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信息的传递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解析突破—信息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解析突破—信息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24e982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a.png)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解析突破—信息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复习目标1.了解:信息传递的特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现代通讯特点;核能的利用。
2.会:判断能源的类型。
3.理解:电磁波的传播特点;能源的利用。
4.认识:核裂变和核聚变;太阳能利用特点;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基础梳理一、思维导图1.信息传递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二、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信息传递与电磁波1.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的组成:话筒-把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信号;听筒-把变化的电流信号变成声音信号。
(2)电话的工作原理:声音→话筒→产生变化的电流→听筒→振动(声音)。
(3)电话交换机:1)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而发明的;2)用来实现两部电话之间的转换;3)使用交换机,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电话线的数量。
(4)电话“占线”原因:1)对方电话没有扣好;2)对方正在通话;3)电话交换机忙。
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1)模拟信号: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电流信号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音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模拟信号。
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例如:传统的市话通话,长途通话。
(2)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通信的方式叫数字通信,例如电子计算机是利用二进制码识别信息和处理信息。
(3)模拟通信在加工,放大和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差,噪声大,失真大;而数字信号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失真小。
(3)模拟通信在加工,放大和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差,噪声大,失真大;而数字信号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失真小。
3.电磁波:如果在空间某处产生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电场,这个电场就会产生磁场,如果这个磁场也随时间变化,那么它又会在空间产生新的电场,这个变化的电场,磁场并不局限于空间某个区域,而是由远及近的传播出去,这样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即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人教版中考物理 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七、研究方法专题
![人教版中考物理 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七、研究方法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6fce2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f.png)
11、锅炉水位计是在锅炉底部连接出的一个透明的玻璃管,当锅炉内 液体不流动时,我们从锅炉外玻璃管中看到的水的位置___等_____(选填 “高”、“等”或“低”)于锅炉中实际水面位置.由此在研究水位计时,我们 忽略管的材质等次要因素,可以将水位计看作一个________________.
连通器
新课导入
初中物理中用到的的科学方法有许多,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实验 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 推理法等。研究某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往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 法。科学方法是连接知识和能力的纽带. “掌握一种科学方法胜过解答 十个问题. ”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考查体现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3、(2021河南) 物理学中,常用比值法来定义物理量,如:用质量 与体积之比定义“密度”。请你再列举一例:用 __________压__力__与___受__力___面__积___________之比定义“____________”。压强
解析:比值定义法,即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即为压强,压力的作用效 果。
解析:当所探究的量跟多个因素都有关的时候,需要使用控制变量法, 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同时使其它因素不变,用于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题中,磁场中通电导体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两个因素有 关,通过导体中电流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电阻有关,导体电阻 大小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有关,所以均需要使用控制变量法, 而探究串联电路等效电阻与各串联电阻关系没有其它影响因素,不需 要使用控制变量法。
有关;
动快慢
(8)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物质的种类
(9)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 关;
实验名称 (10)电流与电压和电阻 (11)探究焦耳定律
广东省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信息的传递
![广东省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信息的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c011906e1ed9ad51f01df235.png)
1 . (2012 年 广 东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低 3×10 ________;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频率就越______;电磁 m/s
8
能 波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考点 2 电磁波的应用 [ 例 2](2011 年龙岩)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 ( C ) A.“嫦娥二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 而奔向月球 B.汽车上安装有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 线和距离 C.医院里,医生利用 B 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
D.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利用手机进行通讯联系
介质 2.传播:不需要________,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真空中 3×108 m/s 的速度为 c=________________.
c=λf 3.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公式为________,式中“λ”
波长 表示________,单位是米;“ f ”表示频率,单位是_________; 赫兹(Hz)
考点 1 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1.不同频率(或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相同.
2.光、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电磁波. 3.电磁波的频率跟波长成反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例 1](2011 年肇庆)手机传递信息的电磁波频率有 f1=900
MHz 和 f2=1 800 MHz,与这两个频率相对应的电磁波波长及
第2讲
信息的传递
1.了解电话的基本原理,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 2.知道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光是电磁波及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波的 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3.了解无线电广播和通信的大致过程. 4.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5.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固体压强和流体压强
![(人教版)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固体压强和流体压强](https://img.taocdn.com/s3/m/e2b6466c783e0912a2162aad.png)
画压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压力的作用点应画在受力物体
上.
