量。
②根据算出的各中继断光缆用量,由光缆总表选择不同规格、型号的光缆,使光缆累计长度满足中继段总长度要求。
③列出初配结果,即中继段光缆分配表,格式如表4-3—5所示。
表3—5各中继段光缆分配表
(4)正式配盘
完成中继段光缆的初配后,便可照配盘的一般要求进行正式配盘,从而确定接头点的位置,排出各盘光缆的布放位置。
光缆配盘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确定系统配置的方向,一般工程均由A端局(站)向B端局(站)方向配置,然后按表3-5分配给中继段的光缆,计算出光缆的布放长度(即敷设长度),最后进行光缆的配盘。
①管道光缆的配盘方法:由于管道入孔位置已定,且入孔间距各不相等,使管道路由的配盘计算较为复杂.要求路由的地面距离必须丈量准确,并选配单盘长度和入孔间距合适的单盘光缆.
▲采取试凑法:抽取A盘光缆,由路由起点开始按配置规定和式(3—1)、表3—1计算,至接近A盘光缆长度时,使接头点落在入孔内。
最短预留一般除接头重叠预留外,有5m就可以保证路由长度偏差.
当A盘不合适即光缆配至对端终点时不在入孔处,退后一个入孔又太浪费,此时应算出A盘增减长度,选B或C盘试配,直至合适.
按类似方法配第二盘、第三盘┉直至配完.
▲配好调整盘:对于较长管道路由配盘,如大于5km时,所配光缆不可能正好或接近单盘长度,很可能有一盘只用一部分,我们在配盘时应将盘作为调整盘。
当光缆配盘中某一盘因地面距离偏差或他原因延长或缩短距离时,此“调整盘”就可相应调整布放距离。
在配置调整盘时应考虑该盘布放长度一不小于500m,以便OTDR仪测量方便。
当“调整盘”使用长度超过1KM时可以安排在靠局(站)的一侧,若安排在中间什么地段,要看布放的需要或因地形等条件对盘长的限制。
▲配盘时对“调整盘”必须注明,布放时要求放在最后敷设。
此外,当光缆敷设时,该“调整盘" 应作为中间的(合拢盘).
▲考虑光缆的外端端别,在配盘时应由A端局(站)向B端局(站)方向配置。
在布放时则不一定,要根据地形和出厂单盘光缆外端端别决定.在配盘时,应视出厂单盘光缆外端端别的多数端别,确定敷设的大方向.对于少数外端不同端别的缆盘因布放时要先倒盘后布放,故对特殊地段
应尽量考虑选择与布放方向端别合适的光缆.
②埋式光缆的配算方法:在长途光缆线路中,直埋敷设方式占大多数,往往一个中继段仅埋式部分不小于30km,中继段长度则为50-70km。
由于其中个别地段为水底敷设或管道敷设,使埋式光缆形成几个自然段,配盘时以一个自然段,配盘时以一个自然段为配盘连接段。
配算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
▲对于一般的中继段,如一个25km地埋式自然段,可配12盘光缆,其总长度应符合表3—1和式(3—1)的要求。
各盘排列顺序,可按盘号顺序排放.对于这种方式,施工队作业组在具体布放时要看接头位置是否合适、布放端别是否受环境地形限制。
如有问题可以自行选择后面的单盘,调整后在配盘资料上进行修改即可。
▲对于光缆计划用量紧张的中继段,必须采取“定缆、定位”配置。
即按上述方法排出配盘顺序后,逐条光缆核实接头位置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应更换单盘光缆,并将每盘光缆光缆布放长度的具体位置确定好,标好起始、终点的标号。
这种方法换称“定桩配盘法”,虽然要多花一些时间,工作复杂一些,但较为科学,放缆时不会因不适应而重新选缆。
同时,这种方法使施工作业组布放时心中有数,并且可以减少浪费,节省光缆.
▲埋式光缆在配盘时,应根据光缆敷设情况配好“调整盘”。
有些工程上得快、工期紧,通常由一个方向向对端敷设的方法跟不上进度,需要有两三个布放作业组同时进行布放才行。
针对这种工程必须安排好“调整盘”,施工作业组只能由两侧向“调整盘”方向布缆。
“调整盘”以一个自然段安排一盘为宜。
“调整盘”选择是非整盘
敷设的一个单盘,如2km盘长只需敷设1。
6km的这一盘作为“调整盘”。
“调整盘”安排的位置一般放在自然布放段的中间或两侧,且与其它敷设方式的光缆的接洽位置。
(5)编制中继段光缆配盘图
按上述方法、步骤计算配置结束后,将光缆配盘结果填入中继段光缆配盘图,同时应按配盘图,在选用的光缆盘上标明该盘光缆所在的中继段段别及配盘编号。
中继段光缆配般图如3—1所示.