二、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F 2.计算式:p= . S 3.基本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 Pa,1 Pa=1 N/m2. 4.增大压强的方法:
(1)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2)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5.减小压强的方法: (1)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2)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五、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1.流体:气体、液体都可以流动,它们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 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3.飞机的升力:飞机飞行时,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的
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
机翼下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
认识
理解
探究
垂直
压力的大小 单位面积 F p= S 增大 减小 Pa 受力面积
m2
相等 增大
大 kg/m3
p=ρgh
m 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1.013×105 0.76
小
G排
排开液体的体积
ρ液 gV排
液体的密度 < = < >
重力
等于
第 1 课时 固体压强和流体压强
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于被压物体的表面,并不一定竖直向下. 3.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三、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因而对容器底部 有压强;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因而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壁也 有压强. 2.特点: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广东省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热与能
![广东省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热与能](https://img.taocdn.com/s3/m/d7d4790776c66137ee06192a.png)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能量的转化: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________. 消失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_,也不会凭空
产生 转化 __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 转移 个物体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 不变 的总量保持________.
3.燃料的利用率: (1) 提 高 燃 料 利 用 率 的 途 径 : 一 是 让 燃 料 尽 可 能 地 ____________;二是要减少热量的________. 充分燃烧 散失 (2) 热 机 的 效 率 : 用 来 做 有 用 功 的 那 部 分 能 量 与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思路点拨:吸气冲程之后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压缩冲程之后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C
考点 1 分子热运动 [例 1](2010 年梅州)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思路点拨:一切物质都由分子组成,且所有分子都在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
一个工作循环,每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
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人教版)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中考考前冲刺:基本公式和基本计算》ppt课件
![(人教版)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中考考前冲刺:基本公式和基本计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cf2f735acfa1c7aa00cc8b.png)
图 Z5-1-2
六、浮力
1.称重法测量的公式:F 浮=G-F 拉.
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 浮=G 排=m 排 g.
G排=F浮=m排 g ;求排 (1)变形公式:求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___ G m排= 排 g 开液 kg.
3. 0.9×103 0.9 g/cm3=__________kg/m m ρ = 3.注意事项:使用 时要注意单位统一,两套单位不 V 能混用.
4.已知牛奶的密度为 1.2×103 kg/m3,一盒牛奶的体积为 0.3 250 mL,一盒牛奶的质量是________kg. 若喝掉一半,牛奶的密 3. 1.2 度是________g/cm
三、重力
G m= g 1.公式:G=mg;求质量:____________.
2.单位换算:500 g=________kg ;0.6 t=________kg. 0.5 600
3.注意事项:使用 G=mg 计算重力时,质量 m 的单位要 用 kg.
4.9 . 4.一块质量为 0.5 kg 的冰块,它所受的重力为______N 若它遇热熔化成水,水受到的重力将________( 不变 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
1.仔细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及其物理过程,理解关键词 语并排除干扰因素. 2.明确与本题内容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 3.分析题目要求的量是什么,已知了哪些量,并注意挖掘 题中的隐含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4.解题步骤要齐全,解题格式要规范. 5.容易出错的方面:单位换算出错,数据代错,不写公式 或乱写公式,不写单位.
第 1 课时 基本公式和基本计算
一、速度
1.公式:
s t= ;求路程:________ s=vt ;求时间:__________. v
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复习提纲有答案
![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复习提纲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237572f242336c1eb95e09.png)
第十八章信息的传递1、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电话是通过电流将信息传递到远方的装置。
2、电话主要由_话筒_和_听筒_构成,其中_话筒_的作用是将声音转变成变化的电流,而听筒的作用则是_将变化的电流还原成声音_。
3、一般的电话之间都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转接的,电话交换机可以提高_线路的利用率_。
4、“电话占线”是指_对方的话机在使用或两台交换机之间有太多的用户要通话,它们之间的电话线不够用。
5、早期的电话交换机依靠话务员手工操作,189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_电磁继电器_进行接线,现代的_程控_电话交换机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
6、电流传递的信号叫_模拟信号_,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__数字信号_。
7、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比具有的优点是①抗干扰能力强②可以方便地用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③可通过不同的编码进行加密。
8、导线中的_电流迅速变化_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9、把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打电话呼叫。
手机仍能收到信号,这说明_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_,但我们却听不到手机的来电铃声,是因为_真空不能传声。
10、电磁波的波速c与波长λ、频率ƒ的关系是c=λƒ_,其中波速c的单位是_米每秒_,波长λ的单位是_米_,频率ƒ的单位是_赫兹。
真空中的电磁波的速度是_3×108 m/s_。
11、用微波炉加热食物省时省电是因为_微波炉中的食物的内部和表面几乎同时变热_。
微波炉中不能使用金属容器是因为_微波能在金属中产生强大的电流,损坏微波炉_。
12、_金属_可以屏蔽电磁波。
13、隐形飞机的形状特点是_外表面制成一些平面,机身用的是_吸波_材料。
14、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与接收:①由振荡器产生_高频震荡电流_,②用_话筒_把声音信号变为变化的电流,③把两种电流都输入_调制器_进行叠加,获得高频调制电信号,④通过_天线_发射到空中。
⑤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各种电磁波,通过_调谐器_选择某一频率的电信号,⑥高频电信号通过_检波器_把声音“检”出来,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人教版)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选择题
![(人教版)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09903843323968001c920d.png)
方法 2 淘汰排除法 这种方法要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先将 明显的错误或不合理的备选答案一个一个地排除掉,最后只剩 下正确的答案.注意有时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那时就要 排除正确的选项. 【例 2】(2011 年广州)用图 Z1 -1 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 匀速提升重为 100 N 的物体,已知滑轮重 20 N,绳重和摩擦力 不计,则( )
【例 3】如图 Z1-2 所示,当开关 S 闭合后,两个灯泡均 发光,两表均有示数.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变 为 0,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经检查,除小灯泡外其余器材的连 接良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 ) 能是( A.灯 L1 断路 B.灯 L2 短路 C.灯 L1 短路 D.灯 L1、L2 均断路 图 Z1-2 思维点拨:利用“电流法”分析电路,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 表测L1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假设灯L1断路,则 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中,示数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将无示数; 假设灯L2短路,则只有灯L1 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 电压,示数变大;如此假设选项,可判断对错. 答案:C
图 Z1-3 A.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C.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D.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思维点拨:设滑片 P 是从最左端开始向右移动的,P 在最 左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最小值),电流表的示数为最大值. 答案:B
方法 5 图示法 根据题意,将物理过程用示意图、图象等作图方法形象、
直观地反映出来,通过迅速而简捷地分析,使问题一目了然, 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例 5】如图 Z1-4 所示,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 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
(人教版)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浮力及其应用
![(人教版)2013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浮力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6bf6816a76e58fafab00355.png)
图 16-2-1
(1)石块的重力 G=________N.
(2)石块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 G′=________N,由
此可得石块所受浮力 F 浮=________N.
(3)石块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 G 排=________N. (4)比较 F 浮和 G 排的大小,可以发现 F 浮______G 排. 思维点拨:该实验的关键在于石块受到的浮力和石块排开 水的重力的测量,可以利用称重法计算出石块受到的浮力,石 块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水和小桶的总重减去空小桶的重力.