至中继段光缆配盘图
说明:①在接头圆圈内标注接头类型和接头序号。
②在横线上标注光缆敷设方式.
③标明地面长度,并标明标桩或标石号。
配盘时为标桩号,竣工
时为标石号
④在横线上标明光缆长度。
配盘时为配盘长度,竣工时为最终实
际敷设长度
四、光缆敷设
光缆敷设是光缆线路施工中的关键步骤。
光缆敷设时线路上投入的施工人员和车辆较多,且受气候影响较大。
因此,在选择敷设方式、制定作业计划及劳动安排等方面都要做到妥善、仔细,对意想不到的困难,能拿出应变措施.
1、光缆敷设的一般方法及规定
单盘检验合格后由集中检验现场按布放计划及时安全地运到放缆作业地(分囤点)或直接运到布放现场。
为了保证光缆敷设的安全,光缆敷设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20倍。
②采用牵引方式布放光缆时,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最大允许张力的80%而且主要牵引力应作用在光缆的加强芯上,瞬间最大牵引力不超过允许能力的100%.
③有A,B端要求的光缆要按设计要求的方向布放光缆。
④布放光缆时,光缆必须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的弧形。
光缆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严禁打背扣、浪涌等现象发生.
⑤机械牵引敷设时,牵引机速度调节范围为0—20m/min,且为无级调速。
牵引张力可以调节,当牵引力超过规定值时,应能自动告警并停止牵引。
⑥人工牵引敷设时,速度要均匀,一般控制在10m/min左右为宜,且牵引长度不宜过长,若光缆过长,可以分几次牵引。
⑦为了确保光缆敷设质量和安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密组织并有专人指挥。
要备有良好的联络手段,严禁未经训练的人员上岗,严禁在无联络工具的情况下作业。
4.2架空光缆的敷设
架空光缆主要有钢绞线支承式和自承式两种.我国基本都是采用钢绞线支承式,即通过杆路吊线来吊挂架设光缆。
架空光缆长期暴露在外界自然环境中,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引起线路传输衰减的变化.因此,在温度变化较明显的地区敷设架空光缆时,必须注意所选光缆的温度特性。
最低气温在-30C以下的地区,不宜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1.架空光缆杆路建筑及要求
架空光缆线路的杆路建筑,要求电杆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并应符合架空通信线路的建筑标准。
杆间距离,市区为35—40m,郊区为40-50m,郊外应随不同气象负荷区而有所不同,但最短为25m,最长为67 m。
我国气象负荷区是根据风力、导线上的冰凌厚度和温度这3个要素确定的,如表4—4-1所示。
如果是在原有架空明线杆路上架挂光缆,则不需要另建杆路,但需对原杆路进行整治。
4—1 我国气象负荷区划分表
2.架空光缆吊线的架设及要求
架空光缆的吊线一般应采用7/2.2的镀锌钢绞线,吊线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
对于长途一级干线需要采用架空敷设时,在重负荷区可以减小杆距或采用7/2.6的镀锌钢绞线.吊线的物理性能如表4—4—2所示,挂钩选用的程式如表4-4-3所示.
一般情况下,一条光缆吊线上架挂一条光缆,如遇条件限制应进行特殊考虑。
架空吊线若发现有跳股、绞合、松散等有损于吊线机械强度的伤残部分,应剪除后再进行接续。
4—2 光缆吊线的物理性能
4-3 挂钩选用的模式表
架设吊线时,应先把单槽夹板用穿钉固定在电杆的一侧,然后将吊线固定在夹板的线槽中.夹板在电杆上的安装位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若无设计要求时,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吊线架板距电杆顶部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50cm。
在特殊情况下,可缩短一点,但不得小于25 cm。
②电杆上装有明线线担(即在原有明线杆路上架挂光缆)时,吊线夹板应装在末层线担下不小于45 cm处,并应满足距地面高度的要求。
③吊线夹板的位置应满足所挂光缆在上、下、左、右与其他建筑物的隔距要求。
④吊线夹板的线槽应在穿钉上面,唇口应面向电杆。
布放钢绞线时,将钢绞线盘放在杆路的一侧,然后用人力或机械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