式为 FB=__________,B 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图 16-2-9
答案:FA =FB=FC ρ0gV
ρ0
入液体的体积越大,该液体密度越小. ①物体浸在液体里,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跟该 物体的密度无关. 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 体的体积. ③轮船的排水量就是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考点 1 阿基米德原理 【例 1】(2011 年铜仁)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 有关”时,做了如图 16-2-1 所示的实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 探究过程:
A.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小
B.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大 C.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小
D.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大
答案:A
1.(2012 年广州)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压力锅工作 时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 1.80×105 Pa ,锅内水的最高温度 (
)
p/×105Pa 0.98 1.01 1.13 99 100 103 t/℃
答案:(1)3.0 (2)1.6 1.4
(3)1.4 (4)=
1.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们做了如图16- 2-2 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根据图中所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物理中考复习《内能的利用__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物理中考复习《内能的利用__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6b8f3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9.png)
5.[2010·天津] 如图6-5甲所示,将两个 底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 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 存在___引__力___;如图乙所示,在一个配 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 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 烧起来,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_内__能___增大。
6. [2009·天津] 能源危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
(3)核电站能量转化过程: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3.太阳能 (1)来源: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聚__变____,释放 出的巨大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四周辐射。 (2)利用方式 ①直接利用:一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如太 阳能热水器等;二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 电能。 ②间接利用:化石能源、生物质能都间接来源于太 阳能。
4. [2013·邵阳] 多数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
证持续工作的,其中,完成将汽油机燃烧产生的废气
排出汽缸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 D)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5.[2013·青岛]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
中,错误的是 A.电池充电,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
B.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34.8%
[解析] (1)汽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汽车发动机是汽油机,属于内燃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 械能。(2)利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水 的体积算出水的质量(m=ρV),再根据公式 Q=cmΔt 求出吸收 的热量。(3)汽车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根据公式 p =FS可求出压强。(4)轿车启动时,将电磁铁的电路接通,电动机 可工作。(5)汽车前进时发动机所做的功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的比值等于发动机的效率。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21-22章信息的传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培优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21-22章信息的传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培优](https://img.taocdn.com/s3/m/687e081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6.png)
命题点1电磁波及其应用机发出“咯、咯”声.表明收音机接收到了1.如图所示,将导线一端与电池负极连接,用另一端与电池正极快速断续接触,可以听到收音()A.热量B.声波C.光能D.电磁波法错误..的是2.5G 通信技术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我国在5G 通信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5G 网络比4G 网络有更大的容量和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它能够将目前无线通信技术拓展到人与物无线相连.关于5G 与4G 的下列说()A.5G 和4G 都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无线通信 B.5G 比4G 传输处理数据的容量更大C.5G 比4G 处理数据的速度更快D.5G 传播电磁波的速度比4G 的快3.1965年,美国发射通信卫星les -1,由于故障导致卫星进入太空后与地球失去联系.18年后,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它与地面通信时利用的是5.2015年3科学爱好者菲尔威廉偶然捕捉到les -1发出的频率为2.5×108Hz 的信号,该信号A.属超声波,周期为4×10-8sB.属超声波,周期为4×10-9sC.属电磁波,周期为4×10-8sD.属电磁波,周期为4×10-9s4.如图所示,“中国天眼”FAST 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截至2020年11月,已发现了240多颗脉冲星,其中最远的一颗距地球约1.6万________(填写长度单位),FAST 接收到的信号是来自脉冲星发射的________( ).月,我国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星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A.电磁波B.紫外线C.红外线D.超声波)命题点6.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如图所示是它们的家族谱.对电磁波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见光也是一种电磁波B.红外线比紫外线的频率低C.真空中不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不同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2能源的分类7.下列发电站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A.核电站B.风力发电站C.水力发电站D.太阳能发电站短缺,而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8.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造成了能源的()A.风能B.天然气C.核能D.石油)9.现代社会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电能B.石油C.核能D.太阳能10.为了保护地球,人们一直在从自然界中寻求清洁的“绿色”能源,请举出一种你熟悉的“绿色”能源:________,并写出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应用:______________.11.科普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我省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其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A.小浪底水电站B.孟津风力电站C.郑州燃气电站D.博爱光伏电站命题点3太阳能和核能12.如图的发电方式中,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是()运行,这对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华龙一号”核电站反应堆内的核反应是13.“华龙一号”是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2021年1月30日在福建福清投入商业()A.可控的裂变B.不可控的裂变C.可控的聚变D.不可控的聚变)关于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各种原子核发电B.利用核聚变发电C.发电后产生的核废料仍然具有放射15.我国的核电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21年5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14.“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后对能量需求更为迫切,下列事实与此无.关.的是(A.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B.火星上平均气温在-60℃左右C.火星尘埃覆盖在太阳能板上D.火星距离太阳更远,辐照强度仅有地球的43%,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下列性D.核能能够全部转化为电能而没有损失质。
中考物理二总复习专题十六信息材料和能源精讲课件
![中考物理二总复习专题十六信息材料和能源精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ea173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b.png)
中考物理
专题十六 信息、材料和能源
中考真题再现
考点一 信息的传递
A组 2020年全国中考题组
1.(2020江苏苏州,1,2分)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了最后一颗“北斗”全球组网卫星。卫星向地面 传递信息是通过 (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答案 A 北斗卫星在太空中,只能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如微波,超声波、次声波属于声,不能在真空中 传播。
3.(2020海南,11,4分)风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硅是常用的
“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材料。
(选填
答案 可再生 半导体
解析 风能在自然界中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 材料称为半导体,如锗、硅、砷化镓都是半导体材料。
考点三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32
km/h;公交车提前8
s到站,则用时t'=6×60
s-8
s=352
s,该公交车实际速
度v'=
s
=
3
200m
≈9.09
10
m/s。
t ' 352s
考点二 新材料
1.(2020陕西,3,2分)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有些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受温度、光 照、压力等影响而显著变化。下列不能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是 ( ) A.热敏电阻 B.光敏电阻 C.压敏电阻 D.高压输电线
答案 A 口罩的面料可以过滤灰尘、细菌、病毒等,所以具有较强的过滤性,A正确;口罩的面料不具 有导电性,里层材料是静电棉,通过静电吸附微小颗粒,B错误;用手将鼻梁上的压条压贴在鼻梁上,可保证 口罩更紧密地贴合,所以压条选用可塑性好的材料,C错误;鼻梁上的压条由于自身重力而对鼻梁有压力 的作用,要求压力尽量小,所以选用密度小的材料,D错误。选A。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02fda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0.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动圈式话筒的构造示意图,用一对导线把两只动圈式话筒连起来,就可以做成一部最简单的电话:对着一只话筒说话,另一只话筒就能听到声音,前一个话筒相当于电话的“话筒”,另一个话筒相当于电话的“听筒”。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话筒”时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B.使用“听筒”时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C.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使用“话筒”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使用“听筒”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1876年第一部电话问世,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A.爱迪生1 B.牛顿 1C.贝尔1 D.欧姆3、一种动圈式扬声器可以代替话筒使用。
如图所示,人对着扬声器的锥形纸盆说话,声音使纸盆振动,与纸盆相连的线圈也会随着振动(线圈放置在一个永久磁体的磁场中),这时线圈中就会产生随声音变化的电流,在下图中,与如图原理相同的是()A.1B.1C.1D.4、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降落伞相继打开,临近地面时,反推发动机启动,向下推动空气,迫使返回舱减速“刹车”,于9时56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标志着本次神舟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下列关于返回舱返回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着陆前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B.利用电磁波向指挥中心传递信息C.反推发动机对它施加向下的力D.与空气摩擦,它的内能逐渐减少5、如图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可实现与手机的无线信息传递,底座通电后,上面的磁体音箱就会在底座产生的磁场作用下悬浮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底座通电后能产生磁场,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B.音箱悬浮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C.音箱悬浮时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即重力和磁场的作用力D.无线信息传递利用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6、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A.麦克斯韦2 B.赫兹2 C.法拉第 2D.奥斯特7、下列家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A.洗衣机2 B.电冰箱2 C.微波炉2 D.空调扇8、收看电视切换频道时,实际上是在改变()A.电视台的发射频率B.电视机的接收频率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9、历经四十年的发展,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已经占据世界半壁江山,为现代通讯做出了突出贡献,体现了大国精神、大国担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梳理 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梳理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be5aa87f1922791788e812.png)
二、能源家族 1.按能源产生的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1)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 直接获取 的能源,如化石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等.其 中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2)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 一次能源 的 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如酒精、汽油、柴油等.
三、核能 1.原子、原子核 原子由原子核、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 带 正电荷, 电子 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核能:由于原子核 分裂 或 聚合 而释放的巨大能量.
3.获得核能的途径 (1)裂变: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时,原子核变成两个中 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核裂变时会发 生链式反应.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 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 链式 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2)聚变: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 超高温 下结合成新的原子 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2.按人类开发早晚和使用情况可分为 常规能源 和新能源. (1)常规能源:人类已经利用多年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 气以及水能等. (2)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人类近几年 才开始利用的能源.
3.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1)可再生能源:指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 如 水能 、风能、 太阳能 、生物质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指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 到补充的能源,如煤、 石油 、天然气等.
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21 世纪的能源趋势:能源消耗增长速度明显 加快 ,出现 能源危机.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都会污染环境, 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还会使水土流失,土地沙 漠化.
初中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30cda9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3.png)
产生 传播特点 传播速度
电磁波
本质
核能
获得途径
核裂变 核聚变
应用 一次能源 获取
方式 二次能源
信息的传递
核电站
能源的 可再生 是否 分类
不可再生 可再生
能源与可持 续发展
产生
太阳能 利用
清洁能源 是否 非清洁能源 清洁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电磁波
产生 迅速变化的__电__流____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传播 特点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_能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传播 在真空中的波速c=_3_._0_×__1_0_8 m/s;波速(c)、波长(λ)、频率( f )之间 速度 的关系为__c=__λ_f__
应用 广播、电视、卫星导航、手机4G、5G通讯、WiFi、微信谈天等
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能源分类
分类 根据
类别
定义
常见能源
可以___直__接___从自然界 风能、石油、天然气、煤、太
一次能源
按获
中获取的能源
阳能、核能、地热能、可燃冰
取方 式
无法直接从自然界获取 二次能源 ,需要消耗一_次__能__源____才
能获得
电能、煤气、汽油、柴油、 煤油
分类 根据
类别
定义
常见能源
按是 __可__再__生__能源 可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否可
到的能源
、水能
以再
不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 煤、石油、天然气、可
生
不__可__再__生__能源 中得到补充的能源
燃冰、核能
按是 否清
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可能带来的问题:核电厂的反应堆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 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七、太阳能
1.产生和辐射:太阳内部的大量氢原子核发生聚变,释放 出巨大的核能,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 2.利用方式: (1)间接利用:开采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是间接利用存贮 在化石燃料中的太阳能. (2)直接利用的两种方式: ①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 ②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硅光电池、光伏发电等. 3.优点: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分布广阔、获取方便、 安全、洁净、不污染环境.
图 11-1 思维点拨: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为太阳能转化成内 能;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答案:①内能 ②光电转换 ③化学能
[教师参考· 备选题](2011 年无锡)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采石油 )
A.大量使用石油产品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应该停止开
B.和平利用核能特别要注意防止核泄漏,以免造成环境
认识
理解
迅速变化的电流
不需要 等于
米(m)
Hz 1 000 106
话 电信号 连接电话
听
直线 通信卫星 激光 光导纤维
微波 中继站
能量
电能
原子核 裂变 聚变
电能 内能
谐调 方向性
一、电话 1.组成: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2.话筒: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听筒: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二、电磁波
1.产生:导体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周围产生电磁波. 2.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 真空中的速度:3×108 m/s. 3.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c=λf.“λ”为波长;“f ”为频 率,单位是赫兹(Hz);c 是光速.
答案:B D 能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通信:微波的性质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 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必须每隔 50 km 左右就建立一个微波中继
站.
2.卫星通信:用地球同步卫星作为中继站,3 颗地球同步 通信卫星就可覆盖地球实现全球通信. 3.光纤通信:利用了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激光在光
导纤维中传播时不受电磁干扰的特性,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
线和距离 C.医院里,医生利用 B 超可观察到母体内婴儿的情况
D.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利用手机进行通信联系
思维点拨:广播、电视、手机、雷达和卫星导航是利用电 磁波传递信息,B 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答案:C
考点 3 能源的分类 【例 3】(2012 年桂林)下面所列的各种能源中,属于可再 生能源的是( )
)
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D.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
答案:D
考点 2 电磁波的应用
【例 2】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 奔向月球 ) A.“嫦娥二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
B.汽车上安装有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
3.两种方式的对比: 比较 裂变 较大原子核分裂 定义 为较小原子核 条件 中子轰击较大原子核 释放的核能 巨大 是否可控 裂变的链式反应可控 应用 原子弹、核电站 4.优点及可能带来的问题:
聚变(热核反应) 小原子核结合成 较大原子核 超高温 更加巨大 聚变目前不可控 氢弹、太阳内部爆炸
(1)优点:核能发电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燃料成本较低、便 于运输等.
[教师参考· 备选题](2012 年武汉)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
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ale Waihona Puke A.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 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C.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核能 D.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答案:A
考点 5 太阳能的利用 【例 5】如图 11-1 所示是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请你 在空白方框内填上相关的科学术语.
传输损耗小. 4.网络通信: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五、能源家族
1.按能源产生的方式分类: (1)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化石能源、 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等. (2)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 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如电能、酒精、汽油、柴油等. 2.按人类开发早晚和使用情况分类: (1)常规能源:人类已经利用多年的能源,如煤、石油、天 然气以及水能等. (2)新能源:人类近几年才开始广泛利用的能源,如核能、 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λ紫外线,则它们的频率(
C.f 微波<f 红外线<f 紫外线
) B.f 微波>f 红外线>f 紫外线 D.f 紫外线<f 微波<f 红外线
A.f 微波=f 红外线=f 紫外线
答案:C
5.(2011 年湛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微观粒子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原子核、原子、
1.(2012 年广东)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_____; 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频率就越______;电磁波__________(填“能” 或“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m/s 低 能 2.(2012 年梅州)如图 11-2 所示的是太阳能 LED 照明路 灯,它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LED 灯头等 部分构成.LED 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 电流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________能. 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 核发生________(填“裂变”或“聚变”)时 释放出的核能. 答案:光 聚变 图 11-2
夸克 C.超导体和电磁铁都属于高新技术材料 D.中考实行网上阅卷,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 用的是半导体材料 答案:D
6.(2011 年肇庆)用电磁波传递电视信号的大致过程如下: ①用摄像机拍摄画面和录音;②制作电视节目;③发射电视节 目的视频和音频信号;④接收并还原电磁波的图像和声音信息. 下列四幅图中对应③的是图________,对应④的是图________. 电磁波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从能源是否可再生分类: (1)可再生能源:指可以在自然界里源 源 不 断地得到的能 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指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
得到补充的能源,如化石能源和核能等. 六、核能 1.定义:由于原子核分裂和聚合而释放的巨大的能量.
2.获得核能的方式:裂变和聚变.
污染 C.修筑拦河坝建造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有百利而无一 害 D.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人类可以无穷无尽地开发 答案:B
考点 6 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例 6】下列做法中需要改正的是( )
A.将废电池和生活垃圾一起丢进垃圾箱
B.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燃气热水器 C.城市建筑不要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D.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思维点拨:电池内部含有有毒物质,一旦发生泄漏,会污 染环境,故废电池应收集、统一处理. 答案:A
(4)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考点 1
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例 1】(2011 年肇庆)手机传递信息的电磁波频率有 f1=
900 MHz 和 f2=1 800 MHz,与这两个频率相对应的电磁波波长
及波速分别是λ1、v1 和λ2、v2,则λ1_______λ2,v1_______ v2(两空填“>”、“=”或“<”);除手机外,人们还发明了许多
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设备,如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思维点拨:不同频率(或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相 同.电磁波的频率跟波长成反比,即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 率越低,波长越长. 答案:> = 广播卫星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m/s;真空中,电磁波
的频率越小,波长越________. 答案:3×108 长 [教师参考· 备选题]关于现代通信和电磁波,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4.分类:按波长由大到小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微波、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Χ射线、γ射线. ①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电磁波.
②电磁波的频率跟波长成反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的. 2.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移动 电话机之间相互通话要靠基地台转接.
3.(2012 年茂名)在高州北部山区正在建设茂名市第一个风
力发电站.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________能,风能属于______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是利用______________原理 发电的. 答案:电 可 电磁感应
4.(2011 年广州)已知真空中电磁波的波λ微波 >λ红外线 >
第十一章
主题
信息的传递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要求
知识点 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信息的传 能源的分类和不同能源的特点 递和能源 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 与可持续 问题 发展 太阳能的利用、优点和缺点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八、能量革命与可持续发展 1.能源技术革命: 第一次:钻木取火,以柴薪为主要能源. 第二次:蒸汽机的发明,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第三次:核能的利用. 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3.环境影响: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势必造成空气污染和温室 效应的加剧;过分依靠柴薪能源会加剧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4.未来的理想能源应满足的条件: (1)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2)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3)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